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永安鳞隐石林成因的沉积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雪瑜 《地理学报》1997,52(2):138-145,T001
通过福建省永安市大湖乡鳞陷石林地区两个剖面中埋藏石芽周围红色堆积物的沉积学研究,对鳞稳石林成因加以探讨。堆积物的粒度、矿物 、化学成分分析,以及石英砂表面的微结构,都证实了这些红色堆积物是没有经过搬运的石灰岩岩体的风化残积物,鳞隐石林是石灰岩在一个相当长时间的稳定环境里。  相似文献   

2.
巴江流域演变与路南石林发育耦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巴江喀斯特流域的水系、地貌结构特征,通过多次野外调研,探讨了石林的形态及其在巴江流域内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石林主要发育在二叠系的栖霞组、茅口组灰岩上,岩性和地层的差异对石林的形状有较大影响;石林的分布在地貌部位上并无明显的选择性,在洼地、斜坡及山顶均可发育,但石林的形态和高度在三种地貌部位间有明显的变化规律;以路南群为中心,往北、东方向距路南群越远,石林的高度有逐渐减小的趋势,同时石柱间的距离也越来越大,由簇状石林向分离程度很好的单个石柱变化;天生桥为一地貌裂点,石林的形态和分布特征在其上、下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同时,根据石林发育的“三元剥蚀”机制,结合路南地区的水文、地质、地貌演化史,作者进一步分析了路南石林发育和巴江流域演变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把路南石林的发育划分为三个时期,即路南古湖期、石林遍生期和流域回春期。作者认为,石林的出现和大范围分布并非偶然,而是巴江流域演变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地理教学》2006,(6):45-45
石林这一屹立了6500万年的自然景观正在消亡,“速度已经很快,半年就下降了0.1毫米。”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雒昆利告诉记,在石林旁的2000亩耕地,不断侵蚀着它的植被和生态系统,经过该研究所的考察;已有6500万年的石林正在人类活动的侵蚀下逐渐老朽。  相似文献   

4.
"三元剥蚀"与路南石林发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林是一种稀有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其发育演化有其独特的过程。本文提出了石林发育的"三元剥蚀"机制,通过对土下溶蚀速率、表土剥蚀速率与(石)柱顶剥蚀速率三者不同组合的分析,讨论了石林发育的方向与趋势,并对当前路南石林发育的阶段和方向进行了具体研究。研究表明,作为石林增长拔高源动力的土下溶蚀强度的影响范围是有限的,其下限约在土下10m处,而真正能促使石林快速发育的深度是在土下2m以内。在现代自然条件下,路南石林顶部的剥蚀降低速度为10.4mm/ka,土下的溶蚀加深速度为26.17 mm/ka,石林的实际高度仍以15.77mm/ka的速度在拔高;表土剥蚀速度为650mm/ka,石林的可见高度现正以639.6mm/ka的速度增加,土壤正以623.83mm/ka的速度快速变薄,表明虽然目前石林的可见高度仍在增加,但其发育的最佳时期已经过去。  相似文献   

5.
经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1与石林风景名胜区管理局研究决定,为了鼓励国内外学者到石林进行科学研究,不断深入调查、评价石林风景资源的价值和生态环境特点;不断深化对石林的成因、发育规律、演化过程的认识;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进步、生态环境改善与石林风景事业的协调发展,为石林风景名胜区的科学管理、统一规划、严格保护、永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决定成立石林研究基金。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永安石林为例,阐述分析了石林地貌的现代生物喀斯特侵蚀现象的类型及形态特征。结果表明,地表及地下的生物喀斯特侵蚀营力是石林现代侵蚀过程的主要因素,石林表面的大部分均有微生物覆盖并起侵蚀作用,形成明显的微观及超微溶蚀形态,石林表面的溶蚀作用性质不同于传统认识。对石林地貌发育提出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路南石林形态计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在高  杨明德  梁虹  彭建  程星 《山地学报》2002,20(5):519-525
从流域地貌结构的角度,分析了路南石林形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并根据对石林形态测量的数据,借助于SPSS软件,运用多元统计学的方法,对石林形态进行计量分析,从而揭示了石林形态大小的内在本质规律-石林的高度与宽度的比值符合P-Ⅲ型曲线分布模型。  相似文献   

8.
路南石林现代喀斯特溶蚀速率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路南石林风景区不同地貌部位、土层下不同深度和不同的自然环境下放置石灰岩溶蚀样片一年的溶蚀结果分析,对石林发育现代溶蚀速率得出这样的认识:(1)在除去石灰岩岩石对石林发育的影响后,降水量是溶蚀的主要动力;(2)在一般情况下,土下的碳酸盐岩溶蚀量大于地表2 ̄3倍,但土下的沉蚀与土壤的持水特性和所处的地貌部位有关;(3)植被在石林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并不如所预想的大;(4)路南大小石林从现代溶蚀速度看  相似文献   

9.
刘锋 《地理教学》1997,(2):43-43
说起路南石林,几乎是无人不知,可要说到云南的彩色沙林,所知者可能就少之又少了。这一近年来才发现的罕见的自然景观,必将随着人们的逐步了解而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10.
喀斯特环境中地表水土过程对表层喀斯特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在石林区域的地质环境变化条件下,石林形成是从剥蚀夷平期的厚层红土覆盖环境下的石芽溶蚀发育,至厚层覆土受侵蚀后出露深大石芽,再至现代石林的多重侵蚀改造的宏观演变过程。与地表水土过程有关的的风化壳覆盖溶蚀机制与揭露侵蚀机制是石林发育演变中的两个关键机制。  相似文献   

11.
基于异质性喀斯特地貌结构与喀斯特保护地整体保护利用的关系,将水平蚀低垂直加深的喀斯特地貌发育机制落实于地理信息系统支持的Strahler面积—高程分析,形成整体、海拔段和内部洼地的面积—高程曲线与积分值指标组,以量化石林县域喀斯特地貌演化。结果表明不同地貌发育特征的不同地形面具有不同的Strahler值,其差异和规律性有一定的指示价值。石林县四级海拔梯级地貌处于壮年晚期,为断裂切割与巴江侵蚀基准面差异性控制下的孤丘夷平面分解,属同期异构的回春型地貌区。> 2100 m海拔段为孤丘夷平构造侵蚀溶原中山,洼地不发育。1900~2100 m海拔段为孤丘夷平面转向孤丘溶原洼地、峰丛洼地,暗河不发育。1700~1900 m海拔段为溶丘洼地斜坡,由蚀余状石林—剑状石林—覆盖石林—烘烤石林组成的石林垂直层状结构与溶丘—洼地—暗河—泉群—河谷盆地组成的水平梯级地貌结构,它是水平与垂直地貌过程的融合产物。石林发育区既为水源形成区,也为水土流失区。这是石林保护地整体保护利用的地貌动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夏梅芬 《地理教学》1999,(2):21-21,33
蝗灾与水灾、旱灾自古以来并列为三大灾害。蝗灾时.数千里间草木皆尽.其害尤惨过于水旱灾害。我国在新中国成立之前2600多年时间内,蝗灾就发生过800多次。19世纪末,我国一群飞蝗危害面积达5800平方千米.高度超过1000米,总重量测算为4400多万吨.过境时遮天蔽目.太阳为之失色。东非曾有一群飞蝗以30米的厚度.1500米的宽度前进,待9小时后才飞过这个地区。  相似文献   

13.
<正>华蓥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川东侏罗山式褶皱西部第一复背斜——华蓥山大背斜西翼,川东平行岭谷西部第一山——华蓥山最高峰高登山西坡,石林景区为地质公园的核心景区。伴随着华蓥山的褶皱隆升和断裂构造的发育,出露的二叠系白云岩和白云质灰岩在长期的岩溶作用下,形成色彩亮白、高低错落、分布密集的石林景观。和我国很多著名的石林景观不同,这里的石林为我国中亚热带典型的喀斯特"林中林"景观,石林林中有石,石中有林,石上有树,树从石生,树为石首,石崁树根,树石相衬,石树合一,千姿百态、仪态万  相似文献   

14.
蓝天、白云、花海、石林、牛羊,组成一幅草原画卷。我们饱览重庆市石柱县黄水国家森林公园林海景色后,沿318国道在革命老区鱼池古镇方斗山岩口下车,进入千野草场风景区,观赏石林石芽奇观,陶醉红红的火棘丛中,在茫茫草原骑马射箭,领略蒙古大草原马背民族的勇猛膘悍,做一回"射雕英雄",烤全羊、吊脚楼  相似文献   

15.
云南石林景观美学价值评价研究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以云南石林为审美对象,探讨了石林的景观结构和形象美学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石林景观美感度评价。如何评价自然景观的美学价值(美感度)长期受到人们的关注,关键是对于评价要素的提取难以达成一致。文章提出的景观的科学成因、科学价值与形式美原则相结合,“专家评估法”与“系统调查分析法”相结合的评价方法研究,必将推动自然景观美学价值(美感度)评价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徐凤翔 《湿地科学与管理》2008,4(3):F0002-F0002
巴松错又名错高湖,意为绿色的水,湖面3700多米。巴松错如镶嵌在高峡深谷中的一轮新月,长约12公里,湖宽几百至数千米不等。最深处66多米。总面积25.9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7.
云南石林洞穴发育特征初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石林位于滇东喀斯特高原南部,喀斯特极其发育,以发育了典型的石林地形面闻名退途,倍受国内外喀斯特学者的关注。研究区内喀斯特洞穴极为发育,洞穴在发育分布上受到区域碳酸盐岩地层分布的控制,表现出洞穴分布的相对集中性、洞穴发育对地层的选择性和洞穴发育的成层性等特征。洞穴发育规模绝大多数为中小型洞穴;洞穴多为现代地下洞河,埋藏浅且多天窗,并且洞穴的发育延伸方向明显受裂隙构造的控制,有强烈的方向性。通过对石林地区喀斯特洞穴的发育延伸方向明显受裂隙构造的控制,有强烈的方向性。通过对石林地区喀林斯特洞穴发育条件、洞穴发育规模、分布特征和洞穴发育的古地理环境特征的条件,论述了石林地区洞穴的发育特征。  相似文献   

18.
该文运用基面—径流—形态响应和空间趋势面分析等方法,探讨路南巴江喀斯特流域最高高程(Pa)和最低高程(Lm)的趋势面特征和差异,以及路南石林的空间分布和趋势面的关系。在一次趋势面分析中,最低高程趋势面Lm的倾向较最高高程趋势面Pa向西偏转了12^*,h趋势面的倾角较Pa陡2^*,说明流域的水系和地貌倾斜方向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二次趋势面分析中,Lm和Pa差别不大,石林主要集中分布在曲面比降较大的大、小石林到蒲草村一带。  相似文献   

19.
选取云南石林红土剖面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在岩溶盆地这一独特地貌单元中主量、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 云南石林土壤中主量和稀土元素的组成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通过对化学蚀变指数(CIA)与Na/K比值关系图以及A-CN-K(Al2O3-CaO*+Na2O-K2O)三角图分析发现:石林地区2个剖面均经历了温暖湿润环境下的强烈化学风化作用;石林地区土壤中稀土元素含量较高,其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分布模式表现出高度相似性,且继承了基岩的特征,两者均表现为Eu处负异常,但剖面CK在Ce处表现为负异常,而剖面KP在Ce处无明显变化;2个剖面元素组成及含量变化基本保持一致,表明此地土壤受外来物质影响程度较小,2个剖面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基岩存在一定相似性。  相似文献   

20.
“在第一时间,你就被它震住——就像一颗子弹打穿你的心脏。”大渡河峡谷最深处为2600米,长江三峡不过1000多米,而被誉为“世界第一峡谷”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也才2300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