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南岭及邻区的第四纪沉积以冲积物、残积物和洞穴堆积物为主,长期以来缺乏统一的地层格架和时间框架。基于剖面资料和实地调查,将南岭第四纪地层划分为永州-郴州、桂林-贺州、韶关-清远、赣州、道县-阳山等5个地层小区;通过厘定每个小区的岩石地层序列、生物地层和气候地层及其测年成果,建立了综合地层的对比格架。结果表明,南岭第四系与中国更新统泥河湾阶、周口店阶、萨拉乌苏阶和尚未建阶的全新统可一一对比;其生物地层以早更新世巨猿动物群和中更新世晚期以来的马坝人、道县人和柳江人等智人演化为特点;气候地层以洞穴石笋和高山泥炭重建的古气候记录为代表,主要反映东亚季风背景下的南岭局地气候。但由于测年数据较少,冲积层和残积层的对比仍然存在困难;生物演化阶段与气候变化之间也未能详细对比。因此,今后南岭的第四纪地层研究应围绕提高测年精度与建立统一的年代标尺开展,促进综合地层对比的精细化、延伸气候地层的时间尺度并拓展与南海海相地层的对比;这一基础性工作对水文、环境、工程等实践应用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2011年6月25日,南岭科学钻在江西赣州于都县银坑成功开钻。这是国土资源部地质找矿工作在江西革命老区的重要部署,是国家科技专项"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SinoProbe)在南岭重要成矿带组织实施的资源科学钻探井,也是未来超深大陆科学钻探的预导孔,设计钻探深度达到3000m,远远超过以往这个  相似文献   

3.
南岭成矿带下古生界主体为浅变质碎屑岩夹碳酸盐岩、硅页岩建造,是钒钼铀、石煤、磷、铅锌矿的赋矿层位。由于历史原因,早古生代岩石地层序列在湘、桂、赣、粤各省区交界地区存在同物异名现象,需要重新厘定、完善。依据大地构造演化阶段,将南岭成矿带早古生代划分为1个地层区——华南地层区,再依据处于盆地的不同位置划分为6个地层分区,一般在同一地层分区内采用同一套岩石地层序列,基于此,重点对湘、黔、桂、赣、粤各省区交界地区的寒武系和奥陶系进行了梳理,重新厘定和完善早古生代岩石地层序列,废弃部分岩石地层单位,以利于该地区地质矿产图的编制。  相似文献   

4.
南岭地区前震旦纪基底特征及其对铀成矿的贡献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南岭地区是我国很重要的铀矿产地,该区是否存在前震旦纪基底一直的是研究的热点。本在大量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的基础上,厘定了南岭地区前震旦纪基底的存在,详细论述了前震旦纪基底地层——寻乌岩组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了寻乌岩组成岩环境及其对铀成矿的贡献,为南岭地区富大铀矿的寻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南岭地区花岗岩矿床的控矿条件及成矿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南岭地区花岗岩矿床的构造、地层地球化学和花岗岩等的控矿条件,总结了成矿花岗岩的六种成岩、成矿作用类型,讨论了花岗岩矿床呈矿床系列成矿的规律,划分了南岭地区花岗岩矿床的五大矿床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6.
南岭成矿带前寒武系为金、铁、锰、磷及铅锌的赋矿层位,近年来由于高精度测年数据的应用,建立了较为清晰的年代地层格架,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前寒武系岩石地层序列在湘黔桂赣粤交界地区存在同物异名现象,不利于地质矿产图的编制,需要重新厘定完善。本文以武陵运动构造面为界,将南岭成矿带大地构造演化分为两个阶段,按中元古代至青白口纪早期、青白口纪晚期至震旦纪划分出不同地层区。早期划分出两个地层区—扬子与华夏地层区,晚期同属于华南地层区,依据处于盆地不同位置,再划分为六个地层分区。本文重点对湘黔桂交界地区的青白口系上部层位、赣湘桂地区南华系和震旦系进行了梳理,初步形成前寒武纪岩石地层序列,不再采用部分岩石地层单位,以便于编制该地区地质矿产图。  相似文献   

7.
引言“玉山页岩”、“大南岭灰岩”和“秦村系”是1933年高平在江西广丰、王山调查地质时所创立的地层单位,当时分别代表早奥陶世阿伦尼格期、早奥陶世晚期至中奥陶世早期及中奥陶世晚期的沉积。此后,这些名称就长期为人所引用,但对它的含义则有所修正。如《中国区域地层表》(草案)中,将玉山页岩划为下奥陶统,将大南岭灰岩和秦村“组”(系改称组)笼统划为中上奥陶统。1959  相似文献   

8.
广东海相里阿斯統分布广泛,其中包括出露于粵东的兰塘羣。兰塘羣一名系1959年广东省地貭局762队所創,但首次見于1959年全国地层会議南岭区域地层表及张有正为該表所作的报告中。表中建議广东早侏罗世煤系地层“有底部煤层存在的地层名之为金  相似文献   

9.
骑田岭花岗岩体位于南岭中段,总出露面积约520 km2,是一个多期次侵入的复式岩体,被它侵入的最新地层为早三叠世大冶灰岩,在岩体南侧不远处的早白垩世红层中,含岩性与骑田岭主侵入体岩性相近的花岗岩砾石及花岗质碎屑岩夹层,据此可以认定,骑田岭主侵人体的侵位时代为早三叠世与早白垩世之间.广东省地质局南岭区测队(1959)在<南岭侵入岩>中,最早研究了骑田岭花岗岩体,指出它侵位于晚侏罗世之后和早白垩世之前.  相似文献   

10.
南岭带是一条复杂的构造-岩浆活动带,又是我国一条重要的铀多金属成矿带,前人对南岭带的研究了得了大量的科技成果,项目组在前人丰硕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地层清理及断代划分,岩性岩相古地理研究,岩石的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尤其是重磁资料的深层次处理和遥感深层次信息的提取,取得了如下认识;(1)三南-寻乌断裂带是一条从早蜃于至现代长期活动的东西向深断裂带(2)南岭地区经历三次不同规模的南北向开合;晋宁-晚加里  相似文献   

11.
南岭东段地区是世界著名的钨多金属矿集区.近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在该区实施钨多金属矿调查评价,找到了一批具有中大型远景的与花岗岩有关的新类型钨锡多金属矿床,特别是在复式岩体中的花岗岩型新类型钨钼多金属矿床(简称"体中体"式钨钼多金属矿床)和受中、上泥盆统地层控制的层控矽卡岩型钨锡多金属矿床的发现,不仅实现了南岭东段地区找矿...  相似文献   

12.
广西罗城宝坛地区位于南岭纬向构造带的西部与其他构造体系或构造带复合部位,地质构造复杂,造就了宝坛地区是南岭锡矿的一个矿集区。通过对宝坛地区出露地层岩性、区域岩浆岩岩性分析以及对区域构造运动导致的控矿因素讨论,认为锡矿在空间上受到两个不同时期的主导控矿构造及伴生或派生的低级构造的控制。  相似文献   

13.
福鼎银硐铅锌矿区是一个赋存于石炭一二叠系地层中的层状矿床。它是福建省,也是南岭有色金属成矿带临近海域最东端的赋存于上部古生代地层中的层状矿床。研究它的成矿地质特征对于了解区域成矿规律、大地构造和古地理环境等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連阳煤田位于广东西北部,属連县所轄,煤田地层分布面积約2500平方公里。其中,首先勘探的連县煤矿位于煤田西側,面积約110平方公里。地质特征上,煤田所处之大地构造单元为南岭准地槽的西南部,分布了古生代以来之地层,构成一受  相似文献   

15.
安仁长江红柱石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仁长江红柱石矿床位于南岭成矿带中段北缘,五峰仙花岗岩体东部外接触带,属产于二叠系上统龙潭组泥质碎屑岩中的热接触变质角岩型矿床。地层岩性、岩浆活动、岩体与地层接触带形态等因素联合控矿,红柱石矿床的成生与角岩化蚀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
中南地区,特别是南岭成矿带,是我国以锡、钨、钽、铌、锑等稀有和稀土金属矿区为主的重要矿产地。南岭东部地区目前地质工作和矿产开发程度较高,而西部地区相对较低,还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有关这类矿床的地质成因及其成矿作用的研究已有不少成果。现从地质构造、地层岩性、花岗岩、围岩和岩石特征、矿物组合、矿  相似文献   

17.
湘南位于南岭构造带中段偏北地区,区内地层较齐全,岩浆岩活动频繁,褶皱、断裂发育,矿产十分丰富,大型—特大型内生多金属矿田比较集中,为华南重要的找矿远景区之一。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南岭地区泥盆系中成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主要采用高精度的分析数据,确定地层中元素的原始含量,从而探讨主要成矿元素在泥盆系中由老到新,从砂岩、泥岩到碳酸盐岩中,以及在区域上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所编制出版的《南岭成矿带成矿规律图(1∶80万)》,是迄今为止矿种最全、资料最新、信息量最大的全面反映我国南岭勘查成果与成矿规律的区带级别(Ⅲ级成矿单元)成矿规律图。该图件研编实现了4大创新点:① 涵盖了南岭已发现的2903处独立矿产地,包括能源、金属、非金属和水气矿产等4大类的76个矿种,实现了南岭成矿带矿种与矿产地的全覆盖;② 归并了地质底图的地层并淡化显示,突出华南岩体、隐伏岩体的特色,使得不同构造—建造层地质单元的分布格局一目了然;③ 实现了矿产地、规模、类型、时代、成矿系列五位一体的综合图例设计,矿产地表达更简洁、直观;④ 综合成矿系列图、表、成矿体系图、剖面图等,以区域规律图编制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更集中反映和彰显南岭成矿带最新科研成果。该图件的研编有助于直观展示南岭成矿带矿产的时空分布格局,深入总结成矿规律,科学圈定重要找矿远景区,对于全面指导南岭的地质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区域地质》2010,(8):1263-1263
为了推进扬子地台前寒武纪地层的研究工作,促进扬子地台前寒武纪地层格架划分和含矿地层对比逐步取得共识,经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技外事部和全国地层委员会协商,于2010年6月14—19日共同组织召开了扬子地台西缘前寒武纪地层野外现场研讨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