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鲁磊  张红波 《测绘通报》2012,(Z1):588-592
空间数据是涉及对象空间特性的复杂数据,对其拓扑关系的描述与判断在空间数据建模、查询、分析、推理、更新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了基于OpenGIS标准的GIS分析与操作类库Topology Suite(TS)。利用TS所提供的空间拓扑关系操作功能,实现了点集拓扑理论九交模型所描述的空间对象间拓扑关系的计算机环境的判断;设计了空间查询语言。基于.NET编程平台,实现基于Topology Suite的空间数据的拓扑查询功能。最后以实例证明了系统的可执行性,并且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  相似文献   

2.
离散空间的拓扑关系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分析现有拓扑关系表达模型对离散空间目标间拓扑关系表达不足的基础上,从两个方面对现有RCC5模型进行了改进研究:基于模糊集合的分解定理,通过利用空间实体的k阶邻域构造了空间实体的模糊区域,实现了离散空间的连续化;以部分关系作为基本操作算子构建了基于三元组(P(X,Y),P(X,┐Y),P(Y,X))的拓扑关系表达模型,实现了离散空间实体间拓扑关系的表达,集成了空间拓扑和距离关系的定性表达和推理.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已有空间对象拓扑关系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总结了确定性空间对象间拓扑关系和不确定性空间对象间拓扑关系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并探讨了目前空间对象拓扑关系的研究还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空间拓扑规则是GIS软件维护空间拓扑关系的一致性和正确性的主要方法,该方法的具体实现则取决于GIS软件所采用的数据模型。本文针对MapGIS7.0面向实体的空间数据模型"要素-几何-空间"三级数据管理模式提出了一套相应的空间拓扑规则管理机制,设计了详细的针对点线区要素类的一元和二元拓扑规则,并通过实例介绍了应用拓扑规则检查空间关系的过程和算法。该机制被应用于GIS平台软件MapGIS7.0中,很好地实现了对拓扑规则的统一和高效管理。  相似文献   

5.
基于元拓扑关系的线面空间关系集成表达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关系的研究在空间冲突检测、制图综合、空间查询和分析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对空间关系进行细化、集成描述,以解决生产与工程实践中的问题,已经成为空间关系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文分析了目前线面空间关系集成表达方法的不足,通过对线面简单拓扑关系的分析和类型划分,提出了元拓扑关系的概念;研究了元拓扑关系的方位、方向和元拓扑关系之间的连接方式,并提出了线面复合关系的集成表达模型;提出了空间关系集成表达模型的评价指标,并利用该指标对本文提出的模型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基于点集拓扑学的三维拓扑空间关系形式化描述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郭薇  陈军 《测绘学报》1997,26(2):122-127
本文阐明了研究空间关系理论的必要性,分析了拓扑空间关系描述方法的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以点集拓扑理论为基础,运用维数扩展的方法,提出三维拓扑空间关系完善和形式化的描述框架,在此基础上,对三维空间目标中存在着的拓扑空间关系进行了分类,定义了五种基本的拓扑空间关系,并且给出了三维拓扑空间关系最小集的互斥性与完备性证明。  相似文献   

7.
在GIS中,空间物体间的拓扑关系是基本的空间关系之一,直接利用ORACLE SPATIAL提供的简单的空间关系查询操作算子,对九交模型所描述的任意两2维空间的不自相交的线目标间的拓扑关系的判断设计算法,并进行试验验证,实现两线目标间的33种空间拓扑关系的判断。基于ORACLE SPATIAL的线/线目标间空间拓扑关系判断的实现必将推动基于ORACLE SPATIAL的GIS系统的查询、分析和数据更新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模糊面元素空间拓扑关系抽象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郭庆胜  杜晓初 《测绘学报》2004,33(4):307-310
空间拓扑关系的判定是地理信息系统中进行空间查询、空间分析、空间推理等操作的基础.在分析模糊区域空间拓扑关系的基础上,用空间关系向量定量描述这些拓扑关系.依据空间抽象的要求,通过计算向量之间的相关程度,对模糊区域的空间拓扑关系进行抽象,并根据空间拓扑关系的区域分布特征对抽象后的结果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9.
邓敏  刘启亮  徐锐  徐枫 《测绘科学》2010,35(3):58-61
空间方位是一类重要的空间关系,它不同于目前研究较多的方向关系。空间方位关系描述的是三个目标间的空间关系,它的理论基础是基于射影几何中的三点共线不变性。本文首先阐述了空间方位的基本定义、表达基础以及它与拓扑关系、方向关系的区别。然后,重点回顾了6种较为有代表性的方位关系描述模型,指出了这些模型的适用性,并对这些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简要地分析了空间方位关系在GIS中的应用前景以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0.
面状目标之间空间拓扑关系的组合式分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空间目标拓扑关系组合式描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基本空间拓扑关系的组合方法,并根据基本空间拓扑关系,提出了面状目标之间空间拓扑关系的两种分类体系,详细绘制了相应的空间拓扑关系图。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发展模式和特点,介绍了一个较为常用的组件MapObjects.本文以常熟市董浜镇为例,对GIS解决城市规划中的优势进行了分析.主要采用MapObjects和Visual Basic软件并结合常熟市的规划成果,设计开发了常熟市董浜镇规划成果管理地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具有图层控制、视图浏览、空...  相似文献   

12.
田洪军  张继贤  刘正军  税小兵 《测绘科学》2007,32(5):168-169,184
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地理信息系统是实现空间数据动态更新和分析的主要技术手段。本文分析了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更新模式、土地利用图中图斑的特点以及图斑对象的更新模型,结合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更新中的GIS空间分析方法,给出了土地利用动态变更中的图斑模型,采用VB+MapObjects进行了组件式GIS二次开发实现。经过实际数据的检验,证明了程序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可靠性和较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矿井水文地质的实际情况,以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软件MapObjects2.4和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编程工具Visual Basic 6.0构架的技术体系为基础,开发了一套方便、实用的矿井突水风险评估系统,实现了整个矿井水文地质数据(包括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存储、浏览和空间分析等功能,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模糊综合评判等数学模型对矿井突水进行了评价预测和专题图制作。  相似文献   

14.
专题数据编辑模块是应用型GIS系统的必备功能。本文在分析MapObjects在专题数据编辑方面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MapObjects专题数据编辑模块的设计方法,并给出了VB MO在胜利采油厂管网信息系统(SCGIS)中专题数据编辑的具体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5.
DBSCAN空间聚类算法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空间聚类是空间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的主要方法之一。DBSCAN算法可以从带有“噪声”的空间数据库中发现任意形状的聚类,是一种较好的聚类算法。本文介绍了DBSCAN算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应用GIS二次开发组件MapObjects予以了实现。然后,本文将该算法应用于城市规划中,对某城市中小学和商业网点等公共设施的分布进行了聚类分析,并根据聚类结果对城市规划设计规范中的某些条款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基于MapObjects的林业地理信息系统设计及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VB为开发平台,使用MapObjects(MO)集成开发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个林业地理信息系统(ForestGIS),系统包括文件、视图、查询、空间分析、统计、专题制图等模块,实现了对林业资源的实时管理。  相似文献   

17.
简要介绍了空间信息多级网格的核心思想以及网格编码系统,利用Visual Basic开发工具和美国ESRI公司的MapObjects控件,通过空间点坐标、基本网格行列号、网格级别和编码间的转换关系,实现了在地图空间数据基础上生成多级网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空间数据共享与互操作在规划国土管理部门的实现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规划国土管理中涉及的地理信息的特点,介绍了地理信息共享的几种解决方案,并以MapObjects和MapInfo为例说明了基于Oracle的空间数据互操作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19.
为加快地区房产管理的信息化,结合GIS,MapObjects,SDE技术,统一管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Spatial heterogeneity represents a general characteristic of the inequitable distributions of spatial issues. The spatial stratified heterogeneity analysis investigates the heterogeneity among various strata of explanatory variables by comparing the spatial variance within strata and that between strata. The geographical detector model is a widely used technique for spatial stratified heterogeneity analysis. In the model, the spatial data discretization and spatial scale effects are fundamental issues, but they are generally determined by experience and lack accurate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in previous studies. To address this issue, an optimal parameters-based geographical detector (OPGD) model is developed for more accurate spatial analysis. The optimal parameters are explored as the best combination of spatial data discretization method, break number of spatial strata, and spatial scale parameter. In the study, the OPGD model is applied in three example cases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spatial data, including spatial raster data, spatial point or areal statistical data, and spatial line segment data, and an R “GD” package is developed for comput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arameter optimization process can further extract ge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spatial explanatory variables in the geographical detector model. The improved model can be flexibly applied in both global and regional spatial analysis for various types of spatial data. Thus, the OPGD model can improve the overall capacity of spatial stratified heterogeneity analysis. The OPGD model and its diverse solutions can contribute to more accurate, flexible, and efficient spatial heterogeneity analysis, such as spatial patterns investigation and spatial factor explor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