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真诚履行公约谋求海洋和平联合国汉斯·科瑞尔女士们、先生们:首先,请允许我对你们(会议组织者和所有的与会者)投身于推动海洋法的实践,为实现这领域内的全球合作——作为国际社会维护和平与安全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付出的不断努力表示致意。总的看来,在过去的时间里,...  相似文献   

2.
给出并讨论了海洋系统中由于热量交换、物质交换以及外力做功引起的熵通量的表达式;同时,根据新近调整的全球海 气界面的气候平均资料,估计了全球海洋与大气界面气候年平均的熵通量(熵流),这一熵通量主要取决于海 气界面的热量和物质交换的空间不均匀性。计算结果显示,由热量交换分量引起的熵通量对海洋系统的总熵通量起到主要的贡献作用,其值约为-555.6mW·(m2·K)-1;由海表风应力做功引起的熵通量相对较小,约为-0.09mW·(m2·K)-1;由物质交换引起的熵通量最小,仅为-0.02mW·(m2·K)-1。总的来说,海洋系统从外界获得的总熵通量为-555.7mW·(m2·K)-1,这也就意味着在气候平均定态下,海洋系统内部的熵产生在量值上等于系统的熵交换,即为555.7mW·(m2·K)-1。海洋系统的负熵流与其内部的各种不可逆过程引起的熵产生取得平衡,确保了全球海洋系统处于非平衡热力学定态,并维持着海洋系统中各种尺度的时 空有序现象的消长过程。  相似文献   

3.
国际海洋学院由伊丽莎白·曼·鲍基斯亲手创建,成立于1972年,总部设在马尔他。她是一位在海洋和环境科学领域非常著名的教授,她还是一位卓有成效的、令人尊敬的社会活动家,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具有广泛的影响。她还发起了一系列的研讨会,并组织美国加利福尼亚的桑培·巴巴拉民主学院研究中心。国际海洋学院是一个独立的、非政府的和非赢利的国际性组织。在它的章程中规定的主要任务是:促进教育、培训和研究,以提高海洋空间和海洋资源的和平利用,促进海洋管理和海洋环境保护。国际海洋学院已先  相似文献   

4.
寄语海洋——沿海省市长们的话本刊编辑部·导语·'98国际海洋年即将来临,海洋世纪呼之欲出。在当今的海洋世界、海洋时代,我们的国家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关注海洋,开发利用海洋,发展海洋经济,建成海洋经济强国,把富饶、强盛的海上中国带入21世纪,已成为民族的...  相似文献   

5.
在沿海海区,全球气候变化和区域性人类活动等造成的影响表现得最为明显。因此,沿海海洋研究越来越受各海洋国家的重视。例如在美国,已实施或计划实施一系列大型研究计划,其中有: ·陆地—边缘生态系统研究计划(LMER),(国家科学基金会); ·沿海海洋过程计划(COCP),(国家科学基金会、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海军研究局);沿海海洋计划,(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全球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计划(GLOBEC),(国家科  相似文献   

6.
1997年8月1日美国成功地发射Sea Star卫星,该卫星安装了一台宽视场海洋水色观测仪,2~3天覆盖全球一次,波段范围412~865m,分为8个波段,扫描角±58.3°,资料的信噪比高、探测灵敏度好,是当今国际上最先进的海洋可见光遥感器.  相似文献   

7.
全球珊瑚礁联盟的主席托马斯·戈雷奥与海洋学家雷蒙德·海斯经过10年的调查研究,最近发表了世界上第一份有关全球珊瑚礁脱色现象的调研报告。他们发现,从1983年至1991年,珊瑚脱色现象日益严重,将这种情况与同期海洋平均温度的卫星数据相比较后,他们认为,造成珊瑚脱色的主要原因是异常升高的海洋温度,很可能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  相似文献   

8.
文章尝试对全球海洋治理进行定义,并对全球海洋治理的主体、客体和方法进行初步探讨,认为全球海洋治理的定义元素来自于全球化、全球治理、海洋治理、海洋综合管理等概念群。全球海洋治理的主体方面重点介绍了联合国"海洋与沿海区域网络",认为将来国际非政府组织"NGO"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客体方面列举了非传统海洋安全、海洋健康、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技术(海洋科学与技术、海洋管理经验与技术)国际转让、气候变化与海洋等问题;认为全球海洋治理的方法大约可以分为基本方法、专业方法和技术性方法3个层次。  相似文献   

9.
本文依据热带海洋全球大气研究(TOGA),东太平洋海洋环流研究(EPOCS)、西赤道太平洋海洋环流研究(WEPOCS)、表层热带太平洋观测(SURTROPAC)以及太平洋区域观察)PROPPAC)等计划,对1980~1990年期间在赤道太平洋(141.5°E~85°W,10°N~10°S)所调查的生物化学资料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所得结果是:东赤道太平洋正常年份初级生产力为500~800mg/(m~2·d),El Ni(?)o期间约为150mg/(m~2·d);西赤道太平洋正常年份初级生产力为200~250rag/(m~2·d),El Ni(?)o期间约为300mg/(m~2·d)。研究结论是:El Ni(?)o期间东赤道太平洋初级生产力较正常年份显著降低,西赤道太平洋初级生产力较正常年份明显增加,生物响应均较显著。  相似文献   

10.
研究 与探讨 期 页东海及外缘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场的分析和预报…………………………·、、……、、·、…、杜碧兰、袁小军(l——l)太平洋低纬地区垂直环流圈与海温的季节变化…………………………………………………··赵黔源(l—10)相似理沦在海洋上混合层深度预报中的应用………………、…………………·、……·。、··、··、…·姜景忠(l—18);海洋加热场对副高西伸影响的分析………………………………………………………………李月洪(1—27)夏季风撤退前后低纬高低空环流及高空温度与散度场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1.
文章尝试对全球海洋治理进行定义,并对全球海洋治理的主体、客体和方法进行初步探讨,认为全球海洋治理的定义元素来自于全球化、全球治理、海洋治理、海洋综合管理等概念群。全球海洋治理的主体方面重点介绍了联合国“海洋与沿海区域网络”,认为将来国际非政府组织“NGO”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客体方面列举了非传统海洋安全、海洋健康、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技术(海洋科学与技术、海洋管理经验与技术)国际转让、气候变化与海洋等问题;认为全球海洋治理的方法大约可以分为基本方法、专业方法和技术性方法3个层次。  相似文献   

12.
由联合国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和国际科联发起的全球历史海洋资料抢救计划第二次会议,于1994年3月8~11日在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召开。 全球历史海洋资料抢救计划,旨在抢救濒危损失的历史海洋资料,使其能够在全球变化气候研究以及世界海洋研究和管理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会议的联合主席分别由全球历史海洋资料抢救计划国际计划主席Sydney Levitus先生和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主任侯文峰研究员担任。会议期间,来  相似文献   

13.
赵才 《海洋信息》2000,(1):31-31
第27届国际海岸工程大会/国家环境健康协会2000年教育年会和展览/气候变化通讯国际会议/大地、气候和海洋观测系统发起者和国际全球海洋系统会议/海洋风专题讨论会  相似文献   

14.
沙,泊︺J-,二口」 一︸ .11 ..占 声r‘、Jf海洋国土开友与地理学研究················~一海洋渔业资源的衰退与保护问题·······“·“一我国海岸侵蚀原因及其对策·““···········一我国海岸带生产力合理布局色议·········……广东省海岸带国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谈连云港海洋开发战略设想············……浅谈南海诸岛的开发保护····“············……近期闽南海岸线变迁及其对开发的影响……从天津港的下放自议我国港口改革······……珠海经…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32000千米海岸线,其中陆岸线长18000千米,岛岸线长14000千米,有6500多个岛屿,海域十分广阔。从某种意义上说,当我们把目光瞄准海洋,我们就已经获得了机会。但海洋的合理开发、综合管理、生态保护、领土权益等问题,对我们这样一个传统的“大陆国家”来说,毕竟是全新的课题。今年是“九·五”第一年,中国“九·五”海洋大趋势将如何呢?本刊记者就有关问题采访了我国政府管理海洋的最高职能部门领导——国家海洋局局长张登义。  相似文献   

16.
为加快我国蓝色经济发展,进一步提高我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能力和地位,文章在概述我国与全球海洋治理以及蓝色经济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发展蓝色经济对我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意义,并提出全球海洋治理视角下我国蓝色经济的发展途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是全球海洋治理的重要参与者、建设者和维护者,应促进其不断创新发展;蓝色经济是以实现海洋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寻求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相互平衡的发展方式;发展蓝色经济对于我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具有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体现我国对全球海洋治理的思考和贡献、为我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有助于我国合作性参与全球海洋治理以及加强我国对全球公共产品的供给;在全球海洋治理视角下,我国蓝色经济的发展途径主要包括加强理论和实践研究、积极参与国际议题、总结发展经验以及建立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7.
杨文鹤副局长谈国家海洋管理体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文鹤副局长谈国家海洋管理体制·本刊编辑部1997年6月4~6日,国家海洋局在天津召开了全国海洋厅(局)长座谈会,会议在听取沿海地方海洋管理机构的厅(局)长们关于所在地区海洋工作情况汇报的基础上,着重对在当前新形势下,如何推动地方海洋工作和加强全国海...  相似文献   

18.
西北太平洋陆架海洋通量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10月14~16日在青岛召开。会议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海洋研究委员会/全球海洋通量联合研究委员会、中国海洋研究委员会、全球海洋通量研究中国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联合资助,由全球海洋通量研究中国委员会主办。据初步了解参加会议的有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俄罗斯、中国(包括台湾省)六个国家的代表共60余人,届时国家科学技术委  相似文献   

19.
TOGA海平面中心的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P·C·CaldwellandB·J·Kilonsky(TOGA海平面中心)1引言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海洋台站提供了大量的海平面随时间变化的记录资料,这对了解陆地和海洋之间的边界层的多变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周期从几...  相似文献   

20.
冷静应对《中韩渔业协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韩渔业协定》、《中日渔业协定》生效后,我国部分地区、部分渔民从传统的外海渔场撤回,挤向国内近海渔场。使本来日趋紧张的可渔资源更加吃紧,不少渔民因生计困难而惊慌失措,他们在问:这是怎么了?这是为什么?以后怎么办?针对这种情况,编辑部组织了本期“法·渔业·对策”焦点文章,其中有国际渔业法律制度的发展对世界渔业的影响,有国内海洋法规的发展概况介绍,有威海市海洋渔业局关于海洋渔业现代化建设的探讨和思考,有荣成市渔业经济健康发展的探索,编辑部期望以此帮助相关地区和部分渔民分析问题并找出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