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综述云南天文台在太阳活动22周峰年期间观测到的米波射电频谱资料,处理资料时发现230~300MHz频段有一些有趣的观测现象。如米波Ⅲ型爆发;“blips”;毫秒级Spike与Ⅲ型爆发共存事件;快速脉动等。根据这些事件的现象,讨论了它们的产生机制。  相似文献   

2.
在本文中,我们对米波太阳射电爆发的观测和研究(Spikes以及各类爆发)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对Spikes、米波射电爆发及基和太阳耀斑、CME(日冕物质抛射)的相互关系也给出了比较详细的讨论关加以概括;针对米波射电的未来观测和研究、米波Spikes与广泛的其它太阳耀斑现象的米波射电爆发才耀斑及CME的关系和米波射电辐射的理论问题,在理论和观测两方面提出了未来工作的设想和建议。主要观战和结论有:  相似文献   

3.
许富英  吴洪敖 《天文学报》1995,36(2):220-224
本文着重介绍了紫金山天文台在10cm波段上观测到的太阳射电快速结构事件资料,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得到的一些结果如下:1.快速事件的宽度介于几十毫秒一几百毫秒的变化范围内;每秒出现的频数介于21-1之间;2.从spikes事件的形态上,也有着不同的结构特征;有的spike结构比较简单,基本上是一个个的单脉冲,而有的则比较复杂,即在每个spike尖峰上,还叠加有亚-精细结构。  相似文献   

4.
统计分析了太阳22周峰年期间云南天文台声光频谱仪在230—300MHz频率范围,记录到的Ⅲ型爆发和毫秒级快速脉动共存事件。发现有两种不同的脉动现象:(1)普通型脉动;(2)包迹型脉动,并在此基础上对Ⅲ型一脉动共存事件与之对应的光学活动及相关事件,脉动的形态、周期、带宽等观测特征作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云南天文台四波段快速采样射电望远镜在1990年1月至1991年3月间记录到的毫秒级尖峰辐射事件。结合此期间S.G.D.公布的米波射电大爆发资料,给出了毫秒级尖峰辐射的各种特征,总结出毫秒级尖峰辐射同Ⅲ型、Ⅱ型和Ⅳ型太阳射电爆发的关系,最后做出了相应的解释和讨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1981年5月16日和10月12日光学、射电、硬X射线等观测资料的对比,提出了一个模型,解释了太阳大耀斑脉冲相微波毫秒级尖峰辐射的一些特征及其与各种共生现象(例如Ⅲ型、Ⅳ_(DCIM)型和硬X射线爆发等)物理过程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7.
谢瑞祥  汪敏 《天文学报》1996,37(2):187-200
作为微耀斑能量释放的证据,本文扼要介绍了云南天文台“四频率太阳射电高时间分辨率同步观测系统”(1.42,2.13,2.84和4.26GHz)1989年12月-1993年4月的观测事例,包含低强度的毫秒尖峰辐射(msspike),类尖峰辐射(spike-like),快速脉动现象,两种新的快速精细结构──微波Ⅲ型爆和微波类斑点结构.统计了快速精细结构的寿命,在统计基础上分别以实例描述了各类现象的观测特征.  相似文献   

8.
金声震  李小聪 《天文学报》1995,36(2):173-180
本文简要地讨论了1991年1月至12月太阳峰年期间在2545、2645MHz上观测的51个Spike辐射事件的高辐射流量、短持续时间、窄辐射带宽、快速频率漂移、准周期振荡和偏振成份快速变化等观测特征,并对这51个Spike事件与光学耀斑活动区磁场强度、磁位形及活动区黑子演化类型的密切关系进行了正、反向统计,鉴于Spike的辐射的观测特征与统计特征与已知的太阳射电爆发类型和太阳射电成分的特征有很大的  相似文献   

9.
米波窄带快频漂射电爆发—“Blips”的观测和证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云南天台高时间分辨率(10ms)高频率分辨率(0.5MHz)的射电频谱仪观测分析证认了米波窄带短持续时间快频漂爆发的存在。这种漂发既不同于经典的Ⅲ型爆发,也不同于spike和Ⅰ型爆发,是一种新的米波爆发型别。它的特性与分米波的“blips“相近。  相似文献   

10.
对1990年7月30日云南天文台4波段太阳射电同步观测系统所观测到的大量毫秒级尖峰辐射(ms-spikes)的时间轮廓(包括各种定义的持续时间,上升时间,衰减时间,强度等)作了详细的统计分析,并与米波-长厘米波段的spike的时间轮廓作了一些比较,以求对微波段的spike的时间轮廓的特征有一个深入的了解,进而对研究其辐射机制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对1990年7月30日云南天文台4波段太阳射电同步观测系统所观测到的大量毫秒级尖峰辐射(ms-spikes)的时间轮廓(包括各种定义的持续时间,上升时间,衰减时间,强度等)作了详细的统计分析,并与米波-长厘米波段的spike的时间轮廓作一些比较,以求对微波段的spike的时间轮廓的特征有一定深入的了解,进而对研究其辐射机理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要地叙述了1990年7月30日伴随日面2B级光学耀斑发生的射电爆发,在2840、2640、和1420MHz波段上同步观测结果,其中包括射电爆发在以上波段的秒级时间轮廓和毫秒级时间尺度的spike辐射活动.对它们的形态和频率特征作了简要分析,同时对spike辐射的迴旋电子脉塞增长率、相对辐射频宽和准周期振汤的某些特征及辐射源区的某些物理参数,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和量级的估算.  相似文献   

13.
详细介绍了北京天文台2.6-3.8GHz太阳射电频谱仪在1998年4月15日观测到的一群微波Ⅲ型爆发。它们具有宽频带(>100MHz)、短时标(<100ms)、高偏振(100%)、短周期脉动(百毫秒)、内向快速频率漂移(高于1GHz/s)等显著特征。讨论了它的观测特征、时间轮廓和脉动现象,认为该群微波Ⅲ型爆发起源于等离子体基波辐射,阐述了在高频范围Ⅲ型爆发起源于等离子体基波辐射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北京天文台对FFS事件的观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观测手段和取得的资料两个方面,评价了两个太阳峰年中北京天文台所观测到的太阳射电爆发中毫秒级快速精细结构(FFS)的观测结果.估计了新的观测仪器在第23周峰年将取得的观测结果.也讨论了在观测研究中值得重视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我们用新的时间分辨率短至8ms 的2 .6 ~3 .8GHz 微波动态频谱仪在1998 年4 月15 日爆发和1997 年11 月3 日爆发中发现了微U 型爆发。其顶部频率为3 .2 ~3 .4GHz( 相应的等离子体密度:基波:1 .2 ×1011 - 1 .4 ×1011/cm 3 ,二次谐波:3 .2 ×1010 - 3 .5 ×1010/cm 3) ;根部频率为3 .4 ~3 .6GHz;单个U 型爆发的频率范围为60 ~220 MHz ;上升段频漂率为7 ~28GHz/s;上升段持续时间为8 ~24ms;寿命为16 ~48ms;偏振度大于80 % 。在活动区为偶极子磁场的假设下,估计源区高度约为1 .3 ×104 公里,单一环的高度为250 ~800 公里。由此得出结论:1 .由于高频漂率和高偏振度,似乎发现的微U 型爆发不是Ⅲ型爆发形成,而是尖峰辐射(Spike) 形成。2 .我们发现的是小尺度的微磁环,其尺度与Spike 辐射的寿命相当。我们在1997 年11 月2 日的爆发中发现平均周期为数十ms 的准周期振荡群。在高密度流管的磁声波MHD 振荡条件下,可取得磁环半径约90 公里的结果。由此可以得到微磁环物理尺度的图象  相似文献   

16.
用云南天文台高时间分辨率(10ms)高频率分辨率(0.5MHz)的射电频谱仪观测分析证认了米波窄带短持续时间快频漂爆发的存在.这种爆发既不同于经典的III型爆发,也不同于spike和I型爆发,是一种新的米波爆发型别.它的特性与分米波的“blips”相近.  相似文献   

17.
本文应用当今最高精度的经典仪器光学观测资料、新技术的综合观测资料和单一的VLBI观测资料检测了自由液核章动,得到其周期为415—418天,分析了其运动形态为逆向的圆周运动,并计算了其振幅为亚毫秒级.  相似文献   

18.
萧耐园  张捍卫 《天文学报》1996,37(4):345-351
本文应用当今最高精度的经典仪器光学观测资料,新技术的综合观测资料和单一的VLBI观测资料检测了自由液核章动,到了其周期为415-418天,分析了其运动形态为逆向的圆周运动,并计算了其振幅为亚毫秒级。  相似文献   

19.
太阳微波爆发中精细结构的统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总结了北京天台1991年的2840MHz波段微波爆发中精细结构(FS)事件的观测。从FS的时间标度、强度、共生的微波爆发的峰值流量、FS发生在微波爆发的相位和FS与H。耀斑的关系等关系作了统计分子。发现约67%以上的FS其持续时间为几十毫秒到几百毫秒,85%以上的FS幅度小于200sfu,讨论了FS的时标、强度及22周太阳峰年期与21周FS出现率的差别。  相似文献   

20.
1988年12月16日世界时08h31min至09h41min,云南天文台PhoenixI日冕射电频谱仪(1.42GHz,2.84GHz,4.00GHz)收到一个罕见的微波Ⅳ型大爆发,爆发从米波Ⅳ型一直延伸到微波Ⅳ型,持续时间长,爆发强度大,爆发型别复杂。前后出现了五个主峰段,呈现出1.2min和1.25min的短周期和长周期振荡。在其中的两个频段上叠加有丰富的Spike辐射,根据爆发源区的扭斜磁场位形,我们采用磁俘获模型,计算了源区的有效温度,源区磁场随高度的变化,并算出了峰值频率在8.89GHz,其结果表明爆发是高能电子被磁场俘获,做回旋同步辐射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