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滇西地区上地幔铅同位素组成的确定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滇西地区基性-超基性岩、碱性岩中的长石、石榴子石、橄榄石等单矿物及羊拉铜矿区二叠世海相玄武岩的铜铅同位素组成可以代表原始地幔的铅同位素组成,由此确定的该区上地幔铅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为^206Pb/^204Pb=17.877-18.506,平均18.108,^207Pb/^204Pb=15.470-15.587,平均15.479,^208Pb/^204Pb=37.797-38.567,平均38.177。研究发现,由于受地壳物质的混染和成岩后U、Th衰变产生的放射成因铅的影响,这些幔源岩石全岩铅同位素组成已不能代表原始上地幔的铅同位素组成;金顶铅锌矿床的铅并非上地幔来源,而是相当于下地壳来源的铅与兰坪盆地沉积岩铅二者的混合铅。  相似文献   

2.
滇东北地区峨眉山玄武岩铜矿成矿物质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滇东北峨眉山玄武岩分布区铜矿中矿石矿物及玄武岩的微量元素Co,Cr,Ni,Pb,Th,U以及铅同位素组成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玄武岩和矿石中,Pb平均丰度分别为7.87×10-6和7.13×10-6,Th平均丰度分别为5.27×10-6和6.27×10-6,U平均丰度分别为1.16×10-6和0.97×10-6;从Th,U,Pb的质量分数揭示了玄武岩和矿石物源的相似性;Co,Cr,Ni的质量分数除矿石Cr略低外,玄武岩和矿石的Co和Ni均大于上部地壳平均值,提供了成矿物质非上部地壳来源的信息;铜矿石中主要矿物铅同位素组成(206Pb/204Pb平均18.3442、07Pb/204Pb平均15.620 22、08Pb/204Pb平均38.653 9)与玄武岩铅同位素组成(206Pb/204Pb平均18.805 32、07Pb/204Pb平均15.602 72、08Pb/204Pb平均39.250 8)相似,在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6Pb/204Pb-208Pb/204Pb图中,二者铅同位素组成呈线性排列,从而在铅同位素示踪上显示了二者具有相同的铅源。由此判定滇东北峨眉山玄武岩区3类铜矿的成矿物质是源自于该区的玄武岩。  相似文献   

3.
从六十年代中期出现的同位素等时线法,目前已在Rb—Sr法、U—Pb法、Th—Pb法、Pb—Pb法、K—Ar法及最近开展的Ar~(40)—Ar~(39)法和Sm—Nd法等年龄测定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Rb—Sr法中应用最广。由于岩石或矿物结晶时总是要捕获一些成因上与岩石矿物结晶时放射性母体同位素无关的初始子体同位素,而且在实验校正时又往往带来很大的误差,造成年龄偏差。采用等时线图解法不需要进行初始子体同位素的校正,可得到真实的年龄和捕获的初始子体同位素值。  相似文献   

4.
一、U~(238)/Pb~(204),Th~(232)/Pb~(204)及Th/U比值的计算 一个方铅矿或其它不含U、Th,而含Pb的矿物当已测定铅同位素比值,在进行了矿物形成的模式年龄计算后,代入铅原始增长公式(公式1及2)就可求得矿物形成体系的U~(238)/Pb~(204)及Th~(232)/Pb~(204)二个常数:  相似文献   

5.
珲春河流域砂金中微量铅同位素组成及其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砂金中的微量铅同位素分析具有特殊的意义。可根据Pb同位素的μ、v、ω等值确定砂金的来源及可能的原生金矿体,本文测试了珲春河流域中的砂金及附近岩石和矿物Pb同位素,为寻找原始金矿和岩体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同位素地质依据。砂金中铅的化学分离是采用阴阳离子交换技术,以甲醇作为载体进行砂金中微量铅的富集、分离纯化,使铅与金彻底分离,以达到高精度和准确的铅同位素测定。  相似文献   

6.
引言 铅同位素组成在宇宙化学和地球化学中具有重要意义’。~(206)Pb,~(207)Pb和~(208)Pb分别是自然界中三个天然放射系~(238)U系,~(235)U系和~(232)Th系的终点产物,所以各种陨石和岩石中的铅同位素丰度模式可作为测定它们年龄的“放射性时钟”。 激光探针质谱法(简称LAMMA,全称LAser-Mikrosonden-Massen-Analysator),迄今大约只有四、五年的发展历史,但由于该法具有灵敏度高、又可作同位素分析及剖面分  相似文献   

7.
滇东南白牛厂多金属矿床铅同位素组成及铅来源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牛厂矿床位于滇东南锡多金属成矿带中部,是一个Ag、Pb、Zn、Sn等共生的多金属矿床,但成因争议较大.前人引用早期矿床矿石矿物铅同位素数据得出矿石铅主要来源于基底岩石淋滤,矿床经历了热水沉积+岩浆热液叠加两个成矿阶段的结论.本文采用最新铅同位素数据系统研究了白牛厂矿床的铅同位素组成,其中,白牛厂矿床矿石矿物的铅同位素组成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分别为17.264~18.537、14.843~15.862和38.481~39.424;薄竹山花岗岩长石铅同位素组成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分别为18.301~18.387、15.611~15.670和38.677~38.904;薄竹山岩体接触带型矿床(点)矿石矿物铅同位素组成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分别为18.302~18.417、15.603~15.692和38.596~38.868;区域地层及矿区地层钻孔样品铅同位素组成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分别为18.307~19.206、15.622~15.809和38.436~39.932.对比四者铅同位素组成特征,白牛厂矿床矿石矿物、薄竹山花岗岩长石、薄竹山岩体接触带型矿床(点)矿石矿物具有一致的铅同位素组成,与地层铅同位素组成相差甚远,表明白牛厂矿床铅主要来自岩浆作用,在侵入的过程中可能受到了地层的轻度混染.矿床地质特征及近期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研究成果表明,白牛厂矿床的形成主要受岩浆作用影响,沉积成矿作用在白牛厂矿床很可能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8.
滇东北地区峨眉山玄武岩铜矿成矿物源示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探讨滇东北峨眉山玄武岩分布区铜矿成矿物质来源,文章进行了矿石矿物和玄武岩围岩微量元素Co、Cr、Ni、Pb、Th、U以及铅同位素组成研究,结果表明,两者Th、U、 Pb含量揭示了物源的相似性;Co、Cr、Ni含量对比分析提供了成矿物质非上部地壳来源的信息;铅同位素示踪显示了两者具有相同的铅源。由此判定了滇东北峨眉山玄武岩区3类铜矿的成矿物质是来自于该区的玄武岩。  相似文献   

9.
长江中下游东段庐枞、怀宁、繁昌、铜陵和宁芜地区的中基性岩属于碱性系列 ,具有高的U ,Th含量和Th/Pb ,U/Pb比值 ,分别平均为 2 .82× 10 -6,9.5 6× 10 -6和 0 .6 35 ,0 .184。样品的初始铅同位素 (130Ma)组成为 :(2 0 6Pb/ 2 0 4Pb) i=17.6 5~ 18.6 0 ,(2 0 7Pb/ 2 0 4Pb) i=15 .4 2~ 15 .5 0 ,(2 0 8Pb/ 2 0 4Pb) i=37.6 7~ 38.0 4。形成中基性岩的原始岩浆来源于富集的岩石圈地幔 ,具有EMⅠ和EMⅡ ,且以EMⅡ为主的特征。和长江中下游西段黄石地区以及大别地块西南部玄武岩的比较表明 ,长江中下游地区岩石圈地幔高的Th/Pb和U/Pb比值可能和俯冲板片析出流体的交代有关。晚中生代时期 ,华北板块岩石圈地幔以EMⅠ特征为主 ,华南板块岩石圈地幔以EMⅡ特征为主 ,岩石圈地幔性质的区域性分布与印支期扬子板块深俯冲事件密切相关。虽然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因岩石圈大规模减薄表现了亏损特征 ,但残留的富集岩石圈地幔在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的Pb同位素中仍有所反映  相似文献   

10.
目前应用LA-MC-ICPMS分析熔体包裹体Pb同位素,由于没有同时测试U和Th的信号,导致熔体包裹体Pb同位素的研究仅局限于中生代以来的样品。本文应用LA-MC-ICPMS分析了玻璃样品以及存在显著U-Th衰变影响的古老熔体包裹体的Pb同位素组成,评价了U/Pb和Th/Pb分析误差对初始Pb同位素比值校正的影响。实验中以国际玻璃标样NKT-1G为外部标样,采用"标样-样品-标样法"进行仪器漂移和质量歧视校正,结果表明,国际玻璃标样BHVO-2G、TB-1G的208Pb/206Pb和207Pb/206Pb分析精度优于0.30%(2RSD),与推荐值的偏差小于0.30%,然而232Th/206Pb和238U/206Pb分析结果显示了较大分散性(外精度约5.0%)。根据误差传递计算,样品的年龄对初始铅的误差有很大影响。对于古生代以来的样品(年龄小于540 Ma),即使测试的232Th/206Pb和238U/206Pb与真值偏差达到10%,经过U-Th衰变校正后的Pb同位素比值与真值的偏差依然小于0.80%。因此本方法可以将熔体包裹体等地质样品的Pb同位素研究由新生代样品(年龄小于65 Ma)扩展到古生代样品。  相似文献   

11.
广东新丰稀土花岗岩中褐帘石LA-ICP-MS的U-Th-Pb定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海浩  肖益林  谷湘平  黄建  侯振辉  刘海洋 《地质学报》2014,(6):1025-1029,1031,1037
褐帘石是一种常见的副矿物,是岩石中LREE、Th、U和Sr等微量元素的重要载体。由于Th、U可以在褐帘石中以类质同象形式进入并富集于其晶格,因而褐帘石是一种良好的年代学研究对象。但是,由于褐帘石中含有不同含量的普通铅,分析结果中的普通铅扣除成为难题,这就使得近年来褐帘石U-Th-Pb定年的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本文通过激光熔样-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LA-ICP-MS)原位分析技术,对广东新丰稀土花岗岩中褐帘石单颗粒矿物进行了原位分析,运用232 Th/206Pb066 c-208Pb/2Pbc等时线(206 Pbc为普通20Pb的含量)方法,再根据等时线年龄利用铅同位素演化两阶段模型扣除普通铅的方式,对建立单颗粒褐帘石的U-Th-Pb激光定年方法进行了探讨。运用该方法对广东新丰稀土花岗岩中单颗粒褐帘石进行分析得出的年龄约为160Ma,与早期通过岩浆锆石U-Pb定年法得出的年龄(159~165Ma)十分相似。褐帘石的微量元素、δEu、Th/U比值和普通铅含量均显示其为特征的岩浆成因褐帘石。褐帘石定年这一定年方法具有简单、方便、准确的特点,对于确定含此矿物的岩体年龄,尤其是对成矿花岗岩的岩体形成时代将发挥重大作用,具有非常良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铜山岭铜多金属矿床是湘南W、Sn、Pb、Zn、Cu多金属矿集区的代表性矿床,本文对其不同类型岩石和矿石矿物进行了S、Pb、C同位素组成对比研究。矿石硫化物的δ34 S值变化范围为-1.9‰~5.7‰,平均值为2.6‰,硫主要来源于硫同位素组成均一化的岩浆。硫化物硫同位素平衡温度表明,矿床主要成矿温度为134~339℃。矿石铅的206 Pb/204 Pb、207 Pb/204 Pb、208 Pb/204 Pb比值分别为18.256~18.856、15.726~15.877、38.352~39.430;岩体岩石铅的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比值分别为18.617~18.805、15.721~15.786、38.923~39.073;两者铅同位素组成相同,都主要为上地壳铅,是由同一岩浆体系分异形成,可能来源于古老基底岩石。不同类型岩石、方解石矿物的δ13 CPDB值为-9.88‰~1.32‰,δ18 OSMOW值为11.67‰~17.68‰,从矽卡岩矿体到距岩体稍远的围岩地层,方解石矿物的δ13 CPDB、δ18 OSMOW值逐渐增大,成矿流体中的碳早期可能主要来源于岩浆,在成矿过程中有部分碳酸盐岩地层碳的加入。铜山岭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赋矿地层对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作用不显著,仅提供了少量成矿物质。  相似文献   

13.
贾望鲁  高山等 《地球科学》2003,28(2):121-128
俯冲玄武质洋壳的部分熔融作用是一种重要的大陆生长作用,但是陆壳物质在俯冲过程中能否发生部分熔融缺少直接的证据。笔者利用已有的微量元素分配系数,讨论了岛弧玄武岩在脱水和部分熔融2种过程中微量元素行为和铅同位素演化的差异。Pb在2种过程中都属于不相容元素,但在脱水过程中其不相容性明显高于Rb、Ba、Th、U,而在熔融过程中则低于上述元素,在ω(Rb)/ω(Pb)-ω(Rb)、ω(Ba)/ω(Pb)-ω(Ba)、ω(Th)/ω(Pb)-ω(Th)、ω(U)/ω(Pb)-ω(U)相关图上2种过程的演化方向差别明显。此外,Pb和Th、U的相容性的差异也使得石榴石和绿辉石的单矿物铅同位素在2种过程中明显不同。在此基础上,结合大别-苏鲁榴辉岩的实测数据,认为大别-苏鲁榴辉岩可能部分是岛弧玄武岩部分熔融后的残余体,部分为单纯脱水的产物。大陆玄武质岩石在俯冲过程中也可能发生部分熔融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玄武岩中铅同位素和微量铀钍铅的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10年来国外对基性玄武岩的铅同位素和U/Pb、Th/Pb、Th/U的研究已十分活跃。通过对这些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的分析,可以对来自不同构造背景的玄武岩,如海岭的拉斑玄武岩、海岛的碱性玄武岩、岛弧的高铝玄武岩、以及大陆的拉斑、碱性、强碱性玄武岩的岩浆来源、壳幔演化、海底扩张、大陆漂移、板块学说等当代重要的研究课题赋以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据不同岩体的十个长石和两个岩石铅同位素演化特点的研究表明:①认为长石中的U/Pb和Th/Pb比值极小,长时期内始终保持最初成岩时的同位素组成的结论,不能作为一般规律;②岩带中的各类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来源—都是来自极古老的地壳物质,是同源演化的产物;③大断裂带的长期多次活动,是岩体侵入和矿床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6.
驱龙铜矿是西藏陆陆碰撞造山带冈底斯斑岩铜矿带内代表性矿床之一。本文对其含矿斑岩和矿石矿物进行了S、Pb同位素组成分析。驱龙矿床含矿斑岩与矿石矿物的硫同位素组成比较一致,含矿斑岩δ34S为-2.1‰~-1.1‰,黄铜矿δ34S为-6.3‰~-1.0‰,均值-2.76‰;硬石膏δ34S为 12.5‰~ 14.4‰,平均 13.4‰。成矿热液中的硫同位素基本达到了平衡,显示出岩浆硫组成特点。含矿斑岩的206Pb/204Pb范围为18.5104~18.6083,207Pb/204Pb变化于15.5946~15.7329之间,208Pb/204Pb为38.6821~39.1531之间;矿石矿物黄铜矿的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分别为18.4426~18.5909、15.5762~15.6145、38.5569~38.8568。含矿斑岩与矿石矿物的铅同位素组成比较一致,它们的变化幅度较小,应具有相同的起源与演化历史。无论是岩石铅还是矿石铅,在铅构造模式图上均位于造山带铅演化曲线上。驱龙矿床硫、铅同位素数据暗示,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深源岩浆,含矿斑岩起源于西藏造山带加厚的下地壳熔融,具有幔源成分的混染。  相似文献   

17.
构造-热年代学--发展与思考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王瑜 《地学前缘》2004,11(4):435-443
构造热年代学是一门集同位素年代学、构造地质学、岩石矿物学、计算机模拟技术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它是在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矿物的封闭温度理论、构造事件、岩浆热事件等的研究而发展起来的。U Pb、40 Ar/ 3 9Ar、裂变径迹及 (U Th) /He等测年手段是该学科的重要支柱手段。这一学科的发展已经、并且将对传统构造地质学、年代学的应用与解释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而在此基础上的微区微量年代测定与应用将是对地质学特别是构造事件乃至构造运动的演化序列精细测定的一次革命。  相似文献   

18.
一、普通铅同位素年龄的地质意义目前,在多金属矿床成矿年龄测定中,普通铅同位素年龄仍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不仅因为普通铅同位素年龄测定用的矿石铅或岩石铅样品比较容易获得,测试方法也相对简单,而且通过一个样品的铅同位素数据同时获得几组年龄值,可以相互检验。虽然也可采用 K—Ar法和R b—Sr 等时线法及 U、Tn—Pb 法等放射性同位素测定成矿年龄,但因为对样品要求比  相似文献   

19.
岩石样品U0和ΔU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给岩石原始铀含量和铀变化系数以确切定义 ,并系统介绍了U0 和ΔU的计算方法。计算岩石原始铀含量 (U0 )有Th/U比值法和U Pb同位素法 ,后者又包括两阶段法和三阶段法 ;铀的变化系数 (ΔU)包括近代 (现代 )和成矿时铀的变化。这一手段或方法对研究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机理和成矿预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含U副矿物的地质年代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简要介绍了目前已经发展起来的各种微区原位测年技术的特点和研究矿物内部结构的技术。微区原位测年技术有离子探针、激光探针同位素测年技术、电子探针、质子探针和X射线荧光探针Th U 全Pb化学等时线年龄技术。综述了锆石、独居石、磷钇矿、榍石、磷灰石、金红石、斜锆石等含U副矿物在U Th Pb年代学研究方面的应用及进展,并介绍了锆石、独居石、磷钇矿、榍石等具有多世代性的矿物的成因判别方法,概括了用于岩浆过程、变质过程和沉积过程年代学研究常用的含U副矿物,及其相应的年代学研究需要注意及可解决的地质问题和适用性。总结了岩石年代学研究的主要进展和提取贮存在副矿物中有价值的年龄和成因信息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