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南省三门峡境内铝土矿床是产于奥陶系灰岩之上的一水硬铝石型沉积型铝土矿床,铝土矿矿体形态与古岩溶侵蚀面有着密切的关系,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扁豆状)、溶斗状等,矿体的形态严格受古地形的控制.矿石类型主要为砾屑状、砂(粒)状、蜂窝状、豆鲡状及致密状铝土矿,以及它们之间的复合类型.矿床的形成主要受本溪组地层、构造、古地理等多种条件控制.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三门峡境内铝土矿床是产于奥陶系灰岩之上的一水硬铝石型沉积型铝土矿床,铝土矿矿体形态与古岩溶侵蚀面有着密切的关系,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扁豆状)、溶斗状等,矿体的形态严格受古地形的控制.矿石类型主要为砾屑状、砂(粒)状、蜂窝状、豆鲡状及致密状铝土矿,以及它们之间的复合类型.矿床的形成主要受本溪组地层、构造、古地理等多种条件控制.  相似文献   

3.
支建铝土矿位于三门峡-新安铝土矿成矿带上.通过对该矿床的地质勘探及综合研究认为,铝土矿赋存于石炭系上统本溪组中上部,含铝岩系具三个沉积旋回、四种岩性组合类型,浅部矿体为溶斗状,厚度变化明显,溶斗之间仅有极薄的铝土矿层相连,向深部变为似层状矿体,厚度较稳定.支建铝土矿形成于石炭纪大规模海进期内的短期海水退缩阶段.该铝土矿的沉积主要为一种高密度的碎屑流沉积体,属沉积型矿床.  相似文献   

4.
河南陕县柿树沟铝土矿床控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柿树沟铝土矿床赋存于上石炭统本溪组碳酸盐岩不整合面上,严格受沉积间断面控制。铝土矿规模较大、稳定,矿体为层状或似层状,矿石构造类型为块状、层状。主要矿物成分由一水硬铝石、高岭石组成,有害元素少,并伴生有Ga元素等。矿床受潮湿热带气候中形成的红土化与成矿密切相关。侵蚀面上形成大小不等的洼地及溶斗是铝土矿的定位空间,海湾泻湖相沉积是铝土矿床形成的有利条件。矿床属于经过短距离搬运-机械沉积为主的铝土矿,具有较好的铝土矿成矿前景。  相似文献   

5.
豫西北地区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豫西北地区铝土矿均为一水硬铝石型沉积矿床,赋存于中石炭统本溪组.铝土矿含矿岩系的物源主要来自碳酸盐岩的红土风化壳,矿层厚度、矿石结构构造及矿体产状的变化均受古岩溶地貌控制,含矿岩系应属滨海-湖沼相沉积;溶斗型铝土矿小而富,主要分布在豫北地区;层状、似层状铝土矿规模大、品位高,主要分布于豫西地区;豫西的新安、渑池、三门峡、陕县一带和豫北的沁阳、博爱北部是下一步铝土矿的找矿重点区.  相似文献   

6.
五门沟铝土矿位于河南省西部,是在中国首个实施的煤矿下部铝土矿整装勘查项目过程中发现的中深部大型隐伏铝土矿床。该矿床为产于奥陶系碳酸盐岩古风化侵蚀面上的沉积型岩溶铝土矿,其含矿岩系为上石炭统本溪组,为一套含铁富铝的铁铝质泥岩组合,形成于晚石碳世。本区铝土矿石结构以碎屑状、致密状和豆鲕状为主。成矿环境为泻湖或海湾,以及其近岸,沉积相为泻湖或海湾相。区内共发现铝土矿体3个,矿体规模为中大型,总体形态呈似层状,局部呈透镜状,呈单斜产出,矿体厚度不稳定。矿体厚度与含矿岩系厚度、Al2O3含量、A/S值均呈较明显正相关。矿体以多种矿石类型分层产出时,垂向上表现为下粗上细的粒序特征和下富上贫的品位特征。矿体品位与埋深并无直接关系,其品位更多依赖于与原生沉积物源和沉积环境。成矿物源风化剥蚀程度越高,越容易形成品位较富的矿体。基底溶洞、洼地、溶斗等负地形控制着铝土矿的矿体形态、产状、规模;低洼处会沉积更多的含矿物质,往往形成厚大的矿体,品位较高。矿体的赋存标高对硫含量影响较大,后期构造运动可使铝土矿体标高抬升,当标高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之上时,铝土矿体处于氧化环境,脱硫作用发生,硫含量显著降低,有利于提高矿石质量。  相似文献   

7.
桂西二叠系铝土矿地球化学特征与沉积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桂西二叠系铝土矿具有"二元"成层构造,下层为厚层状铝土矿层,主要矿石类型为块状铝土矿、豆鲕状和碎屑状,上层为层韵状铝土矿层,主要矿石类型为致密状,次之为碎屑状,上下层之间局部地段可见冲刷面。下部厚层状铝土矿层常量组分Al_2O_3、Fe_2O_3、TiO_2明显高于上部层韵状铝土矿层,SiO_2高出4倍,活泼组分Ca O+MgO+K_2O+Na_2O的含量高出10倍,微量元素中Ba、Rb、Sr、Li表现为上层高下层低,不活泼元素Sc、Cr、Ga、Nb、Hf、Ta、V、Zr、∑REE显示上层低下层高特点。铝土矿层属于峨眉山热地幔柱事件引起的东吴运动过程中两个小的"事件—过程"亚阶段(幕)产物,厚层状铝土矿分层形成于"岩浆—夷平"均衡亚阶段,作为物源的古风化壳成熟度高,层韵状铝土矿分层形成于"岩浆—夷平"失衡亚阶段,而相应的古风化壳成熟度低,从而导致成层构造迥异和地球化学突变。  相似文献   

8.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铝土矿床上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沉积岩地层中,石炭系中统本溪组在奥陶系古风化面的凹陷地段(溶蚀盆 地、溶洼和溶斗)沉积厚度大,利于铝土矿的形成,为铝土矿的赋存场所。通过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某矿区的成功勘探实例,说明高密度电阻率法在探测古岩溶盆 地、间接寻找铝土矿方面有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渭北铝土矿带是陕西省两大铝土矿带之一。矿床产于下古生界碳酸盐岩不整合面上,为岩溶型铝土矿。矿体形态有似层状、透镜状和漏斗状,空间展布严格受基底古岩溶地形的控制。矿石类型属于一水硬铝石型铝矿,主要呈碎屑状、豆鲕状和泥状结构,致密块状和层状构造。矿石主要化学成分有:Al2O3、SiO2、Fe2O3、TiO2,Al2O3平均含量为55.05%~64.97%,SiO2平均含量为12.44%~15.16%,A/S平均为3.63~5.22。矿床受沉积间断、古气候、古纬度和古地形等因素控制。与我国主要铝土矿成矿区——河南、山西相类比,渭北地区具有相似的成矿地质和古气候条件,找矿前景较好,但以低品位矿石为主。  相似文献   

10.
大黑山铝土矿赋存于上二叠统宣威组底部,下伏地层为峨眉山玄武岩。矿石结构主要以泥晶结构为主,具有少量鲕状、粒屑结构。矿石构造以致密块状构造为主,局部呈层状、似层状。铝土矿石中Al2O3与Fe2O3、Si O2呈现较好的负相关关系,Ti O2与Zr、Hf、Nb、Ta相关性较好,Zr-Hf、Nb-Ta的相关性拟合度很高。铝土矿与峨眉山玄武岩样品具有相似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综合稳定元素相关性、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标准化图解、lg Ni和lg Cr二元图解等分析方法对大黑山铝土矿的成矿物质来源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铝土矿的成矿物质来源主要来自峨眉山玄武岩。  相似文献   

11.
河南陕县瓦碴坡铝土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全树 《西北地质》2009,42(4):53-59
矿床产于下古生界碳酸盐岩不整合面上,严格受沉积间断面的控制。矿区及外围是由3个矿带、30余个矿体组成的大型铝土矿床,是河南省内主要富铝(黏)土矿成矿带之一。矿床受潮湿热带气候中形成的红土化与成矿密切相关;侵蚀面上形成大小不等的洼地及溶斗是铝土矿的定位空间,海湾泻湖相沉积环境是铝土矿床形成的有利条件。研究表明,矿床属于海相成因的短距离搬运-机械沉积为主的铝土矿类型,认为此区具有较好的铝土矿成矿前景。  相似文献   

12.
文中讨论了豫西地区中,晚石炭世含铝岩系底板碳酸盐岩的岩溶特征和岩溶在铝土矿化中的作用。笔者认为岩溶作用主要发生在古地形有利的构造交叉部位,并讨论了溶斗、溶洼、溶盆和溶原的演化过程及其与铝土矿的产状和品位规模的关系。文中也分出了地表岩溶化、同生岩溶化和潜岩溶化三个岩溶作用阶段。碳酸盐岩的钙红土化是成矿物质来源之一;后期岩溶水的作用是形成富矿体的主要因素。岩溶作用造成含铝岩系及其上覆地层的向心倾斜状特征可以作为区内寻找富矿体的标志。   相似文献   

13.
贵州务川-正安-道真地区铝土矿产出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贵州务川-正安-道真地区铝土矿,目前共发现2个超大型矿床、9个大型矿床、14个中型矿床,估算各级资源储量7×108余t,是贵州乃至全国重要铝土矿产出地。本区含矿岩系与上覆中二叠统梁山组之间有明显的沉积间断;区内含矿岩系岩石类型主要由粘土岩类、铝质岩类和铁质岩类组合而成;矿体赋存在上石炭统大竹园组的中上部,与铝土岩和粘土岩共生,矿体产状与岩层产状一致,矿体形态以层状、似层状为主;矿石自然类型有灰白、浅灰色碎屑状至土状铝土矿,灰、深灰色致密状铝土矿和灰色豆鲕状铝土矿3种;矿石结构有碎屑结构、豆鲕结构、泥晶结构、粉晶结构和碎屑—豆粒复合结构等5种类型,矿石构造有块状和半土状两种构造。通过含矿岩系含矿岩系时代特征、岩石类型、剖面类型、厚度变化及底板灰岩变化、矿体产出形态、矿石的结构、构造等特征阐述,总结了贵州务川-正安-道真地区铝土矿的产出特征。  相似文献   

14.
豫某铝土矿勘查中重力异常显示,区域重力异常反映深部奥陶系顶面呈自西向东缓斜坡状起伏分布;对浅表干扰异常,通过上延过滤后,可以发现奥陶系顶界面的隆、凹起伏分布特征;虽铝土矿密度大于奥陶系灰岩密度,有较大密度差,但由于评价区似层状铝土矿厚度薄,斗状铝土矿虽厚度大,但体积小,重力异常不能直接反映铝土矿。含铝岩系厚度与铝土矿厚度总体上成正比,因此寻找厚大含铝岩系分布区可间接起到找矿的作用。比较含铝岩系密度值与奥陶系灰岩密度值可知,含铝岩系与奥陶系地层有一定的密度差,奥陶系灰岩密度相对较大,因此,局部重力高异常对应奥陶系隆起;对比己知见铝土矿钻井资料和上延后重力异常分布关系,发现铝土矿床大多分布在局部重力高异常以外的区域;通过上述分析,圈定了2个铝土矿找矿靶区,从而对铝土矿的调查评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河南郁山铝土矿区包括郁山、李村、杏树洼、煤窑洼4个铝土矿段。本溪组含铝岩系的分布、埋深及岩相特征直接控制铝土矿的赋存和空间特征。区内构造对含矿岩系的分布、产状、埋深及完整性等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含铝岩系厚度与铝土矿厚度及品位一般呈正变关系,即含铝岩系厚度大,铝土矿层厚而富。铝土矿物沉积于古地形中,大的凹陷沉积盆地控制着铝土矿带的分布范围和展布方向,其中小的洼地、溶洞、溶斗等具体控制铝土矿的矿体形态、产状、规模。河南郁山铝土矿为典型的喀斯特型铝土矿。铝土矿成矿物质均来自上地壳,为上地壳岩石经过风化而成,非花岗岩以及玄武岩等岩石类型;铝土矿物质来源与基底碳酸盐岩关系不大,具有一定距离的搬运,说明铝土矿物质来源非原地,而是异地来源;秦岭古陆提供了重要成矿物质。  相似文献   

16.
冯学岚  尤俊忠 《贵州地质》1997,14(4):285-298
贵州清镇猫场铝土矿矿床是黔中铝土矿带西南端一个特大型隐伏矿床。产于下石炭统九架炉组中。矿体呈层状,透镜状产出。矿石矿物成份简单,为一水硬铝石。自然类型有:碎屑状,土状,致密状铝土矿。共生和伴生矿产有:赤铁矿,黄铁矿和稀有元素镓,可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黔北务正道地区铝土矿矿石的结构特征、空间分布、古地理资料综合研究认为:不同自然类型的铝土矿指示不同的沉积环境,致密状与半土状铝土矿的沉积过程与黏土岩类似,形成于半封闭海湾的低能环境,碎屑状与豆鲕状铝土矿形成于相对高能的滨岸湿地环境。铝土矿的空间分布与粒级有关,碎屑状与豆鲕状铝土矿围绕半封闭海湾分布,在南部新模向斜、张家院向斜、安厂向斜一线占较大优势。致密状铝土矿在全区广泛分布,由南向西北方向,致密状与半土状铝土矿所占比重皆增加。铝土矿沉积后,受到淋滤作用影响,促使矿石品质变好。  相似文献   

18.
河南石炭纪铝土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河南铝土矿为上古生界石炭系本溪组的G层铝土矿,分布在三门峡—郑州—平顶山这个三角地带。底板为中奥陶统马家沟组或上寒武统的碳酸盐岩,为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床。化学成分以高铝、高硅、低铁、中低铝硅比为特征。全省平均Al2O365.28%,SiO211.57%,Fe2O34.14%,铝硅比5.64。总体上讲,化学成分比较稳定,(Al2O3+SiO2+Fe2O3)一般为80%~82%,铝土矿的形成明显受岩溶古地形的控制,矿体厚度变化很大。全省平均含铝岩系厚11.42m,铝土矿厚3.83m;但含铝岩系最大厚度为68.34m,铝土矿最大厚度为57.95m。溶斗中的厚大矿体一般铝硅比较高。在铝土矿的地质特征作了分区描述后,对铝土矿成矿地质条件,含铝岩系特征,矿床地质特征和铝土矿形成的岩相古地理环境做了总结归纳,并建立了成矿模式。作者认为:要把“G层”铝土矿归结为由某一种方式形成的意见是不可取的。铝土矿的成矿作用是多种多样的,既有残留下来的红土风化壳型,也有钙红土-沉积型、浊流堆积型和胶体化学沉积型。以钙红土-沉积型为主;钙红土风化壳形成之后,受到破坏经过短距离搬运再沉积下来。浊流堆积是钙红土-沉积型的一种特殊类型,胶体化学  相似文献   

19.
贵州省三联铝土矿位于黔北隆起区,是近年在遵义-息烽铝土矿成矿区探明的小型矿床之一。通过系统分析该矿床的地质特征,查明控矿因素,总结了找矿标志,探讨了矿床成因。研究表明:①三联铝土矿含矿岩系为下石炭统九架炉组中下部,铝土矿呈层状产于上寒武统-下奥陶统娄山关组碳酸盐岩古侵蚀面之上,与上覆下石炭统上司组呈整合接触,矿床成因类型为古风化壳沉积型;②含矿岩系中元素Sr/Cu比值与化学蚀变指数(CIA)特征显示铝土矿主要形成于气候温暖、潮湿的陆相沉积环境;③矿石自然类型主要为豆鲕状、砾状结构,铝土矿物主要为一水硬铝石、三水铝石;④矿床的形成主要受地层岩性、背斜构造、古地貌、古气候等因素控制;⑤找矿标志:地层标志、岩性标志、古侵蚀间断面标志、褶皱构造标志等。  相似文献   

20.
豫西地区铝土矿中镓的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镓是一种价格昂贵的稀散金属,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豫西地区的铝土矿石中含有丰富的镓资源。通过对区内铝土矿石中镓的分布特征做了多方面的对比研究,归纳出镓的分布规律:空间上,在不同铝土矿区的矿石中镓的平均质量分数变化显著,在矿体平均厚度最大的张窑院矿区,矿石中的镓高度富集。时间上,沉积成矿相对较早的铝土矿层,因其长期遭受强烈的表生富集作用,矿石中镓的平均品位较高。从矿石结构类型来看,土状和峰窝状矿石中的镓品位明显高于短、鲕状和致密状矿石。另外,矿石中镓平均含量的变化总与铝土矿富矿体的产出位置关系密切。并且,探讨了铝土矿中镓分布规律的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