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强调,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重大举措。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深入持久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气候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近百年以来,受自  相似文献   

2.
《巴黎协定》确立了2020年后全球气候治理新机制,明确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长期目标,将加速世界范围内经济发展方式的低碳转型,推进能源体系的革命性变革,促进社会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进而促进人类社会文明形态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演变。全球低碳转型的紧迫形势,将重塑世界范围内经济、贸易、技术的竞争格局。中国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引,探索绿色低碳发展路径,确立有雄心、有力度的国家自主决定贡献目标和行动计划,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既是顺应世界低碳转型的潮流,又是缓解国内资源环境制约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是促进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减缓碳排放的多赢战略。中国要以全球长期减排目标为指引,制定中长期低碳发展战略,打造低碳先进技术和发展方式的核心竞争力,同时深度参与全球治理,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应对全球生态危机体现大国的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3.
一、气象文化概述 纵观人类产生、发展、文明的历史长河,人与大气不可须臾分离。只有认识、遵循和把握自然规律,才能够与万物共生、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和最终归宿。气象科学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进步,随着先进文化的兴旺而兴旺。  相似文献   

4.
气象与生态文明建设息息相关,气象法律法规体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法制保障作用。从分析生态文明建设与气象法律法规体系的关系入手,梳理气象法律体系发展过程,审视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气象法规法律体系应发挥的作用,分析现行气象法律体系存在的不足;以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为指引,以江西省气象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为例,对构建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气象法律法规体系进行探讨。认为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气象法规法律体系建设,应当形成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为龙头,以生态优先为基本原则,从预防、管控、救济等三个维度建立气象灾害防御、气象探测、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气候资源保护、气象服务等为分支的完整法律法规层次体系。  相似文献   

5.
<正>1引言气象事业是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在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人民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气象观测工作是气象业务服务和科学研究的基础,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气象观测基本数据的代表性、准确性、连续性和可比较性,关系到天气气候预测预报和气象服务的准确性和针对性,关系到我国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人民生产生活的安全问题,也关系到我国气  相似文献   

6.
气象学家说 :绿色植物是气候调节器。地球物理学家说 :绿色森林是地球之肺。人类学家说 :绿色森林是人类的摇篮。世界著名植物学家季米里亚捷夫说得更明确 :世界上的一切有机物质 ,不管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 ,都是植物的绿叶制造的。人类 ,自绿色摇篮中走出 ,越过漫漫历史长河 ,从茹毛饮血到食不厌精 ,从蹒跚学步到外空探索 ,从结绳记事到巨型计算机问世……一直在不懈地追求文明 ,创建文明。然而 ,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人类又在由于无视绿色的自然发展规律而有意无意地破坏着绿色世界 ,从而也给人类自己生命的延续带来灾难。按世界绿…  相似文献   

7.
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进步去审视人类社会,不难发现人类社会正面临一个比“国家安全”更严峻的安全问题,即生态环境安全问题。全球性的生态灾难和环境危机正在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发展和安全,一系列严重的生态变化和环境恶化问题警示我们,人类社会生存的支持系统正在退化,人类  相似文献   

8.
中国生态气象灾害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生态气象灾害的定义、类型与特点;7种主要生态气象灾害的危害特征,包括危害现状、发展趋势以及主要危害;气象因子对7种主要生态气象灾害的影响;生态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与评估;生态气象灾害的应急管理与防御措施和恢复重建技术等5个重要方面的内容。生态气象灾害是我国一种综合性的、重大的自然灾害,其危害特点:具有累积性与长期性、难恢复性和不可抗逆性。它不仅直接危害到生态系统本身的健康,使生态系统严重恶化,还极大地危害到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最终严重地制约了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气象灾害是一门多学科交叉、新型而又重要的领域。  相似文献   

9.
气象与社会的联系十分广泛,几乎人类社会的全部活动都会受到气象条件和气象变化的影响。因此,气象与社会的关系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许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十分关注。本讲采用科学方法,深入研究分析了气象与人类社会历史文明、气象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心理的关系,客观解读了气象原因引起的许多社会现象,对重新认识气象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出了独到见解,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10.
IPCC发布的气候变化报告表明,全球变暖是不争的事实,中国气候变化的总体效应为弊大于利;人类必须通过共同努力,应对气候变化的负面效应.在全球变化背景下,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环境要素如何变化,相关生态现象与生态过程机制如何,生态问题及其机制如何,均需要全面监测及综合评价才可能通过构建模型、建立基准进行风险预警.这也是目前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及维护生态稳定性的客观需要.生态要素影响并制约着区域气候特征,而特定气候也不同程度地反馈于生态过程,产生不同的生态效果,这些问题的本质就是生态气象耦合关系问题.生态气象就是在生态学及气象学交叉与融合的背景下产生的新学科,并结合相关学科及遥感等信息技术,极大地丰富了学科内涵.未来生态气象监测评估及预警将全面展开,生态科学研究与气象业务服务也将紧密融合,生态气象评估方法趋于规范化与标准化,"互联网+"理念将促进"生态物联网"与生态气象的不断创新与发展.本研究对于美丽中国及生态文明建设(ECC)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广西气象部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但也存在生态环境观测能力弱、生态文明气象保障能力不足、生态气象服务业务体系不健全、标准规范和法律法规不完善等问题。针对气象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围绕保持"山清水秀生态美"优势品牌做文章、做好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气象服务、做好生态产业发展气象服务、积极探索环境气象服务以及加强组织保障,确保业务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气象服务水平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城市是物质文明的源,也是生态破坏的汇。城市问题的科学实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问题,包括资源代谢在时间、空间尺度上的阻滞与耗竭,体制耦合在结构与功能关系上的错位和失谐,社会行为在经济与环境利益上的冲突和无序。本书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课题“城镇及人类活动密集区生态调控的方法论”研究的部分成果汇集。作者是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王如松博士、周启星博士、胡聃博士。全书共分理论与方法、生态过程,以及生态调控案例研究3篇共10章。理论与方法包括城市复合生态系统原理、生态规划方法、生态工程技术及生态管理手…  相似文献   

13.
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普遍关心的重大全球性问题,事关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应对工作,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做出了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省政府下发了《浙江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气象部门作为应对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正1生态文明建设内涵与生态气象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是个大的命题,而生态和生态气象则是指自然状态或一门学科专业领域,是不同的概念。气象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明确任务和目标,就需要搞清楚其中的关系。生态是指生物(动植物)之间及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适应的过程或状态,关注重点是生物本身所产生的变化。生态气象的关注点是生物(动植物)与天气气候系统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  相似文献   

16.
水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宝贵资源来源,是地球生命繁衍生息不能缺少和不可替代的重要物质,也是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入口的增长,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将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城市用水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社会问题。自古以来,人类循水而生,傍水而居,孕育了乌鲁木齐城。面对21世纪新疆大开发、大发展,水已成为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的生命线,供水是乌鲁木齐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血液;防洪是乌鲁木齐市安全的保障;水环境是乌鲁木齐市社会文明发展的条件。然而,天气严重制约和影响着城市水问题。解决城市水…  相似文献   

17.
气候生态产品是指生态系统中与气候密切相关,满足人类需求的气候要素产品及气候服务功能总和。浙江省气象部门在探索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开展风能太阳能资源评估,推动国家气候标志创评,推进天然氧吧、避暑旅游地、气候宜居地等气候生态品牌创建示范活动,探索农产品气候品牌溢价实现策略,开展气象景观预报,发展“气候贷”,开展“气象+医养”服务模式探索。但是,相关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项,主要体现在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途径不多、缺乏价值定量核算办法、社会宣传不足、科技支撑不强、复合型人才缺乏等。为了更好地促进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出几点思考:一是强化政府主导,融入产业发展,多部门联合推动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二是加强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研究与技术支持,提升科技能力;三是开展效益评估,重视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定量核算研究;四是加强顶层设计,强化上级业务指导和政策支撑;五是加强宣传,提升气候生态品牌影响力;六是加强生态气象综合型人才引进与培养。  相似文献   

18.
罗生洲 《青海气象》2006,(9):42-44,49
一、关于文化及气象文化的概念 (一)文化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有时也专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文化体现着一种理念、一种意志、一种追求、一种财富。文化具有相对稳定而强大的力量。文化是一个时代、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标志。  相似文献   

19.
基于复杂性的生态系统可持续演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复杂性理论、阐明地球生态系统的复杂巨系统特点,以水资源演化为例,说明其状态、过程、变换之间关系是错综复杂的.认为可持续发展是以人为本包括自然和社会要素的复杂巨系统问题,生态资源与环境灾害是人类与生态系统关系的正、反两态.引入复杂性理论,为人类摆脱资源、环境、生态困境提供一种科学思维方式:非线性思考问题;从单一性向系统性转变,用系统科学分析问题;从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向追求社会等综合效益的转变,并使其最大,利于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20.
新书架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气象》2010,(7)
<正>区域城市发展的复合生态管理王如松等著作者在多年城市生态管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快速城市化地区高强度人类活动胁迫下城市发展的区域生态服务、生态资产和生态安全管理、城市土地扩展和景观格局的生态功能管理、城乡人口流动的动态管理、城市典型物质代谢的生命周期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