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我国金矿地质工作起步较晚,六十年代中期曾有过一段发展较快的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金矿地质工作进入了持续稳定发展的阶段,陆续发现了一批矿床,不但使我国黄金探明储量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而且丰富了我国金矿矿床类型.  相似文献   

2.
小秦岭金矿成矿流体的性质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秦岭金矿成矿流体的性质及地质意义王祖伟,周永章(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关键词成矿流体,金矿床,小秦岭小秦岭金矿是我国主要的黄金产地。有关主要矿床类型石英脉型金矿化成矿流体包裹体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资料,次要类型蚀变岩型金矿化流...  相似文献   

3.
金是人类开发利用最早的贵金属。过去主要用于货币和装饰品。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目前在国防、电子、宇航、纺织、化工、陶瓷和玻璃工业等方面己得到了广泛应用,而且消耗量日益增加。 我国地域辽阔,地质构造复杂,蕴藏着丰富的金矿资源。金矿具成群、成带分布,远景可观,为发展黄金事业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自70年代以来,我国金矿生产、地质工作都有很大发展。新的金矿类型、新的矿点、新的地区都有所发现。特别是在党中央“大矿大开,小矿敞开,有水快流”的开发方针鼓午下,群众采金热潮日益蓬勃发展。1984年,我国黄金产量已跃居世界第四位。  相似文献   

4.
中国黄金资源丰富,全国已发现金矿床(点)11000多处,分布在610多个县(市).金矿床(点)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台、扬子地台和特提斯三大构造成矿域中.具有工业价值的金矿类型以花岗岩-绿岩型、变碎屑岩型、微细浸染型、火山-次火山岩型为主.根据成矿条件、矿床类型、矿床特征、矿化富集度以及工作程度,可将全国金矿划分为15个成矿区(带).我国金矿的基本特点是:分布广、较集中;中-小型矿床多,大型-超大型矿床少;金矿品位偏低;微细浸染型金矿比例较大;伴生金矿储量大,且具重要价值;金银密切共生.中国金矿找矿前景可观,以产于花岗岩-绿岩地体中的金矿、产于沉积岩中的微细浸染型金矿、产于变碎屑岩中的金矿和产于火山-次火山岩中的金矿最具找矿潜力.为保证我国黄金生产可持续发展,加强金矿资源勘查,增加可采储量;加强地质科学研究,寻找大型-超大型金矿床;强化资源管理,科学、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水平是应采取的主要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黄培 《贵州地质》2003,20(3):132-134
在黔东的天柱、锦屏、黎平、江口等县,金矿资源较为丰富,成为我省近10年的采金热点地区。笔者通过对黔东金矿多年的资料积累,在初步分析该区金矿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与地球物理化学诸因素的基础上,认为黔东金矿的成矿条件良好,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6.
牛翠祎 《地质与勘探》2014,50(Z1):1274-1281
本文以全国金矿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为基础,从我部金矿勘查、利用情况对我国黄金矿产的资源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总结了我国基础地质和矿产勘查的地质工作程度和近年来地质勘查进展,通过与国外勘查技术及勘查现状的对比分析,结合矿床发现的规律,分析了我国黄金资源潜力,为我国黄金矿产资源勘查工作部署提出了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摆脱黄金生产被动局面,客观需要我们开阔思路勤奋工作,抓住要害问题,作好战略布署.笔者认为金矿地质工作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工作:(1)对已有矿山、矿带进行再分析、再研究,摸透其成矿条件、成矿规律、成矿模式指导新的工作,取得新发现;(2)对国外存在的重要金矿类型结合我国地质条件进行分析选区,突破新地区;(3)利用现代技术解决选冶问题、矿产综合利用问题.我国地域辽阔,地质构造复杂多样,金矿找矿前景广阔.金的性质决定它在许多条件下可以成矿,因而对很多金矿类型不能忽视,都要给予高度重视.为了满足“七五”要求,解决燃眉之急,我们必须要选择意义重大类型作为突破点,着重加强工作,力求有新突破.笔者认为在我国着重突破的金矿类型有蚀变岩型金矿,太古代绿岩带中浸染状层控金矿、扩大脉型金矿远景、探索霍姆斯塔克金矿及开拓元古界地层金矿研究工作.力争突破的几种金矿类型是着眼大型火山岩金矿研究、大力加强卡林型金矿研究、探索穆龙套金矿类型,摸索铀-金类型矿床.为了取得金矿新突破要求加速进行彻底改革,加强基础地质工作,合理使用物化探技术,经常不断地组织学术交流、考察,以促进工作发展.  相似文献   

8.
鉴于90年代黄金热将继续,金矿地质工作包括科研工作预测趋势是:原有重要金矿类型的继续深入与扩大找矿范围;新金矿类型的成熟、巩固与发展;加强金矿矿床模式研究,应用模式找矿将是90年代找金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近二十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持续不断发展的采金热,相继发现了一批大型、特大型金矿。原有岩金主要类型如太古代绿岩型金矿,长林型金矿又有新的发现,并取得重要进展。与此同时,一些新类型的岩金找矿取得了巨大突破,特别是环太平洋带的浅成低温热液贵金属矿床,已成为找矿热点。了解国外金矿勘探新发现及找矿趋势,对岩金地质找矿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金矿地质找矿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 1.必须加强基础地质和科研工作我国的黄金地质工作,作为一项全国范围的找矿部署,实际上是从1979年开始的.与黑色和有色金属相比,除最近几年,金矿地质勘查工作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都较少,因而其基础地质和科研工作也相对薄弱.另一方面,在某些地区,由于民采金矿点较多,找矿回旋余地较大,寻找小型金矿的机率较高,也容易产生忽视或放松基础地质和科研工作的倾向.  相似文献   

11.
胶东地区黄金资源之丰富,黄金生产发展之迅速是全国驰名的。近几年,有关胶东金矿床之地质特征、成矿规律,矿床成因等重要问题已有人作过许多探讨与评论。本文仅对胶东群地层与胶东金矿之关系问题,从几个侧面作以概略介绍,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我国黄金的储量和产量虽在全世界居一定地位,但与世界主要产金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要实现金矿地质的重大突破,必须加强金矿地质的科学研究.从具体地质条件出发,认真分析地质条件、控矿因素,总结成矿规律,采用先进的技术方法,组织好金矿地质科技攻关队伍.本文仅就世界上的重要金矿类型,试论我国金矿床的找矿类型.  相似文献   

13.
三十年来,吉林省地质矿产局在黄金、白银地质工作中有很大进展,取得了优异成就,为中国黄金生产做出了贡献.先后找到大型金矿4处,大型银(金)矿1处,提交了生产建设需要的储量,并取得了较好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还积累了大量金矿地质资料和科研成果,特别是发现金矿的新类型和对金矿成矿作用的研究,至今对省内外地质找矿工作仍有指导意义.为庆祝建局三十周年,笔者仅就金矿有关地质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胶东是我国的主要黄金产地之一.这里金矿资源丰富,目前探明的金矿储量约占全国储量的四分之一,但仍不能满足国家对胶东黄金生产建设的要求.为了在今后几年内,金矿的找矿有一个较大的突破,在地质找矿中应实行岩金与砂金、老区与新区、老类型与新类型并举的方针.  相似文献   

15.
新疆金矿主要类型、分布规律和找矿方向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新疆黄金地质工作发展很快,近几年来通过大面积航空遥感、化探扫面、地质普查、详查、勘探和科研等一系列工作,不仅发现了许多金矿异常和含金矿点,而且找到了几个很有远景的新金矿、老矿区也不断扩大.多种信息表明新疆找金前景良好,潜力很大.笔者近年来曾有幸到自治区内的二十多处金矿(矿点).进行了考察,并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对比,对新疆金矿成因分类,主要金矿类型的基本地质特点、分布规律和找矿方向提出一些粗浅看法.疏漏或错误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6.
作者从最近召开的江西省贵金属矿床学术会议上了解到,近年来江西金矿勘查有较大的突破.其标志是,突破了原来以伴生金矿为主要金矿类型的局面,发现了一批独立金矿,其中个别矿床已达大型规模;伴生-共生金矿也有较大突破.现在江西已成为金矿类型齐全,找矿前景颇具希望的我国又一个黄金重要产地. 作为我国主要金矿类型的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即大型剪切带型金矿),在江西省也有广泛分布,已成为该省重要的金矿类型.该类金矿首先在赣东北的金山金矿区突破.勘探资料表明,金山金矿赋矿岩石为元古界双桥山群浅变质岩系,金矿化  相似文献   

17.
吴宇杰  陈从喜  袁峰 《地球学报》2021,42(5):628-640
中国高岭土矿产资源丰富,矿床类型齐全且分布广泛,是一种重要的战略性非金属矿产.前人对高岭土矿床研究、地质勘查和资源开发利用都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丰富资料,但缺少对高岭土矿床成矿和时空分布规律系统性的分析.本文在前人研究和对全国现有高岭土矿床和地质勘查资料系统分析基础上,选取了有代表性且数据比较齐全的521个高岭土矿床,以GIS空间分析为手段,详细研究了中国高岭土矿床的空间分布特点,绘制了中国高岭土成矿区带分布图,分析了中国高岭土矿床时空分布规律,为矿产资源空间分析建模和高岭土资源潜力评价提供了理论方法和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高岭土矿床成因类型以风化型和沉积型为主,成矿时代以中、新生代最为重要;高岭土矿床集中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陕西、江西、江苏等6省份;其中风化型高岭土矿床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沉积型高岭土矿床以华北地区为主.在找矿方向上,南方易寻找风化残积亚型高岭土,北方宜寻找煤系沉积亚型高岭土;而热液蚀变型高岭土矿床有由南向北逐渐增多的趋势,寻找这类矿床可适当往北转移.  相似文献   

18.
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天山成矿带是整个中亚地区天山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连接境内外"中亚金腰带"的核心部位。吉尔吉斯斯坦天山成矿带自新元古代晚期开始到古生代晚期,经历了长期、复杂的地质构造演化过程,造就其特有的成矿地质条件,产出了一系列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金矿床。结合前人研究工作,系统梳理了吉尔吉斯斯坦天山成矿带内已知金矿床类型,通过各矿床类型中典型矿床地质特征总结、矿床成因分析,从控矿因素、主要成矿期、矿床分布等方面总结了吉尔吉斯斯坦天山成矿带金矿区域成矿规律,以期为吉尔吉斯斯坦天山成矿带开展金矿勘查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也为我国境内新疆天山地区寻找类似的金矿床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贵金属地质专业组,在总结和概括世界金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并结合我国金矿地质实际,提出了中国金矿床成因类型划分方案(第三次讨论稿)。该方案是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方案的具体内容如下: 1、岩浆-热液金矿床:系指与重熔的中酸性侵入体或与混合岩化花岗岩在成因上及时、空分布上有关  相似文献   

20.
华北地台北缘中段金矿成矿规律浅析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华北地台北缘地质环境复杂,金矿类型繁多,金矿空间分布不均一。对区内九处大型以上矿床的区域成矿地质背景、金矿成矿条件、控矿因素、成矿作用、矿床成因等进行对比和研究,认为区内的金矿床均属地层建造、构造、岩浆活动“三位一体”成矿;矿床成因类型有别,是成矿地质背景差异所造成的不同单元中的地层建造、构造运动、岩浆活动三个互补因素各自所起的作用不同所致;总结出不同类型金矿床的成矿规律,指出找矿方向和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