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8 毫秒
1.
在大量收集西秦岭地质资料基础上,以信息量计算法为数学依据,以DPIS软件为工具,建立了西秦岭地区较为详实的地质空间信息数据库,圈定出成矿预测区8处,并对其中的岷县-礼县成矿预测区进行了解释和推断,认为寨上西南、北东部地区仍有较大的找矿潜力.应用DPIS进行区域成矿预测,具有降低信息统计的劳动强度、分析处理海量数据、快速进行多种方案对比、筛选有利找矿靶区的优点;建议推广DPIS系统应用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
西秦岭大地构造演化与金成矿带的分布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本文以板块构造理论分析和恢复了西秦岭大地构造的演化特点;以西秦岭层控金矿床区域地质构造演化研究为前提,系统研究了西秦岭地区金成矿带与裂陷活动的关系。进而从宏观上论述了研究区成矿地质背景,提出西秦岭地区三个金成矿带与古生代以来的三次裂陷活动有关。这一认识无疑对该区金矿研究与找矿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与思路。  相似文献   

3.
滇黔桂成矿区金矿资源预测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牛翠祎  王科强  李绍儒 《中国地质》2011,38(6):1576-1583
滇黔桂地区是近年来金矿找矿的重点、热点地区之一,并不断取得找矿突破。在广泛收集地质、物探、化探、遥感、重砂等资料的基础上,基于GIS建立了本区地学空间数据库。通过对区内控矿地质条件和成矿规律的总结,建立了该区金矿找矿预测模型,选取了地质、化探、重砂、矿产等六大类57个标志信息,运用"矿床位置预测系统(DPIS)"的信息量预测法,获得了信息量异常,结合区内成矿地质条件,圈定了找矿远景区,并对找矿远景区进行了简要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GIS技术的进步和地勘信息化的发展,成矿预测方法已经进入了定量化阶段。基于不同的成矿理论和GIS平台,出现许多成矿预测软件,如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的MapGIS平台的MARS、武警黄金指挥部ArcView平台的DPIS等,地质工作者利用这些软件指导地质勘查取得很好的成效。尤其是DPIS软件,在指导武警黄金部队在黄金地质找矿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果。但由于DPIS  相似文献   

5.
朱永新 《甘肃地质》2008,(4):32-37,50
代家庄铅锌矿床是近年来在甘肃省西秦岭地区铅锌矿找矿获得重大突破的代表性矿床。本文系统总结了代家庄铅锌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结合主矿体形态、矿石组构、矿物成分、氧化矿与原生矿生成关系等与西成矿田进行了对比,对代家庄铅锌矿矿床成因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且对在该地区进一步的找矿前景进行了预测,认为代家庄铅锌矿区及外围地区具有比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延边-东宁成矿区带地质特征、控矿条件及典型矿床的研究,总结了延边-东宁成矿区带的控矿地质条件及成矿规律,应用矿床定位预测系统(DPIS),对延边-东宁成矿带进行了成矿预测,结合区内的控矿条件及成矿规律划分了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7.
甘肃西秦岭地区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西秦岭地区近20年来取得的数以万计的化探数据,借助计算机技术及GIS地理信息进行处理,重点选择主要成矿元素Au、Cu、Pb、Zn、W进行研究。从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入手,研究元素在空间、时间上的迁移、富集、分散规律,通过对西秦岭地区成矿元素地球化学规律研究,提供了全面、详实、系统的地球化学成果,为区域矿床地球化学预测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提出了主要找矿远景区及找矿有利地段,为下一步矿产勘查工作提供靶区。  相似文献   

8.
以Q型系统聚类分析(以组内连接为聚类方法,相关性为计算模型)和判别分析交替使用的方法,对甘肃省西秦岭地区花岗岩样本中的11个氧化物测试数据进行定量处理,构建起"甘肃省西秦岭地区花岗岩(氧化物)定量分类系列模型",将西秦岭地区花岗岩分为3大类共8小类。分类结果偏重于找矿分类,依据其与西秦岭地区铜矿、铅锌矿、金矿等依据空间关系(距离岩体3 km以内),寻找"成矿相关岩体",确定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9.
矿产资源评价系统及其在东昆仑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多元信息成矿预测是一种高效、高质量的找矿勘查方法,代表了当今找矿评价工作中的主流发展趋势,该方法是以成矿地质理论为指导、以地物化遥异常理论为依托、借助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对地物化遥异常中的各种与矿床有关的信息进行量化分析,从而进行成矿预测的一种找矿勘查技术方法。本研究的重点是应用矿产资源评价系统,分析和运用研究区的地质、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信息,构造预测变量,将各种有利于矿床形成的变量进行成矿有利度得分和多源信息综合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东昆仑地区地质、矿产、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信息,根据已知矿床反映出的成矿规律、控矿条件及找矿标志建立找矿模型,对东昆仑地区进行了1:50万综合成矿预测,获得Sedex型矿床在东昆仑地区的成矿有利度分布,并圈定出找矿远景区。为东昆仑地区找矿预测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根据赵鹏大院士的"5P"找矿原理,先建立了圈定研究区找矿有利地段的空间预测模型,然后利用MAP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对西秦岭西部地区金矿资源进行了定位预测,依次圈定出其"5P"找矿地段中的成矿可能地段、找矿可行地段和找矿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1.
以"全国区域地球化学勘查数据库"、"中国地质工作程度数据库"和"全国1∶250万数字地质图数据库"为数据基础,以"矿床位置预测系统(DPIS)"为工具,将全国划分为7个金矿成矿省,对各成矿省分别建立统计模型,确定主要找矿标志,进行成矿预测,为全国范围的金矿资源潜力评价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构建张八岭隆起北段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了较为详实的地质-地球化学空间信息结构模型;利用MORPAS3.0软件中常用的证据权重法,从地层、构造、岩浆、地球化学4个方面优选找矿标志,并开展了金矿找矿远景区预测和找矿靶区的优选。按照成矿地质条件的优劣程度、金矿床(点)的空间分布、金矿化的直接标志与间接标志、地质研究程度、示矿异常程度等因素的不同,把找矿靶区划分为3级8个区域。  相似文献   

13.
鲁西铜石地区是上世纪末期新发现的金矿聚集区。文章在已有找矿模型的基础上,对预测模型的三大类找矿信息进行量化及运算;采用了不同权重求和方案,根据经验分别赋予地质信息、地球物理信息和地球化学信息的权重系数,使这三大类信息图层成为带权重累加的综合信息图层,并分别圈定一、二、三级预测找矿靶区,其中圈定一级靶区4个。对靶区进行的野外检查发现,一级预测区矿化蚀变较强,三级预测区相对较弱,并且在一级预测区发现金矿点一处。  相似文献   

14.
大通沟南山属于阿尔金南缘成矿亚带金鸿山—茫崖金、铜、钨多金属找矿预测区,其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异常发育,具有优越的成矿地质条件及良好的找矿潜力。鉴于大通沟南山地处高寒山区,地理环境恶劣、野外地质调查工作困难等问题,文章利用多源遥感卫星数据,在其区内开展了全面的地质解译以及蚀变信息提取工作,并结合已有的地质矿产及物化探资料,对区内的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远景进行了分析预测,圈定了3处遥感找矿远景预测区,可为后期野外地质找矿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鲁尔玛斑岩型铜(金)矿区位于冈底斯成矿带西段,是南拉萨微陆块中新发现的铜(金)矿,具有钾硅酸盐化、绢英岩化、青磐岩化等明显的斑岩型矿床蚀变特征,含矿斑岩为晚三叠世石英二长斑岩。通过1∶50000矿产地质专项填图、磁法扫描和水系沉积物测量发现了鲁尔玛地区铜金矿化线索,为进一步查明异常源属性和铜矿地质特征,在综合研究基础上实施大比例尺磁法、电法测量等物探工作,同时利用钻探和槽探施工进行异常查证,进而发现了铜(金)矿体。大比例尺激电、磁测和测深结果显示,发现矿化区域的北东部和深部存在低磁、低阻、高极化等有利异常,认为该异常区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通过地质勘查工作可望提高铜金的资源量,扩大矿床规模。同时,对矿床发现和评价过程中找矿技术手段选择的实践表明,在高海拔地区采用高精度磁法和激电测量是快速圈定斑岩型铜矿靶区的有效勘查手段。  相似文献   

16.
GIS在鄂东地区第二轮铁矿找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可以对与成矿有关的各种空间信息进行分析,确定成矿的有利靶区.利用GIS(MAPGIS)功能对鄂东地区大量的铁矿地质信息进行二次开发,验证铁矿的成矿规律和找矿标志,确定了铁矿成矿与地层、岩浆岩、构造和磁异常有着紧密的联系,并据此对鄂东地区隐伏铁矿床进行预测,圈定了4处可供第二轮找铁矿的有利目标靶区.  相似文献   

17.
大比例尺矿床统计预测中,矿产资源量的估计是矿体定位预测的前提,其中精度最高的方法是体积估计法。文章借助实例分析,对体积估计法的计算程度进行了阐述。以区间概率解析法对矿脉和矿化体在垂向空间的金品位进行分解,解析出其金品位统计分布模型;利用波形分布模型对深部盲区进行预测,对各中段的金品位、矿化体体积、矿石在矿化体中的体积分数进行解析和计算;并利用有效探矿指数进行合理的校正,最后得到近似于地质储量的金矿产资源量,为下一步的矿体定位预测提供定量数据。经计算该矿重点预测区(-290m~-810m标高)预测的有效金矿产资源量为70.28t,经部分工程控制,已获D+E级金储量18t。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山西浑源张旺矿区成矿地质背景的分析及基础地质资料的搜集,利用三维可视化建模技术构建张旺矿区罗框金矿体的三维地质模型,确定有利控矿要素并构建找矿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分形理论确定该地区地质条件符合分形特征。然后利用最优异常搭配法,确定以最佳异常搭配数为3、最佳收缩空间距离为10 m圈定找矿远景区;使用叠合信息量法证明最优异常搭配法圈定结果的准确性,并对找矿远景区进行分级,最后圈定找矿靶区2处。结果表明,张旺矿区仍有一定的找矿潜力,后期应重点勘查该地区Au2矿体东部末端附近及Au3出露矿体的深部与F14断裂交会区。  相似文献   

19.
化探与遥感信息在青海两兰地区找矿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青海都兰——乌兰地区应用化探与遥感信息进行综合找矿预测,主要是运用迭代法、聚类分析和主因子分析等方法来确定地球化学背景值和快速提取化探异常信息,采用主成分分析、掩膜和图像彩色分割等方法直接从TM遥感图像中提取与金属矿化有关的蚀变信息。在对区域成矿地质条件的综合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化探和遥感异常信息与成矿的相关分析,圈定找矿靶区,取得了一定的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