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南地质》2009,(4):85-85
1、主持国省干线公路建设改造日常管理工作,协调处理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2、督促开展项目(委托编制与报审)、施工设计(招投标、协调、报批)等前期工作,督促业主及国土、环保、水利等单位按时完成各项评估手续;制定建设项目工程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2.
《岩土力学》2006,27(10):1698-1698
新华网北京7月21日电(记者林红梅)交通部部长李盛霖在7月21日召开的建设创新型交通行业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全国交通行业创新发展的重点。根据交通部发布的《建设创新型交通行业指导意见》,李盛霖提出,今后要重点解决好高速公路管理主体多元问题,规范管理,完善政策,促进收费公路的良性发展。推进重点规划实施。重点推进《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全国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国家水上安全监管和救助系统建设规划》等重大交通发展规划的实施。完善多元化投融资政策。进一步健全交通投融资体制。重点扩大财政性资金来源,加大对农村公路、公共航道及水上安全与救助设施等项目的投入等。加强工程建设管理。重视技术标准规范的制定、修订,  相似文献   

3.
廖朝华同志1982年大学本科毕业,工程硕士学位,1998年评聘为教授级高丁,2004年评为全国工程设计大师。先后参加和负责测设的高速公路项目,多次获国家和省部级大奖。个人先后获伞国交通系统先进工作者、中国公路运输工会全国委员会授予的最佳科技工作者,交通部科技英才等称号,并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先后在《公路》等国家一级学术刊物上发表了论文及专业性译文30余篇,并主审了土木工程系列教材《道路规划与勘测设计》(60多万字),  相似文献   

4.
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1953年1月在甘肃天水诞生,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批铁路勘测设计单位。同年3月,迁至甘肃省省会兰州市。2003年11月,从铁道部整体划人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2005年12月总部迁至陕西省会西安市。半个世纪以来,铁一院完成的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建设项目遍及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以及伊拉克、尼日利亚等国家和地区。仅铁路累计完成各阶段研究及勘测设计40万公里,建成正线里程20000多公里,其中包括兰新、青藏、包兰、宝中、西康铁路等国家长大干线。同时,还进入了全国10个城市的地铁项目,先后承揽了全国10多个省市的公路项目,主持设计了在全国极具影响力的大型立交枢纽。  相似文献   

5.
国道219线新-藏公路改建工程地质灾害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道219线新-藏区界至红土达坂路段全长109.55km。大部分路段穿越湖盆槽谷中央部位,部分线路沿湖盆边缘台地布设,海拔高度介于5000-5400m之间,地势平坦开阔,多年冻土发育,工程地质条件较差;现有公路路基高度低,几乎没有排水设施。冬季易产生路基冻胀和涎流冰危害,春、夏季因冻土融化,常引起路基沉陷和翻浆,严重危害公路运输安全甚至阻断交通。公路工程修建活动将极大地改变冻土环境,使天然状态下的水分循环发生改变,导致多年冻土退化,上限加深,进一步诱发冻胀、融沉、热融滑塌等冻土灾害,加剧风沙灾害、诱发公路边坡失稳破坏。在即将进行的公路改、扩建工程中,应采取保护冻土的设计原则,优选线路,加强侧向排水,合理设置取弃土场。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站网建设构想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刘传正 《地质通报》2002,21(12):869-875
为了有效地减轻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的危害,保证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安全进行,实现对地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全面建立中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站网体系已刻不容缓。本文提出了中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站网建设的目标任务、建设原则和技术要求及监测指标体系;规划了监测预警站网的构成,即中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站网体系由有资质的各级地质环境监测机构及其管理的监测站点所组成,包括1个国家(一级)站,约40个省组(二级)站,700年县级(三级)站和约10000个乡镇级(四级)站以及若干新理论、新方法或新技术监测预警试验区(站);列出了站网运行必须开展的科学技术研究支撑项目和监测预警站网组织管理的总体要求、制度体系等。  相似文献   

7.
《岩土力学》2006,27(4):529-529
新华网2006年1月22日电(记者:邓华宁、高友清):“十一五”期间,一个集航道维护、测绘、指挥调度和信息发布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长江“数字航道”系统将初步成型,长江航道管理由此迈入信息化时代。21日在南京召开的长江航道工作会议上,交通部副部长徐祖远介绍,作为横贯我国东、中、西部的黄金水道,长江现已成为世界上运量最大、水运最繁忙的内河,长江航道沿岸的7省2市,占据着我国40%的经济总量,40%的人口和60%的国民生产总值,随着沿岸经济的高速发展,交通运输的重心正在向水运转移,对长江航道的通过能力和服务质量的要求也日渐提高。然而,受瓶颈河段、航道整体等级不高等问题的困扰,长江航道的整体运输效率较低。徐祖远说,美国、荷兰的内河每公里年货运总量分别达到1302万吨和1092万吨,而我国仅为153万吨,特别是近年来货运量大幅增长,长江航道上货船排队的现象普遍。因此,依靠科技进步、以信息化带动长江航运升级,是提高长江航运持续创新能力的关键。据介绍,长江“数字航道”建设包括五个方面:网络平台建设中,形成连接长江航道全线各节点的广域网络,网络覆盖率达到100%。数据采集系统建设中,50%以上航道测绘数据实现即时传输。数据库建设中,完成各基础数据库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