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章正英 《气象》1979,5(2):13-15
在县站的予报中运用群众经验时,应针对不同的予报对象,抓住实质,深入验证,灵活运用。现谈谈我们验证天气谚语的几点做法: 一、验证天气谚语要研究其内在联系 保定地区流传着很多关于偏东风与降水关系的谚语。如“偏东风,雨祖宗”;“东风不转,阴雨不断”;“雨后东风雨更凶”等,到底它们之间有何关联,如  相似文献   

2.
虹与天气     
陈谋 《气象》1978,4(10):19-19
“东虹晴,西虹雨”的天气谚语,在我国各地流传甚广。从谚语的含义来看,出现东虹未来必是晴天,而出现西虹未来定会下雨。这对中纬度西风带而言,天气系统多是自东向西移动,是可以说得通的。但是,我们经过多年实际检验及通过对1954—1977年历史资料验证发现,“西虹雨”符合我地实际,但“东虹晴”却不全对。如:出现西虹当天、未来第一天、未来第二天有雨(包括微量,下同)的机率分别为84%(32/38)、89%(34/  相似文献   

3.
玉山地区终年四季多刮偏东风,风后多半下雨。群众谚雨有:“风是雨的头”、“四季东风四季下,只怕东风刮不大”、“东风吹、西风顶,不下雨不得行”,“风过午、连夜吼”等等。这些关于测风报雨的谚语,向有经验的老农访问学习,经过我哨几年来的反复实践验证,不断总结,初步摸索出风  相似文献   

4.
唐口是我县终南公社东面廿多里处的一个生产大队。站在我站观测场东望,常可看到该队附近的山脚下有一种云雾现象出现。当地群众称此为“唐口拉烟雾”。且很早广泛流传有“唐口拉烟雾有雨”的天气谚语。(一)烟雾与降雨的规律为了验证“唐口拉烟雾有雨”这条天气谚语,我们十多年来,一直对它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六月份麦收期间的连阴雨是一种灾害性天气。这种天气能使成熟耒收获的小麦发芽、变质、腐烂、给小麦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避免或减少损失,适时收割小麦,我们以当地流传的有关麦收期连阴雨的气象谚语:“清明(4月5日前后)湿了乌鸦毛,麦子水中捞”;“立夏(5月5日前后)东风摇,麦子坐水牢”:“四月初三初四(阴历)雨浇田,  相似文献   

6.
几年来,我们学习毛主席著作,反复实践,不断总结“乌云接落日”这条天气谚语。从多次实践中,我们认识到,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乌云接落日”虽然是下雨的征兆,但不是唯一的征兆。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乌云接落日”才会有雨。为了模清“乌云接落日”的降水条件,我们一方面向有看天经验的老农学习,同时认真观察记载天物象的变化,寻找每次“乌云接落日”后下雨、不下雨的有关条件。经过许多个例分析,反复研究,总结了“乌云接落日”下雨的条件是:(一)乌云在下午太阳快落这段时间内(俗称太阳一杆子高左右)从太阳的南北两方同时接日,东方有条状云急速地从东向西移动,云条横贯东西天;  相似文献   

7.
一、预报思路: 农谚说:“一日大风百日雨”,“春季大风翻、百日下满湾”,“九尽狂风起、一百天下雨”。这些谚语说明天气变化存在着一定的韵律关系,也就是说前期的风和后期的雨存在着一百天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8.
群众看天谚语是我国劳动人民在同大自然长期斗争中积累起来的宝贵资料,我们在应用中体会到:必须很好的结合地区性、季节性加以运用,如“大华晴、小华雨”这条谚语,一般在夏季比较准确,而在秋季和冬季一般只出现少云到多云天气,很少出现降水现象。除了注意季节外,还要结合当地实况使用谚语。在75年秋,我们发现了两次钩卷云,根据“钩钩云雨淋淋”,两次都报了有雨,结果两次都  相似文献   

9.
广文理 《气象》1976,2(2):16-16
“倒风要下雨”,是我区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斗争实践中积累起来的一条看天经验。自1965年8月以来,我们遵照毛主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教导,对“倒风要下雨”这条群众经验先后进行了120次的观测、验证和运用。实践证明,这条群众经验用来预报由睛转雨的转折性天气,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0.
看云测雨     
不同的云是由不同的气象条件所形成 ,由某种云演变到另一种云是有一定规律的 ,因而 ,可以根据天空中出现了某种云 ,来预测未来会有什么样的天气出现。这里 ,我们给出几条前人总结的谚语。您若是有心人 ,不仿也来注意观察各种云的变化 ,也许你会得到更有价值的天气预报经验呢。1 “早晨南云涨 ,当天雨必旺”这条谚语的意思是 :早晨在南或偏南方中低空有较多的饼状黑色云块 (气象上叫高积云 )或大块黑云 ,象海水涨潮一样向天顶转来 ,预示当天有中到大雨。2 “早东黑云升 ,有雨下的凶。”早晨有较多的黑云自东方上升 ,向头顶上空移来 ,向西行…  相似文献   

11.
日华与天气     
陈景奎 《气象》1975,1(9):25-25
在闽南劳动群众中,流行着这样一条谚语:“天上烧饼大变小,天气好不了。”所谓“烧饼”,指的是日华及月华。据老农说,出现这一现象天即将下雨。 我对日华进行了7年观测,并记载了华的变化和天气变化的关系。发现日华的华圈由大变小(由明显变模糊)对未来短期内的天气变化确有指示性(见附  相似文献   

12.
根据新兴县气象观测站1958 ~2011年的9、10月逐日平均气温、最低气温、雨日资料,对新兴县的寒露风气候特征作了统计分析.统计发现:新兴县1958~2011年共出现了54次寒露风天气过程,总天数为290 d,平均每次寒露风天气过程天数为5.4d,最长一次寒露风天气过程达19 d,每年出现寒露风的概率为74.1%,平均每年有1次寒露风天气过程,最多年份出现3次寒露风天气过程,还有10年出现2次寒露风的天气过程.新兴县寒露风类型:湿型占29.6%,干型占64.8%,混合型占5.6%.新兴县寒露风年景:重度的年份占16.7%,中度的年份占20.4%;轻度的年份占37.0%,无寒露风的年份占25.9%.  相似文献   

13.
《气象科技》1975,(6):31-32
“三天南风不由人”是我地以连续南风为前兆,降水为后果的一条常用天气谚语。用本站1962—1973年4月份资料,对14时连续三天偏南风(包括东到西所有偏南风向)过程进行统计,符合三天南风条件的共出现70次;其中58次未来72小时内有降水(占80.6%),30次未来24小时内有降水(占42.8%)。1962—1973年4月份共有降水110次,以三天南风过程为前兆的降水占了全部降水的52.7%。  相似文献   

14.
“未到惊蛰先响雷,四十五日暗天门”是一条天气谚语:运用1966~1980年丰顺县气象资料,进行了分析扣验证,并自1981年以来,经10多年的使用.其准确率为7/8。作为中长期预报,具有一定使明价值,现重作整理,供作参考。1弄清天气谚语的含义3月份的倒春寒天气,是造成春插育秧烂秧死苗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因此,做好春寒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重要课题之一。“未到惊蛰先响雷、四、‘五日暗天河’早在群众中广为流传。谚语中雷是指出现在惊蛰日前的初雷。略是指惊蛰日后多出现阴寒(雨)天气。雷与暗的因果关系,初雷出现在惊蛰日之前,则…  相似文献   

15.
宋锦乾 《气象》1977,3(5):6-6
“三天东南风,(下雨)不用问天公”这条谚语流传很广。在实践中我们有这样的体会,不少谚语在不同的天气形势下,使用效果差别很大。因此,我们就结合地面天气形势,对上述谚语进行了验证。 在验证过程中,我们还注意了以下几点。 1.我国地处季风区,我区盛夏季节的东南季风,往往反映副高的西伸北进加强,对降水没有  相似文献   

16.
月亮和太阳对地球大气的摄引会产生大气潮,因而必然影响天气过程的变化。事实证明,“潮汐与天气有一定的联系,例如,青岛1958——1964年,99次高潮有81次下雨,占82%,其中6月更是每次高潮均有降雨”。我们知道,潮汐的大小随月相变化而变化,既然潮汐与天气有一定的联系,那  相似文献   

17.
《气象》1976,2(9):33-33
天气谚语中充满着辩证法。我们通过验证天气谚语,用矛盾转化分析天气变化,指导预报实践,进一步提高了预报准确率。 例如我地流传着“南风吹吹,北风追追”这样一条群众经验。我们想:南风与  相似文献   

18.
我站位于北京东北方,冬春季主要是受北方冷空气影响,多偏北风,天气以晴为主。但有些年份降雪较多,雪量也较大。为了掌握它的变化规律,几年来我们从运用群众经验和天气谚语着手,进行预报实践和总结,发现“冬阴东风起,雪花满天飞”这条谚语能较客观地反映出冬春季降雪天气过程,具有较好的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本站平时的云天观测中,遇到几次特殊的云天,结果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重要(转折性)天气,它充分说明三性云对未来天气具有指示作用。 (一)雨后(连阴雨)出现的Ac flo: 大家都知道,Ac flo是一种指示性云,它具有晴→雨天气的指示作用。可是我们遇到一次相反的现象:在1982年8月12日12时30分,即在久雨之后,天气趋于逐渐好转之际(当时还是有时多云,有时阴有小雨),出现一次比较标准的Ac flo,(见照片1)。  相似文献   

20.
11月是我县由雨季转入干季的过渡时期,此时风向的变化对后期(冬春)天气有一定的关系,因此,我们用11月偏东风(ESE—ENE)频率年际变化趋势(比前一年多还是少)作为预报因子,预报当年12月到次年4月冷空气活动次数(以日平均气温距平≤-5℃为一次冷空气活动),效果较好(见附表)。 从附表可以看出,当11月偏东风频率比前一年减少,则冬春冷空气次数少于5次;11月偏东风频率比前一年增多或相同,则冬春冷空气次数多于5次,机率为13/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