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1洪水发生情况自2005年6月13~22日受高空低槽、低空切变线和地面低压共同影响,广西出现持续大范围大雨、暴雨、局部大暴雨的强降水天气过程,致使西江、桂江、浔江河水急剧上涨。6月18日09时西江梧州水位到达警戒水位(17.30m),20日02时开始,洪水以每小时超过20cm速度急速上涨。6月21日20时,梧州市拉响了河东防洪堤洪水漫顶进水的第一声预警警报,6h内高程27m以下的人员和物资必须撤离到28m以上。22日05时,响起了河东进水的紧急警报,低水位的人员必须马上撤离,22日06时50分,洪水漫过梧州市河东防洪堤顶,07时水位高达25.43m,超警戒水位8.13m,并…  相似文献   

2.
梧州市洪水与上游暴雨有密切的关系*,梧州市洪水成因主要是由于上游持续性暴雨或大暴雨所致。2004年7月上旬和中旬,广西大部地区出现了持续性暴雨或大暴雨,14日至24日短短十日间,梧州市两次遭遇洪峰,14日和24日西江洪峰分别达到20.97m和22.65m,西江水位分别超过警戒水位3.67m和5.35m。通过对梧州市这两次致洪暴雨过程成因做诊断分析,结果表明:500hPa南支槽受副热带高压阻挡维持在90~110°E之间,850hPa西南急流以及切变线在南方长时间的维持,地面静止锋在江南摆动是广西连续性暴雨产生的重要条件;强暴雨区出现在流场暖湿气流风速辐合区南侧,正涡度区域中心偏南侧与暴雨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不稳定能量的积聚是暴雨维持的必要条,暴雨区对应于850hPasθe高值舌附近件;低层辐合区和水汽供应的作用是强降水维持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利用蒲河流域内所有国家气象站以及区域自动气象站共28站逐小时降水实况、过程降水量、数字高程模型、土地利用、土壤类型等资料,采用FloodArea水动力模型,对2020年6月19日21时-22日20时出现的历史罕见暴雨洪涝过程进行洪水淹没模拟及效果检验。模拟结果表明:1)全过程模拟水位与实测水位整体拟合度较高,确定性系数DC达93.22%;2)蒲河上游来水较小,持续性强降水是造成此次洪涝水位偏高的主要原因,模拟显示蒲河流域中上游水位上涨明显,其中石角水文站模拟的最大上涨水位达7.61米,与实测上涨水位7.14米较为一致;3)FloodArea水动力模型能够较准确地反演出蒲河流域暴雨致洪个例的淹没进程,能够直观地反映出淹没范围、淹没深度的空间差异,且淹没深度与逐小时实测水位的确定性系数较高,淹没深度的突增对洪峰的预报预警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利用流域内所有国家气象站及区域自动站共39站逐小时降水实况、过程降水量和降水落区预报、数字高程模型(DEM)、土地利用、土壤类型以及实地灾情调查等资料,采用Flood Area模型的暴雨淹没情景,对2013年7月5日20时—6日20时大通河流域出现的历史罕见强降水时段进行洪水淹没模拟及效果检验。模拟结果表明:大通河流域中上游水位上涨明显,大部地区涨水超过1 m,部分支流水位上涨超过3 m,竹阳乡、酉华乡和乔木乡的局部地区涨水超过6 m。灾情调查检验表明,对于洪水淹没范围和淹没水深,Flood Area模拟值与实况值均较为吻合,表明Flood Area模型在大通河流域具有较好的洪水淹没模拟效果,可用于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与预警业务。  相似文献   

5.
《广东气象》2005,(3):F003-F003
2005年的“龙舟水”泛滥南粤,6月18-25日持续一周的特大致洪暴雨过程,使广东省遭遇了百年一遇的洪水灾害。受高空槽、切变线和西南季风共同影响,广东省出现了较大范围连续性特大暴雨和强降水,其中,龙门县录得的过程累积雨量1300.2 mm。再加上珠江流域各大江河上游洪水的不断涌入和天文大潮的顶托,西江水位急剧上涨,6月23日中午-24日早晨,西江的封开、德庆、高要分别超警戒水位8.92 m、6.58m、2.68 m,流量达到56300m3/S,北江清远超警戒水位2.18 m。暴洪、泥石流、塌方、洪涝等自然灾害,成片出现在广东的河源、韶关、肇庆、惠州、清远、汕尾、珠海等地区的乡镇,17个市89个县(市、区)762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441.6万人,直接经济损失45.2亿元人民币,特大暴雨造成京九铁路多处地段发生土方溜坍,被迫中断行车10多天。受暴雨和天文大潮夹击,广州珠江最高潮位超过基面2 m。江水漫进广州城,市内低洼地多处水浸超过1 m,南岸的铁轨一度被大水淹没,沿江路、滨江路等大马路水深盈尺,风景如画的小岛沙面顿成水泽。暴雨令著名风景区白云山出现20多处塌方,也令白云机场几度关闭。  相似文献   

6.
低温与洪水     
肖沛和 《气象》1978,4(8):16-16
我县位于西江两岸,地势较低,县城海拔高度32.5米左右。每年6—8月,西江洪水上涨到30米以上,低洼地就会受淹;上涨到32米以上,部分村庄和商店就会受洪水的威胁。能否提前2—3个月作出洪水的予报呢?我们以“春寒夏涝”的农谚为线索,普查本站历史资料,发现本站3月下旬的平均气温,3月下旬日平均气温≤15℃的低温天数与当年洪水水位的高低有较好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94.6”西江流域致洪暴雨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洪水概况1994年6月12~17日,西江上游的柳江、桂江、红水河流域自北向南出现了一次大范围连续性暴雨。广西全区有50个县市过程总雨量超过100mm,其中有17个县市超过300mm,有5个县市超过500mm。有4个大暴雨中心,以柳州地区北部的融安、融水为最强,分别达559.3和545smm。暴雨过程12日从桂林地区东北部开始,稳定在桂林至百色一带。17日向东南移,18日移入南海北部。在12~17日中,三小时降雨量>50mm的就有35站次以上,最大降雨量出现在罗城,15日05~08时为1167mm;其次在永福,13日05~08时为116.lmm,24,J‘时最大降雨出现在来宾…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高要市1949~1998年水文资料以及西江流域封开、德庆、高要三个代表站的降水资料,分析影响西江洪水的因素,找出相关规律,以便作出较准确预测,减少洪涝灾害。1 西江洪涝的预报1.1 西江水位的定义 根据西江下游高要市的水文资料以及历年受灾情况,对水位定义如下: 9.0<H<10.5为警戒水位[1] 10.5<H<11.0为危险水位; H>11.0为灾害水位; 其中H为高要最高水位(m). 据此划分,50年中达危险水位的有21年(表1),出现频率为42%,平均2.5年出现一次;达灾害水位的有16年…  相似文献   

9.
一夜成灾     
嘉兴市6月13日8时—14日8时,24小时降水量达203.7毫米,其中14日0时40分—1时50分(70分钟)雨量85毫米,是53年以来6月份降水强度最大的一次。由于降水量集中,水位剧增,前后8天超过警界水位,4天处在危险水位,全市85%田块受淹、36%面积受害。圩堤、  相似文献   

10.
1主要天气事件1997年4~6月主要天气事件有4月3~4日暴雨冰雹雷雨大风、5月8日清远~从化一花都特大暴雨洪水为月13一16日全省持续性暴雨~大暴雨、6月22~26日持续性大~暴雨。1.14月3~4日,粤西北、粤西南和粤中出现冰雹、暴雨到大暴雨、雷雨大风。清远、茂名两市有7个县降了冰雹,使清新县和高州市的16个镇受灾,2.6万多间房屋损坏,清新县有万余亩农作物受浸,高州市大片农作物被毁损失O.6亿元。1.25月8~9日,清远、从化、花都降特大暴雨。·8日02~20时清远市清城区源潭镇降雨934.3mm,为我省1951年以来24/J‘时雨量之最,导…  相似文献   

11.
选取龙须河流域内及周边气象区域站和国家站的逐日降雨量资料,采用广义极值分布函数来进行拟合优度检验并计算出不同重现期的致洪面雨量。将不同重现期致洪面雨量、小时雨型分布、高程数据代入FloodArea模型进行洪水淹没模拟,得到不同重现期下面雨量淹没范围和水深。结果表明:龙须河流域中下游水位上涨明显,靠近龙须河中游的荣华水文站点模拟水淹最深,出现2次涨水,模拟水位上涨超过3m,通过和实际水文站数据对比,洪水发展过程、最高水淹深度要滞后于降水峰值5-7小时,且与实际的水文站的水位差较吻合,证明FloodArea模型在龙须河流域具有较好的洪水淹没模拟效果,为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和预警业务提供较好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前言1994年7月中旬未至下旬,冷位低压槽持续在两广境内,造成广西梧州地区和广东大范围的大暴雨到特大暴雨。20~25日广东省内有4个市县出现了特大暴雨,37个市县下了大暴雨。其中:珠海市总降雨量达805.smm,斗门县591.smm,深圳市达4804mm。20~23日,贺县307mm,华州27lmm。连山220mm。清远84.smm,连县130mm,连南169mm。加上西、北江上游洪流下冲,特大洪水再次形成,ZI日江门境内的水位再次超警戒标准,直到暴雨过程结束(26日),洪峰才过境b本次汪雨继6月份百年一遇的洪水很坏的设施尚未修复之际,第二次洪水又泛滥起来,部分…  相似文献   

13.
1985年6月1-2日伊犁各地24小时之内普降大雨,其中伊宁县、伊宁市和新源县三地下了暴雨,伊宁县最大达38mm,各地同时出现了7级以上的偏西大风.云天演变颇有特征,以伊宁市为例,6月1日20时以后,Cb云布满全天,继而降阵雨,21时开始大片Cb云快速地自西向东移动,并伴有雷声和狂风,瞬间最大风速达21m/s,地面??线过境(三小时变压为4.2百帕),接着倾盆大雨.20时45分-22时27分,不到两小时的降水量就达  相似文献   

14.
周凝超 《贵州气象》1996,20(6):31-33
1991年7月1~13、16~18‘20~22、29~31日在贵州省中部地区大面积范围连降4次大雨,其中以1~13日暴雨最为集中,强度大、范围广。六盘水、遵义、贵阳、清镇、平坝、安顺、普定等地7月上旬的降雨量达400~600mm(见附图),几乎占年降雨量的一半。乌江上游三岔河、南岸支流猫跳河等地都出现了本世纪最大或次大暴雨洪水。乌江干流、清水江、舞阳河及北盘江等河流出现接近实测最大或超过保证水位的大洪水。省内部分地区出现历史上罕见的洪涝灾害,造成境内4条铁路干线和3条支线一度中断通车。全省65个县、市、特区。区受灾,其中遵义、贵阳…  相似文献   

15.
1主要气象要素统计分析1.1气温1994年广东省年平均气温:北部20.0~21.0C;中部21.0~22.5℃;南部和西南部22.5~24.1℃。徐闻县达24.1℃,为全省最高值。与常年相比,北部偏高0.2~0.5℃,广州、番禹、珠海、深圳等市偏高1.0~1.1℃。各月气温比较:1~2月、4~5月、11~12月偏高;3月和7~8月偏低;6月和9~10月接近常年。1993~1994年度的寒潮出现较早,首次出现在1993年11月21~22日(强度偏弱);另一次出现在1994年1月18~21日,24小时降温5~7℃,48小时降温10~13℃。北部出现霜冻和冰冻,其中北部偏北山区霜日达4~6…  相似文献   

16.
广东百年一遇特大洪涝与气象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6月8~21日,广东连遭9403号强热带风暴、龙卷风、大暴雨、特大暴雨、特大洪涝的灾害.九洲江、北江、西江水位超过或接近百年一遍的特大水灾,灾害波及广东9市60个县,占全省面积2/3,死亡220人,157万人受洪水围困,直接经济损失146亿元。本文就今年这次百年一遍的特大洪涝概况、主要影响系统、气象服务三个部分作一介绍。1特大暴雨和特大洪涝概况6月8日到19日,粤西、粤北和粤西南,降雨量达400~600mm不等。最大降雨中心分布在廉江市、阳山县和恩平市,中心雨量分别为689、563、577mm。其特点是强度大、时间长、面积广,为历史同…  相似文献   

17.
珠江流域的西、北江洪水传至王水市思贤窖后,通过自然调节,汇入珠江三角洲网河区,经八大口门分流出海。马口水文站位于西、北江三角洲同河区的顶端,该站防洪警戒水位为6.SOm,]951~1993年实测最高水位为9.63m。自1951~1988年的38年中,只有4年(1962、1968、1976、1978)出现最高水位超过9.0011,其中在6~7月份出现的机会达75%,故本文将>9.00m的洪水称为大洪水。西、北江流域出现大范围的持续性强降雨是大洪水的直接成因,探讨持续性强降雨过程,对做好洪水预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4次大洪水前期的天气形势特征1.1500hP…  相似文献   

18.
我们公社在1974年6月21—22日,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的袭击。整个暴雨过程32个小时,总降雨量758.1毫米,其中24小时降雨量737毫米,22日13时半—15时,一个半小时内就降雨125.3毫米。 在特大暴雨前,我们气象哨就做了长、中、短期预报,并“以中补长、以短补中”,不断补充订正,为公社党委提供了准确的天气预报。1974年后春少雨、  相似文献   

19.
该文采用黔东南州气象局山洪水位监测站降水量和水位资料,通过分析,翁密河降水量与水位涨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90,水位上涨的幅度是随着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加,降水量越大,水位上涨越明显。水位涨幅与降水量之间的预测方程为:y=0.0139x-0.1724,线性预测方程适用于降水量小于大暴雨以下的量级,对大暴雨以上降水量级的水位预测应该寻找更为科学的预测方法。翁密河起漂点与终漂点之间有支流汇入,且终漂点流域面比起漂点大2.6倍,因此,当有一定降水量且水位上涨时,终漂点的水位涨幅要比起漂点大。当降水量〉20mm时,不利于漂流。  相似文献   

20.
1概况9615号台风9月6日OS时在西太平洋上(15.6°N、131.6°E)由热带低压加强为热带风暴,并向西北西方向移动,6日20时加强为强热带风暴,7日14时加强成为台风,并以30~35km/h的速度向西北西方向移动,8日早晨进入南海东北部海面,中心附近最大风速达45m/s,9日02时中心风速减弱为35m/s,9日11时左右台风中心在吴川市西部沿海地区登陆,风力12级。之后并继续向西北西方向移动,先后经过坡头、霞山、赤坎,遂溪、廉江市南部,14时进入广西北海市减弱为强热带风暴,20时到达百色地区减弱为低压。9618号台风9月13日在南海生成,18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