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GIS的众多应用中,多边形数据的自动生成和多边形数据拓扑关系的构建与维护都是一种高频率的操作。该文在分析和总结已有多边形数据自动生成算法和拓扑关系生成算法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拓扑信息的多边形数据自动生成算法(PG-TI)。介绍了该算法的数据结构以及弧段邻接关系确定、多边形搜索和拓扑关系确定3个核心过程,重点探讨了使用多边形搜索过程中建立的拓扑信息来提升拓扑关系确定过程性能,在此基础上与传统算法和ArcGIS中对应算法的时间复杂度进行了对比分析和验证。  相似文献   

2.
制图综合不仅是地图学的核心理论和方法之一,而且始终是地图学家关注的焦点问题[1]。居民地街区综合是制图综合的关键部分,而面要素合并是居民地街区综合的一个重要环节[2]。当相邻街区的邻近边的最大距离小于规定指标时进行合并,街区合并效果的好坏在于合并后的街区能否保持原有街区的轮廓特征[3]。研究一种合理的面要素合并算法是一  相似文献   

3.
多边形是GIS研究和应用中使用最频繁的几何对象,该文描述了基于简单要素模型的任意多边形分割算法。从计算几何出发,结合GIS空间数据的特点,将基于简单要素模型的多边形分割算法设计为:1)对多边形及分割线的边界排序,基于扫描线及外包矩形检测查找可能相交的线段,提高相交线段的搜索效率;2)计算交点生成结点信息(包括交点坐标、线号及交点的出入),并存储在独立的单向链表中;3)根据结点链表和原多边形坐标搜索结果多边形。该算法能够分割任意简单多边形(凹凸、曲线边界和带洞的多边形)以及有共享边的多边形。最后在MapGIS7.0平台上,实现了基于简单要素类的多边形分割功能。  相似文献   

4.
多边形顶点的凹凸性是其重要的形状特征,常被应用于制图综合、模式识别等方面.该文利用多边形特有的面积属性,将辛普森面积计算公式引入多边形顶点的凹凸性识别算法中,通过计算多边形中待判断顶点与其相邻两顶点所构成三角形的辛普森面积与整个多边形的辛普森面积的符号异同来判断顶点凹凸性.经推算证明,该算法对于复杂多边形的顶点凹凸性识别同样有效.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四元三角网(Quaternary Triangular Mesh,QTM)对球面面状要素矢量数据的离散化及可视化,该文将基于栅格单元的"边界代数法"扩展到球面三角格网单元,提出了一种基于QTM格网的边界跟踪填充算法,主要内容包括:通过ETP投影实现球面QTM格网与平面三角格网的相互转换,建立矢量线角度与三角格元邻近搜索的对应关系;"边界跟踪"并记录边界格元进行分类处理;最终给出"边界跟踪"下两种不同的填充模式。实验表明,该算法实现了球面矢量多边形在QTM格网中的填充。  相似文献   

6.
针对GIS中线状、面状等复杂形态地理要素,提出一种构建任意发生元Voronoi图的实用算法.主要步骤包括:将复杂发生元离散为点集;对点集采用扫描线算法构建Voronoi图,构建过程中对所生成的Voronoi多边形以其发生点所在要素的序号赋属性值;根据拟定的规则进行Voronoi多边形的合并,得到面向复杂发生元的广义Voronoi多边形,每个复杂发生元有且仅有一个Voronoi多边形与之对应.论述了算法实现的关键过程,并结合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算法的执行效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前,国内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中,多为人员考勤记录系统[1],该系统采用被动式RFID和读卡器结合的方式,属于区域定位;定位表达方式采用文字表述或相对坐标展示其位置,而非地理空间坐标,降低了定位信息的实用价值。Wi-Fi技术已成功应用于井下应急通信、远程监控、巷道离层与变形监[2-4]  相似文献   

8.
简单要素模型下多边形叠置分析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的矢量空间叠置分析多采用拓扑模型,要求建立完整的数据拓扑关系。该文采用简单要素模型,以多边形叠置交运算为例,介绍简单要素模型下空间叠置分析的具体实现,着重讨论多边形交运算的交替搜索算法,在线段求交中对连续出入点、重交点等特殊数据进行处理。在实际应用中,该算法可较好解决大规模复杂数据层的叠置交运算,比同规模的拓扑叠置运算效率高。  相似文献   

9.
提出GIS多边形倒金字塔模型,拓展了模型能够支持的数据结构与适用范围,使其可以应用于普通GIS电子地图中,为采用预生成不同比例尺图面多分辨率表达无极比例尺图形显示技术提供了模型支持,并给出了建模方法,使普通GIS多边形的无极比例尺显示可以依据精度标准进行局部更新和无冗余存储。  相似文献   

10.
1999年7月白令海海盆营养盐和溶解氧的垂直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9年 7月下旬 ,雪龙号科学考察船在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航次中在白令海海盆北部与中部完成了 2 2个深水站的采样作业。营养盐和溶解氧采样分 1 2层 ,共获得 2 71个样品。分析结果表明 :硅酸盐浓度 [Si]、磷酸盐浓度 [P]和无机氮浓度 [N](硝酸盐 [NO3- ]加亚硝酸盐[NO2 - ]加氨 [NH4 + ],主要成分为 [NO3 - ])垂直结构的相似之处在于 :在≤ 2 5m是第一层 ;随后为一个明显的跃层 ;第二层位于 5 0— 2 0 0m之间 ;然后有一个宽的跃层 ;从 5 0 0m至底部 (约3 90 0m)为第三层。其差别在于 :在第三层中 ,[Si]继续缓慢增加 ,而 [N]和 [P]略有减少。溶解氧[O2 ]与 [Si]、[P]、[N]的垂直分布表明在潜温 (θ)极小层以上 (0 .5— 2 .7°C ,盐度 3 3 .0 1— 3 3 .1 7,深度 81— 1 5 7m)的海水是海气充分交换层与生物主要活动层。在≥ 1 5 0m以下 ,[P]、[NO3 - ]两者和 [O2 ]有 >0 .9的正相关性。从表层至底部 ,在整个盐度范围内 ,[NO]∶[PO](其中 [NO]=9[NO3 - ]+[O2 ],[PO]=1 3 5 [P]+[O2 ])在 0 .786 - 1 .0 2 9之间大致均匀分布 ;这表明白令海海盆北部与中部海水的营养特性具有较强的保守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基于线性和岛屿约束的Delaunay三角网构建算法的不足,从减少算法计算机实现步骤出发,研究改进了线段相交判断、首三角形确定等影响域多边形搜索相关算法;在分析当前存在的多边形三角剖分算法基础上,给出了存在重复点(悬边)的多边形三角剖分算法;在影响域多边形搜索阶段充分利用多边形间的拓扑关系信息,消除了岛屿约束内部三角形删除时需遍历三角形数据的不足.算法涵盖线性和岛屿约束的构建,综合性强,效率高且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12.
GPU加速的多边形叠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叠加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最重要的分析功能之一,对多边形图层进行叠加分析要花费大量时间。为此,将GPU用于多边形叠加分析过程中的MBR过滤及多边形剪裁两个阶段。对MBR过滤阶段,提出了基于GPU的通过直方图及并行前置和实现的MBR过滤算法。对多边形剪裁阶段,通过改进Weiler-Atherton算法,使用新的焦点插入方法和简化的出入点标记算法,并结合并行前置和算法,提出了基于GPU的多边形剪裁算法。对实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负载不均衡情况,给出了基于动态规划的负载均衡方法。通过对这些算法的应用,实现对过滤阶段及精炼阶段的加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GPU的MBR过滤方法相对CPU实现的加速比为3.8,而基于GPU的多边形剪裁的速度比CPU实现快3.4倍。整体上,与CPU实现相比,GPU加速的多边形叠加提供了3倍以上的加速比。  相似文献   

13.
增温对杉木幼树细根分泌物的影响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全球变暖愈演愈烈,IPCC(2013)报告指出21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增幅可能超过1.5~2℃[1],许多研究表明,森林生态系统的地上和地下生态过程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温度升高的影响[2]。根系分泌物是植物地下碳输入的重要渠道,每年的碳输入可占光合产物的5%~21%[3],因为大多数根系分泌物可以被微生物直接利用,它是驱动森林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主要有机碳源[4]。根系分泌物主要包  相似文献   

14.
二维Delaunay三角网的任意点删除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基于影响域多边形剖分的点删除算法缺陷,提出一种二维Delaunay三角网点删除算法。首先利用具有拓扑关系的三角网搜索影响多边形,并以三角形矢量面积为工具三角剖分影响域多边形,最后通过镶嵌优化后的剖分三角网完成点的删除,且满足Delaunay法则。通过测试证明了算法的可靠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15.
设计正交实验,采用静态间歇法,研究了土壤中的Cd2+在不同酸雨条件下的解吸特征。结果表明,在实验设定的水平范围内,各因素对土壤中镉解吸能力的贡献大小在间歇操作实验中表现为p H[Ca2+]([NH4+])[SO42-][NO3-]:[SO42-],与动态淋滤实验结果不同;降水的酸度是影响土壤中镉释放的重要因素,[SO42-]、[NO3-]、[Ca2+]、[NH4+]浓度的增大和[NO3-]:[SO42-]比值升高均会促进土壤中镉的释放。  相似文献   

16.
<正>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根系创造了一个能够促进自身生长发育的适宜的根际环境,是植物正常生长的重要保障之一。植物根系除了吸收营养元素外,还不断地向根际环境分泌大量化合物[1],这些由根系不同部位分泌产生的无机离子或小分子有机物统称为根系分泌物[2]。植物根系的分泌作用是其适应胁迫环境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根系分泌作用,植物与根际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流[3]。由于大多数根系分泌物能被微生物直接吸收利用,它是驱动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主要有机碳源[4]。研  相似文献   

17.
GIS中矢量多边形网格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实际的GIS空间分析过程中,为了更加简便快捷的实现某些特定的空间分析功能,常常需要将不规则的矢量多边形区域转化为规则的格网区域。该文介绍了矢量多边形网格化的四类算法:中心点归属法、面积占优法、重要性法和面积内插法。其中面积内插法又可分为面积权重内插法、基于表面模型的面积内插法和基于统计模型的面积内插法。同时介绍了各类算法的实现思想,并比较了其优劣及应用范围,认为基于表面模型的面积内插法是一种比较理想且极具发展前景的矢量多边形网格化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过去的70年(1948—2010年)中陆地表面平均气温每10年增加0.17℃[1],据IPCC(2007)预计到21世纪末,全球平均温度将增加1.1~6.4℃[2]。近20年来,全球相继开展了大量的增温控制实验,研究各类生态系统对全球变暖的响应。据已发表的文献统计分析表明,目前野外增温控制实验主要集中于中高纬度地区的草原、农田、冻原和森林生态系统[3-6],在30°N以南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野外增温实验鲜有报道[7-8]。  相似文献   

19.
多边形主骨架线提取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Delaunay三角网的基础上对骨架线节点进行了分类,通过确定主骨架线的两个端点,运用回溯法提取了多边形的主骨架线,同时给出了详细的算法步骤,并在Visual C++2003环境下实现了该算法。较之其他算法,该算法思路简捷,易于编程,生成的主骨架线形态优良,较好地反映了多边形的主体形状特征和主延伸方向。  相似文献   

20.
环境素养是现代公民素养的重要体现,在对其培养中,高中环境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环境保护21世纪议程》中明确指出应加强高中环境教育[1],同时透过“中学地理新课程标准(实验)及标准解读”[2-5]和“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6]的目标细则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7]中有关素质教育的实质精神,不难看出高中环境教育的使命在于培养具备现代环境素养的合格公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