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分级分期灰渣筑坝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山谷贮灰场建设的一种新型技术,是为了满足燃煤电厂贮灰年限和调节洪水的要求的一种新型设计.为满足分级分期灰渣筑坝的设计要求,分析评价初期坝的稳定性与先期粉煤灰灰体堆积特征是构筑分级子坝的重要基础.本文通过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调查与岩土工程勘察探讨了麻地湾灰场子坝加高所涉及的相关岩土体的工程地质特征与场地水文地质特征,据此对分级子坝加高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适宜性评价,并通过对堆积灰体物理力学试验分析了粉煤灰灰体的堆积特征与压实程度,为子坝加高设计提供了可靠参数.  相似文献   

2.
陈善雄  冯美果  许锡昌  陈守义 《岩土力学》2009,30(11):3365-3371
运用非饱和土土力学理论分析了某电厂贮灰坝失稳过程,揭示了该贮灰坝的失稳和破坏机制。分析表明,随着子坝挡水历时的增加,积水不断下渗,浸润线逐渐抬高,非饱和区域相应减少,坝体中受此影响的部位的孔隙水压力也随之不断增高,抗剪强度不断降低。此过程发展到一定程度,则导致贮灰坝产生破坏和滑动。上述分析清楚地诠释了干滩长期消失会使贮灰坝的稳定性遭受巨大威胁的原因。其研究结果可为贮灰坝、尾矿坝在类似工况下的稳定性评价和预测预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根据安阳电厂灰坝岩土工程性质及其动力学特性,建立了适合灰坝工程的动力分析模型并采用有限元法进行了动力分析.在此基础上,在不同工况条件下对灰坝进行了抗液化安全评价及抗震稳定性分析.研究表明,在不设碎石桩、无排渗体条件下,粉煤灰子坝的抗液化安全系数Ks<1.25,将发生液化;在设碎石桩、有排渗体条件下,粉煤灰子坝的抗液化安全系数明显提高,Ks≥1.25,不会发生液化.抗震稳定性分析表明,在上述两种工况条件下灰坝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黄土崩塌的典型实例,通过各方面详细分析,认为霍县电厂贮灰场黄土坝肩滑坡是由于灰场灰、水并贮,导致黄土湿陷底垫层软化,子坝施工质量差造成决口破坏坡脚则是产生崩塌的触发因素。文章提出了一些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胡再强  陈存礼 《岩土力学》2004,25(3):500-502
根据陕西秦岭电厂灰场改造工程应用土工网碎石垫层,处理灰坝坝基的设计与施工方法及原位监测结果,探讨了加筋土加固机理及有关的计算方法,最后对加筋碎石垫层在贮灰场灰坝工程中的应用效果给予评价,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一种干灰场灰渣坝修筑方法,该方法主要是通过在灰渣坝上修筑运灰道路,进而使车辆通过该运灰道路行驶至灰渣坝坝顶,可避免在山体上修筑运灰道路,从而达到环境保护、节省工程造价及提高灰场运行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周仲良  陈生水 《岩土工程师》1998,10(1):18-22,25
本文密切结合工程实际,通过现场试验较为详细地研究了灰渣的压实和排水固结构特性。试验研究结果和工程实践表明,压实和排水固结能显著改善灰渣的变形和强度特性,只要工程措施得当,灰渣完全可直接用作贮灰扬子坝的筑坝材料,从而节省贮灰场筑坝用料,大幅度降低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8.
王跃刚  陈明哲 《地下水》1998,20(4):178-179,143
1概述秦岭电厂低洼地改造工程排(回)水泵站位于三门峡库区华阴管理范围之内,属渭河一级阶地。原地形平坦,渭河一支流(罗夫河)从其北侧由西向东流过,仅一堤之隔,现经秦岭电厂二期灰场贮灰运行已改变了原有的地形。秦电二期灰场位于泵站西南侧,占地近1万m’,贮灰面高出  相似文献   

9.
平原地区电厂多以燃煤为主,其产生的灰渣利用率较低,需建灰场贮放。由于早期电厂建设时对灰场渗漏引起的环境问题缺乏认识,一般不采以专门的防渗措施,灰水渗漏对地下水环境产生了明显的影响。论文以济宁某电厂灰场为例,通过对平原灰场水位、水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数据对比表明灰场区地下水已遭受污染,其污染影响范围一般小于1km。根据场区地层结构和水文地质条件,本文提出了相应的防渗方案。  相似文献   

10.
粉煤灰尾矿库坝体稳定性静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采用极限平衡法对齐鲁石化热电厂粉煤灰贮灰坝在正常水位和洪水位下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坝体稳定性满足相关规范要求,但安全储备偏低。考虑到稳定与变形的关系,采用FLAC程序对坝体稳定性进行分析,得到了可能滑动面的位置和稳定性系数,计算结果与极限平衡法计算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曹华  杨晓祥 《云南地质》2002,21(1):94-99
本项目为国内首例对钢渣堆积体的工程力学性质,稳定性及建筑性能诸方面,采用以现场原位测试工程物探为主要手段,进行试验,研究,评估。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矿渣粉加固粉土的相关理论。将矿渣粉在加固土中的作用归结为火山灰胶凝效应和微集料填充效应,而火山灰胶凝效应又可进一步归结为水化作用、激发作用和离子交换作用;认为微集料填充效应与矿渣粉细度极为相关;用框图归纳了矿渣粉加固土的两种作用效应。进行了矿渣粉、石灰粉加固土无侧限饱水抗压强度、水稳定性、冻稳定性、温度收缩和干燥收缩等路用性能试验,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矿渣粉加固土所测路用性能指标优于石灰粉加固土。为工程应用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矿产开采过程中,大规模不合理的矿渣堆弃以及高强度降雨等所引发的矿渣碎屑流,对矿山的正常生产和人员安全带来了巨大的风险。由于矿渣堆普遍沿沟谷呈串珠状分布,若下级渣堆受到上级矿渣碎屑流的冲击、加载作用,其失稳起动概率及渣流量将明显增加,这种空间逐级影响所表现出的灾害链效应是矿渣碎屑流灾害作用的重要特征。以小秦岭乱石沟为例,在对研究区内矿渣堆详细调查的基础上,首先以矿渣堆高度、坡度、方量、是否堆载振动、底床坡度以及降雨汇流累积量6项指标对矿渣堆的危险性进行评价。其次,采用UBCDFLOW方法,考虑碎屑流的路径宽度、平均坡角及流动类型,估算碎屑流的滑移距离。最后,在此基础上从风险评价与预测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矿渣堆碎屑流的链状逐级影响,以及下级渣堆位于上级渣堆碎屑流冲击范围内的相对位置,得到灾害链效应下的矿渣堆危险性评价。计算结果表明考虑灾害链效应后,乱石沟内受碎屑流影响的矿渣堆的破坏概率明显增加,研究结果也为矿山沟谷流域矿渣堆灾害的风险评价及防治规划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矿渣型泥石流发育特征及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西岔沟地质环境复杂,节理、裂隙发育,在各支沟及主沟中,填埋了36万多方以碎石土为主的高、陡矿渣堆.这些矿渣以台阶状层叠堆放的形式填满整个沟谷,严重堵塞水路,并且矿渣堆的稳定性较差,透水性较好,再加上暴雨雨量大,汇流集中,大西岔沟已具备了泥石流灾害爆发的条件.结合洪峰流量对大西岔沟泥石流的启动条件进行分析,极容易发生泥石流.对于像大西岔沟的这种矿渣型泥石流,其主要形成水石流,具有固体物源补给方量大、产流区集中、容易启动、流通距离短和破坏性大的发育特征,其固体物质补给主要以冲、洪沟的侧蚀、揭底补给、渣堆失稳和坡面漫流冲刷补给为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排导和固渣相结合的治理方案,即在沟谷中修建大量的排水沟,能第一时间排走洪水,同时对渣堆进行放坡处理,以增加渣堆的自稳能力.  相似文献   

15.
鱼跳水电站大坝为面板堆石坝,总堆筑量约200×104m3,陡石梯滑坡位于陡石梯人工料场下方的堆料区与砂石加工系统场地。坡体失稳不仅将危及砂石加工系统和堆料区场地的安全,而且影响场内和进坝交通,不利于工程的正常施工。文章在滑坡区工程地质勘察的基础上,针对该滑坡的具体特点,提出了综合整治措施,并在工程施工、运行中经受了检验。  相似文献   

16.
水电工程具有规模大、施工快、地质缺陷不易揭露等特点,特别是对于水电工程的安全运营至关重要的深层抗滑稳定性问题.基于上述原因,本文以金沙江观音岩水电站为例,借助坝基开挖,总结出工程地质条件软弱结构面展布特征动态评价软弱结构面参数动态取值坝基稳定性评价这一套坝基软弱结构面动态评价方法,并以软弱结构面展布特征与参数动态研究为核心,建立起合理的坝基深层抗滑稳定性评价方法.实践表明,该套方法能合理地评价重力坝抗滑稳定性问题,保证水电工程的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17.
拟建的黄河上游某水电站在勘查过程中发现在河床以下存在一层厚约2m的石膏层。石膏岩遇水易溶解,工程地质性质较差,力学强度较低,是水电建设中的不良岩体。本文对石膏岩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化学成分做了仔细分析,分析了石膏溶蚀后对坝基稳定性的影响,找出防止石膏溶蚀的判断标准,最后得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工程物探方法在探测坝体隐患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锦西化工集团皂化渣场存在的防渗大坝渗水现象,采用综合物探方法对坝体进行渗漏检测.检测工作选择充电法、高密度电阻率法和浅震反射波法,准确地圈定了坝体内部的渗漏部位.经防漏施工后有效地制止了坝体渗漏.由此证实工程物探方法是一种经济、高效的坝体渗漏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9.
影响大掺量钢渣水泥强度的主要因素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建平  倪文  陈德平 《矿物岩石》2003,23(4):105-109
根据对大掺量钢渣水泥的组分活性差和强度低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解决方法进行试验的结果认为:可以通过掺加水泥熟料、粒化高炉渣和粉煤灰的方法来改善钢渣的物质组成,进而提高其强度,但必须加入适当的激发剂。常用的激发剂有硫酸盐系(如石膏)、硅酸盐系(如水玻璃)等。试验表明:当加入激发剂B和高炉渣磨细粉,即当钢渣加入量为60%,加10%的激发剂B和30%的高炉渣磨细粉,或者当钢渣和高炉渣总加入量≥94%,只加5%或6%的激发剂C时,钢渣水泥的强度均可以达到325水泥的强度要求。同时还认为:增加组分的细度也是提高钢渣水泥组分活性、提高强度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杨毅  黄晓林 《云南地质》2011,30(2):208-209
用二次分离法将氨分离滤液中的干扰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消除有色金属离子的干扰,锌回收良好,电锌铜镉渣试样中测定总锌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