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古火山岩区,对古火山及古火山构造进行再造,这对研究火山作用的演化及其演化规律都是十分有意义的。但是,进而在研究火山活动过程中伴生的火山构造与成矿作用之间的联系则更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现代火山分类古火山机体的划分与鉴别是火山地质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題。古火山活动状况的复原再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古火山类别的认识。不同类别火山的活动方式不同,规模悬殊,火山堆积物的岩相、岩石类型组合和厚度各有其特点。有关火山著作中现代火山分类,如夏威夷式、伏尔干式、斯通博利式、庇里式等,主要针对爆发强度,着眼于大型火山和对人类生活影响较大的火山进行研究。在综合参数方面考虑不周全,难于应用于已不再爆发的火山。国际地球物理与大地测量联合会(IUGG)下属的国际火山学协会(IAVCE)为了编制后中新世世界火山目录曾提出一个火山分类方案,着重以形态和物质成份出发,照顾到火山活动方式,这一方案曾三次修改,最后得到采纳:  相似文献   

3.
东天山喀尔力克康古尔塔格组火山岩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兴龙  郑玉洁  倪梁 《新疆地质》2004,22(3):296-299
准噶尔板块南缘喀尔力克古生代岛弧带内的中泥盆世火山活动较为频繁,喷发韵律主要为溢流-沉积及爆发-沉积,每次火山活动后均有停歇间断,间歇期沉积火山碎屑沉积岩和正常沉积岩.爆发相中岩石出现较多的熔结凝灰岩,沉积相中出现植物化石,是陆相火山-沉积体系的特点.火山喷发系数由西向东为61.94%~30%,其中具溢流相岩石减少,爆发岩相增多的演变特点,根据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综合分析研究,反映火山活动具陆缘弧构造环境的特征.除上述火山岩相外,还存在古火山机构——火山颈相的岩石,具中心式火山喷发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深圳大鹏半岛和香港地区古火山活动带,分布于广东省东部火山活动亚带莲花山火山喷发带上,属于浙闽粤港火山活动带,也是环太平洋火山活动带的一部分。为研究两地火山岩的成因机制、构造演化过程以及两地火山活动的异同点,本文采用实地考察、同位素测年等方法,从火山地层、构造和火山活动性等方面,对大鹏半岛与香港火山活动特征异同点进行对比研究。研究发现两地火山具有相似的沉积环境、相同区域地质构造背景,经历了相似的地质演化过程,火山活动时期也基本相同。二者的不同之处是地貌特征和地质景观不同,各具特色。香港的火山机构存在超级破火山口,六边形柱状节理普遍发育。大鹏半岛火山以火山穹丘为特征,典型火山地质现象是球粒、石泡、流纹、火山碎屑较为发育。根据同位素测年分析,大鹏半岛火山岩同位素年龄值为137~161 Ma,为侏罗纪晚期至白垩纪早期的产物。  相似文献   

5.
新疆阿希金矿区古火山机体及其控矿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马润则  王润民 《新疆地质》2000,18(3):229-235
新疆伊犁盆地南北两侧广泛分布有早石炭曲中基性-中酸性火山岩。通过对盆地北缘阿希金矿区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火岩、次火山岩岩石学、岩相学及古火山机体的详细研究,探讨了古火山机体和次火山岩相对金矿床的控制作用。认为沿古火山机体发育的环状断裂穿其深渊并与区域线性构造复合的部位是有利的构造条件,火山活动晚期侵位于火山 是成矿的重要围岩。  相似文献   

6.
火山是唯一能够直接反映地球深部存在岩浆的地球动力学现象,对于地球气候演变和宜居性具有重要影响。相比年轻火山,古老火山因其活动过程完整、且可能剥蚀出露多阶段火山喷发产物及岩浆通道、岩浆房等,从而为揭示火山岩浆系统演化和火山活动过程提供重要的研究窗口。本文选择中国东南沿海晚白垩世长屿破火山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火山地质、岩石学、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以期揭示其火山活动历史及其对中国东南沿海白垩纪古环境的启示意义。长屿火山出露面积约100km^(2),呈近圆形分布,具有较厚的火山地层厚度(总厚度约570m),类似于破火山内的火山堆积特点。由早至晚三个喷发阶段形成的流纹质角砾凝灰岩都显示了典型的火山碎屑流相的特点,发育典型的条纹斑状结构,但表现出不同的晶屑、玻屑及岩屑含量以及熔结程度等岩相学特征,反映火山喷发从初始到高峰、再到减弱的过程,最后岩浆沿火山通道侵出形成流纹斑岩穹隆,标志着火山活动的结束。长屿火山的火山碎屑流式喷发伴随着快速的岩浆房塌陷,以及缺少普林尼式空落堆积,反映了火山活动发生在伸展的构造背景。系统的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获得了不同阶段火山岩一致的形成年龄(97~96Ma),暗示它们具有较短的形成时限,是由同期火山岩浆活动先后喷发形成的。长屿火山岩高的SiO_(2)含量(67%~76%)以及分异的锆石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喷发岩浆来自晶粥提取的熔体,并有晶粥来源晶体的混入。此外,我们在长屿火山岩中发现了南洋杉型丝炭化木(贝壳杉型木属),暗示晚白垩世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可能为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山地气候环境,表明中国东南沿海白垩纪大规模火山活动,在古武夷山脉以东地区形成了地形高耸的海岸山脉。  相似文献   

7.
福建明溪盖洋地区震旦纪火山岩及古火山构造恢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溪盖洋地区广泛发育的震旦纪火山岩,均已遭受区域变质,前人多数是从变质岩角度对其作研究,笔者是从火山岩及火山作用角度,在调研变质火山岩岩石宏观与微观特征的同时,着重调查古火山构造,研究不同火山产物空间分布特征,寻找残存的古火山构造形迹,并结合遥感资料信息。初步恢复古火山中心,为研究这一时期火山活动特点乃至南平-宁化构造-岩浆带的演化及古构造环境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8.
西天山石炭纪火山-沉积盆地铁锰矿成矿规律浅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西天山石炭纪火山-沉积盆地是在穆云库姆-克齐尔库姆-伊犁微板块上形成的陆缘盆地,在伊犁石炭—二叠纪裂谷带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拉张至稳定再拉张、火山活动剧烈→平静→强烈的地质构造及火山活动发展过程,控制了盆地内以铁为主的火山成矿作用、火山-沉积成矿作用及化学沉积成矿作用,形成了西天山海相火山-沉积型铁(锰)矿床,具有距火山活动中心由近到远,成矿类型由火山喷溢堆积型至火山沉积型再到化学沉积型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
正1840威廉·摩根记录了火山爆发的破坏力,古老的火山活动可以用于现代气候变化模型研究。就在2亿年前恐龙灭亡之前,一场大灾难使得地球上的大部分生物灭绝。主流研究理论认为是大规模的火山喷发,触发古大陆被撕裂成为单独的大陆。一项由南加州多尼斯夫学院的研究更加证实了该理论,且气候如此快速变化也对地球上的生命产生影响。随着熔岩流,火山喷发释放大量的CO2,极大的破坏了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0.
沂沐裂谷是中国东部呈扇形展布的大陆裂谷系,从晚侏罗至白垩世裂谷岩浆活动强烈,发育了一套碱性、钙碱性火山建造,尤以中生代钙碱性火山活动具有特色,并常常形成许多巨大的古火山机体,本文通过对产于古火山机体中两个含金斑岩铜岩床研究,初步得出其主要成矿地质特征。  相似文献   

11.
陆相火山岩区岩石地层划分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巫建华 《地质论评》1999,45(7):93-100
陆相火山岩区火山产物的旋回、岩相及韵律性是 火山 活动发生及演化阶段 性的反映,也是岩石地层划分应该兼顾的重要特征之一。岩石地层划分的依据是岩性岩相特 征,各岩石地层单位均有具体的岩性岩相内容,并有别于相邻的岩石地层单位。因此,陆相 火山岩区的岩石地层划分,在满足岩石地层划分要求的前提下,应把火山活动产物的自身特 点 作为重要的依据。若将岩石地层单位“群”与火山旋回、“组”与复合岩相、“段”与火山 岩相或沉积岩相、“层”与火山岩相的基本类型对应起来,可建立起岩石地层单位“群”与 火山活动阶段、“组”与火山构造演化阶段、“段”与火山活动期或间隙期、“层”与火山 作用 类型的直接联系,从而使岩石地层划分与火山活动的历史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火山岩顶、底地层中的微古化石组合研究表明:塔河油田火山岩的形成时代为二叠纪。岩石学、岩相学、地球物理测井与地震学综合研究结果显示,火山岩主要为英安岩和玄武岩。存在两次火山喷发旋回,形成下部玄武岩、上部英安岩或单一英安岩的垂向火山喷发序列。玄武岩呈带状分布于研究区西部和南部古地貌低洼区,以上平下凸的透镜状河谷充填式地震反射为特点;英安岩分布于北部及东北部地区,以下平上凸的丘形反射形态为特征。可划分出火山爆发相、火山溢流相和火山沉积相3个岩相带。火山爆发相位于火山喷发中心地带,研究区以火山熔岩溢流相为主,火山沉积相布范围局限,位于岩体边缘。火山活动具有喷发频率低、间隔时间短、以宁静的溢流式喷发为主间或伴随较强烈的爆发式喷发为特点。火山活动喷发中心可能是由西南逐渐向东北方向迁移的。  相似文献   

13.
崔天日  钱程  江斌  唐振  张超  陆露  吴桐  陈会军  张渝金  杨柳 《地质学报》2017,91(11):2409-2422
长白山天池火山是地球上最大的活火山之一,其形成演化过程复杂。本文在对天池周边工程钻岩芯资料系统整理的基础上,以本次在北坡"U"形谷中开展的CZK07钻岩芯为研究对象,揭示天池火山白头山期火山锥体之下的火山喷发物物质组成和火山地层层序变化特征,分析火山活动过程中伴生火山作用的表现形式及断裂构造的活动特征。CZK07钻岩芯较全面地记录了天池火山早期活动、早期造盾、晚期造盾和造盾之后前造锥阶段火山活动的火山地层层序。其中天池火山早期活动记录由蚀变较强的流纹岩组成;早期造盾由军舰山组橄榄玄武岩夹辉石玄武岩组成,形成于上新世;晚期造盾由漫江组粗面质(橄榄)玄武岩夹粗面岩组成,形成于早更新世早期,且至少存在3期火山活动;造盾之后前造锥阶段的火山喷发物由小白山组粗面质熔岩及碎屑岩组成,形成于早更新世晚期。伴生的火山作用记录表现为造盾晚期的玄武质次火山活动,造锥阶段的粗面质次火山活动及伴随发生的蚀变和隐爆现象,及全新世大爆发阶段的隐爆角砾、热液蚀变和次火山活动等现象。天池火山地区晚新生代以来高角度张剪性断层的活动强烈,推测与"U"形谷的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火山活动是在某个地质作用过程中瞬间发生的突发事件,而火山活动又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不均衡性。火山活动区特有的构造形迹无论是在空间上还是时间上均无一不与成因具有一致性。本文将从火山活动、火山机制、火山构造、分布等特征,探讨黑龙江省东部(饶河、密山、东宁地区)中生代火山生成环境、活动规律、分布特征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依据彝良向斜煤矿区钻孔资料,峨眉山玄武岩之上的宣威组底部广泛分布着数层厚薄不一的凝灰质泥岩,煤层夹矸中有火山蚀变成因矿物组成的粘土岩,这些火山活动所形成的玄武岩、凝灰质泥岩、煤层粘土岩夹矸在时空分布特征上反映了火山活动的规律,火山活动控制着区域沉积环境及成煤环境的演变。研究区自西向东受火山活动的影响逐渐减弱而使东部的含煤性优于西部,煤层的分布与火山活动痕迹呈此消彼长的关系,反映了火山活动的逐渐减弱使得宣威晚期逐渐形成了稳定的成煤环境。因此,研究区东部宣威组上段地层是煤炭资源进一步勘查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火山活动是太阳系内所有行星和多数卫星共同经历过的地质作用.类地行星及它们的卫星表面普遍分布着多种火山和火山岩.其中金星、火星和月球与地球上的早期(始太古代)火山活动有许多相似性.现在,火星与月球上的火山活动早已停止,而金星和地球上仍有火山活动.类木行星的卫星上主要活动的是"冰火山",它们之中有些还有十分强烈的活火山活动(如爱莪和海卫一).对太阳系天体火山作用的对比研究能够提供认识太阳系和行星演化、天体深部和浅部地质作用过程、矿产资源形成以及生命的起源和演化等重要信息,是比较行星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渤海湾盆地中部埕岛地区火山多期活动,对储层发育、油气运移及成藏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影响。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中生界火山岩储层上,对新近纪火山活动及油气成藏的影响认识不足,制约着埕岛东部油气的进一步勘探。本文综合区内应用测井、录井及地震资料,阐释了火山岩岩性、岩相及活动性等特征,并进一步探讨了火山活动对油气成藏过程的影响。研究区火山岩主要为灰黑色玄武岩,地震剖面上火山锥的形态较为清晰,平面上呈现串珠状或链状分布。结合地震相及钻井揭示岩电特征,将新近系底部火山岩岩相划分为火山通道相、爆发相、溢流相、火山沉积相和侵入相5种类型。火山活动始于新近纪早期,持续3~5 Ma即消亡,形成局部发育的角度不整合,并导致沉积环境由湖泊三角洲向辫状河的转变。研究区在火山活动和火山岩体作用下,重塑了油气输导及侧向遮挡条件,形成多种油气藏类型,与火山活动相关的岩性及火山岩体遮挡型油气藏是下一步勘探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8.
系统地总结了不同时间尺度内火山活动影响气候的机理,回顾了不同区域冰芯记录火山喷发物质沉积信号的研究历史,阐述了不同气候模式对火山活动影响气候的数值模拟结果,并指出了相关研究中存在的不确定性.结果表明:火山活动通过释放大量的火山物质气溶胶影响气候波动,在年际至年代际时间尺度上,这种影响是显著的;然而,在更长的时间尺度上这种影响是否仍然存在,尚需更多研究的证实.冰芯中火山喷发物质沉积记录为研究历史时期火山活动及其气候影响提供了必要的参考资料,相关的气候模式利用该沉积记录较好地模拟了火山活动对区域乃至全球尺度气候的影响,为我们认识火山活动影响气候变化的机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同时也为研究未来火山活动对气候的可能影响提供了参照.但是,冰芯中火山喷发物质沉积记录研究及数值模式模拟结果中尚存在诸多的问题和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9.
薛怀民  曹光跃 《地质学报》2021,95(3):643-666
火山机构是一切火山岩的源头和绝大多数火山岩、火山岩相的赋存空间,是陆相火山岩区地质调查与研究的中心.本文选择大兴安岭黄岗梁火山构造隆起西南段,通过典型火山机构内火山活动时序的建立和不同火山机构相互关系的厘定,恢复火山构造格架,重溯火山作用过程.研究揭示黄岗梁火山构造隆起西南段包括两个火山隆起、三个破火山、一个凝灰岩环,以及若干个小的火山口,它们之间或并列、或叠套、或切割、或覆盖,构成了复杂的火山构造样式.区内火山活动大致可分为早期、峰期和晚期三个演化阶段,不同阶段在火山作用方式、形成的火山机构类型及主要岩性组合各具特色:早期火山作用主要形成瓦窑沟火山隆起,火山活动除开始阶段有一定烈度的爆发外,喷发强度总体中等偏低,形成产物以溢流相的安山岩和火山颈相的安山玢岩为主;峰期火山作用主要表现为大规模爆发,强烈爆发后塌陷形成多个破火山;晚期火山作用主要表现为压低沸腾外溢侵出侵入,形成黄岗梁火山-侵出隆起,火山活动烈度是三期中最弱的.三期火山作用产物的SHRIMP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43.7±1.5 Ma、140.1±1.4 Ma和141.1±1.0 Ma,在误差范围内几乎一致,说明黄岗梁火山构造隆起火山活动持续的时间很短,其形成时代对应国际地质年代表为早白垩世贝利阿斯期(Berriasian),部分可能延续到凡兰吟期(Valanginian)初.区域对比表明,大兴安岭南段晚中生代的火山活动主要有两幕,峰值分别为~156 Ma和~132 Ma,中间有约10 Ma的相对宁静期,黄岗梁火山构造隆起形成于宁静期结束后,火山活动重新活跃的发展阶段.大兴安岭南段与北段具有不完全一致的火山活动年龄谱,暗示南、北两段火山作用的动力学机制可能存在着差异.前者与华北北缘晚中生代的火山活动具有可比性,可能与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及随后俯冲板片的后撤有关;后者则可能与蒙古-鄂霍茨克洋的俯冲闭合及造山后的伸展有关.  相似文献   

20.
许多金属与非金属矿床在成因上与海底或陆地火山活动、火山成矿作用有关,有些还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或绝无仅有的矿床.因此,中外地质学者对火山活动、火山成矿作用引起了普遍的关注和重视.但传统地质理论很少注意火山活动、火山成矿作用的大地构造类型及其特征标志,往往把地槽型海底火山活动、火山成矿作用与中生代以来地洼型的陆地火山活动、火山成矿作用相混;进行不恰当的类比,使评价发生错误.笔者认为,火山活动受不同类型地壳构造运动影响和制约,火山喷发只是火山活动表现于地壳外部的一个发展阶段;在其发展进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