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之一 《地质论评》1981,27(3):283-284
中国地质学会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上海市地质学会于1980年11月24—30日在上海联合召开了全国地面沉降学术讨论会。早在1964年5月地质部和上海市人委就联合召开过“上海地面沉降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会议”专题讨论上海地面沉降问题,证实了大量开采地下水是导致地面沉降的  相似文献   

2.
一九八七年五月四日—八日在北京召开的山区工程地质环境国际讨论会是在我国举行的第一次国际性工程地质专业学术讨论会。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组织。会议荣誉委员会由国内外知名的教授专家三十人组成,其中有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程裕淇教授,法国的Arnould,M.教授、本届国际工程地质学会主席加拿大的White O.L.博士、捷克斯洛伐克的Matula,M.教授,以及中国的王思敬教授、孙玉科教  相似文献   

3.
庆祝中国地质学会成立60周年 中国地质学会 北载河 8.25.—9.4。 物理探测方法及测试技术在岩体工程和工程地质方面的应用学术讨论会 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 保定6.25.—28。 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座谈会 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地质学会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上海市地质学会联合举办的“全国地面沉降学术讨论会”于去年11月24日至30日在上海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有来自全国各地及上海市有关科研、生产和教学单位的专家、教授,也有年富力强的年青专家和热心学术工作的各级领导同志共135名正式代表和15名列席代表。这次会议共收到57篇论文和5篇译文,其中关于地面沉降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研究论文14篇,运用  相似文献   

5.
《工程地质学报》2006,14(6):733-733
由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广东省地质学会,广东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联合主办的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城市地质环境与工程”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11月14—17日在广州召开。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水利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委托长江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岩体土力学研究所和地质研究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辑部负责筹办的土和土体结构工程特性学术讨论会,于今年5月16日至20日在武汉举  相似文献   

7.
王幼麟 《地质论评》1983,29(5):497-497
由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水利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委托长江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岩体土力学研究所和地质研究所以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辑部负责筹办的土和土体结构工程特性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5月16日至20日在武汉举行,历时五天。这是我国第一次召开的“土的结构”专题学术会议,其目的是为了检阅有关研究成果,交流学术见解,了解研究水平和存在问题,并依  相似文献   

8.
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最近召开了第二次全体委员会,这次会议研究了以下问题: 一、关于1981年度的学术活动 本年度拟举行三次学术讨论会,即岩体力学试验中的地质问题座谈会,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座谈会;岩体的物理探测方法及测试技术座谈会。  相似文献   

9.
简讯     
中国地质学会第二届地下水资源评价及管理学术会议暨第四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6月6日在河北正定召开,由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和地矿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主办。大会交流论文分为四个单元:地下水资源评价及管理的问题研究;渗流  相似文献   

10.
由我会岩浆岩委员会与中国地质学会岩石学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委托沈阳地矿所主办的首届中国北方花岗岩及其成矿作用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9月21日—24日在沈阳举行。会议由我会常务理事、中国地质学会岩石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李兆鼐主持。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地质学会遥感地质专业委员会于去年12月在成都市召开首届水文、工程、环境遥感地质学术讨论会。出席会议有代表100人,列席代表30人。会议收到论文97篇。这次学术讨论会的特点是:遥感技术密切为国家重点经济建设项目服务。论文包括了有关上海经济区、山西能源基地的水资源和工程地质;有关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委托成都科技大学、大连工学院、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共同组办的膨胀岩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7月在大连召开。 出席本次会议的代表来自高等院校、中国科学院、煤炭部、水电部、铁道部、冶金部、石油部的三十个  相似文献   

13.
由四川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中国地质学会矿产资源保护综合利用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矿物岩石材料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非金属矿产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非金属矿专业协会主持召开的全国工业矿物原料深加工及综合开发利用学术讨论会于1993年4月5~10  相似文献   

14.
《工程地质学报》2006,14(1):64-64
2006年1月21日,由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主办,成都理工大学承办的”工程地质关键理论与技术问题学术研讨会”在成都理工大学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近2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5.
2009年6月11~14日,第三届全国岩土工程学术大会在成都金牛宾馆召开. 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是我国岩土与工程界四大学会,即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中国建筑学会工程勘察分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分会联合举办的大型学术会议.大会每3年举办一次,分别由上述四大学会轮流主办.本届大会由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主办.  相似文献   

16.
《地质通报》2005,24(12)
“青藏高原地质过程与环境灾害效应”学术讨论会于2005年11月20—23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第四纪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共同发起,由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第四纪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办公室、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大陆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古地磁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科学院地…  相似文献   

17.
由国际工程地质协会发起,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主办的“山区环境工程地质国际讨论会”于5.4.—5.8.在北京召开。这是我国首次举办的工程地质学科的国际会议。这次会议得到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学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支持和赞助。 国际工程地质协会名誉主席M.Arnould(法)、现任主席D.L.White(加)、秘书长L.Primel(法)、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质学会矿产勘查专业委员会三届一次全委会暨学术讨论会在津召开中国地质学会矿产勘查专业委员会三届一次全委会暨学术讨论会1995年9月28日至10月1日在天津大港石油管理局召开。出席这次大会的代表有86人,分别来自地矿、化工、建材、煤炭、核工业、有色...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全国软弱岩石及软弱夹层专题学术讨论会于1980年9月2日至7日在湖北省宜昌市召开。这是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以来的第一次专题学术会议。来自全国各有关生产部门、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的83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54篇(论文摘要64篇),基本上反映了我国软弱岩石及软弱夹层工程地质研究现状和水平。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谷德振同志主持了会议,并致开幕词。他回顾了我国软弱岩石及软弱夹层研究历史;阐述了它在工程地质学科中的重要地位和工程意义;指出了软弱岩石及软弱夹层今后研究方向。大会开幕式后,进行了近二天的大会宣读论文和专题综述报告;二天小组讨论。小组讨论主要围绕三个问题:1.软弱岩石及软弱夹层的涵义;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差距,今后主攻方向;3.对大会综述的意见以及今后学术活动的建议。与会同志畅所欲言,各抒已见,交流了学术思想和工作经验。本着百家争鸣和求同存异的精神,还组织了各小组的大会汇报与交流。谷德振同志作了题为“国际工程地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报告,受到与会同志的热烈欢迎!兹将本次会议的主要情况分四个问题简述于下。  相似文献   

20.
阎俊峰 《地质论评》1982,28(2):147-147
全国磷矿学术讨论会于1981年11月17—23日在昆明召开。会议是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和非金属矿产地质专业委员会的挂靠单位化工部地质研究所主持召开的。出席会议的代表来自地质、建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