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汤强  许薇  温佳 《广东气象》2007,29(2):40-41
应用溃变理论的v-3θ图结构分析方法,结合天气图分析了汕头2006年3月23日的暴雨过程。指出南支小槽东传和冷空气南下影响造成了此次暴雨天气过程;对汕头各时次v-3θ图进行对比分析,能明显看出汕头不稳定能量加大、大气层结趋于不稳定,及顺滚流的变化等特征。v-3θ图结构分析方法对预报此次暴雨过程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根据溃变原理[1],利用"→ν-3θ"图对2002年12月桂北出现的冰雹及暴雨天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v-3θ"图在确定强对流天气类型及降水量级上有较好的参考价值,可作为实用有效的预报工具.  相似文献   

3.
根据溃变原理[1],利用"v→-3θ"图对2002年12月桂北出现的冰雹及暴雨天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v→-3θ"图在确定强对流天气类型及降水量级上有较好的参考价值,可作为实用有效的预报工具。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溃变原理中V-3θ图结构分析方法,并结合实例对“2007.06.14”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预测分析。V-3θ图是利用大气中温、压、湿、风的垂直分布判断大气滚流对天气演变的影响来预报天气转折性变化。结果表明在暴雨天气的预测中,溃变原理V-3θ图结构分析方法是一种有效的预测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成都市“7.30”区域性暴雨、大暴雨过程溃变原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溃变原理V^*—3θ图结构分析方法,并结合实例对此次过程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在灾害性天气的预测中,溃变原理V^*-3θ图结构分析方法是一种有效的预测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1998年 4月 2 3日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大范围大风、冰雹、暴雨等强对流天气。这次过程是 50 0hPa贝加尔湖横槽南摆 ,槽前强冷空气南侵 ,中低层长江流域有暖中心发展及副热带高压稳定维持在华南沿海上空等共同影响而造成的。运用溃变图和V - 3θ曲线图对“98.4 .2 3”强对流天气形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溃变图对天气形势的演变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用V — 3θ曲线图可以预报出“98.4 .2 3”强对流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7.
陈育兵 《黑龙江气象》2002,(4):19-19,27
V-3θ图是利用大气中的压、温、湿、风的垂直分布判断大气滚流对天气演变的影响来预报天气转折性变化。并利用V-3θ图对2000年7月29日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出现的一次雷雨过程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8.
根据溃变理论 [1 ] ,利用“溃变图”和“v→ - 3θ图”对冰雹大风和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 ,结果表明溃变理论在冰雹大风和大暴雨天气预报中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可作为实用有效的预报工具  相似文献   

9.
溃变理论在冰雹大风及暴雨预报中的应用实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溃变理论^[1],利用“溃变图“和“υ-3θ图“对冰雹大风和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溃变理论在冰雹大风和大暴雨天气预报中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可作为实用有效的预报工具。  相似文献   

10.
1998年4月23日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大范围大风、冰雹、暴雨等强对流天气。这次过程是500hPa贝加尔湖横槽南摆,槽前强冷空气南侵,中低层长江流域有暖中心发展及副热带高压稳定维持在华南沿海上空等共同的影响而造成的。运用溃变图和V-3θ曲线图对“98.4.23”强对流天气形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溃变图对天气形势的较好的擀示意义,用V-3θ曲线图可以预报出“98.4.23”强对流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溃变原理Vω-3θ图结构分析方法,并结合实例对此次过程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在灾害性天气的预测中,溃变原理Vω-3θ图结构分析方法是一种有效的预测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论述溃变原理v-3θ图的结构特征,并利用其分析预测了2009年6月上旬阳江地区的一次局地特大暴雨过程,结果表明:对于该次局地特大暴雨过程,各家数值预报结果不理想,均为一般量级降雨,暴雨以上量级漏报,但利用基于实际探空观测资料计算得到的溃变原理v-3θ图预测该次强降雨过程,效果较好,并具有一定的提前量。  相似文献   

13.
溃变理论在西北地区冰雹天气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溃变理论”和V—3θ图预报工具,制作了西北地区36个探空站点的V—3θ图。通过对2004年8月发生在青海西部、甘肃东南部和宁夏南部的一次大范围冰雹天气过程V—3θ图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基于溃变理论的预报工具对冰雹天气具有一定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14.
3θ图像在春季强对流短期天气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3θ图像的构成及提供的物理信息,并分析出3θ图像的湖北春季强对流天气短期预报判据条件。  相似文献   

15.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MICAPS 4版的V-3θ图,选取了2018年贵州冰雹、暴雨和大雪3次转折性天气过程,对V-3θ图进行了特征检验和简单应用,得出结论如下:(1)V-3θ图能很好反映大气能量结构变化,其典型特征均有较好体现:超低温结构、顺滚流、θ线多折拐等;(2)不同转折性天气其V-3θ图特征也有所不同:冰雹天气的滚流效应最突出,暴雨、大雪依次减弱;暴雨和大雪对θ_(sed)与θ~*线准平行且近重合要求更高;而冰雹天气过程对对流层顶出现深厚超低温结构更为敏感;(3)当环流形势较弱,常规天气分析难以判断转折性天气时,可利用V-3θ图特征进行辅助预报。  相似文献   

16.
运用V-3θ图像结构预测方法,可判断大气滚流对天气演变的影响,预报天气的转折性变化。对2000年6月沙澧河流域的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概括了具有预测意义的大暴雨过程的V-3θ图像结构特征。无探空站的区域强降水,在周围临近站点资料上亦有较好的反映。  相似文献   

17.
利用气象常规资料和溃变理论的v-30图结构分析方法对2011年4月17日影响广东省大部分地区的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锢凶锋形势对此次过程的强度影响起到关键作用,溃变理论的v-30图结构分析方法对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V-3θ图在区域暴雨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祯烈  周莉蓉  郝利萍 《气象》2003,29(1):20-22
介绍了“结构预测法”在区域性暴雨预报中的应用,特别是在2001年9月20日成都暴雨的预报中,V-3θ图的应用为暴雨的发生和落区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利用卫星气象信息提高地面测站测报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测报接班前或观测前,调看地面图、高空图和红外线云图。借助这些卫星气象资料,初步掌握值班期间控制或影响测站的天气系统、云系等,对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进行技术上的分析和编报方面的预习。如夏季从地面图和700hPa高空图看出测站受东北冷涡影响,并从云图上发现低涡内有中尺度云团发展,根据天气学和实际测报经验,低涡天气在本站出现时,一般会产生阵雨、雷暴天气,有时会出现短时大风、飑线、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对于这样复杂天气的观测编报,如果观测前没有对天气系统和云系的认识和了解,观测时就会感到天气现象出现的突然,有可能顾此失彼,产生误测、误编电码等人为错误。如果在天气现象出现以前,有了对天气系统中可能产生的天气现象的预见,就能在复杂天气出现以前复习有关天气现象观测标准,进行天气电码选择,云的正确编报,“现在天气”和“过去天气”的配合编报。当某些观测项目达到“规范”标准时,根据“天气电码”规定编重要天气报、航危报等。针对可能临时出现的增加项目,要把量器准备好。这样,使测报在任何复杂天气情况下观测,做到心中有数,稳中有序,做到不误测、不漏测项目、不误编天气电码,提高了地面气象站的测报质量。  相似文献   

20.
依据溃变理论和溃变V-3θ结构图的信息数字化,预测天气的转折性变化取得了应用的有效性突破。文中针对沙尘大风天气的预测分析,利用单站探空资料的特性层资料,通过V-3θ图直观反映大气层结的滚流方向、稳定度和水汽含量等信息,以此判断大风、沙尘天气的转折性变化。结果表明,沙尘大风发生前,V-3θ图中位温(θ)、露点温度的假相当位温(θsed)曲线非常靠近,θ曲线左倾明显,整层大气存在顺滚流,且对流层上层存在"超低温"现象;当θsed曲线数值增大,明显靠右,则表明沙尘大风天气将结束。溃变图方法显示了简捷、直观和应用有效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