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青海省部分国家级气象站已经实现无人值守工作的实际,结合2018年循化国家气象观测站开展局站分离模式的建设,着重分析了地面气象观测无人值守局站分离模式,并提出无人值守局站分离技术路线,对于提高地面气象观测的集约化与综合性,推动其他地区无人值守模式的推行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结合广宁国家基本气象站无人值守试点工作的实际,从软硬件设置、业务流程、应急处置、辅助观测等方面,对测报无人值守业务操作规程做简单介绍,旨在为其它台站提供经验借鉴。观测员需做好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及时反馈台站贻误信息,做好局站分离后的测报应急保障工作,同时引入辅助观测机制,作为局站分离测报无人值守班的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3.
无人值守自动气象站实时数据质量控制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无人值守自动气象站受站点环境和仪器漂移等因素影响很大,上传实时资料的准确性难以保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根据广西无人值守自动气象站站点分布特点,结合全区气象业务和预报服务需要,对无人值守自动气象站的数据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提出简单、实用、快捷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4.
基于北斗卫星短信通信方式的无人值守自动气象站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作新 《气象科技》2012,40(3):340-344
以新疆气象局基于北斗卫星短信方式布设的无人值守自动气象站网为例,介绍北斗卫星短信通信方式在无人值守自动气象站数据传输中的实际应用,重点介绍无人值守自动气象站数据传输的特殊需求、通信传输网的架构模式、信息处理流程、控制方式等方面的技术内容,并针对新疆气象局的实际应用情况,对无人自动站采用北斗卫星短信通信方式传输数据的优势与不足进行分析,提出了北斗卫星短信方式在无人自动气象站数据传输方面具有较广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5.
气象观测数据的传输率和可用率是气象预报服务及时准确的基础,是衡量通信系统运行可靠程度及运维保障能力的关键指标。长期以来,各级业务人员通过不间断值守班来保障气象观测数据的传输质量。随着现代化气象业务体系的不断发展,气象业务对资料传输的时效性、完整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气象资料的综合监控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全国地面气象业务体制改革的要求下,广西率先在全国实行了基层台站无人值守业务调整,设计并实现广西地面气象观测无人值守系统。该系统集数据传输监控、数据传输时效统计于一体,通过自动监控告警、主备站资料(要素)智能识别替代、双条传输链路热备等设计,建立一套无人值守传输业务流程,从技术上支撑业务改革调整,大大降低基层业务人员工作强度。业务应用分析表明,无人值守系统运行可靠,业务质量保持高水平稳定,业务效益凸显。  相似文献   

6.
罗武 《陕西气象》2020,(1):58-59
地面气象观测无人值守业务改革后,基层台站普遍安装了专用供电变压器。电网停电后,变压器内部的断路保护器自动跳闸;再来电时,需要人工合闸,才能恢复供电,给工作带来很大不便。为此设计一款来电自动合闸装置,在断电后再来电时,能够模拟人工合闸的方式,自动恢复供电,进一步提高了地面气象观测无人值守业务供电的稳定性,也为其他有类似情况的台站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做好广西国家级气象观测站无人值守改革工作,不断提高气象观测数据传输的及时性和可靠性。结合广西区气象观测站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基于移动4G无线物联网的广西气象观测站备份线路的方案,通过对方案的具体设计与长期测试,备份线路方案能实现观测站主线路断开后,自动切换到备份线路并上传气象资料,可为观测业务无人值守的稳定传输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8.
五道梁气象站自2017年11月1日至12月31日开展无人值守业务试运行,试运行期间出现仪器故障、断电断网、数据积压和各气象要素数据缺测等问题,现将出现故障和处理整理、分析,以便以后气象站无人值守运行中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广西地面气象观测无人值守改革试点台站的运行管理模式和运行状况分析,结果表明,广西现有的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基本具备无人值守的条件,仪器设备自动化及完善应急保障对实现无人守值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通过2017年清水河等3个国家级地面观测站无人值守模式工作的成功建设,对高海拔和乡以下艰苦台站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布局、数据质量控制、业务流程再造、技术装备保障和观测管理责任的调整,强化多种综合观测手段的融合应用,建立了适应远距离高海拔艰苦台站业务运行机制,提高了观测的综合性和集约化程度;发展智慧气象,为实现高海拔艰苦台站地面气象全要素智能观测奠定良好基础。对推进全省其他国家级气象站地面观测无人值守模式进行分析和探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钟山国家气象观测站近一年异地值守情况分析,找出异地值守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工作实际经验,提出一些解决办法,供台站业务人员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2.
张树誉  陈立新 《气象》2001,27(11):1-1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开发的极轨气象卫星HRPT接收处理系统在实现了无人值守后 ,大大减轻了值班人员的工作量 ,提高了工作效率 ,受到了用户的欢迎。但在实际运行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如 :有的HRPT站的天线控制器不能胜任连续加电致使天线控制驱动器损坏较为频繁。为了有效降低天线控制器的故障发生率 ,确保HRPT系统在无人值守状态下能正常运行 ,我们在HRPT接收系统中加入自行设计、制作的程序控制定时器 ,借以实现HRPT系统的天线控制分机只有在HRPT系统实时接收时才接通电源。1 设计原理由于天线控制驱动器的电源取…  相似文献   

13.
介绍充电器的选择和如何对电池进行保养,并提供了一个充电器充满自动断电的电路,以实现电池充电的无人值守。  相似文献   

14.
从观测设备、供电系统和通信传输三个方面阐述了贵溪国家基本气象站智能台站的升级改造方案,当主站采集器的部分要素缺失时,通过业务自动值守平台自动补调备份站的观测数据,然后将完整的观测数据传送至主站电脑ISOS软件,该方案实现了主、备双套站观测数据的自动切换上传功能,提高了观测数据传输的质量和稳定性。文中还简要介绍了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为国家级地面观测无人值守台站的稳定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结合近年来参与三防联合值守工作的经验,介绍了三防联合值守制度;分析发现三防联合值守中决策气象服务有精确性、即时性、关联性和备选性等特别需求;最后为进一步发挥省市县气象部门在各级三防工作中技术支持作用,做好三防联合值守工作,提出了进一步加强信息化支撑能力和数据共享水平、进一步梳理总结规律、进一步强化上下游灾害链的分析研判、做好全省上下一盘棋的统筹谋划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数字KVM系统在新一代天气雷达远程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新一代天气雷达站大多建设在高山等偏远的地方,解决无人值守条件下对雷达RDA子系统、RPG子系统、PUP子系统计算机管理难度大的现状,引入KVM技术。提出KVM-over-IP技术应用于新一代天气雷达管理的远程监控管理的解决方案,投入使用后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综合硬件集成控制器和串口服务器的基础结构,并利用"NPort"虚拟串口设置软件将串口服务器与网络通信相结合,实现自动气象站数据远程传输的功能,完成无人值守自动气象站的升级改造。  相似文献   

18.
匡昌武  符樑  王定贵 《气象科技》2011,39(3):360-362
介绍了无人值守的新一代天气雷达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技术,详细论述了雷达硬件系统和相关软件系统的监控方法。该系统可以远程实时在线监控雷达的工作状态,并根据监控信息发送短信报警,通过远程桌面处理相关故障。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新一代天气雷达运行状态监控的自动化,提高了雷达的运行效率和资料传输质量。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一种新型的自动气象站,它是针对小机场、直升机场和无人值守的飞机跑道而设计的独立天气观测和报告系统,可以测量全部标准的航空天气参数和生成精确实时的天气报告。  相似文献   

20.
大型自动气象监测网及数据采集中心的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伍光胜  敖振浪  李源鸿  蔡耿华 《气象》2010,36(3):128-135
通过分析我国自动气象监测系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基于通用分组数据业务、网络通信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设计一种新型、安全、可靠的大规模自动气象站资料快速传输和并发处理系统。详细地阐述了系统的设计思路、通信模式、网络构架、传输协议、工作流程、软件设计、技术特点。该系统的设计方法对于规模大、无人值守、数据实时采集、数据突发传输的不同应用系统的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