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数字地球平台的三维虚拟数字校园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虚拟成都理工大学为例,论述了一种高效、低成本的网络虚拟校园建设方法,即利用数字地球平台的基础地理框架和遥感底图,使用建模工具进行三维建筑群模型建立,经过投影和坐标变换处理,实现网络虚拟校园的建设与实施。实验证明,数字地球平台凭借其在丰富资源、网络传输、三维显示等方面的优势,是包括虚拟校园在内的数字工程建设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数字地球、虚拟现实等技术的迅速发展带动了三维GIS的快速发展,三维数字校园技术也应运而生。本文选取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龙子湖校区为模型,介绍了数字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三维虚拟校园模型的建立与展示。采集校园建筑物轮廓底图数据并将其导入Sketch Up软件,以Sketch Up为建模平台,创建三维虚拟校园的原型,再通过Google Earth和Arc Scene软件进行三维展现。该系统的建立允许我们对校园景观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体验,对于数字校园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三维虚拟校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门新兴的技术,应用领域广泛。虚拟校园系统作为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打破了时空的限制,能够真实、直观地展现交互式三维校园场景,因此高等院校纷纷建立了自己不同功能的虚拟校园系统。从系统功能、实现技术等方面完成了虚拟校园系统的设计,并以吉林大学朝阳校区的校园场景作为数据,开发出了具有数据输入、查询、漫游、空间测算、数据更新、二三维交互、动画输出功能的原型系统,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基于ArcGIS Server和ArcGlobe的网络虚拟校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门新兴的技术,虚拟校园是其在数字化校园中的具体应用.本文以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为例,探讨了基于ArcGIS Server和ArcGlobe的网络虚拟校园场景建模方法,然后使用ArcGIS Server进行了发布.用户通过网络可以可视化浏览与探索虚拟校园场景,为虚拟校园地建设和发布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虚拟校园是三维GIS技术在数字化校园中的具体应用。本文采用Google SketchUp对校园景观进行三维建模及优化,利用ArcGlobe集成数字高程模型建立虚拟校园场景,然后通过ArcGIS Server发布和管理地图,供免费客户端ArcGIS Explorer远程访问和应用,实现了石家庄学院南校区三维虚拟场景的制作和发布。  相似文献   

6.
虚拟校园是三维GIS技术在数字化校园中的具体应用.本文采用Google SketchUp对校园景观进行三维建模及优化,利用ArcGlobe集成数字高程模型建立虚拟校园场景,然后通过ArcGIS Server发布和管理地图,供免费客户端ArcGIS Explorer远程访问和应用,实现了石家庄学院南校区三维虚拟场景的制作和发布.  相似文献   

7.
校园虚拟漫游设计初探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虚拟漫游是现代设计表现方法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林校区为例进行了校园虚拟漫游的初步设计,介绍了校园虚拟漫游制作的基本流程。系统阐述了基于3DS Max平台的校园虚拟动画制作过程,重点探讨了数据采集、基本场景构造、后期处理等步骤中应该明确的思路、注意的问题、使用的方法与技巧,最后就全部场景的实现与虚拟校园漫游系统的发布进行了简要叙述。  相似文献   

8.
简化技术是保证虚拟校园场景实时绘制的关键技术之一.从LOD的总体规划、建立方法、建立准则几方面提出具体简化思路,并验证其简化效果,结果表明,该简化技术能够有效地降低数据量和复杂度,有助于虚拟校园场景的实时绘制.  相似文献   

9.
基于国产Kingbase数据库建立GIS数据库,对应急保障信息进行分类编码,对异构、海量的信息进行科学组织和管理,研究文本、图像和视频等信息与GIS数据之间关系。把信息检索、可视化技术结合起来,构建虚拟数字地球,通过自然环境和星历的模拟,加载地理空间信息,进行三维场景仿真的应急保障系统。  相似文献   

10.
从系统功能、实现技术、算法等多方面完成对虚拟校园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该系统不仅具有校园信息浏览、查询与分析等二维空间数据管理功能,而且具备交互式的虚拟校园场景的漫游功能,将开创校园信息数字化管理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解琨  兰孝奇 《测绘工程》2012,21(3):63-66,70
介绍COSMIC技术反演电离层电子密度的研究现状、技术和方法,验证其可靠性;并利用COSMIC掩星数据计算分析2011-03-11东日本大地震震前5d及地震当天震区上空电离层电子密度分布,探测到显著的震前电离层异常现象,证明COSMIC技术研究地震电离层异常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距离加权运算运用到卷积运算上提出了改进的图像镶嵌算法。该算法针对重叠区域图像边缘灰度之间的差异,考虑到中心像元与周围像元之间的相关关系,即临近像元效应,因而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来消除或减小这种影响效应,基于空间分析方法给出了像元权重因子的求解,确定出了周围像元对中心像元灰度的影响。之后运用此权重因子采用卷积距离加权算法实现了影像的无缝镶嵌。文中最后对算法在时间和视觉效果上做出了一定的评价。经与其他3种镶嵌算法分析对比,该算法简单易行、耗时少、效率高,达到了良好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K-means聚类分割法和形态学处理,并对比了几种边缘算子;针对Prewitt算子和Roberts算子在像素点邻近区域内受噪声影响较大、边缘检测效果不佳的问题,选用Canny算子提取海岸线.首先对SAR影像进行K-means算法、形态学处理,再采用Canny算子提取海岸线.与其他边缘提取算法相比,该方法提取的海岸...  相似文献   

14.
基于eCognition软件进行研究区域面向对象的信息提取,对研究区进行多尺度影像分割的实验,找到适合影像地物信息提取的尺度及参数、分类规则,并对研究区的影像数据进行验证,通过eCognition分类结果与传统分类和基于GBDT分类算法结果的对比,说明面向对象的特征提取算法更适用于几何信息和结构信息丰富的高分辨率图像.  相似文献   

15.
基于GeoDatabase的多源海图数据融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空间数据的数据来源、数据格式、数据结构的不同,需要采用一定的技术方法才能将它们合并在一起使用,这就产生了数据融合问题。本文提出了Geodatabase海图数据库的建库方案,并探讨多源矢量海图数据融合的理论和方法,结合S-57数据模型与通用的shape数据模型,我们设计一种适用于数据库结构的统一数据模型,并且对空间数据融合中的几个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SOM神经网络算法进行改进,在标类的过程中采用3个策略加以控制,对初始产生的自组织映射图进行调整。通过改进,那些映射到可靠神经元的像素得到了很好的分类,而那些映射到不可靠神经元的像素都被作为不可分像元而提取出来。继而,从混合像元分解的角度来对这些不可分像元进行处理,按类型分解的思想确定混合像元的类别,实现对不可分像元的分类。将SOM神经网络和混合像元分解相结合的分类方法应用于高光谱图像的分类中,通过实验表明了该方法能较好地改善分类效果,提高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17.
基于面状要素拓扑关系的数据匹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黎  崔铁军  王豪  郭健 《测绘科学》2010,35(1):130-132
数据匹配技术是空间数据集成与融合中的关键技术。本文根据9交模型中的面状拓扑关系的描述,对面积叠置率进行了几何度量上的定义,提出了基于面积迭置率的数据匹配思路,实现了面状要素一对一、多对一、多对多的数据匹配。最后,以面状目标为研究对象,以城市居民地的大比例尺数据为例,对基于面积迭置率的面状要素数据匹配算法进行了试验与分析。  相似文献   

18.
大气影响是遥感定量化应用的主要障碍之一。本文首先分析了大气对遥感图像产生的各种影响并对影响程度进行了一般的阐述,然后在原理和方法上对典型的大气影响校正算法进行了总结。通过分析我们认为,为了校正遥感图像所受到的大气影响,定量地获取当时当地的大气条件是完成这一工作的必要条件,而且是非常重要的条件之一。为此,我们提出了利用NOAA星载垂直探测器资料即TOVS资料,结合使用气溶胶模型,通过大气辐射传输模型,建立地面辐射量与卫星测量值之间的关系,并完成了对NOAA-AVHRR图像的大气影响校正。在此基础上对我们的模型和算法进行了详细论述。这一模型是一套适用于发展业务软件的校正模型,软件发展完善后将为NOAA-AVHRR数据的定量化应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9.
GIS在我国公安领域应用大多局限于数据显示和查询等较浅层次,针对该问题,在将GIS与犯罪预测研究相结合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不同情况下时间序列建模的方法,对其进行改进并运用于犯罪预测,建立了犯罪预测模型。通过对某市群体案件样品数据的建模分析,预测得到较理想的结果,并实现了对犯罪数据的动态可视化。  相似文献   

20.
针对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内业流程,利用空间拓扑分析,解决图斑面属性赋值的难题,并且分析其一一对应关系,记录查错信息。在VB编程环境下,采用ArcEngine组件库,提出林地图斑拓扑查错算法流程,按照空间包含关系,将属性点记录的属性信息一一赋值到满足条件的图斑面内,自动获取包含属性信息的林地图斑面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