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刘克强 《地质科学》1960,3(6):326-326
1959年10月5-10日在布达佩斯举行了国际地球化学会議,这次会議是由匈牙利人民共和国科学院地质委員会召开的。参加会議的有11个国家的学者。会议研究了与岩浆岩的成因及矿化現象有关的地球化学问题。此外还討論了有关岩浆岩分类学及其统一名称的问题。专門的地球化学方法和某些一般性的及理论性的地球化学問題,也得到很大的注意。为了查明匈牙利第三紀火山作用和匈牙利某些类型的矿床的特点,曾經瑪特拉、托卡依和别尔任山区,以及鋁土矿区作了为期三天购旅行。  相似文献   

2.
孙樞  陈其英 《地质科学》1964,5(2):103-124
1962年8月,作者等开始研究龙門山抝陷泥盆紀沉积岩的有机地球化学問題,其目的在于探討生物和有机貭对沉积岩地球化学过程的作用。本文根据工作第一阶段的部分結果,初步討論有机碳、氮和磷等生物元素分布的岩相地球化学規律及有关的成因問題。工作中承叶連俊教授热心指导和鼓励并审閱文稿,乐森璕教授和张守信同志代为鉴定化石,叶继蓀、潘均、王文琳、裴洁等同志分析样品,史书麟同志給以帮助,四川省地貭局地貭队热心协助,在此謹向他們表示感謝。  相似文献   

3.
金相录 《地质科学》1960,3(2):105-105
此书是1957年12月20-24日苏联科学院В.И.維尔鈉茨基地球化学与分析化学学院举办的与岩石成因有关的稀有元素的地球化学的学术报告专輯。在十几編报告中,根据岩石与矿物中稀有元素分布的地球化学資料,探討了岩石的成因問題,因此对解决岩石成因问题及稀有元素分布規律方面均具有实际意义。其主要的內容包括: 1.与火成岩及矿物中稀有元素Sc、V、Zr、Hf、Nb、Ta、Be、以及碱土金属K、Rb、Pb、Zn、Mo等元素分布規律有关的資料。 2.以晶体化学及类貭同象的观点來闡明稀有元素在火成岩中的存在状态。 3.用与岩石成因有关的稀有元素含量比的特征来探討岩石的成因問題。 4.岩浆結晶作用与分异作用对稀有元素分布的影响問題。  相似文献   

4.
山丁 《地质科学》1960,3(6):301-316
由于地球化学条件的不同,各个地貭过程中常形成一些为它所特有的矿物,即特征矿物。这些矿物的詳細研究对于了解該地貭过程的矿物一地球化学作用有着首要的意义。钛妮鈣铈矿、异性石、閃叶石等等都为碱性岩(鈉貭火成岩)的特征矿物。钛妮鈣铈矿属鈣钛矿族,由于类貭同象的发育,本族矿物包括許多矿种,除鈣钛矿、钛妮鈣铈矿外,还有铈鈣钛矿、钛妮铁鈣矿、钛妮钍铈矿(伊林矿)、钛铌铈鈉矿等。本文准备就钛妮鈣铈矿及鈣钛矿-钛妮鈣铈矿族矿物学的某些問題作一些討論。 鈣钛矿、铈鈣钛矿可作为钛的資源,并順便利用其中的稀土元素。钛妮鈣钸矿則为铌、钽、钛、稀士(镧、铈、镨、钕)的綜合資源。这些元素的工业意义这里不必談了,应該指出的是这些矿物常在岩体中大面积出露,因而具有巨大的远景。此外这些矿物在砂矿中亦有富集。  相似文献   

5.
丁培榛 《地质科学》1959,2(2):64-64
为了使地层学的研究直接服务于矿产調查,在短时間内迅速地找到有經濟价值的矿产資源,来滿足我國經濟建設大跃进的需要,中国科学院、地質部、地質学会在1959年第三季度内将召開一个极其有意义的地层会議。会議上主要討論的問题有兩个:一是有若干重要沉积矿产的地层問题。如石油、铁、煤、磷、铝、铜的地层問题。一是区域地层划分和对比的問题,要制訂全国地层对比表及地层规范(时代名称,地层名称,地层符号,地层單位命名問题)。为了使地层会議开好,現在正在筹备一系列的准备工作。这次会議将是解决問題的会議。这次会議有許多以往所沒有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地壳结构的轮廓和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广忠  呂夢麟 《地质科学》1964,5(4):331-340
M.尤文、F.普瑞斯論述过“大陆和大洋盆地之間的地球物理差异”,J.季陆利述及过“大陆和大洋盆地之間的地貭差异”。P.M.捷麦尼茲卡娅編制过世界地壳結构厚度图,并論証过地壳厚度与地貭年代的关系。柴田勇曾討論过地壳的分层及其发展过程。这些工作对我們认識地壳結构的輪廓及其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献。本文拟在截至目前为止所收得到的地壳地震測深資料及高温高压下岩石物理性貭实驗結果,結合地面地貭构造研究所取得的結果,来进一步討論一下地壳的厚度、分层、物貭組成及其发展过程等有关問題。  相似文献   

7.
侯德封 《地质科学》1964,5(4):299-312
从地球物貭的运动与发展过程来认識成矿作用,有两个基本問題:一是原子的演变、形成、以及原子在地壳表层的存在形式;二是原子在自然空間和时間上的运动与分布,迁移与富集。其次,是研究原子的演变、形成、运动与地貭条件的联系。研究大区域成矿作用,一般都是从地貭条件着手,如成矿区域在地壳大型构造单元中的位置;区域內的岩浆岩种别;围岩特点;沉积环境和成矿深度等等。  相似文献   

8.
“我國大地構造研究工作中所存在的一些基本問題(学習辯証唯物主义后的点滴体会)”一文是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开展学術自由討論而寫的。另一方面,李四光副院長在1955年1月地質学会年会上,也提出討論中國大地構造問題,所以著者也就更觉得有必要,鼓起勇气來嘗試地提出一些問題,供同志们討論和批評。  相似文献   

9.
常子文 《地质科学》1959,2(9):280-280
前言关于花崗岩的成因問題,爭論了将近150余年,至今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問題。現在的情况是,火成論与变成諭的势力几乎不相上下,有各具其理、互不相让之势。本文是介紹变成論者牛来正夫用斜长石双晶法研究花崗岩問題的一种新方法。据輿論与实践的反映,此方法有其一定的意义及价值,因此介紹,以供参考。二、斜长石的分类牛来正夫把斜长石的双晶分为三个类型: 1.A 双晶常見于火成岩与变貭岩中,包括鈉长石,肖鈉长石,阿庫林(Acline)等双晶。  相似文献   

10.
矿床成因学--是地貭学的年青分支之一,它是矿床学的一个方面,专门研究矿化分布規律和控制这种分布的地貭因素。成矿研究主要涉及的問題是矿化作用在地壳某一个地段内的空间分布和以地貭条件为轉移的矿化作用在地壳的发展史中的发生时間。当然这就涉及到矿床的成因問题,即矿床生成的原因和形成的过程。但是对于这些問題也是从矿化分布的观点来研究的。从以上的論述可以知道,矿床成因研究在提高找矿效率上该有多么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范嗣昆 《地质科学》1960,3(1):44-44
1959年5月18-22日以維尔納茨基命名的地球化学和分析化学研究所在莫斯科召开了地貭建造絕对年龄测定委員会第Ⅷ次常会。这次会議听取和討論了一系列的报告。其中右A.B.波尔勘諾夫和ЭK.格尔林克关于:“波罗的海地盾前寒武紀絕对年龄問題”的报告,А.П.維諾格拉托夫、А.И屠格林诺夫、К.Г.克洛林、E.B.比比柯娃、B.B.日洛址和С.И.吉可夫的关于“俄罗斯地台結晶基底、前寒武纪岩石的时代”的报告。  相似文献   

12.
刘慈群 《地质科学》1960,3(1):47-49
自本刊1959年第8期发表了高钟、曹阿昆两同志的“估算含水层厚度H及最大湧水量Qmax的新公式”一文后,我們收到了不少讀者的来信,指出本文的錯誤,并在某些問題上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在王以琦、杜欣、熊强和赵桂芳等同志的来信里分別指出:本文把潛水完整井湧水量的鳩布依(J,Dupuit)公式用到非完整并是不正确的;試图用一次抽水試驗来定出湧水量公式Q=αS-βS2中的两个独立参数α、β也是不可能的,从代数观点看来,对于具有五个独立变量的四个方程(Ⅳ)(Ⅱa)(Ⅵ)(Ⅶ)也是不能求得定解的,况且作者在求解Sop的二次方程(Ⅱa)根(Ⅴ)时也有錯誤,因而最后导得的公式也是錯誤的。在这里我們选择刘慈羣、王以琦等同志的来稿刊登出来,以便大家对本問題展开討論。  相似文献   

13.
《水文》1965,(2)
为全面深入地貫彻水文測驗规范及推行資料在站整理工作,我站于1964年12月中旬召开了貫彻规范及资料在站整理工作討論会。参加討論会的有总站、分站及測站代表,还有水文局同志,共20余人。这次討论会就以往貫彻规范中存在的主要问題,如精測法、“四随”及在站整理工作等,作了重点討論;对其他一般性的技术問題也进行了座談。通过討論,着重解决了以下几个問題。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关于地层的划分和地层时代的确定,在全国第一届地层会議期間,解决了很多問題,也提出了很多問題,还有不少問題經过热烈討論,并未取得一致的意見。在不同意見的問題中,大部分是关系到全国或大区域的地质时代划分的;也有关系到国际性的地  相似文献   

15.
張干 《水文》1965,(11)
本刊自今年第一期起,开辟了問題討論一栏,先后对水文资料“在站整理”及水情站网布設革命化等問題开展了討論,收到了較好的效果。自本期起拟陆續刊登有关“站网規划”及“規范改革”等問題的封論意見。欢迎各級水文領导、广大水文职工以及水利水电勘测設計、科学研究部門同志,以毛澤东思想为指导,积极参加討論,踊跃投稿。本刊本期发表长办水文处張干同志写的“水文战略布局問題”及本刊1965年第7期刊登华土乾同志写的“学习《矛盾論》后对站网工作的粗浅认識”两篇文章都是屬于站网規划方面的討論意見。  相似文献   

16.
本次会議共收到論文及經驗总結43篇,其中在大会上报告的共16篇,內容包括有关洪水频率計算,大面積及小面積設計洪水計算等三方面的問題,在分組討論会上对上述問題都進行了此較詳細的补充、分析和討論。并对有重大分歧意見的問題進行了大会辯論。茲就各項問題分別总結如下:  相似文献   

17.
端阳 《地质科学》1960,3(5):242-248
一、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徵稀土元素是指周期表上原子序数从57到71的十五个元素而言。“稀土”一詞源出于拉丁文Terrae Rarae。当时对“稀”的理解是指在自然界中提取这类元素的矿物很少,而所謂的“土”则是指元素的成盐氧化物成土状,有如土族元素氧化物。所有稀土元素的原子結构都很相似,因之它們在化学和物理性质上也都十分相近,統称为镧族元素或稀土金属。周期表中与稀土元素同属于第Ⅲ族的钇,往往与稀土元素共同存在于一些矿物中,并具有着大致相同的地球化学特性,而钇的离子半径、盐基性、盐溶解度等許多化学性质皆具有镧族收縮現象,因而元素钇也就有条件地被列入稀土元素之中。稀土元素原子結构的特点是电子层的外两层(O层与P层)的电子数是相同的,排列情况也是近似的。  相似文献   

18.
侯德封 《地质科学》1959,2(3):68-71
为什么提出这个問題 地层研究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利用生物演化和生物羣发展阶段来划分地层的先后順序;第二,利用岩系建造和岩石物理性質說明地层形成特征在大地構造发展条件下的规律;第三,利用元素的活动与集結說明地层的自然条件和历史發展。由以上这三个方面,即从生物地层学、岩石地层学(岩石和岩系的物理性質特征)和地球化学地层学。  相似文献   

19.
华南某地震旦系下部的灰色砂岩被指为“含銅砂岩”层。本文初步探討了該地区“含銅砂岩”的实貭及其中銅矿床的成因問題。从矿床地貭及矿物-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提出了“后生热液成矿”的初步看法。对寻找“合銅砂岩”銅矿,提出了不同的論点。  相似文献   

20.
鑽粒鑽进剋取原理問題在“地質与勘探”上已討論很久了。我認为这一問題的討論,对今后指导生产有着积极的作用。現將个人对这一問題粗淺見解写出,作为个人对这一問題的学习心得。一、鑽粒投入井底后的变化过程在研究鑽粒鑽进剋取原理問題时,首先应考察一下鑽粒投入井底以后的变化过程,实际上也是鑽粒在鑽头迴轉,軸心压力和冲洗液等因素的参助下对岩石剋取的过程。以一次投砂为例:无論一次进尺多少,投砂数量多少,在囘次进尺終了时,井底往往尚存有圆整鑽粒10~20%(以一次投入数量計算)。这是为了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