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汉高速公路气象保障服务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速公路气象保障服务系统的设计直接影响公路工程建设及其运营决策质量,通过建立西安至汉中高速公路(简称西汉高速公路)气象保障服务系统,结合施工组织、运行管理实际,提出了高速公路气象保障服务系统应以气象信息全面的气象数据库、功能强大的预报技术平台、经验丰富的预报技术方法为基础,增加高速公路沿线的气象信息监测点,有针对性的开发专业性强的公路气象保障服务模块和决策系统,并给出了设计依据、系统构成以及山区建立高速公路气象保障服务系统的几个关键性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
深圳大运会公共气象服务建设刍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分析气象信息需求和传播,针对深圳大运会气象服务建设,初步探讨公共气象服务3个层面的具体服务需求以及服务要点、气象信息的传播渠道和气象信息的有效传播。介绍了深圳大运会公共气象服务目前的建设情况,着重介绍深圳市气象局研发的新系统、在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新做法,指出应当以大型体育赛事气象保障工作为契机,通过完善各类业务系统建设,积极开展气象服务效益评估和需求调研,充分拓展气象信息覆盖面等工作,加快推进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天气微信公众平台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拓展气象信息发布渠道,使气象灾害预警、天气预报、天气实况等气象信息能够快速推送到用户手中,为公众提供方便、快捷和丰富的气象信息服务。利用微信高效快捷的发布气象信息是文章分析的主要内容,也是解决气象服务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的新型手段。  相似文献   

4.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一代气象预报服务业务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象业务平台是开展气象预报、气象服务工作的基础平台。早期的各种单机版气象服务系统,数据分散,运行环境不一致,大量的信息不能互联互通,缺乏对业务服务流程各环节的有效控制,直接影响气象服务能力的提高。2004年,陕西省气象局下发气象业务平台建设指导意见,各级气象部门把业务平台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宝鸡市气象局立足于现有的气象宽带网网络环境和硬件设施,针对平台建设中数据共享、流程控制、产品加工制作等需求,组织开发了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一代气象预报服务业务平台。  相似文献   

5.
石岚  徐丽娜 《气象》2007,33(S1):162-166
综合运用各种气象信息资源,依托地理信息系统为基本运行平台,有效融合气象信息资源及地理空间信息,对影响交通安全和正常运行的气象条件进行相关分析,以内蒙古的国道、高速为基本点、以路段为基本服务单元,采用面向对象的空间数据模型Geodatabase,建立应用系统运行的相关支撑数据库,并将利用微软COM技术研制的功能模块嵌入于运行平台,实现对整个应用系统的控制和管理,从而建立内蒙古主要公路交通气象监测与预报预警服务系统。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分析农村受众对电视气象节目的心理需求,结合近几年内蒙古气象影视所开展的为农气象服务和自身工作体会,对如何利用影视平台做好为农气象服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内蒙古公路交通气象灾害以及服务情况进行分析,明确了道路积雪、路面结冰、强降水、低能见度、大雾和沙尘是主要的公路交通气象灾害,其中降雪和低温是主要的致灾因子。近年来,内蒙古公路交通气象服务在交通气象专业监测、灾害天气预报、预警以及交通气象服务技术方面均取得了新的进展。与此同时,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内蒙古公路交通气象服务的对策建议:第一,尽可能的加密专业气象观测网站建设,保障预报数据来源丰富;第二,加强需求调研,开发更具针对性和专业性的气象预报预警产品;第三,加强气象、交通、公安三部门信息共享与应急联动机制建设,提高对公路交通恶劣天气的联合防范与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内蒙古气象服务中心推出的"内蒙古气象服务"微信公众平台。主要从"内蒙古气象服务"微信公众平台的产生背景、服务内容、功能设计以及技术开发等方面展开讨论,希望借此能使更多人了解此服务、使用此服务。  相似文献   

9.
王涵  李玲  孙学庆  宋庆武 《气象科技》2014,42(2):283-286
针对基层气象台站气象服务工作对气象信息保障的需求,基于中国气象局卫星广播系统CMACast小站数据接收服务器及其所接收气象资料,设计并开发CMACast内蒙古气象信息Web平台,将卫星下发的气象资料进行解析、可视化和转储,结合Web、Android以及NCL等多种技术,最终实现了Linux下的气象资料可视化和跨平台Web访问及移动终端访问,具有常用气象实况、预报资料调阅显示及一定的本地化设置功能,为基层气象台站提供了一套由Web平台和智能手机客户端构成的决策支持系统,解决了现场气象服务和人工影响天气等工作中气象资料获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针对阳谷县现代农业气象服务需求,依托阳谷县气象局官方网站,基于气象观测和农业气象服务业务,利用MySQL数据库,通过J2EE开发平台和的MVC框架,研发了“阳谷县农业气象服务平台”。该平台可实现中短期天气预报、农业气象观测资料、农业气象服务产品等信息的实时发布,同时具有气象科普和政策法规宣传,以及需求信息反馈等功能,为农业生产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精细化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社会对气象信息的需求,讲述浙江省目前网络气象服务的状况,以及网络气象服务的前景,特别是如何利用现有的通讯手段提供个性化的、定制式的气象服务,一方面可以利用服务手段来收取部分运营成本费;另一方面可以为部分用户提供特色的、收费的个性化气象服务。  相似文献   

12.
文章综述了气象微博在全国气象部门的开展和应用情况,重点介绍了内蒙古气象服务中气象微博的建设现状,并分析了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探讨了应对的措施,以期为气象微博在气象服务应用的潜力挖掘和提升内蒙古气象服务的水平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3.
将韶关气象和旅游信息融合,建设韶关旅游气象信息服务共享平台,将精细化网格预报产品和统计方法结合,并依托卫星、雷达、自动气象站等监测手段,开发精细至景区的逐时至1周天气预报、旅游气象指数、气候景观观赏期预测和气象灾害风险预警等系列化专业性旅游气象服务产品,通过网站和手机app方式为游客、景区和旅游管理部门、社会公众等提供更加方便、准确的旅游气象服务信息。  相似文献   

14.
徐世民 《黑龙江气象》2003,(2):39-39,4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来自社会各个方面对天气预报的需求越来越广泛、越来越要求具有特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固定随时发布的天气预报服务以满足社会的需要。为了方便广大用户,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天气预报服务信息,提高天气预报的服务质量,缩小气象服务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需要建立一套气象短信平台系统。1气象短信平台的技术要点气象短信平台是基于短信息服务的一种智能化信息交互产品。气象短信息平台可同时支持移动、联通、“121”电话短信等三大短信息服务系统,做到应用和业务的即插即用,支持多业务集约式的运…  相似文献   

15.
辽宁省专业气象服务工作平台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辽宁省专业气象服务工作平台的总体结构,并对平台所包含的信息产品数据库、专业气象服务产品制作子系统、信息产品编辑子系统和服务信息反馈子系统进行了概述。平台的建设有效地规范了专业气象服务工作流程,可进一步提高服务产品的科技含量,并为省级专业气象服务业务系统的建设提供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6.
基于ArcGIS Server对气象信息动态显示平台的建设进行了探讨.通过分析ArcGIS Server及其特点,进而对平台建设的总体方案进行了设计,提出了该平台建设的软硬件环境,确定了平台的总体结构和所要完成的主要功能.最后,在.NET编程环境下,基于ArcGIS Server构建了气象信息动态显示平台,只要包括地图数据和气象数据的组织和管理、地图服务的发布与管理、以及网站的开发实现.该平台为更好地掌握气象信息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针对雅安市公众、决策和专业气象服务需求,利用现有气象服务产品和气象资料大数据,基于公有云服务,使用JavaEE+MYSQL技术,构建了雅安市公共气象服务平台。为了灵活满足不同用户的气象服务需求,平台设计并开发了用户展示页面和产品个性化定制的功能。服务平台已通过验收并投入业务运行,结果表明,该平台运行高效、资源利用率高、界面简洁美观、操作方便易用,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扩大了气象信息的社会覆盖面,提高了公共气象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广州市气象部门建立的气象精细化预报产品制作平台、气象服务产品制作平台以及分发平台架构等气象信息服务系统。阐述了针对2014年3月29日—4月3日广州市罕见的暴雨过程,广州市气象信息网络中心借助广州市气象信息服务系统,通过电视、短信、微博、气象网站、PDA手机客户端等多种渠道向政府、公众提供精细化气象服务信息的过程。阐明了应用广州天气官方微博播发信息的理论出发点和实践落脚点。结果表明,广州气象信息服务系统在此次广州2014年首场暴雨天气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服务成效。  相似文献   

19.
紧密结合气象业务需求,对省级气象视频网建设的必要性、原则、内容、规模、功能、风格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运营思路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和设计,使网络电视与手机电视技术在公众气象服务与专业气象服务中得到新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气象科学数据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公益性科学数据资源,是我国历史资料年代长、保存完整的地球信息资源之一。通过收集、整合、集成、标准化和归一化处理的气象数据是气象信息系统中最核心和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也是气象信息系统建设和提供气象服务的最重要的内容。根据“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的总体设计思路和要求,内蒙古气象信息中心,组织科技业务人员,重点围绕数据标准规范、数据集建设和共享平台研制等方面加强全区气象信息共享平台(网站的设计制作、全区气象数据的收集、存储、整编,历史资料、实时资料元数据的编写和共享等工作)的建设。目前,全区气象数据集系统建设已初具规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