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8 毫秒
1.
通过对比两种宽频带地震计FBS-3和KS-2000 的结构,认为两种地震计在检测上限附近的高频段记录数据存在差异,并以合成地震动为输入,用模型验算方法证实了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2.
崔庆谷  华均  杨星 《地震学报》2012,34(5):667-675
在分析强震观测与微震观测本质区别的基础上, 以已知的地震波强度资料为参照, 通过对比FBS-3B型微震计及BBAS-2型强震加速度计的仪器噪声,揭示了仪器噪声、响应类型对两种仪器检测灵敏度的影响. 我们对小湾台网记录到的一次微震进行了模拟计算. 用正弦子波叠加合成地震记录作为地震计摆体响应方程的输入,通过计算,获得了微震计和强震加速度计的输出. 对输入和输出数据进行分析,证明了两种仪器对远震长周期信号的监测能力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来源于强震计与微震计检测下限的不同.   相似文献   

3.
BBVS-60型和CMG-3ESPC型地震计目前在国内测震数字台网中广泛使用,但两种型号地震计在性能和各类指标上均存在差异。本研究分别在山洞和地表两类不同观测环境的台站上安装BBVS-60型和CMG-3ESPC型地震计,对同点记录的数据对比分析,计算相同分量间的相干函数值。结果显示,在比测台址观测环境下,两种地震计在0.02—40 Hz (垂直分量)和0.04—40 Hz (水平分量)频段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其中,记录数据在高频(10—40 Hz)和长周期频段(10—50 s)的相关程度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此外,在工作频段内,两种地震计所记录数据的相关程度与输入振动的强度有很大关系。本文分析结果可为设备选型、震相分析以及地震工程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蒙城野外站FSS-3M、FBS-3A、BBVS-60、BBVS120与JCZ-1T 5套地震计系统记录台基噪声功率谱密度计算,并通过对仪器系统记录的典型地震震相分析,比较几种不同频带地震计系统的性能差异及记录地震事件的优越性,为野外站地震记录震相分析、仪器维护、地震速报等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六安地区BBVS-60与KS-2000地震计系统记录台基噪声功率谱密度计算,和正弦标定数据处理,尤其通过对仪器系统记录地震震相分析,比较两种类型宽频带地震计系统的性能差异,为台站地震记录震相分析与仪器维护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连云港地震台BBVS-120、CTS-1E型地震计台基噪声功率谱分析,正弦标定和脉冲标定计算分析,近震和远震震级对比分析,研究在实际工作中2种地震计性能差异,对比观测数据质量,检验稳定性,以期为地震监测及相关研究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连云港地震台BBVS-120、CTS-1E型地震计台基噪声功率谱分析,正弦标定和脉冲标定计算分析,近震和远震震级对比分析,研究在实际工作中2种地震计性能差异,对比观测数据质量,检验稳定性,以期为地震监测及相关研究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CTS-1E型、CMG-3ESPC-120型地震计安装架设在库尔勒地震台小泉沟观测点同一台基上,均使用EDAS-24GN型数据采集器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对比分析观测数据波形特征、地动噪声功率谱及动态范围等,明确2套地震计在实际观测中的性能差异,以便为地震监测数据分析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地震计灵敏度的对比测量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湛  薛兵  朱小毅  陈阳  李江  彭朝勇  刘洋君 《地震》2013,33(1):22-28
本文提出一种地震计灵敏度的对比测量法, 该方法将被测地震计和一台校准过的地震计比邻、 平行摆放, 共同记录地振动数据, 通过对比分析两台地震计的输出信号, 计算被测地震计的灵敏度。 与振动台测量法相比, 该方法成本低, 与电测法相比, 不需已知地震计的标定常数, 是一种简单易行、 精度高的地震计灵敏度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0.
使用超宽频带JCZ-1型地震计记录到的不同震中距、不同类型的地震波形,通过对这些典型地震波形的分析,得到JCZ-1型地震计除震中距1 000 km的特大地震不能很好记录外,均能够较好记录不同震中距及不同类型的地震波形.  相似文献   

11.
将安徽六安2015年安装的2台GL-S60B井下地震计记录数据,分别与在各自井口架设的BBVS-60地表地震计记录数据进行对比,得到了噪声有效值、频谱特征和有效动态范围等,初步获得了井下地震计在六安的运行情况。研究表明,井下地震计观测效果明显优于地面地震计,这对于未来地震台站选址、仪器选型等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井下地震观测中,各种地表背景噪声具有显著衰减作用,针对中国地震科学台阵现有大量非专用浅井式设计的Guralp CMG系列地震计,以及目前多个新获批项目在高背景噪声区域的观测需求,设计一种野外实用浅井观测方式,在北京国家地球观象台进行不同深度、不同井壁材质的观测对比实验,分析研究观测数据的背景噪声功率谱密度,结果表明,随着浅井深度的增加,地震背景噪声在垂直、水平向得到改善,改善程度随频率变化有所不同。分析认为,在华北现有地质环境下,6 m浅井是较为经济的观测方式,性价比高、占地小、施工简便,可用于后续多个项目的宽频带流动地震台阵观测。  相似文献   

13.
为满足台阵地震计标定要求,通过对程控化标定测控仪和标定测控软件的研究,采用一种适用于台阵地震计的程控化正弦标定方法,对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负责管理的台阵地震计进行标定。台阵地震计标定实验结果显示,采用程控化正弦标定方法,在缩短标定时长、提高标定效率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地震勘探組合法中,采用很小的組內检波器間距离吋,組合法仅只起提高接收仪器灵敏度的作用;检波器間距較大情况下,微震干扰可以看作相互独立的随机干扰来研究;但在間距不太大但也不能认为等于零时,組合方法的效果却是个尚待討論的問題。本文假定微震是由传播方向随机改变的平面波形成的,用概率論方法討論了組合地震法对徽震干扰的压制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以浙江省测震台网部分台站地震计为研究对象,选取一定时间窗口对阶跃标定波形进行计算,得出地震计在该时段内的周期和阻尼变化情况。结合台网台站运行维护工作,经过统计分析,表明利用此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台站地震计运行的异常状态。  相似文献   

16.
Seismometer self-noise estimation using a single reference instrument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A new method is presented for the self-noise estimation of a seismometer using a single, side-by-side, reference instrument and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 misalignment in the orientation of both seismometers. The self-noise of seismometers is extracted directly from the measurements without using any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the transfer functions. This procedure can be applied if the self-noise of the reference seismometer is well known and defined, or if the self-noise of the reference seismometer is sufficiently below the self-noise of the tested instrument and can be neglected. The latter case applies to this study. An algorithm is also developed where we apply self-noise data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orientation misalignment between two seismometers, which is then resolved in three-dimensional space. This new method provides an estimate of the self-noise and can also be used to extract some parameters of the installed seismic system in comparison with the reference seismic system, such as generator constants and seismometer orientation or to eliminate unwanted noise sources, which have their origin in the seismic station’s design. The new technique was applied to the CMG-3ESPC and CMG-40T seismometers, where an STS-2 instrument served as the reference seismometer.  相似文献   

17.
刘洋君  薛兵  朱小毅  林湛 《地震》2010,30(1):138-146
仪器的固有噪声水平是地震计的关键技术指标。 如何降低仪器的自噪声是地震计设计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分析了产生地震计自噪声的两个主要噪声源: 布朗热噪声和电子噪声(1/f噪声), 以及它们对地震计传递函数的影响。 分析了三种地震计所记录的地震台台基噪声, 并且通过试验来检验仪器噪声对地震计观测数据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