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1 毫秒
1.
用于植被冠层分析的高光谱波段的组合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波段数目多和波段宽度窄是高光谱分辨率遥感的两个显著特点。常规的用于分析的波段组合方法在信息的利用上是不充分的,笔者利用六种植物的冠层测量数据作为试验样本,使用了系统聚类分析的方法,找出具有信息相似性的波段,将这些波段划分为同一种通道类型,它们对于植被冠层中的同一种生化成分是敏感的,并使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进行降维,合并处理,得出可以用于实际分析的波段线性组合方法,最后利用前两个主成分的相对得分图,进行不同物种类别的划分,达到识别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渍害土壤肥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渍害土壤的10项肥力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由主成分分析划分的3个主成分可全面概括10项土壤肥力指标的绝大部分信息,且第一主成分与作物的产量呈显著相关,r=0.5573,依此3个主成分对各样点进行聚类分析,可划分为4个不同肥力类型,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土措施。  相似文献   

3.
针对面向对象分类方法进行图像处理时出现大量冗余多边形及其分类结果出现斑点等不足,提出基于纹理特征的分割方法。先对原始图像进行纹理增强、主成分分析、低通滤波和图像分割等预处理,得到原始图像的纹理特征二值图;将二值图作为独立波段与其他波段进行假彩色合成,得到纹理增强图,再对其进行多尺度分割和模糊分类。以南京市浦口区2002年9月SPOT图像为例,分别利用上述两种方法提取图像中的水田信息,基于纹理特征的分割方法克服了面向对象分类方法的不足,并且由于在进行模糊分类时分割出的对象大量减少,一定程度上减小了确定模糊区间的难度,较好地提取出水田信息,提高了图像的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4.
主成分分析在山东省经济发展梯度分区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给出了一种采用主成分分析对多指标进行降维处理,利用表征主成分信息量大小的特征值进行加以求和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计算方法,并选取了22项指标对山东省110个市(县)进行了经济发展梯度计算,划分出了5个梯度区,较地刻划出了山东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规律。  相似文献   

5.
姚爱冬  曹晓阳  冯益明 《中国沙漠》2014,34(5):1215-1221
戈壁地表砾石粒径与遥感多光谱数据、植被指数及地学因子存在相关关系,但这些因子间可能存在着多重相关性,如利用这些因子直接建模估测戈壁地表砾石粒径,则可能出现病态模型。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因子,既可保留多个相关因子的主要信息,又可避免因子间共线性的问题,达到降维、简化模型的效果。因此,本文以新疆哈密市境内山前洪积扇戈壁地表砾石为研究对象,以2010年Landsat TM遥感影像及30 m分辨率DEM为基本数据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选择的43个遥感及地学因子(主要包括影像各波段信息、DEM、NDVI、 GEMI,影像经K-T变换得到SBI、GVI、WVI三个分量,通过纹理分析得到的各个波段的均值、方差、信息熵、相关性及对比度等纹理因子,以及利用DEM提取的粗糙度等)中,筛选提取其主成分。结果表明,第一主成分至第五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98.0%,以前5个主成分作为自变量,借助SPSS软件中的多元回归分析功能,建立戈壁地表砾石粒径估测的回归模型,模型经方差分析及相关性检验,达到显著相关水平。基于建立的估测模型,进行了戈壁地表砾石粒径估测,经验证,实测值与估算值紧密相关。研究可帮助我们了解戈壁的特征,为戈壁区改造利用,认识沙粒迁移、沙漠扩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基于高光谱数据的天山北坡积雪孔隙率反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习阿幸  刘志辉  徐倩  张波 《干旱区地理》2015,38(6):1253-1261
以新疆天山北坡中段典型流域季节性积雪为研究对象,基于高光谱遥感监测技术,分析了融雪期积雪孔隙率与光谱反射率的相关性。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对相关性较高的波段进行压缩,并提取贡献率最高的前四个主成分,以此用来确定神经网络的隐含节点数、输入层、输出层的初始权值,建立PLS-BP模型进行积雪孔隙率反演研究。结果表明:当隐含节点数为3,模型的线性确定相关系数(R2)较高为0.9159,RMSE为0.04,相对误差为0.23。与传统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主成分回归(PCA)建模方法相比,精度较高,所建定量模型可用于高光谱遥感反演积雪孔隙率。  相似文献   

7.
拟探索提高中、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湿地分类精度的新方法,为洞庭湖湿地研究提供方法支持。通过将独立分量分析方法应用于遥感图像分类,并与主成分分析方法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其是否能有效提高湿地分类精度。结果表明,应用独立分量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处理遥感影像,没有造成图像信息损失;Landsat5TM影像经过两种方法处理后,影像清晰度变差,但并不足以影响典型湿地类型的目视判读;SPOT5影像经过两种方法处理后,影像更加清晰。独立分量分析方法可以明显提高典型湿地类型的可分性,但对于草滩地和水田的分类仍然存在缺陷。Landsat 5TM影像经独立分量分析算法处理后,总体精度比原始影像提高11.83%,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处理后的影像精度高5.35%;SPOT 5影像经独立分量分析算法处理后,总体精度比原始影像提高10.7%,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处理后的影像精度高5.07%。独立分量分析基于高阶统计信息,不但能去除波段之间的相关性,而且可以得到分量之间相互独立的特性,增强不同湿地类型的可分离性,从而提高了信息提取的精度。  相似文献   

8.
基于影像多种特征的CART决策树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以扬州市宝应县为研究区,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研究区影像进行数据压缩和单波段数据增强,利用灰度共生矩阵分析第一主成分的纹理信息。运用基于CART算法的决策树分类方法,选用影像的光谱特征值、NDVI值以及纹理统计量值为测试变量,并通过计算确定决策树的节点规则,提取影像中主要地物信息。将分类结果与单纯依靠光谱特征的监督分类法结果相比较,表明基于影像多种特征的CART决策树分类方法分类精度较高,尤其较好地提取了围网养殖区和建设用地。  相似文献   

9.
以山东半岛东部的烟台市和威海市为例,利用层次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研究区各县市湿地服务进行评价,采用自然间断法的方式将各市县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等级进行划分。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评价原理和结果虽有差异,但都将烟台市辖区、威海市辖区划分为高生态服务地区,将栖霞市和招远市划分为低生态服务区。上述两种方法虽然评价原理不一致,但通过互相验证,更能真实地反映研究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状态。  相似文献   

10.
林涛 《地理研究》1995,14(2):107-107
利用微机和基于栅格数据的软件系统,采用主成分分析(PCA)详细分析了浙江省南部飞云江下游地区TM多波段数据的信息特征,从中找出了适合于假彩色合成和土地利用分类的最佳波段组合;利用PCA结果,进一步结合较为新颖二图象增强方法-彩色空间变换(IHS变换),讨论了TM图象PCA变换和IHS变换相互结合的优势,为研究区遥感信息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通过对TM图象信息特征分析和图象增强处理,进行了土地利用自动分类的试验.对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并针对一些具有区域特点、专题信息进行了提取和分析,提出了一些可供当地政府决策参考的区域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
Mangroves are woody plant communities in the intertidal zone of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coasts tha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se zones. The infrared wave band is one of the key bands in the remote sensing identification of mangrove forest, and ALI (advanced land imagery) has a large number of infrared bands. Two angle indices were proposed based on liquid water absorption at band 5p and band 5 of EO-1 ALI, denoted as β1.25 and β1.65 respectively. A decision tree method was adopted to identify mangrove forest using remote sensing techniques for β1.251.65 and NDVI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for EO-1 ALI imagery acquired at Shenzhen Ba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flectance of mangrove forests at band 5p and band 5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errestrial vegetation due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astal wetlands of mangrove forests. This resulted in a greater β1.251.65 value for mangrove forest than terrestrial vegetation. The decision tree method using β1.251.65 and NDVI effectively identifies mangrove forest from other land cover categories. The misclassification and leakage rates were 4.29% and 5.11% respectively. ALI sensors with many infrared bands coul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discriminating mangrove forest.  相似文献   

12.
腾格里沙漠典型植物含水率与地物光谱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物光谱特征不仅是遥感机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亦是遥感应用分析的重要依据。用ASD手持式光谱仪测定了腾格里沙漠10种典型植物的冠层光谱,对测得光谱数据进行包络线去除和一阶微分处理,并在实验室采用烘干法得到植物的含水率,运用相关系数法分析植物含水率与经包络线去除的光谱数据之间的关系,同时分析了不同含水率植物的红边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植物最大含水率为88.19%,最小含水率为37.34%;含水率与包络线去除的光谱数据在可见光(561~718 nm)和近红外(861 nm,894 nm)波段均存在极显著相关性,并建立了两者之间的回归模型,说明可见光近红外波段可以反映沙漠植物的水分状况;不同含水率植物的红边参数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3.
以福建省长汀县河田地区为研究区,在野外样方生物量调查和典型植被光谱测定基础上,对比分析SPOT5影像8种植被指数与马尾松林(Pinus massoniana)碳储量关系,估算区域尺度马尾松林碳储量。结果表明,马尾松林冠层与林下植被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在短波红外波段(SWIR)反射率区分明显。加入SWIR的修正的归一化植被指数(MNDVI)与森林碳储量回归决定系数最高,并有较小的均方根误差,同时可减少林下植被覆盖对马尾松林碳储量估算影响。生态恢复驱动下研究区平均碳储量增加到30.37 t/hm2。  相似文献   

14.
针对林下水土流失缺乏有效判别方法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遥感判别方法。该方法以植被覆盖度、植被健康度、土壤裸露度和坡度为判别因子,采用规则法来建立林下水土流失遥感判别模型,并将其应用于福建省长汀县。结果发现,长汀县有311.66 km2的林地发生不同程度的林下水土流失,其中有13.35%的土壤侵蚀强度达到中度。通过遥感方法识别出的林下水土流失区的空间分布位置可为该县今后深入治理水土流失提供目标靶区。  相似文献   

15.
基于SAIL模型的多角度多光谱遥感叶面积指数反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多角度传感器的陆续出现及植被遥感传输机理研究的深入,多角度遥感逐渐成为地表信息反演的热点问题.以SAIL冠层反射率模型为基础,通过联合多角度和多光谱数据,可以从物理机理角度进行植被叶面积指数(LAI)反演的应用研究.首先通过计算得到多角度多光谱遥感影像的角度信息,并经6S模型纠正后得到多光谱多角度植被冠层反射率数据.然后将PROSPECT模型模拟出的植被叶片反射率和透过率,以及多角度观测数据、LAI和其它实测数据输入SAIL模型,模拟得到了多角度多光谱冠层反射率,进而建立多角度多光谱冠层反射率与LAI的查找表.最后,将影像的多角度多光谱冠层反射率与查找表进行匹配,实现植被LAI的反演.最后对反演结果进行了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反演精度较高,误差均在合理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6.
黄壁庄水库水质参数遥感反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石家庄市黄壁庄水库为研究对象,利用ASD FieldSpec Pro野外光谱辐射计进行反射光谱测量和同步水质采样分析,应用高光谱技术阐释了水质参数(SS、COD、TN、TP)与光谱反射率的关系,为今后利用星载高光谱传感器对黄壁庄水库乃至我国北方内陆水体水质参数进行大面积反演提供理论基础。在分析水库水体反射光谱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微分光谱技术和统计相关方法直接分析、诊断各水质参数的敏感波段,并建立线性估算模型,确定研究区SS、COD、TN、TP的敏感波段分别为715 nm7、04 nm、595 nm8、73 nm。  相似文献   

17.
森林生态系统遥感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生态系统监测技术是实现森林可持续利用与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支撑与信息保障。从4个方面概述了遥感技术在森林生态系统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森林遥感分类及变化监测、森林植被参数遥感反演、森林蓄积量与生物量遥感估算、森林干扰遥感监测等。结合遥感技术的发展,总结了森林生态系统监测中使用的多源遥感数据和各类模型,提出集成地面调查数据、高分地-空雷达扫描监测技术,以及多源光学遥感建模技术和生态系统过程模型,构建多维度、多尺度、高时间密度的森林生态系统监测平台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8.
以香格里拉县2006年TM影像、2006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小班数据为信息源,结合研究区冷杉林地面实测标准地(30m×30m)数据,提取香格里拉县冷杉林TM影像分布信息及标准地纹理特征因子(共48个),对各因子进行相关分析;利用主成分法对纹理特征因子进行因子分析,最终选出13个纹理特征因子利用偏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建模并进行模型精度检验。根据回归估测模型以及提取出的冷杉林各波段纹理特征因子,进行研究区冷杉林郁闭度反演。结果表明,基于遥感影像纹理特征建立的郁闭度遥感估测模型,其RE=13.8%,RMSE=10.39,精度为83.3%。研究区冷杉林郁闭度反演可知冷杉林郁闭度多分布在0.6~0.7范围内,多为中度郁闭林地。  相似文献   

19.
基于无人机遥感的古银叶树群落健康快速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无人机低空遥感与地面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邻海陆地、远海陆地和盐生沼泽生境的古银叶树群落健康进行评价,利用冠层高度、林窗特征、光合有效辐射截面比、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氮素反射指数(NRI)、黄色波段指数(YI)以及森林健康指数(FHI)等遥感指标指征古银叶树群落的健康状况。空-地结合的调查结果表明:1)盐生沼泽生境的古树由于树龄高,其树洞大且数量多,生境内生物多样性最低,邻海陆地生境的生物多样性最高。2)盐生沼泽生境的冠层高度最低;林窗面积最大,数量最少,形状复杂度最低;光合有效辐射截面比最小。以上指标在邻海陆地和远海陆地间差异不明显。NDVI、NRI、YI以及FHI的数值均表现出盐生沼泽小于远海陆地和邻海陆地的趋势,而在远海陆地和邻海陆地间的差异较小。3)无人机遥感的评价结果与地面调查结果契合度较高,客观地反映了不同生境古银叶树的健康状态。基于无人机遥感的评价体系在针对具体植物群落修改完善后,可以作为一种快速、无损和定量化的古树群落健康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以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选取了多时相的Sentinel-1B和Sentinel-2A影像为数据源,制定出9种多时相主被动遥感数据组合方案,用于沼泽湿地遥感分类;分别对根据9种方案整合的多维数据集,进行基于尺度继承的多尺度分割,得到面向对象的分割影像,建立与不同方案对应的特征数据集;采用随机森林机器学习算法,对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