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品评书法,是书法理论批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书法活动进入自觉状态的重要标志.从审美意义上讲,书法不仅仅是"写字",或者把字"写好",更重要的是,书法家通过线条与水墨的渲泄,体现其个人对生命与宇宙的体验与感悟.因而其性格、人品、学识、胆量、世界观无不浸染于其作品之中.正因为如此,中国历代的书论、画论中,在论书法家作品的高下时,往往与书家个人的品藻相联系,甚至由此建构中国书法的审美标准和品评框架.  相似文献   

2.
郭忠烈先生是山西省十一届人大代表,任山西省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并兼任山西大众书画院副院长.他在工作之余刻苦学习行草书法之艺术,师从杜五安和李顺通等门下."纵使灵心能得悟,仍需夜烛续朝晖"是他的座右铭.他反复临帖,学古习今,精心研学,并多次组织参与省人大系统和大众书画院举办的各类书法活动.其作品曾多次发表于《人民代表报》和《山西人大》等报刊上,受到读者较好的评价.郭忠烈先生的书法作品,结构变化多样,线条奔放流畅,墨色书蕴连贯.  相似文献   

3.
辛民 《华北国土资源》2012,(3):39-42,133
从刘春明的写意仕女画中,我们不难看出画家既有对"笔墨当随时代"的思考,又能在传统与未来、继承与创新中选择"原创与前瞻"的姿态.更为可佳的是,他的作品没有割断与历史、传统的文脉关系.当代人物画的发展表明,对绘画传统的任何绝对化态度都是不可取的,应有的态度是,我们不能否认一切艺术都是文化的产物,从传统走来与"原创和前瞻"之间并不截然对立,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其区别在于言说的指向不同而已,即外在的表达与内在的独白,它们带来了回顾式的或是前瞻式的艺术形式与语言样式的不同. 刘春明作为当代中青年画家,其写意画当属性灵派,追求笔墨意趣和文人画的精湛与凝练,除其性情之外,更凸显出他对中国画传统的认知与把握,以及他的写意方式之主观性、纯粹性和寓意元素等等.对传统进行有选择的整合,在整合的过程中强化自我的主观感受和体悟,并在实践中锤炼、锻造自己的艺术,进而以表现心性、理念为目的,使艺术返回天真率意,做到心手合一,物我两忘,摒弃雕琢,一任从容自然的挥洒,在心无挂碍中信笔抒写.  相似文献   

4.
2011年10月27日至31日,在每年一届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山西省王修筑先生在一粒米上刻的15首诗,吸引了全国不少人的目光,像这么小的微雕,以前在山西还没有见过.大家看过后都惊叹不已. 微刻是我国传统艺术中最为精细微小的艺术,所以被历代称之为"绝技".据考证,早在西周时期就出现了甲骨上的微刻,这说明微刻的历史几乎与书法同步.在漫长的3000多年文字发展过程中,书法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艺术门类,而微刻却沉入历史的冰川暗谷.直到明末清初,也只有一篇《刻舟记》问世.  相似文献   

5.
汉武帝刘彻为了帝业永续,长生不老,他信宠方士,于建章宫作承露盘以承露,和玉屑饮之,此事汉正史有记载.今天,从科学的角度看,甘露乃经自然蒸发而凝聚之纯净水,"和玉"则是加入矿物质,实际就是今日的"矿泉水".刘彻在位54年,活了71岁,这在2100年前可谓是长寿之人.他的长寿之道是否与喝承露盘中和玉之水有关不得而知.  相似文献   

6.
读建勋兄的书法作品,"自然流露"四个字给我以深刻的感受."真的艺术"其本质一定是由"个人的直觉"生发出来的."自然"是"自由"的内在显现,自然流露.其实质就是自由的表达.建勋先生在书道的探寻与追求上,从不做作.我们可通过他的作品中的那些恣意张扬的"线条",看见他那洞彻并诠释内心道德信念的"童心".  相似文献   

7.
童心田诸体兼善,重韵尚法,以行草见长,体现了深厚的艺术功底。其书法字字连缀,若云起云落,似胸中神兵百万,在奔袭中鲜活,在鲜活中焕发无穷动感和奇异魅力。其书法之豪迈,可谓力与美的和谐、刚与柔的统一、自然与心灵的交融,字里行间透露出童心田纯粹、真诚的气质。童心田认为他这一时代书法家的任务,是在当代艺术背景下,重建书法的价值。他还独创“童式书法”,是书画界少有的具有远大眼光和发展前景的书法家。  相似文献   

8.
近日,由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原厅长卫斌著述的<中国石器时代藏品鉴>一书出版.河南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光春为该书题词: "寻中华文明之根,探中原文化之宝".国家建设部原部长叶如棠、国土资源部原部长孙文蛊、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闫振堂也分别为该书题了词.河南省政协主席王全书为本书作了序,称该书为"石器研究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9.
弃书不易     
昨天,妻子说让我把那些旧书挑挑卖了,好腾出些地方.我想也是,这屋里也真有些"书满为患"了.但是,我满屋子折腾了两三个钟头,结果是一本本又码到书柜里去了.我很无奈地对妻子说:"看来,弃书不易啊".  相似文献   

10.
正忆初心:守住为民之初心初心是什么,如何守住初心?面对记者开门见山的提问,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处支部书记吴志伟略加思考后便坚定地回答:"初心,就是百姓之心。"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明确指出:中  相似文献   

11.
刘宗和,祖籍河南省偃师市。现为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嵩阳书画院副院长。刘自幼酷爱书?法和国画艺术。书法擅长行草;国画专攻葡萄、竹子、牡丹和葫芦,尤其擅长画葡萄。其作品多次入选全国书画大赛并获奖。多幅作品被国内外书画爱好者收藏。  相似文献   

12.
艺术反映时代,真正的艺术作品能源呈示出艺术家的学术精神、学术探索和学术发展.从这十二位北京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正是这样一种姿态,可以说,这也正是当代中国书画发展的一个标识. 书画艺术是写心写意的艺术,是艺术家禀赋、阅历、性情、学养、品格的综合反映,是画家情感的挥发、思想的折光.笔墨修养的单薄,使中国画创作流于一种浅薄,甚至是苍白.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最早发现和使用黄金的国家之一.古代的金,泛指金、银、铜三种金属.银称白金,铜称赤金,与黄金合称"金三品".<史记·平准书>说:"虞夏之际,金为三品,或黄或白或赤".黄金的发现,至少应在夏代以前,迄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但发现黄金和专业采金具体始于何时,未见确切记载,甚至西汉的历史学家司马迁也感到"靡得而记".由于黄金在自然界里多以自然金的形态出现,又有灿烂夺目的光泽和凝重沉手的特点,当受到山洪冲刷等而出露时,很容易被人发现.可想而知,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从事渔牧之际,偶然见到显眼的黄金露出地表,即唾手可得.这是最原始的采金方式.  相似文献   

14.
在第43个"世界地球日"到来之际,我省国土资源系统将山西省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建设成就作为礼物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 国土资源的自然性是空间和物质所构成的综合表现,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印迹.科学家依其自然性和有关条件将其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可透视地球自身所发生的一些事实,人文景观可以透视人类活动如何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建设和发展山西省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就是挖掘、研究、宣传和展示国土资源的自然性.初步调查,全省有世界级、国家级、省级地质遗迹数百处.其中包括剖面类,古生物化石及其遗迹类,奇山奇洞奇泉,与构造活动有关的地质遗迹等.还有三门峡、龙门、壶口、天生桥、万家寨等星罗棋布的地质遗迹,都是大自然赐予山西的宝贵财富,更是全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共有的宝贵财富.有了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就可以展示这些地质景观,为更多的人认识自然、亲近自然提供一个窗口,使其"赏心悦目事,四海共享之".  相似文献   

15.
正仿佛被时间长河打磨得满目沧桑的大理石,又像是因为风雨侵蚀而变得岁月斑斑的汉白玉,当"青海简史"四个字映入眼帘时,它已经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高原纵深之地的历史门扉。这就是自然造化和人类文明共同营造的青海。显而易见,青海绝不是一片停留在人类文明史空白之页的蛮荒之地,在这片充满神奇和神秘的土地上,遍布着令人遐想并为之迷醉的文明足迹。这是一片崇尚宽容和接纳的土地,农耕文明、游牧文明和现代文明在这里交织、共存与发展;这是一片崇尚自然与和平的土地,  相似文献   

16.
三间办公室像三间教室.一张紧挨一张地放着一些桌子,桌子上摆着许多书之类的东西.墙上挂着黑板,档案柜里放着一撂撂"作业本".如果不告诉你,很难把这些与一个基层国土所联系起来,你更不会想到这个办公条件极为简陋的土地所在所管辖的6.2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上,每年为政府收取各类土地收益竟逾百万元,被省市有关部门多次评为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条神秘的地理分布带,在这条带上.分布着世界上著名的风景旅游点,也有着许多有史以来让人们感到神秘莫测的未解之谜.百慕大魔鬼三角、埃及金字塔、世界第一峰珠穆朗玛峰、九寨沟、杭州西湖.这条神秘带上还串着一颗闪闪发亮的小珍珠,这就是浙江人民的母亲河钱塘江的源头--"钱江源".  相似文献   

18.
在辽宁省东南部的鸭绿江畔,坐落着一座美丽的城市棗丹东市,这座与朝鲜隔江相望的城市,是全国最大的边境城市,也是令中朝人民永远铭记的英雄城市.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就是从这里跨过鸭绿江,用生命和鲜血保卫了和平.铸就了中朝人民的"友谊之桥".他们的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故事一直激励着一代代英雄的丹东人民……  相似文献   

19.
花间词评"特指历代对<花间集>、花间词的各种评论和品鉴.花间词评"包括文体渊源论、审美趣味论、艺术特色论、创作成就论等四个方面,表现出贬抑词体推尊花间、重艺术特色轻思想内容两种倾向.这四个方面和两种倾向共同构成一个看似诡辩的逻辑怪圈,但这正是潜伏于"花间词评"之下的实际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0.
同时"雨花石",用不同的眼光来看,它具有不同的价值. 在一般人看来,雨花石就是一块小石头,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头而已. 在地质学家眼里,雨花石的学名叫鹅卵石,化学成分主要是SiO2,硬度为7左右(相当于普通玻璃硬度).其母岩属火成岩,热液成因,因母岩暴露地表,经长期风化及流水搬运,在水体中相互磨擦而成鹅卵形,当水动力作用减弱时,在河漫滩上逐渐沉积下来,具有一定的地层层位,是研究河流沉积作用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艺术家眼里,一枚精美的雨花石,就是一幅精致的图画.画中的人物,或似嫦娥奔月,或似贵妇醉酒,一个个栩栩如生;画中的景物,有的像高山流水,有的像旭日东升,一幅幅美妙绝伦.其形象之生动、笔法之细腻,独具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给人以强烈的审美感受. 在商人的眼里,雨花石有不同层次的商业价值. 用哲学家的眼光来看,雨花石或是昌莹剔透,或是白里透红,千姿百态,千变万化,它凝聚着宇宙的精华,凝聚着天地之灵性,被视为天上的星体、人间的珍品,蕴涵着丰富的宇宙演化的信息.它是事物发展的因果律的体现,它是宇宙全息律的象征."雨花石"在原始社会就被用作装饰品,在六朝时代显示了灵光,历来具有深刻的人文内涵,给人以丰富的文化启迪和创造美的功力. 如果你能从雨花石中既看到它的学术价值,又看到它的审美价值,同时又悟出其中蕴涵的深刻哲理,那就表明你或多或少地兼有地质学家、艺术家及哲学家的眼光,也说明你已经跨进了善于观赏雨花石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