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朱胜伟 《高原地震》2014,26(4):23-27
通过对格尔木井水氡的正常动态、干扰动态和异常动态的分析,认为该井水氡多年正常动态平稳起伏,呈连续的“n”型变化,低点具有1.5~4年左右的变化周期;在排除干扰动态后,对两段明显的异常动态,引入同井动水位进行对比研究,认为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水氡正常动态的变化受控于动水位的变化,动水位受自流井补给区附近降雨、冰需融化等因素的影响.未发现令人信服的水氡前兆异常.  相似文献   

2.
范雪芳  马朝晖  赵文星  李美辉 《地震》2007,27(2):112-120
系统分析了定襄泉水氡的正常与异常的动态变化。 定襄水氡具有“正弓型”年变化; 依据其主要的影响因素, 一个水文年内可分出气温影响期和降水-径流影响期; 水氡还有季节性短期变化和多年周期变化。 采用“改进从属函数法”, 其定襄水氡异常与华北多次强震有明显对应关系; 前兆异常变化具有破年变、 相关关系改变及多年周期性等特点, 可作为震兆性质的动态判断标志; 正常与异常动态有着相同与不同点, 表明两者间具有一定的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河北怀来3井的水氡正常年变特征,分析了距井孔40m远的热水井抽水与怀来3井水温、流量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995年以后水氡年变化转变为夏高冬低型,其原因主要是受热水井抽水影响。抽水导致流量减小、水温降低和氡值下降;停止抽水后,流量、水温和氡值回升。  相似文献   

4.
依据中国震例(1966~2006年)收录的116个水氡前兆震例,统计分析了水氡前兆异常形态、异常时空分布等特征。结果表明,水氡异常出现的时间范围较广,在震前十几分钟至几年内均有出现,异常开始距发震时间、异常持续时间主要和震级大小、发震机制、异常变化类型等有关,异常台站震中距范围从0~500多千米,异常形态主要有上升、下降、突跳、破年变和其他异常形态等4类,上升、下降、破年变异常动态主要表现为中期异常,突跳型异常动态主要表现为短临异常。最后提取了12个7级震例、31个6级震例前水氡前兆异常特征,归纳强震判定指标。  相似文献   

5.
1979年5月22日和7月25日,分别在四川松潘和甘肃礼县发生了4.7级地震。武山矿泉的水氡对于这两次地震均有较好反应。震前,我们根据矿泉和周围各类泉点组成的“泉网”的水氡变化形态,曾作了予报,震级、地点和时间都对应得较好。认真总结开展“泉网”观测的经验教训,对于探索震前水氡变化规律、监视震情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2000年4月,奇村热水井出现水氡高值“异常”。本文从水点的水文地质条件、水氡异常变化特点、水氡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其机理等方面,对该“异常”的干扰做了比较系统的论证。认为水氡“异常”变化,与周围冷水井抽水有关,而不是地震前兆。  相似文献   

7.
定襄泉水氡异常与地震活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较系统地分析了山西省定襄泉的地震水文地球化学条件、水氡的主要干扰因素和年动态变化特征以及趋势异常的判定与华北地区地震活动关系等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水氡观测的主要干扰是降雨的淡化,水氡的年动态变化规律为春低秋高型;该泉自1979年投入观测以来,共出现3次趋势性高值变化,每次变化均与山西地震带及华北地区的中强地震活动的增强过程有对应关系,表明水氡异常变化与华北地区应力场的增强、调整过程是有关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延边台山洞泉水氡的正常动态,结果表明:正常动态取决于影响因素—流量与气温的变化.年动态中,3—7月主要受气温影响,8月—次年2月主要受流量制约.该文中主要探讨了水氡与流量的关系.该泉流量对水氡的影响存在阈值.高于阈值,流量与水氡二者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在研究水氡正常动态基础上,建立了该点水氡正常动态方程.达对于了解水氡的动态特征与动态变异、定量或半定量排除干扰、提取异常信息、加强地震监视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文中对水氡正常动态的物理涵义作了简要说.  相似文献   

9.
2013年岷县漳县6.6级地震前甘肃天水花牛的水氡出现了与汶川8.0级地震极为相似的异常变化并在震前已被重点跟踪.为了对花牛水氡2013年出现的异常与岷县漳县地震的关系给出合理的判断,本文分析了花牛水氡正常的趋势背景和年变化形态,给出了正常背景和异常变化的判别指标;分析了花牛水氡的主要影响因素,认为气温是花牛水氡出现年变的主要因素,日降雨量达到一定量级才能引起水氡的短暂变化;着重从水氡测值的可靠性、影响因素的不一致性、多学科前兆变化的协调性、异常的重现性、异常与岷县地震的时空相关性等方面对2013年4月以来的异常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证.研究结果可以判定,2013年4月以来天水花牛水氡出现的异常作为岷县漳县6.6级地震的异常是可信并可靠的.  相似文献   

10.
王喜龙  王海燕  付聪  王松阳  杨振鹏 《地震》2019,39(4):158-171
讨论了锦州沈家台水氡活度浓度出现的高幅度波动异常变化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沈家台水氡测项自2004年开始观测以来, 数据变化稳定, 氡活度浓度一般在4~5 Bq/L范围波动, 且具有很好的年周期变化规律。 但在2016年11月20日开始出现高幅度异常变化, 较正常波动范围平均高出约5 Bq/L。 针对此次出现的异常变化, 在排除外界干扰的基础上, 应用临界慢化方法进行高频异常识别分析。 结果表明, 提取的水氡高频信息成分和方差均存在异常变化, 且高频异常与原始数据异常出现时间具有同步性变化特征。 综合测点映震效能、 区域地震活动性、 井水地球化学分析及水氡异常形成机理等分析结果, 认为这次沈家台水氡出现的异常变化与辽西及环渤海地区应力场调整关系密切, 该区应力增强及井水文地质条件的制约是造成水氡出现高值波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河北涿鹿矾山泉所处的地质构造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和水质类型等,对该泉近30年来的原始水氡观测数据进行了处理,对矾山水氡的干扰因素及映震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自1975年水氡观测以来,水氡一直保持夏高冬低的规律,虽因季节性排水有一定影响,但年变形态受干扰较小,在唐山7.8级地震和张家口地区个别中等地震前有一定异常反映,但对20世纪80年代后发生在张家口地区及邻近区域的中强地震反映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重庆井网水位水温同震响应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2008年以来全球范围内发生的5次大地震为例,对重庆井网水位和水温同震响应特征进行了分析,结合井孔水文地质条件和自身观测条件,探讨了不同同震响应现象的可能成因并对其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水位的记震能力优于水温,水位同震响应形态主要包括上升、下降和振荡三种类型,且同一口井水位对不同地震的响应形态不同;水温的同震响应形态主要包括上升和下降两种类型,其中只有荣昌华江和北碚柳荫井水温对5次地震均有同震响应,且同一口井水温对不同地震的响应形态相同。进一步分析表明,北碚柳荫井水位的同震响应能力优于荣昌华江井水位,北碚柳荫井水位的同震振幅与地震能密度成正比,并给出了其同震变化幅度与地震能量密度的对应关系。最后分别对水位和水温同震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丁风和  查斯  赵铁锁  王鑫 《山西地震》2007,(1):20-22,44
2006年8月对清水河水氡进行异常核实发现,排除水点采样系统的变化和仪器标定的原因,2000年以来,该井水氡测值具有比较明显的“夏高冬低”的年变特征。分析认为,清水河水氡2005年8月开始出现的大速率转折下降的原因与采样系统发生了变化和原水口出水量逐步减小有关,是地震异常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永善地震台8年的水氡资料进行了数学处理,发现水氡异常与地震对应率较高。并对水氡异常特征及其机理作了分析.从而讨论了利用水氡资料对本地区短临地震监测的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15.
An earthquake sequence at the transform plate boundary in South Iceland, that included two magnitude 6.5 earthquakes in June 2000, was anticipated on the basis of a centuries-long seismicity pattern in the area. A program of radon monitoring in geothermal water from drill holes, initiated in 1999, rendered distinct and consistent variations in radon in association with these events. All seven sampling stations in a 50 × 30 km zone covering the epicentral area showed a consistent pattern. Four types of change could be identified: 1) Preseismic decrease of radon. Anomalously low values were measured 101–167 days before the earthquakes. 2) Preseismic increase. Spikes appear in the time series at six stations 40–144 days prior to the earthquakes. These anomalies were large and unusual if compared to a 17-years history of radon monitoring in this area. 3) Coseismic step, most likely related to the coseismic change in groundwater pressure observed over the entire area. 4) Postseismic return of the radon values to the preseismic level about three months later, also concurrent with groundwater pressure changes.  相似文献   

16.
Monitoring of subsurface fluid (underground fluid)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fforts for earthquake prediction in China. The nationwide network, which monitors groundwater level, water temperature, and radon and mercury in groundwater, has been constructed in the last decades. Large amounts of abnormal fluid changes before and after major earthquakes have been recorded, providing precious data for research in earthquake sciences. Many studies have been done in earthquake fluid hydrogeology in order to probe the nature of the earthquake. Much progress in earthquake fluid hydrogeology has been made in the last decades. The paper provides a review of the advances in research on earthquake fluid hydrogeology over the last 40 years in China. It deals with the following five aspects: (1) an introduction to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monitoring networks construction; (2) cases of different subsurface fluid changes recorded before some major earthquakes which occurred in the last decades; (3) characteristics of subsurface fluid changes following major earthquakes; (4) mechanism of subsurface fluid changes before and following earthquakes; (5) application of earthquake fluids in the hydrogeology field.  相似文献   

17.
华北地区地下流体中期和转折型短期异常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观测井孔的水文地质条件、大气降水资料 ,深入剖析了华北地区水位、水氡的中期和转折型短期异常变化的直接原因 ,认为水位异常是由于降水量的增大与减少造成的 ,其形成机制主要为降水渗入补给 ;水氡异常的形成原因主要为降水渗入 -混合机制。进而提出“深浅构造的互动作用” ,用以解释流体异常与地震的关系 ,其论点是 :降水、地下水变化可诱发 (活化 )浅层的构造变动 ,而浅层构造活动又引发深部构造活动和地震的发生 ;反之 ,深部构造的活动和地震的孕育 ,使浅层岩石的应力增强 ,在降水、地下水的诱发作用下 ,可导致浅层的构造活动。降水引起的地下水异常是一种广义的地震前兆  相似文献   

18.
应用断层气氡进行地震监测预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许秋龙  王瑞平 《内陆地震》1997,11(2):160-167
概述了断层气氡观测点的地理位置,地质环境和观测条件,用最优周期谱持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观测资料进行了详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观测曲线具有“冬高夏低”的年动态变化和固体潮变化特征。其中固体潮变化是断层气氡进行地震监测预报的力不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