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一仁 《气象》1985,11(5):31-31
在日常的湿球观测中,一般都依据《规范》的规定来安置湿球水杯的位置,即杯口距湿球球部约3厘米。这在一般情况下即大多数台站和一些台站的大部分时间里是适用的。但还有特殊情况,在观测中必须加以考虑,不能拘泥于这个规定。  相似文献   

2.
在《规范》及《地面气象观测技术问题汇编》中对湿球溶冰有了较详细的规定,但笔者觉得以下几点也值得注意:1 按《规范》要求,溶冰时需注视湿球表示度变化.当升至0℃稍停后再上升则表明冰已溶化,这样极有可能只把球部之冰溶化而没溶完下面短纱布上的冰.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短纱布上有冰核存在,很容易在这冰核之上形成新的冰层,造成不应该结冰面有结冰的现象发生.例如,在相近的风速及湿度条件下,在没有溶完情况下,t_w=-0.1℃时有结冰;而在完全溶化情况下,t_w=-4.1℃时没有结冰.  相似文献   

3.
傅志伟 《气象》2003,29(1):55-55
关于日最小相对湿度的挑选方法虽然在《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中有明确的规定 ,即 :“1 在一日 (2 0~ 2 0时 )自记迹线中的最低处 ,标出箭头并读数。 2 进行仪器差订正 ,……。 3 若经订正后的最小相对湿度 ,仍大于这一日某次定时观测的记录时 ,应直接挑该定时记录作为日最小相对湿度……。”但是 ,对某些特殊情况下的记录该如何挑选却未作具体规定。因而 ,对这类记录应怎样正确的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对工作中出现的一个实例进行分析、处理。2 0 0 1年 1 2月 1 5日 1 4时观测时因更换毛发湿度计 ,使更换前后的自记相…  相似文献   

4.
读者来信     
张爱民 《气象》1990,16(5):65-65
编辑同志: 读了贵刊《气象》1989年第9期《特殊情况下非日界降水量的补充观测》一文,我认为这篇文章存在着实质性的问题。因此提出几点看法: 1.作者对《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的理解是不够的。他认为规范规定不全面需要补充,其实不然。首先应明白,我们所进行的地面气象观测都是“定时观测”。规范规定  相似文献   

5.
1 大风天的基测  由于风速大 ,使探空仪感应器对气象要素感应较快 ,为减少沙尘对仪器的污染 ,在基测前 2 0min将仪器拿出室外感应 ,且不宜在电码筒上涂防冻油 ,以免沾上沙尘使信号不清。2 日出日没时的基测  日出日没时 ,由于大气温度变化大 ,温度感应器易产生滞后误差 ,操作时要迅速 ,必要时应采取基测前后读数法 ,即基测开始前先将通风干湿表上水、上发条 ,待稳定后 ,先读取一次干湿球温度再听取探空仪信号 ,然后再次读取干湿球温度。先听取信号的探空仪用前面的干湿球温度 ,后面仪器用后读取的干湿球温度做基测 ,从减小误差。3 需…  相似文献   

6.
冬季 ,溶冰观测是一项让观测员感到头痛的事 ,特别是刚参加工作的观测员 ,对《规范》规定的溶冰观测和溶冰不当的记录处理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在此浅谈溶冰观测和溶冰不当的处理方法 ,供同行参考。1 溶冰方法及时间所谓溶冰就是湿球结冰 ,不能再用水杯供水时 ,须在每次观测前润湿湿球纱布。溶冰的目的是使湿球上的纱布能有足够的水分(或冰衣 ) ,保持湿球表面有良好的蒸发 ,以获得正确的湿球示度。当湿球纱布结冰时应把纱布从距球部 2~ 3mm处剪断 ,以便每次观测前溶冰。溶冰的具体方法是 :在每次观测前 ,用一杯相当于室内温度的蒸馏水 ,对…  相似文献   

7.
冉启贤 《气象》1990,16(3):65-65
《气象》1988年第10期刊登了“如何处理这个记录”的文章,读后浅谈一点看法。该站1988年2月26日14时定时观测出现了干、湿球温度都在零度以上,而湿球结冰的情况。为保证记录的真实性,该站保留了这一特殊记录。我认为这属于湿球溶冰不  相似文献   

8.
《规范》对三次观测站2时无自记仪器项目的记录统计方法中规定,2时地面温度用1/2(当日地面最低温度+前一天20时地面温度)求得。用这个方法统计2时地面温度,在大多数正常情况下是适用的。但在某些不规律的特殊情况下用此方法来统计,就会产生一些误差。  相似文献   

9.
日极端最高气温挑取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潢川县气象局属 3次观测夜间不守班的一般站 ,据《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 ,最高、最低气温从当日最高、最低气温和各定时观测气温中挑取。天气正常时 ,挑取的最高气温是准确的 ;在特殊情况下 ,挑取的当日最高气温不一定准确。每天 2 0时观测一次最高气温 ,观测后调整温度表 ,有时由于人体的接触、灯光的照射、仪器本身质量等原因 ,很难把温度表调整到与当时干球温度表相同的读数。这对晴天时最高气温的挑取无什么影响 ,但对特殊天气条件下最高气温的挑取影响极大。如 2 0 0 1年 2月 3日 ,冷空气影响本站 ,气温逐渐下降 ,3日 2 0时干球温度…  相似文献   

10.
1 引言 现行《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明确规定了3次观测站02时地面温度的计算方法。笔者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对一些计算个例的分析发现,在一些特殊天气情况下,其计算结果与实际值出现较大误差。为消除误差,特提出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杜清友 《四川气象》2001,21(2):49-49
冬季常结冰的台站要准确测定空气湿度 ,观测工作中正确掌握溶冰时间及判定溶冰是否得当是主要的环节。而这两方面都要处理好 ,除了按《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 37页要求做到外 ,我们在长期实际工作中还总结了几点补充经验 ,供广大气象测报工作者参考。溶冰先后时间结合以下几种情况灵活掌握 :1 普通天气情况按规范规定 ,根据风速、湿度大小确定溶水时间 ;2 根据气温高低及气温变化趋势看 ,气温高湿球达饱和状态需水量较多 (水汽压大 ) ,湿球水分蒸发快 ,溶冰时间相应推迟 ,气温低时则相反 ;气温呈上升趋势时如晴天上午 ,由于随气温的升高 ,在…  相似文献   

12.
在实际观测工作时偶遇以下情况 :0 8时湿球温度正常 ,但 14时却明显偏高 ,而 2 0时后又恢复正常。经认真检查分析 ,发现是由于湿球纱布包扎不当———湿球球部下端的纱布扎得过紧所致。白天温度高 ,湿度小 ,蒸发快 ,湿球表面所需的水分大。而由于纱布扎得过紧 ,水杯里的水不能正常地传送到湿球表面纱布上 ,造成湿球球部水分供应不足 ,使其数值偏高而失真。夜间由于温度下降 ,湿度增大 ,蒸发较慢 ,湿球表面所需水分减少 ,因此湿球示值又恢复正常。因此 ,在更换湿球纱布时 ,应严格按照《规范》规定的办法操作。切记 :要靠着球部扎好纱布 ,不宜…  相似文献   

13.
测定空气湿度的准确度与湿球温度示度的准确度有很大关系。要使湿球示度准确 ,湿球表面要有良好的蒸发和热量交换 ,因此需选择吸水性良好的纱布、正确地包裹纱布、保持纱布的清洁以及用纯净的医用蒸馏水来湿润纱布等。《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 :“杯口距湿球球部约 3cm ,杯中盛蒸馏水 ,供湿润湿球纱布用。”在实际观测中 ,经不断摸索发现 ,湿球温度表的水杯水位高度会影响到测温精度。对比观测发现 :适时调节好水杯水位 ,湿度实测和自记的差值范围明显减小。空气湿度增大 ,水杯水位应降低 ;湿度减小 ,水杯水位应提高。冬半年 ,当相对湿度≥…  相似文献   

14.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七章第二节中规定 :气温在 - 1 0 .0℃或以上 ,湿球纱布结冰时 ,须用相当于室内温度的一小杯蒸馏水对湿球纱布进行溶冰。溶冰是否得当 ,直接关系到湿球记录的正确性。笔者从实践中总结出以下两点经验 ,供同行参考。① 规范根据湿度及风速的大小将溶冰的时间规定为观测前 2 0min、30min及 5 0min左右来进行 ,实际操作中 ,如湿球示度不是很低 ,比如在零点几度的范围内 ,按规范规定的时间进行溶冰犹可。倘若湿球温度很低时 ,如按规范规定的时间进行操作 ,到观测时 ,与干球温度相比 ,湿球示度仍然高高在上 ,湿…  相似文献   

15.
规范规定,“当湿球纱布冻结后,应立即从室内带一杯蒸馏水对湿球纱布进行溶冰,待纱布变软后,在球部下2-3 mm处剪断……”.在冬季,中午的气温往往回升到0℃以上,湿球纱布解冻.这时是否要立即更换纱布,规范并未作明确的规定.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进行了在湿球不结冰情况下湿球纱布剪与不剪时的湿度观测对比试验,积累了几百次观测资料,得出以下事实: 1.在湿球不结冰情况下,纱布剪与未剪时的读数总体数学期望差异不显著,其差值范围为±0.3℃. 2.不同的相对湿度时,不同的润水提前  相似文献   

16.
自记仪器因摩擦等原因,笔尖在作时间记号后,有时不能回到原来的位置。《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明确规定,当记号前后两处读数气压差≥0.3hPa时,称为跳跃式变化,在订正极值时,该时器差应按跳跃前后的读数分别计算。然而,在处理08时气压自记跳跃式变化这个问题上,我站长期以来,无论08时有无跳跃式变化,均按无跳跃式变化处理。据了解,另外有些站也有这种做法。笔者通过平时的观察和对历史资料的统计分析,认为08时记号前后读数差值≥0.3hPa时,应该按跳跃式变化处理。  相似文献   

1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明确规定:读事干、湿球温度的示值时,须先看湿球示度是否稳定,达到稳定不变时才能进行读数和记录,若湿球示度不稳定,不论是从零下上升到零度,还是从零度继续下降,说明溶冰不当。  相似文献   

18.
贝少军  沈维进 《气象》1980,6(10):39-39
今年《气象》第8期蔡恒荣同志的《关于几种特殊情况下过去天气编报的讨论》一文,通过四例的分析,提出了现在天气、过去天气和特殊组应如何配合为好的问题。我们认为,要弄清这些问题,首先应当讨论一下已有的电码定义和编报原则是否完善合理。  相似文献   

19.
陈辉 《气象》1977,3(2):29-29
一、挑那个更妥当些?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规定,日最高、最低气温挑自前一日20时到当日20时(包括两个20时)的定时观测和发报观测的记录中。一般日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日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但有时在某天气系统的影响下,气温日极值却出现在前一日20时。这时,如果是挑最高气温,最高温度表的读数往往比前一日20时干球读数高出零  相似文献   

20.
如何避免湿球溶冰不当湿球溶冰是冬季观测的常规事项。《规范》规定:当“气温在-10.0℃或以上,湿球纱布结冰时,观测之前须先进行湿球溶冰”。即用相当于室温的水,把湿球球部充分浸透,使冰层完全溶化,然后移开水杯,并仔细用杯沿除去纱布上的水滴。湿球溶冰是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