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徐胜强  刘凤岭 《地下水》2010,32(4):76-77
通过对邯郸市浅层漏斗区概况及其地下水水质现状进行阐述和分析,列举由此引起的种种危害,并根据实际提出了切实可行对策和措施,为控制浅层漏斗的扩展,逐步遏制地下水环境恶化,乃至将来邯郸地下水环境治理和修复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资源保护的立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邱志勇  苏学云 《地下水》2007,29(6):7-10,39
我国许多地方因过度开采利用地下水、地下采矿疏干排泄地下水而引发了多种地质灾害,同时,地下水污染趋势愈演愈烈,导致了大范围地下水环境恶化,已经到了威胁人类生存和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程度,亟待加强地下水资源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已经刻不容缓.分析了造成地下水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地下水资源保护管理中存在的操作难问题,提出了地下水资源保护立法的核心内容和基本思路,进一步完善地下水资源保护的立法、执法,科学管理和保护地下水资源,促进地下水资源利用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3.
朱传峰 《安徽地质》2004,14(2):127-130
通过对临海童矿区浅层地下水污染现状的调查,分析了该矿区浅层地下水污染的基本特征,并对浅层地下水污染机制及趋势进行探讨.认为该矿区浅层地下水环境的恶化,主要为人为因素所致.本次对大量实际资料的分析研究,为保护地下水环境,预防水环境质量下降,有效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和矿区环境治理提供一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松原市地下水资源状况与开发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鹏志 《地下水》2010,32(3):66-68
分析了松原市地下水资源的状况,指出人类活动对地下水赋存环境的不利影响,导致地下水环境恶化,水质污染,超量开采等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实行总量控制,强化污染治理,节约保护和地下水环境修复等具体的开发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5.
贵阳市岩溶地下水水质变化特征浅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杨秀丽  罗维  裴建国  犹俊 《中国岩溶》2017,36(5):713-720
为了解长时间尺度岩溶地下水的水质变化特征,本文以贵阳市中心城区为例,选取1984年和2014年48组原位取样点的丰季水质数据,并结合地下水赋存环境和城市发展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地下水水质较好,整体有恶化的趋势;1984年仅有9处地下水水质超标,多数超标点为原生背景成因,2014年有14处水质超标,多数超标点为人类活动引起;地下水化学类型在30年间变化较大,近一半取样点地下水由HCO3型变成HCO3·SO4型水,研究区地下水硫酸盐化明显;新老城区地下水水质逐步好转,城乡结合部地带则是地下水污染的高发区,农业区因人类活动强度较低,地下水水质变化相对平缓。建议在岩溶城市的地下水资源开发和地下水环境保护工作中,应综合考虑不同区域的岩溶水文地质条件和人类活动特征,有的放矢的开展评价监测管理。针对工作区地下水硫酸盐化现象开展研究,并对城乡结合部开展综合整治,加强对农业区地下水环境的综合保护,以遏制区内地下水污染趋势,预防地下水污染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中国主要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正处在快速城镇化发展时期,强烈的人类工程活动已经成为一种十分重要的作用力,对城市地质环境产生显著影响。在特殊的城市地质环境背景下,引发了不同程度的环境地质问题和地质灾害,诸如地下水资源衰减.地下水污染、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严重制约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初步总结了目前中国主要城市存在的环境地质问题和地质灾害,以及近年来开展的全国主要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的进展和未来工作部署。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张家口坝上地下水10年动态分析,得出影响地下水动态的主要因素,了解到研究区地下水环境的总体恶化趋势不可避免,但可通过制定科学规划、合理开采地下水资源来减缓恶化进程,实现区域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开展张家口坝上地下水动态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李军民 《地下水》2009,31(2):80-82
从水资源总量,水资源可利用量两个方面对运城水资源现状进行简介。通过分析超采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人类活动对河川经流的影响、废污水对水资源影响和采矿对水资源的影响,得出地下水过量开采和废污水的不达标排放是造成运城市环境恶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环境属性。随着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改变地下水性状而引发的诸多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国内外有关学者积极进行地下水生态环境效应及控制指标的研究,目前已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迄今为止鲜见对其研究成果的综述,及时总结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可以为进一步深入全面开展研究提供基础。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地下水引起的七个方面的生态环境效应及三个方面的控制指标的研究现状,最后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进一步深入全面开展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基础,更好地促进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2016,(3)
郑东新区是河南省郑州市规划建设中的一个城市新区,随着区内经济高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逐年增长。开展对郑东新区及其周边区域浅层地下水调查取样,进行全分析测试,依据有关规范,确定测试指标共24项,分别采用生活饮用水、工业用水、农田灌溉用水水质标准和地下水质量标准等进行分析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由于原生地质环境及人类活动影响,评价区内的浅层地下水无色、无味、透明,属重碳酸、弱碱性、低矿化度淡水,但存在铁、锰和总硬度超标的问题,浅层地下水水质总体较差,应加强郑东新区地下水资源的管理与保护工作,严格限制污染物排放,保证地下水水质安全。  相似文献   

11.
持续发展的环境战略与地下水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面对地下水环境日益恶化的现状,必须高瞻远瞩,从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立足于永续利用的观点,探讨如何为后代留下一个较好的赖以生存的地下水环境问题.为此,应对地下水环境的特点、演化、容量、负载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自然和经济区域地下水环境的脆弱程度作出论证和评价;在兼顾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基础上,提出地下水环境功能保护区划,作为地下水科学管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矿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矿山环境治理产业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学翠 《西北地质》2003,36(C00):264-266
我国矿山环境尽管做了大量的治理工作,但恶化的趋势并未得到有效遏制。矿山环境治理产业化为我国矿山环境治理提供了新的途径,为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3.
济南城市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及其成因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地质环境是敏感脆弱的.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工程活动和经济活动对其扰动日益剧烈,由此产生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城市地质环境以及城市化带来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的研究,成为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概要性的介绍了济南市地质环的基本特征,讨论了目前出现的和具有潜在危险性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主要包括滑坡与泥石流、地面变形与塌陷、地下水环境恶化(地下水位下降、泉水断流,地下水污染)、矿坑与基坑突水、黄河"悬河化"等,并对其成因机制和影响因素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又是环境构成的基本要素,与人类活动和生存息息相关。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一方面满足了人们自身的需要,另一方面又在改变和破坏着自然环境的平衡。山东省高青县水资源较为丰富,区内主要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长期以来,不当的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诱发了诸如浅层地下水水质恶化、土壤盐碱化、深层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等环境地质问题,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负面影响。本文在分析山东省高青县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水文地质和自然环境等情况,提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为指导高青县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及有效防范环境地质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必须遵循客观规律,若盲目开采势必造成地下水资源匮乏、水源污染和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给社会发展带来损失,在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过程中必须对其进行保护。分析乌苏市地下水的开发利用现状,针对地下水资源开发中存在的地下水超采、水质、河道淤积等问题,提出地下水开发利用的建议,以达到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 地下水对人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自七十年代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不断出现由于大量开发利用地下水而发生的许多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如水位持续下降、水量枯竭、水质污染和恶化、海水入侵、地面沉降、岩溶塌陷,以及与地下水有关的盐渍化、沼泽化、沙漠化等灾害。对人民生活与工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影响和巨大损失,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笔者在参予《全国环保技术政策要点》的有关专题论证及《环境影响评价指南》一书的编写过程中,对某些有关问题做了探讨。本文限于篇幅,仅就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护与管理规划及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问题中的基本论点加以阐述,试图促进我国环境水文地质工作的开展,尽早建立环境水文地质学科,以满足“四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8.
王光明  熊德全 《地下水》2011,33(2):49-51,104
地下水资源是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地下水资源全面科学的调查和评价,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基础性工作.农安县缺水由来已久,其中水质性缺水、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并存.近年来,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局部地区出现了降落漏斗、含水层疏干、地下水水质恶化等环境地质问题.本文用回归分析法计算了研究区地下水允许开采量,分析地...  相似文献   

19.
松辽平原(吉林省部分)由于自然环境背景和脆弱的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近几十年来频繁的人类活动,使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对全区经济已构成严重威胁。水资源严重紧缺、地下水质恶化、地下水降落漏斗普遍存在于平原各地,土地沙漠化与盐渍化也正在发展蔓延。为了遏制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势头,逐步在松辽平原实现经济、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本文从全区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特征出发,针对松辽平原东部地区地下水资源赋存条件复杂,水资源严重紧缺和松辽平原西部地区承压水环境恶化及出现的土地沙漠化与盐渍化等生态环境地质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符合实际的综合修复与整治的新方法,对维系吉林省经济及生态省建设具有长远战略意义和迫切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隋永顺  赵永锋 《吉林地质》1994,13(3):76-83,54
通过白城市地下水环境地质调查和多年地下水动态监测工作,对白城市1993年地下水污染,地下水质量作出评价。并对多年资料作趋势分析。结果表明:白城市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地下水质量濒临恶化,化学组分中Cl ̄-、SO、NO、总硬度、矿化度呈上升趋势。针对上述问题,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