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NDCI法Ⅱ类水体叶绿素a浓度高光谱遥感数据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太湖、巢湖为研究区,以Hyperion和HJ-1A卫星HSI高光谱数据以及实测水质浓度数据为实验数据,引入归一化叶绿素指数(NDCI),对Ⅱ类水体的高光谱叶绿素a浓度估算进行分析研究.首先对高光谱数据的光谱通道设置以及水体光谱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确定模型的最优波段.然后,将确定最优波段后的NDCI反射率因子作为变量与实测样本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NDCI与叶绿素a浓度之间的回归关系,进行叶绿素a浓度的估算.与常用的比值法、一阶微分法和三波段法相比,NDCI的性能优于这3种方法,表明NDCI是一种计算简单、估算精度高、实用性强的Ⅱ类水体叶绿素a浓度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基于实测光谱数据的太湖水华和水生高等植物识别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水华和水生高等植物的识别对于内陆水质遥感监测至关重要,其分布状况既可以用于表征水牛植物的分布状况,从而间接反映水质分布状况,又可以进一步利用非水华和水草的水体遥感数据进行水质参数反演.然而,常用的多光谱遥感数据很难精确识别水华和水草,只有高光谱遥感数据才能够捕捉水华、水草和水体细致的光谱差异,从而对水华和水草进行精确识别.但是目前还缺乏基于高光谱遥感数据的水华和水草识别的系统性研究.以太湖为研究区,于2006年7月和10月开展了2次水面光谱测量实验,获取了水华、浮叶植物、沉水植物和水体的反射率光谱.在光谱分析的基础上,首先建它了4种光谱指数,进而利用这4种光谱指数建立了水华、浮叶植物、沉水植物和水体的判别公式,并利用2006年10月水面实验测量的光谱数据训练得到了判别公式中的阈值.通过2006年7月水面实验测量的光谱数据的检验,证明提出的判别公式能够很好的识别水华和水草,获得了较高的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3.
长春市南湖富营养化高光谱遥感监测模型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通过对长春市南湖水质参数和高光谱反射率的相关分析,建立两者间的一元回归模型;同时利用日本学者相崎守弘等人提出的修正营养状态指数(TSIM)模型,分别针对水质参数实验室数据和高光谱数据,对长春市南湖富营养化程度进行评价和监测.结果表明:1)利用高光谱遥感监测模型进行湖泊富营养化监测和评价,能够获取较为准确的评价结果,相对于传统监测方法具有省时省力的特点;2)用实验室数据得出的TSIM修正营养状态指数,各点数据起伏比较大,而高光谱遥感监测模型模拟营养状态指数相对平缓,这表明监测模型对各点数据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同化,相对缩小了同期各点数据和异期同点数据之间的差异,这与实验室化学分析数据监测结果相比是一个不足之处;3)长春市南湖水体呈现较为严重的富营养化状态,需要采取措施防止南湖水质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4.
基于地面实测光谱的太湖水体富营养化水平估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富营养化指数是评价水体污染情况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指标.通过对高光谱遥感数据和水体富营养化指数的分析,确立了反演水体富营养化水平的高光谱敏感波段,进而用选择的敏感波段和波段组合来建立模型.通过对几个模型的比较,选出了较为理想的估算模型.最后对模型进行精度分析,认为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实用性.从而确定了直接由高光谱遥感数据监测水体富营养化水平的可能性,为实现由高光谱遥感数据开展大范围的水质调查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太湖水体3种典型水质参数的高光谱遥感反演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张兵  申茜  李俊生  张浩  吴迪 《湖泊科学》2009,21(2):182-192
以富营养化污染严重的太湖为研究区,设计并实施了2次太湖航空遥感综合实验,获取了太湖7条航带、冬夏两个时相的航空高光谱遥感图像;通过6次太湖地面试验,采集了多时相的太湖水体固有光学量和表观光学量数据,分析了它们的空间分布规律,建立了单化固有光学量数据库;面向叶绿素、悬浮物和黄色物质3种典型水质参数,发展了基于生物光学模型和单位固有光学量数据库的水质参数反演分析方法;利用航空高光谱遥感器Will图像和航天高光谱遥感器CHRIS图像对这些方法进行了检验,获得了较好的水质参数图像反演结果.  相似文献   

6.
湖泊水质遥感的几个关键问题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潘德炉  马荣华 《湖泊科学》2008,20(2):139-144
我国目前约有面积大于1km2的湖泊有3000个,绝大部分属高叶绿素和高悬浮物浓度水体,属于典型的Ⅱ类水体,物质组成多样,水体的光学辐射传输复杂,且有大范围的光学浅水.我国的湖泊水质/水色遥感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借鉴海洋水色遥感的相关理论和经验,还需要解决以下四个关键问题:1)兼顾海洋沿海水质遥感,发展专用的静止卫星湖泊水质遥感器;2)在当前多光谱遥感资料基础上研发高光谱湖泊水质因子提取的遥感定量化模型,提高反演精度;3)深化湖底底质对湖泊水质/水质遥感影响研究,发展湖底水质遥感反射率精确计算模型;4)发展适用于湖泊水体区域性Ⅱ类水体大气校正方法,并集成反演、遥感产品制作、分发等技术,构建湖泊水体水质/水色业务化运行体系.  相似文献   

7.
高光谱遥感数据的改正暗目标大气校正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光谱遥感数据常用的大气校正方法均侧重于去除水汽及其他吸收气体的影响, 主要研究了从高光谱影像同时去除气溶胶与水汽影响的方法. 由于高光谱遥感数据波段众多, 常规暗目标方法一直难以适用于高光谱遥感数据的大气校正. 通过选取小麦作为新的暗目标对象, 着重讨论了使用多波段线性回归与插值的方法对常规暗目标方法进行改正使之充分利用高光谱的众多波段特性, 从而把改进的暗目标方法扩展应用于高光谱遥感数据的大气校正. 为了同时去除大气中水汽的影响, 大气校正全过程采用了循环迭代的算法. 以山东济宁地区EO-1卫星搭载的Hyperion高光谱数据为应用实例, 通过使用MODTRAN建立的查找表直接从影像估算出气溶胶与水汽含量, 实现了对该数据的大气校正. 大气校正的结果表明, 改正暗目标大气校正算法可以有效地对高光谱遥感数据进行大气校正.  相似文献   

8.
吉林查干湖水体叶绿素a含量高光谱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叶绿素a含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水质状况,高光谱遥感可有效反演叶绿素a含量.该研究通过分析水体叶绿素a浓度与其高光谱反射特征之间的相关关系,采用单波段相关分析、波段比值、微分光谱和神经网络模型等多种算法建立了叶绿素a高光谱定量模型.结果表明:叶绿素a与单波段光谱在蓝、绿波段相关系数较低,而在红光与近红外波段有明显提高,微分光谱也表现出同样的趋势;反射率比值算法模拟效果好于线性回归法;神经元网络模型可以大大提高实测光谱数据的反演能力,确定性系数高达0.95.这为今后利用星载高光谱传感器在查干湖进行叶绿素a浓度大面积遥感反演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9.
秋季太湖悬浮物高光谱估算模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04年10月,在太湖设置67个采样点,现场测量了水体遥感反射比、后向散射系数和辅助参数,实验室分析了水体的悬浮物浓度和水色要素吸收系数.本文在对遥感反射比光谱分析的基础上,比较了几种水体遥感反射比光谱估算悬浮物浓度的方法,结果发现广泛应用的带比值项的算法,虽然可以应用于太湖总悬浮物浓度估算,但是普遍存在相对误差较高的弱点.通过对光谱的分析,确定了750hm单波段算法的参数,并提出了利用近红外812nm波峰高度来估算水体悬浮物的方法.文中还详细阐述了为什么比值算法等在太湖水体悬浮物浓度估算中相对误差比较高,并解释了利用近红外估算精度高的原因,并指明以上算法在遥感应用中的优点和不足,以及现实水体(水质)遥感对现有遥感器配置和遥感算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一种基于综合吸收能力的高光谱遥感植被指数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被指数一直是遥感技术研究植被的重要方法,当前主要方法多是利用遥感数据中的典型波段进行组合计算.随着高光谱遥感的广泛应用,简单波段组合计算应用于高光谱遥感数据效果并不理想,植被指数计算方法需要在传统方法基础上,充分利用连续光谱曲线优势.文章在借鉴当前主流植被指数计算方法基础上,结合植被的光谱曲线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综合吸收能力的植被指数计算方法(VSAI).具体方法是运用植被光谱曲线在绿、红、红外波段范围内的曲线拐点所形成曲面的形状与面积,与样本之间的相似关系,进行植被存在性与郁闭度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出来的指数能较好的反应植被信息,有较好层次.  相似文献   

11.
湖泊水情遥感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春桥  詹鹏飞  马荣华 《湖泊科学》2020,32(5):1406-1420
湖泊作为最直接的淡水资源之一,在人类的生产、生活各方面都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受到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影响,湖泊正在发生急剧变化,因而有必要对其进行快速、准确的时空变化监测,从而为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未来气候变化预警提供依据.遥感技术的产生与发展为大范围、实时动态的湖泊变化监测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它克服了人类对湖泊实地考察的局限性.本文对现有国内外湖泊水情遥感监测技术与方法进行了综合梳理,主要综述了国内外在湖泊水域范围提取、湖泊水位提取、湖泊水量估算、流域水文过程等方面的遥感研究进展情况,重点总结了该领域近年来提出的新方法和新技术.最后,结合当前遥感技术的发展,对未来遥感在湖泊动态变化监测中的应用潜力和趋势进行了简要论述,并对多源遥感数据融合与云计算平台的结合在地表水体连续变化监测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基于太湖气溶胶类型分区的环境一号卫星CCD大气校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两颗卫星组成的环境卫星星座系统所提供的CCD数据具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使其在内陆湖泊水环境遥感监测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对其有效的大气校正方法的研究则是其定量化参数反演的前提.基于准同步的MODIS数据辅助,根据气溶胶的差异性,将太湖划分为北部湖区、其他湖区两块区域,利用辐射传输模型,研究太湖环境一号CCD数据大气校正的方法,并对2009年4月17、21、25日数据进行大气校正.研究结果表明,该大气校正方法直接使用较为成熟的MODIS各类产品,克服了传统大气校正中依赖于现场同步测量大气参数的缺陷,能够快速、有效地完成环境一号CCD数据的大气校正.基于气溶胶类型对太湖进行分区后,所求算的遥感反射率精度高于6S模型和暗像元等大气校正方法得到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来莱  张玉超  景园媛  刘兆敏 《湖泊科学》2021,33(5):1299-1314
随着湖泊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蓝藻水华频繁暴发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水体富营养化已经成为国内外重大环境问题.浮游植物是水体的初级生产者,是衡量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主要指标之一,遥感技术则是探测水体浮游植物时空分布的重要手段.在收集整理近千篇国内外水体浮游植物遥感研究论文的基础上,从卫星数据源、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等角度,总结了遥感技术在富营养化湖泊浮游植物监测应用的历史进展、研究重点及发展趋势.研究表明,现有的富营养化水体浮游植物遥感研究,以湖泊蓝藻水华问题为切入点,研究视角由水体表层(藻华面积、色素浓度)转至水下三维(藻总量),研究方法从定性识别转向定量反演,研究内容从监测蓝藻水华推进到探测不同类群蓝藻,逐渐形成了以应用为导向,"MODIS/VIIRS大中型湖泊日常监测—GF/Sentinel2小型湖泊针对性监测—无人机应急监测"的浮游植物遥感综合监测体系.上述研究梳理了富营养化水体浮游植物遥感监测湖泊水环境学科的发展动向,以期为从事蓝藻水华生态灾害监测和预警人员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遥感技术在古丹阳湖演变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锦芳  赵锐 《湖泊科学》1992,4(2):67-72
根据1987—1988年太湖实测水质数据,利用系统动态聚类分析方法,将17个指标按营养盐、有机质、有毒有害物质三种污染类型进行综合评估,获得了太湖水域各类污染指标空间分布态势及差异特点,揭示了太湖现存的三种污染模式及地域分布状况,为进一步治理和改善太湖水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主成分监督分类及其在水质特征遥感图像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佘丰宁  蔡启铭 《湖泊科学》1997,9(3):261-268
建立了一种水域水质状况图像识别的主成分监督分类方法,首先通过TM水域图像数据的主成分分析,将原有各波段图谱的显著且独立的信息集中在数目尽可能少的合成图象中,再依据不同类型水体的光谱特征,分析各主成分图像的构成及其环境生态学含义,由此对整个研究区域内存在的不同标志类型及其分布特征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选定训练样本集,从而人有清楚的环境生态意义的标志类型,应用监督法得到较好的识别分类结果,分析表明,这  相似文献   

16.
遥感技术在古丹阳湖演变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锦芳  赵锐 《湖泊科学》1992,4(2):69-72
运用适合于湖泊演变研究的遥感图像处理方法,从遥感图像的色调、结构、纹理入手,探讨了不同湖泊演变类型的遥感影像特征和差异性并结合多种历史图件与资料,阐述了古丹阳湖演变的规律,其结果对研究我国东部平原地区湖泊的形成及演变规律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主成分监督分类及其在水质特征遥感图像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建立了一种水域水质状况图像识别的主成分监督分类方法。首先通过TM水域图像数据的主成分分析,将原有各波段图像的显著且独立的信息集中在数目尽可能少的合成图像中;再依据不同类型水体的光谱特性,分析各主成分图像的构成及其环境生态学含义,由此对整个研究区域内存在的不同标志类型及其分布特征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选定训练样本集,从而根据具有清楚的环境生态意义的标志类型,应用监督法得到较好的识别分类结果。分析表明,这一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确定标志类型,无需大量的现场调查,因而具有非监督聚类成本低的优点,分类结果则优于非监督法,且各类型的生态意义明显,分布特征与环境因子相互吻合,是水域水质环境图像识别的有效而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Abstract 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 (MODIS) is a new generation remote sensing (RS) sensor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have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To overcome the problems of slow response in flood disaster monitoring based on traditional RS techniques in China, the Flood Disaster Monitoring and Assessing System (FDMAS), based on MODIS and a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was designed and applied to Dongting Lake, Hunan Province, China. The storage curve of Dongting Lake for 1995 was obtained using 1:10 000 topographic map data and then a relationship between water level at the Chenglingji hydrological station and lake area was derived. A new relationship between water level and lake area was obtained by processing MODIS images of Dongting Lake from April 2002 to April 2003 and the influence of lake area variation on water level was analysed with the 1996 flood data. It was found that the water level reduction reached 0.64 m for the 1996 flood if the original lake area curve was replaced with the area curve of 2002. This illustrates that the flood water level has been considerably reduced as a result of the increased area of Dongting Lake since the Chinese Central Government’s ?return land to lake? policy took effect in 19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