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早石炭世巴塔玛依内山组为一套陆相火山岩,下部以基性熔岩为主,上部以中酸性、酸性火山碎屑岩为主.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区内火山岩呈高铝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钙碱性系列的演化趋势.从基性岩到酸性岩稀土模式相似,但铕负异常愈加明显.火山活动与金银矿成矿关系密切,玄武岩类、火山碎屑岩类Au、Ag、As含量较高,可能是成矿物源.  相似文献   

2.
以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兴城地区深层火山岩为研究对象,考虑埋藏成岩、后期蚀变、风化淋滤作用等影响因素,分析10件样品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判别火山岩堆积、保存时的古地理环境.结果表明:研究区火山岩岩石类型丰富,从基性玄武岩到中性安山岩和粗面岩,再到酸性流纹岩、霏细岩,以及熔结火山碎屑岩和正常火山碎屑岩均有发育.稀土...  相似文献   

3.
陕西潼关地区太华群变质岩原岩性质的恢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潼关地区太华群地层是一套以角闪岩相为主(局部达麻粒岩相)的中深变质岩系。本区太华群变质岩的主要岩石类型:斜长片麻岩类的原岩为中酸性火山岩(二长安山质、英安质凝灰岩);浅(变)粒岩类的原岩为中酸性火山岩(英安岩,流纹岩)一中酸性火山碎屑岩(二长安山质、英安质凝灰岩),并以后者为主,还有少量粘土质沉积岩或长石质杂砂岩;斜长角闪岩的原岩为基性火山岩—拉斑玄武岩。  相似文献   

4.
熊耳群火山岩为古相火山岩,普遍经受了变质作用,但变质程度浅且不均匀,其结构一般保存完好,时可见岩浆矿物残存、其原岩为一套基性—酸性熔岩组成的双峰式火山岩。本区熔岩属豫西熊耳群火山岩之一部分,相对豫西其它地区的同类熔岩变质程度更浅一些,经测定其斜长石成分以钠长石为主,次为更长石及更中长石,An=40以上的斜长石少见。斜长石之有序度多数为0.6—1、少数为0.4—0.6。据费氏台测定,熔岩中钾长石为中正微长石及低微斜长石,据Ⅹ衍射资料,用三峰法求出钾长石部分为正长晶胞碱性长石,部分为异常晶胞碱性长石,其结构状态及存在结构状态以最大微斜长石为主,少数为中间微斜长石及存在于两者之间的过渡状态的微斜长石。变质作用是通过严格的整合假像替换作用进行的,变质程度未超过绿片岩相。现用某些粘片树胶折光率,其值小於1.540,且折光率高低随温度而异,因此,在用费氏台测定斜长石,采用树胶对比法确定消光角NP'∧(010)的符号时,务必在同一温度下对粘片用的树胶折光率进行测定,这样,才能准确鉴定斜长石的种类。  相似文献   

5.
西峡八庙一带的金红石矿产,分布于一套变质的基性火山岩内。火山岩与大理岩、二云石英片岩、钙质二云片岩、石英岩等互层,属海相火山岩建造。熔岩富含TiO_2,在区域变质作用下,TiO_2物相发生转化,金红石即在高钛背景下的相转化产物。  相似文献   

6.
冷口变质火山岩为较典型的双峰式火山岩,以变质基性火山岩为主,夹变质英安质岩石。依据元素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它应形成于大陆或大陆边缘裂谷环境。基性岩浆来源于亏损地幔,岩浆在侵位过程中受到强烈的地壳成分混杂作用改造,而英安质岩石可能是由大陆地壳部分熔融作用形成的。  相似文献   

7.
大兴安岭北段中生代火山岩规模巨大,成岩时期为晚侏罗世一早白垩世,岩石类型复杂,基性一酸性火山岩均有大面积出露。通过大兴安岭北段1:25万额尔古纳左旗幅区域地质调查,笔者认为该区晚侏罗世基性火山岩与早白垩世基性一酸性火山杂岩的成因机制、构造环境是完全不同的。本文试图通过对大兴安岭北段晚侏罗世塔木兰沟组玄武岩(150.7Ma)岩石及地球化学的研究,探讨岩石圈地幔和软流圈地幔相互作用对本区塔木兰沟组玄武岩形成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开鲁盆地为陆相火山岩盆地。勘探结果表明,在陆相火山岩盆地中获得了工业油流,为寻找石油油藏开辟了新途径。龙湾筒凹陷的火山岩以火山熔岩、火山碎屑沉积岩为主,根据岩石特征,可划分为三种岩相:溢流相、火山爆发相和火山沉积相。溢流相以熔岩为主,包括安山岩、粗面岩、粗安岩、玄武岩和玄武安山岩;火山爆发相岩石包括火山角砾岩和凝灰岩;火山沉积岩相岩石包括凝灰质砂岩、凝灰质泥岩。依据火山岩相划分,结合火山岩测井和地震反射特征,对龙湾筒凹陷火山岩纵向上的变化和平面上的展布进行了讨论,特别是对储集性能好的溢流相岩石进行了圈定。  相似文献   

9.
主要运用1:25万忻州市幅调查成果,对山西中北部五台县一带集中产出的古元古代基性火山岩特征进行了总结。五台县一带滹沱群、豆村亚群、东冶亚群及七东山组不同层位发育古元古代变质基性火山岩,通过不同地段基性火山岩地质、岩石、化学特征的分析对比,表明五台县一带基性火山岩为两期喷发产物。第一期规模大,区内延伸稳定,厚30-400米,依据火山岩层间陆源碎屑岩又分为6个阶段,由中性—基性火山岩组成,过铝质岩类,岩石系列由低钾(拉斑)系列—钾玄岩系列组成;第二期规模小,分布局限,厚16-80米,主体为粗面玄武岩,石英拉斑玄武岩为高铝玄武岩,样品主体为钾玄岩系列。两期火山岩稀土配分曲线特征均与OIB(洋中岛玄武岩)相似。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栾川群大红口组火山岩 ,岩性以碱性粗面质熔岩为主 ,经受不同程度的区域变质、动力变质及热液变质作用。喷发类型以裂隙式为主 ,有 4个喷发韵律 ,喷发环境为浅海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 :其碱性火山岩属钾质型 ,形成于板内裂谷环境 ,与其伴生的辉长岩为同源岩浆成因 ,均来源于上地幔与下地壳的部分熔融产物  相似文献   

11.
东秦岭武关岩群的组成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秦岭商丹地区的武关岩群是从原刘岭群北部分解出来的新的构造岩石地层单位,已获得其中变质基性火山岩Sm-Nd同位素年龄为(1382±30)Ma,原岩建造主体为碎屑沉积岩-碳酸盐岩-基性火山岩组合。变质基性火山岩及碎屑沉积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他们分别属于大陆板内拉斑玄武岩和大陆岛弧-活动陆缘型杂砂岩,因而武关岩群主体形成于中元古代晚期秦岭造山带拉张裂谷体制构造环境,于晋宁期(1000~800Ma)的俯冲碰撞造山过程中拼贴于商丹构造带南侧。  相似文献   

12.
分布在方城县维摩寺、南召云阳鹿呜山、崔庄一带的变质碱性火山岩呈北西、南东向带状展布,长约80公里,宽3—7公里.前人将它定为磁铁花岗斑岩,笔者于1978年进行野外检查,确定其为变质碱性火山岩。该变质碱性火山岩与元古代白云质大理岩呈整合接触关系,夹多层石墨云母片岩、大理岩,并夹有同质火山碎屑岩。主要熔岩岩性为石英粗面岩,粗面岩、熔岩虽经区域变质作用改造,但流状、杏仁状构造、柱粒、粗面霏细、斑状等原生结构仍不同程度地保存下来,主要矿物成分:徽斜长石40—60%,石英10—15%,白云母5—20%,钠长石少量—20%。岩石化学成分:SiO_2:63.43—71.52%,K_2O Na_2O:8.50—13.21%,AI_2O_3:10.73—16.14%,SiO_2高Al_2O_3低者系硅化所致,K_2O/Na_2O由1.6—33.7,岩石中Nb含量较高由100—500PPm。变质碱性火山岩的厘定,对进一步解决该地区以及西延栾川地区的地层对比、构造性质、矿产普查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1:25万苛岚县幅区调修测和1:5万岚县测区矿调分析,认为吕梁山地区新太古代时期形成的界河口岩群是一套富铝的孔兹岩系夹基性火山岩的岩石组合,包括园子坪岩组、阳坪上岩组、贺家湾岩组。其中园子坪岩组为一套变质基性火山岩为主的岩石组合。通过对园子坪岩组中的变质基性火山岩的岩石特征、岩石化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探讨了界河口岩群形成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4.
中生代以来,东秦岭地区进入了岩浆侵入和火山喷发的火成岩建造期,火山岩分布面积仅为侵入岩的中生代火山岩以中性和酸性为主,新生代则以基性为特征,岩石种类较齐全,有珍珠岩,玄武安山岩、晶屑凝灰岩、流纹质层状晶屑凝灰岩,粗面质富晶屑熔结凝灰岩、黑云粗安岩和碱性橄榄玄武岩等除珍珠岩和商城玄武安山岩外大部分火山岩为弱碱质,全碱含量大于5%,酸性火山岩Al_2O_3过饱和各类火山岩的稀土元素分布型式均为右倾的轻稀土富集壁,许多特征与岩浆演化和来源相关。  相似文献   

15.
辽东半岛枕状熔岩位于辽河群大石桥组底部的变质基性岩中。呈椭球状个体,具白色硅铝质外壳。岩枕分带明显,由外向内可分为枕壳、冷凝边、枕内相。枕状熔岩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它是海底玄武岩的产物。枕状熔岩的发现为揭示广泛发育于辽东半岛早元古宙变质基性岩的成因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侯马测区1:5万地质填图,在侯马市紫金山西端史店村-复兴村南一带,在前人所划分的涑水杂岩中新解体出一套新太古界变质地层,将其厘定为复兴村岩组,主要为一套变质基性火山岩建造.对该岩组火山岩从地质特征、岩石学特征、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对其构造环境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浙江陈蔡群孔兹岩系的变质岩石组合、原岩建造和变质作用,认为浙江陈蔡群孔兹岩系的原岩建造属火山—沉积型,具有明显的旋回性。其原岩建造包含了两个大的火山—沉积旋回,即从基性火山岩开始到泥砂质碎屑至碳酸盐岩沉积。指出孔兹岩系的原岩建造形成于古岛弧环境,经受了多期变质变形作用,其早期变质发生于晋宁期,加里东期出现迭加变质,包括从低角闪岩相到高角闪岩相阶段的两期变质,均属中压相系区域动力热流变质。  相似文献   

18.
哈夏林场一带发育一套典型的“双峰式”火山岩组合,岩石类型以拉斑玄武岩系列为主,含少量的流纹岩,属高钾钙碱性系列。流纹岩LA ICP MS锆石 U Pb同位素年龄显示该套岩石的形成年龄为(296.6±2.7)Ma,为早二叠世产物。玄武岩富钠贫钾(K2O/Na2O=0.21~0.37),高Al(w(Al2O3)=17.67%~19.65%)、低Mg(w(MgO)=3.30%~4.64%),表明原始岩浆经历了明显的橄榄石和辉石的分离结晶作用。玄武岩具轻微右倾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微弱的Eu正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高场强元素Th、Zr、Hf,亏损高场强元素Sr、P、Ti;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学实验证明,玄武岩为岩石圈地幔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区域低程度(5%)的部分熔融产物,并在上升过程中经历了明显的分离结晶作用。流纹岩与玄武岩体现出相似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和微量元素特征,并具有一致的演化趋势,暗示二者具有同源演化特征。流纹岩为玄武岩上升过程中分离结晶作用的产物。该套“双峰式”火山岩组合证实伊犁北缘哈夏林场一带在二叠纪时期处于伸展构造背景,此时北天山洋已完全封闭,并开始进入碰撞后的伸展阶段。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胶北臧家庄盆地中生代火山岩系的构造位置、产出状态、岩石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相序列组合及同位素年龄等资料的综合分析,结合区域构造特征,认为其属中国东部中生代火山岩带之桃村—莱阳火山 沉积盆地构造组成部分;岩石类型为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及流纹岩等,属钙碱性系列,按相序列可划分为安山质岩系、英安质岩系及凝灰质粘土岩三个相组;构成两个火山旋回。  相似文献   

20.
辽南鞍山群岩石类型主要为片麻岩类、斜长角闪岩类。原岩是中基性火山岩,中酸性凝灰岩及硅铁质沉积岩,属含硅铁质沉积岩的中基性火山—沉积岩建造。根据原岩建造分析。辽南地区地壳早期演化特点力:大约2800Ma前海底火山活动强烈,以基性岩浆喷发为主。其后,以中基性岩浆喷发为主。在喷发间歇期间有沉凝灰岩的出现。大约在2800Ma 后的鞍山运动第一幕,使本区隆起上升,缺失上鞍山群堆积。辽南鞍山群低角闪岩相岩石属正常区城变质成因的片麻岩,原岩是火山岩和火山—沉积成因的层状表壳岩。其原岩组合特点不同于某些典型地区的绿岩带,不代表原始地壳,是后期为岛弧—海沟带火山和沉积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