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与甘肃水氡异常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昱  陈瑶 《华南地震》2005,25(4):49-55
分析了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甘肃东南部水氡观测点的资料变化情况,发现地震前武山1号泉水氡、武山22号井水氡、清水温泉水氡、天水花牛水氡、武都水氡、通渭温泉水氡等测点的观测值存在长时间的下降变化过程,在震前或震后一年左右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1990年以来在祁连山断裂带上发生的7次地震前,嘉峪关气氡观测点和酒泉水氡的变化情况,发现在1990年10月20日天祝6.2级地震、1992年1月12日嘉峪关5.4级地震、1995年7月22日永登5.8级地震和2002年12月14日玉门5.9级地震前,嘉峪关气氡观测点均记录到短期的破年变异常,而酒泉水氡在玉门地震前为明显的突变型中期异常。  相似文献   

3.
武山矿泉水中氡值,在七九年五月廿二日平武4.7级地震和七九年七月廿五日礼县4.7级地震前,都出现负值突跳变化。深入研究其突跳原因,对识别地震异常和予报地震是有意义的。本文是在实地考察和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武山矿泉所处的地质构造部位和地球化学环境,就矿泉氡值突跳与地震活动相关的可能性和引起氡值突跳的物理化学解释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介绍和分析了2003年11月13日甘肃岷县Ms5 2级地震前武山台1号泉水氡和22号井水温、流量的短临异常,并将异常所对应地震的时、空、强做了验证。  相似文献   

5.
1978年7月13日在四川省黑水发生了5.4级地震。震前十多天,距震中350公里的武山温泉水氡出现突降,由正常的95埃曼左右降至78埃曼。震后,14日氡值回升至96埃蔓(图1)。  相似文献   

6.
汪成国  赵刚 《内陆地震》2010,24(3):281-288
对新30号泉1990年1月1日至2009年5月31日水氡观测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新30号泉水氡观测点对温泉地区发生的5级以上中等地震映震效果较好,震前观测到一些异常信息,异常以高、低值脉冲型异常为主,破年变的异常比较可靠,而且均为短期异常。  相似文献   

7.
李永强  刘薇 《高原地震》2008,20(3):28-31
2003年4月17日德令哈发生6.6级地震,2004年该震区相继发生了5次5级以上的中强地震,分析德令哈系列地震前青海省水氡资料,发现震前水氡异常较显著,并表现出不同的异常特征。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青海省水氡共7个台项观测资料及4个前兆数字化观测点的12个测项(水氡、水位、水温或地热)观测资料的分析,初步2001年11月14日青海省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存在部分异常,但异常的比例不高,未见明显趋势性异常。格尔木新建数字化地热仪观测到了较突出的同震效应。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1998年1月10日河北张北6.2级地震前,山西北部流体观测资料的分析,认为,大同镇川井、静乐娘子神井水位及定襄七岩泉、大同机车厂水氡在震前存在有不同形态的前兆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10.
共和9月4日、9月24日地震前海南水氡、水温异常1994年9月毛日、9月24日共和先后发生了5.3级和5.5级中强震,这两次地震前,青海省东部各台(办)的电磁波前兆异常比较明显,其它前兆观测项目没有出现什么异常。但是,海南地震办水氡观测资料在震前一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辽宁省18项水化观测项目现状及映震效能的分析,发现盘锦水氡、岫岩水氡和汤池水氡对辽宁及周边地区应力场的变化反应较敏感,不仅在1999年岫岩5.4级地震前有较好的异常显示,对营海岫和唐山老震区的ML5级左右地震也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青藏块体东北缘4个测点断层气体的异常变化与地震活动的关系。1992年-1993年各测点断层气组分普遍出现异常,主要表现为测值突跳、上升变化,各测点及各组份异常有明显的同步性特征。本文着重介绍了1993年10月26日托来6.0级地震前多观测点断层气体的异常情况。最后,本文还对断层气体的场效应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唐山7.8级地震前水氡异常演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华北地区36个水化观测点的水氡观测资料,以半年为尺度对唐山7.8级地震前水氡的异常演化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次地震前水氡异常存在由外围向震中区迁移的特征,异常先在外围地区出现,短临阶段才地震中区附近形成较强的异常区,异常形态有由复杂向简单演化的特征。震后水氡动态演化图像呈现离散态势,并逐步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4.
断层气CO2快速测定方法在四川地震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官致君  闻学泽  程万正 《地震研究》2003,26(Z1):118-125
介绍了快速测定活动断层带CO2气体的方法、川西地区断层气CO2观测点的选建以及观测的情况.初步的观测结果显示,在1999年四川绵竹两次5.0级地震、2001年四川雅江5.0 级和6.0级地震和2001年云南永胜6.0级地震前,部分观测点的断层气CO2均有很好的短期前兆异常显示.实践表明:直接埋设在断层破碎带上的观测点比埋在第四纪松散堆积层中的观测点更能观测到来自地壳内部的、可能与地震前兆有关的断层气CO2的异常信息.  相似文献   

15.
研究给出汶川8.0级地震前四川地区地下水位、温泉水温、水化学和气体组分观测异常:地下水位观测点20个,汶川8.0级地震前,有4个观测点观测值出现异常,异常台比例P=4/20=0.20;温泉水温观测点26个,出现异常的5个测点,分布在四川西部地区,P=0.19;水氡观测点12个,出现短期异常1个,P=0.08;气体观测点4个,出现异常1个,P=0.25。同时对疑似或有争议的异常测项进行分析说明。汶川8.0级地震前观测到的地下水水位、温泉水温、水化学和气体组分观测异常的地区,不是分布在龙门山断裂带。震前异常数量少,异常种类和长、中、短、临异常的配套性不明显。同时给出2002年1月至2008年4月四川地区周、月震情会商给出的此类异常项数均值供参阅。  相似文献   

16.
共和7.0级地震前地下流体前兆的动态演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40个地下流体观测点的资料,对1990年4月26日青海省共和MS7.0地震的前兆动态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地震带内观测点的水氡趋势异常及水化、水位群体异常及频次异常与断层平均形变速率呈同步变化.地下流体群体异常频次的累加值曲线在地震前表现为指数加速变化图形.(2)震源外围240km范围内的水氡中短期趋势上升异常,表现为由震源逐渐向外围扩散的特点.在短临阶段各测点水氡的异常变化基本同步.(3)流体短临前兆出现明显的起伏加剧和层次现象,突出的表现是流量、断层气日变化在临震阶段出现3次加剧,且异常幅度一次高于一次  相似文献   

17.
张敏 《高原地震》2002,14(4):23-28
运用“全时空和有限时空扫描”方法^①,对2000年6月6日甘肃景泰5.9级地震前青海地区的地震活动性和前兆观测资料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处理。研究了该次地震前的中短期震兆特征。这些震兆包括:1年尺度的中短期空区、半年尺度的短期空区;西宁水氡、湟源水氡、乐都气氡震前l~5个月的短期异常;长宁水氡点的流量减少异常;二十里铺土地电EW向和NS项的反向异常;平安电磁波EW向的高值突跳。这些异常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同步性,空间上表现逐渐向震中迁移的特性。  相似文献   

18.
汶川8.0级地震氡观测值震后效应特征初步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刘耀炜  任宏微 《地震》2009,29(1):121-131
文中收集了2008年5月12日的四川汶川8.0级地震放射性同位素氡的观测资料, 初步分析了汶川地震氡观测值震后效应的特征。 结果表明, 氡震后效应的观测点大多沿着地震破裂带分布即在震源北侧的北东向与南侧的南北向, 变化以阶变上升型为主, 而且部分观测点发生了可能与氡射气浓度相关的水位或流量同步变化。 截止到2008年10月, 大部分产生震后效应的观测点已经恢复到原来测值状态, 但仍有少部分测点保持震后变化的的高值或低值, 甚至有的测点继续上升。 对氡震后效应的初步统计分析结果, 肯定了氡射气具有对地震波响应的特点, 也提出了研究地球化学组分变化与含水层动力过程的关系等问题, 这有利于氡的地震前兆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2001年2月14日和2月23日,四川雅江-九龙间相继发生5.0级和6.0级地震,在此之前,距震中约300km的甘孜水氡有较好的趋势异常和临震异常表现,震后研究发现,距此地震约190km的冕宁断层气CO2在雅江地震前有较好的异常表现,而水化学其客台项异常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基于冰岛南部地区长达数世纪的地震活动模式,事先预测了该区转换型板块边界处的一个地震序列。该地震序列包括2000年6月的2个6.5级地震。从1999年开始的钻孔水中氡的监测表明氡的变化和这些事件具有明显、一致的相关性。在覆盖震中的50km×30kin范围内,总计有7个采样站。这些站点显示了一致的变化模式,可识别出4种变化类型:1)震前氡下降,震前的101~167天观测到异常低值。2)震前上升.6个台站的时间序列在震前40~144天出现峰值。3)同震阶跃,极可能和在整个区域内观测到的地下水压力的同震变化有关。4)震后回归,大约3个月后,氡的值恢复到震前水平,与地下水的压力变化同时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