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1世纪土壤科学展望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土壤学是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粮食矛盾的重要学科之一。在21世纪,从圈层角度研究土壤圈物质的组成、性质及能量循环及其对人类生存和环境的影响是土壤学发展的总趋势,其中全球土壤变化是土壤学研究的战略重点,数字化与信息化是土壤学发展的驱动力,土壤质量与环境是土壤学的重要内容,保护土壤资源、提高土壤肥力是土壤学的重要任务,研究资源节约型高效持续农业是土壤学的历史使命,加强土壤学基础理论研究是土壤学发展的基石。  相似文献   

2.
全球人口增长及其地质环境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晏同珍 《地球科学》1995,20(5):563-569
论述了全球人口及城市人口增长与发展的基本规律,根据历史记录数据建立了其预测指数方程,预测结果表明,21世纪50年代全球人口将超过100亿;且其城市人口将于2025年发展为79亿。论证了人口高速增长与全球地质环境变化紧密相关。讨论了农业地质环境变化-谷物供应问题以及可耕土地资源减少和水土资源流失、沙漠膜问题及工业矿产、能源、资源与水资源紧缺以及其地质环境变化问题。相应于地质环境变化问题建立了预测方程  相似文献   

3.
土壤圈在全球变化中的意义与研究内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其国 《地学前缘》1997,4(2):153-162
土壤圈是地圈系统的组成部分,它处于地圈系统,即气圈、水圈、生物与岩石圈的交界面,是最活跃、最富生命力的圈层、土壤圈的物质循环是全球变化中物质循环的重要内容,因此,研究土壤圈及其物质循环的结构与功能,对全球变化,特别对全球土壤变化有密切关系。土壤圈在全球土壤变化中的研究内容包括:土壤圈与地圈各圈支的物质循环;水土资源的时空变化;土壤肥力变化与农业持续发展,区域治理与环境建设等,这些都是全球土壤变化,  相似文献   

4.
土壤圈在全球变化中的意义与研究内容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土壤圈是地圈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处于地圈系统,即气圈、水圈、生物圈与岩石圈的交界面,是最活跃、最富生命力的圈层。土壤圈的物质循环是全球变化中物质循环的重要内容,因此,研究土壤圈及其物质循环的结构与功能,对全球变化,特别对全球土壤变化有密切关系。土壤圈在全球土壤变化中的研究内容包括:土壤圈与地圈各圈层的物质循环;水土资源的时空变化;土壤肥力变化与农业持续发展,区域治理与环境建设等,这些都是全球土壤变化,特别是中国全球变化的主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叶国森 《矿物岩石》1997,17(4):115-119
环境背景值调查研究土壤标准物质的研制,包括ESS-1 ̄4四种土壤标准物质,这些植物物质是各实验室资格认证考核,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的物质标准,是质量保证工作的支柱,在环境土壤背景调查研究和日常质量监控工作中发挥着量值传递标尺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土壤酸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环境酸化是全球变化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土壤酸化是环境酸化的一个重要方面。综述了土壤酸化研究的进展,主要有土壤酸化的概念、表示方法、研究方法、土壤酸化敏感性、土壤酸化与元素淋失的关系等方面。最后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红土·黄土·全球变化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华南热带区红土的分期及其时间序列和红土中的古环境记录及其与全球变化的关联是华南第四纪研究中的两大重要问题。本文重点讨论了多旋回的红土-沉积系列和红土-火山岩系列的时代及其环境记录所反映的华南气候、构造环境变迁的多旋回性,并指出红土系列也是全球变化的良好信息载体之一,华南环境变迁的多旋回性与黄土-古土壤系列、冰碛系列以及河-湖相系列所记录的全球变化的多旋回性振荡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准周期为0.8Ma、0.4Ma、0.1-0.08Ma和0.04-0.02Ma的环境变化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段有不同的反映。  相似文献   

8.
高亚洲积雪分布   总被引:17,自引:12,他引:17  
李培基 《冰川冻土》1995,17(4):291-298
高亚洲是全球山地积雪重要分布区,对探测全球气候环境变化,诊断积雪与气候相互作用,以及预测海面上升具有重要意义,本使用1978-1987年SMMR微波候积雪深度资料,1973-1989年NOAA周积雪面积图,以及青藏高原60个基本气象台站1957-1992年逐日积雪深度,密度和月积雪日数记录,提示出亚洲积雪时空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9.
有机碳和有机分子碳同位素的地球化学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有机碳和有机分子碳同位素组成的研究不仅在沉积地层对比,油-油,油-源对比研究方向发挥了独特作用,而且在古气候,古环境研究方面更具有广阔的应用剪影。开展对全球气候变化及全球碳循环有重要意义的有机碳碳同位素组成及分布研究和对生物演化,恢复古生态,古环境有重要意义的化石及沉积物中有机分子的碳同位素成及分布研究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洞庭湖区土壤实测碳量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区域土壤碳库的分布特征对于全球变化研究、土壤肥力和生态系统的功能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在缺乏长期实测资料情况下,国内外多以模型、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或较稀的实测数据进行研究。文中利用洞庭湖区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实测数据,研究影响该区土壤碳分布的因素认为区域土壤碳量处于全国的中、高级水平;地质地貌条件是影响土壤无机碳量分布的最重要因素;土壤类型对土壤碳量有影响;本区水土流失强度对表层土壤总有机碳量影响不大;经济林、竹林的土地利用方式及防治土壤潜育化有利于土壤的碳储存;从TOC等沉积的时空演化规律说明,本区环境变化是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响应,为区域土地利用、促进土壤碳固定及全球环境变化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李伟源 《地学前缘》1997,4(1):101-114
前寒武纪各种地质记录表明了太古代-元古代早期古全球天南环境具有显著的陆少洋多和大气富CO2,盆O2的特征。BIFs大气-海洋系统中Fe^2+的氧化是铁质发生沉淀的一个重要过程,在前寒武纪早期缺O2的环境,生物-无氧氧化和日光-紫外线为主的宇宙射线光致氧化作用产生的直接非生物-无氧氧化过程,在前寒武幻早期缺O2环境对Fe^2+的氧化可能起着重要和主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国际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环境影响研究   总被引:93,自引:5,他引:88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方面之一。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对大氧化学性质及过程、气候、水文、土壤沉积物、生物多样性、生产力等都产生重要的影响。着重综述了轩际全球变化研究领域中重要的研究焦点之一-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的环境影响研究取得的进展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土壤学学科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是固态地球表面具有生命活动、处于生物与环境间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的疏松表层。它既是独立的历史自然体,也是最易受人类活动影响、为人类提供食物的自然资源。科学地开发和利用土壤在国民经济建设,特别是在农业生产和改善环境中具有重要作用。土壤学作为主要研究土壤中的物质运动规律及其与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是农业科学和资源环境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土壤学的研究不断有新的推进。特别是当前世界进入以经济、科技为主体的竞争年代,人类面临人口-资源-环境间的尖锐矛盾,使土壤学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本报告分析了土壤学的发展趋向及我国土壤学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我国土壤学近期研究的重点领域、发展的措施和展望。  相似文献   

14.
杨军耀 《地学前缘》1996,3(2):241-244
文章以河北沧县高氟水灌溉区土壤氟的积累与分布特征、氟等温吸附试验、吸附动力学试验、土柱模拟试验以及农作物含氟量为依据,对高氟水灌溉区水-土壤-植物系统氟迁移转化环境效应进行讨论分析,并提出了防止氟环境恶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河北沧县高氟水灌溉区土壤氟的积累与分布特征、氟等温吸附试验、吸附动力学试验、土柱模拟试验以及农作物含氟量为依据,对高氟水灌溉区水-土壤-植物系统氟迁移转化环境效应进行讨论分析,并提出了防止氟环境恶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国际全球变化研究发展态势文献计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变化研究是国际上地球系统综合研究的重大跨学科研究领域。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国际上先后组织发起了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四大科学计划WCRP、IGBP、IHDP、DIVERSITAS及其组成的地球系统科学联盟ESSP,开展对全球变化和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当前,全球变化问题不仅是科学界关注和研究的问题,也是政治界、经济界都关注的重大问题。 科技文献能够反映科学前沿的发展动态。对SCIE和SSCI数据库收录的全球变化研究文献进行统计,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分析国际全球变化研究领域的发展态势,了解中国全球变化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可以看出:国际上全球变化研究的论文数量一直呈增长趋势,以地球科学多学科、生态学、环境科学、自然地理学、植物学等学科领域为主。中国自2000年以来在该领域的发文数量增长较快,特别是中国科学院的发文量已进入国际前列,但中国在该研究领域尚缺少高影响力的论文。  相似文献   

17.
严重威胁可持续发展的土壤退化问题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土壤退化已成为严重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全球共有20亿hm 2的土壤资源受到土壤退化的影响,即全球农田、草场、森林与林地总面积大约22%的土壤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退化。土壤侵蚀、化学退化、物理退化是全球范围内最主要的退化形式。土壤退化是人类活动诱导和加速的一种自然过程,其中最主要的人为驱动因素为农业土壤不适当的利用与管理、森林破坏以及过度放牧等。土壤退化的直接后果是导致土壤生产力的大幅度下降,在过去50年中,由于土壤退化而导致的全球农业产量下降幅度为11.9%~13.4%。此外,土壤退化还造成如河流与湖泊淤积、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特殊生境消失以及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其它环境与生态问题,对人类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形成极大威胁。因此,为了确保粮食安全与维护生态环境健康,全球在不同尺度、不同水平上防治土壤退化、修复与重建退化土壤,切实有效地实施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已经成为公众关注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8.
现代冰川和冻土退缩对铁路影响的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铁良 《冰川冻土》1996,18(1):81-87
温室效应和全球变化是当前人类面临的重大全球性环境问题,当今世界正在大力进行研究的未来10-100a内可能发生人类有史以来未经历过的全球气候和环境的巨大变化,将使现有若干铁路面临着冰川、多年冻土加剧退缩和海平面上升等过程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9.
高山冰缘环境中冰碛母质土壤的发生与演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耕年  宋长青 《冰川冻土》1995,17(3):204-212
研究区位于天山乌鲁木齐河源区海拔3000m以上的高山冰缘环境中,末次冰期冰碛和新冰期冰碛上发育高山草甸土,海拔3000-3700m。小冰期冰碛上发育高山寒冻土,海拔3700-3800m,土壤的剖面结构,粘土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分析均表明土壤的发生演化与冰川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针对油气田地区的地下水污染日益突出问题,文章综合考虑石油类有机污染物在包气带中扩散、吸附解吸、分配和生物降解等环境行为,建立了土壤-水环境体系有机污染物迁移转化的非平衡动力学模型,并编制了RBCA有限元程序,预测污染物在土壤-水环境中浓度分布变化趋势,探讨了模拟参数κd、κ变化对有机污染物迁移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吸附解吸速率参数的变化对污染物达到平衡状态起着决定性作用,其结果可为定量研究有机污染物在土壤-水环境中的归宿提供可靠的理论根据,同时为油气田勘探开发过程中的污染控制与治理措施提供依据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