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张艳梅 《贵州气象》2002,26(6):23-26
根据1960-1999年我市3个测站的气温、降水资料,用统计方法分析我市气候变化特点。发现: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市的年平均气温呈波动变化特征,总体气候趋势变暖在2000-2001年得到校好的佐证。我市的年降雨量的分布也呈波状形的旱涝交替变化。降水总趋势除市的东部呈增长趋势外,市的西部和南部呈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2.
我市地处淮河流域下游,属暖气候过渡带,特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决定了我市是一个水旱灾害频发地区。大水之年,三面高水压境,一面海潮顶托,洪水威胁严重;大旱之年,淮沂断流,河湖干涸,灌溉水源不足;常年雨量70%集中在六至九月份,极易出现集中暴雨,连绵阴雨,面臻涝渍灾害。为根治水旱灾害,保险全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逐步探索出了具有本市特点的防治水旱经验。  相似文献   

3.
张春辉  黄志英 《四川气象》2005,25(3):21-23,29
本文利用1961~2004年内江各区县气象资料,分析了我市不同季节干旱的特点、气候规律,进而探讨了形成不同季节干旱的主要成因以及严重干旱年的环流特征,提出了防御干旱或者解决干旱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市北、东、南三面环山,峰峦起伏,连绵不断,大小山头2919个,最高的可达994米,山丘总面积占全市的80.23%,整个地势东高西低,复杂的地貌类型,形成丰富多样的农业气候资源,能否将山区气候生产潜力转化为农业生产量,是振兴莱芜经济的关键。 从近五年的大量调查来看,我市山区气候总特点是:山上部雨量多、光照足、气温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1961~2005年内江各市(区)县气象资料,分析了我市洪涝的特点、气候规律,进而探讨了形成洪灾的主要成因,提出了防御洪涝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内江洪涝特点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辉 《四川气象》2007,27(1):21-22,32
本文利用1961~2005年内江各市(区)县气象资料,分析了我市洪涝的特点、气候规律,进而探讨了形成洪灾的主要成因,提出了防御洪涝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1998年我市农作物生长期间的主要气候特点是:气温较高,降水正常,日照较少,光热水匹配合理,未出现较大范围的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因此,1998年我市的粮食产量取得大丰收。1农业气象条件11作物生长期间,热量条件稳定,未出现阶段性的异常天气...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1961~2004年内江各区县气象资料,分析了我市不同季节干旱的特点、气候规律,进而探讨了形成不同季节干旱的主要成因以及严重干旱年的环流特征,提出了防御干旱或者解决干旱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1998年大同市农业大丰收的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8年大同市农业获得大丰收,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75万吨左右,比去年增产426%,是历史上仅次于1996年的第二个丰收年。分析农业大丰收的气象条件对发展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11998年气候特点1.1降水量前期多,后期少1998年我市的气候极其异...  相似文献   

10.
由广东省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广东省气象学会联合召开的“台风灾害防灾减灾研讨会”在湛江市举行,这是中国气象局、广东省气象局和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对我市气象工作、防灾减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出席本次会议的有中国气象局天气司、气候司、装备司、科教司的领导,国家气象中心领导,广东省委、广东省政府有关部委、厅局领导,广东省气象局领导,以及中国科学院的几位院士、专家,中山大学、广州军区等有关单位教授、专家,我省兄弟市气象局领导、专家,以及我市有关部门的代表。在我市举办这样高规格的台风灾害技术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