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何熙平 《华南地震》1993,13(1):95-99
广东省八九五一系统系广东省各级政府组织、领导、协调防震抗震救灾工作的机构。防震抗震救灾一体化,省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分工合作,省、市、县分级负责是该系统的指导思想和运作特色.该系统决策层次高,协调能力强,日常工作有保障,建立以来在防震减灾的组织、规划、宣传、实施等方面取得了成效,促进了广东省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韩黎珍  陈仁法 《华南地震》2003,23(1):101-105
回顾了“九五”期间广东省防震减灾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提出了“十五”期间广东省防震减灾工作的目标、计划,展望了广东省防震减灾工作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地震局官方微信"南粤防震减灾",是基于微信开发的地震行业APP服务系统。以广东省地震局官方微信"南粤防震减灾"为例,介绍了基于微信的地震行业APP服务系统在国内的研究现状、特点和优势,广东省地震局官方微信"南粤防震减灾"的设计和实现,以及此系统尚需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4.
防震减灾规划编制质量的评估将是防震减灾规划研究的重要内容。借鉴美国、日本的防灾规划评估标准和方法,选取防震减灾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完备性、指导性、前瞻性、协调性、可行性和更新机制七个评估指标,应用变异系数法、专家打分法和综合评价模型探索研究甘肃省防震减灾规划编制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5.
防震减灾规划是指导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审批重大项目、安排重大投资的依据。中美两国防震减灾规划在编制主体、发布单位、编制程序、规划内容等方面均存在差异。防震减灾规划编制过程中,应广泛征求社会公众意见,注重体现地震社会服务产品、人才建设等方面工作,重视对地震社会、经济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为了加强广东省的防震减灾宣传工作,提高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群众对自然灾害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实际防御能力,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的损失,为广东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的安定环境,由广东省委宣传部、省防震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地震局于7月22—23日联合召开了广东省防震减灾宣传工作会议。国家地震局陈颙副局长、广东省委常委、副省长欧广源到会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7.
邹波 《华南地震》1998,18(4):88-92
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是落实震灾综合防御措施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和重要环节。详细介绍了近两年来我省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的社会实践,积极探索了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的新思路、新办法,并根据广东省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今后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8.
续新民  杨马陵 《华南地震》2003,23(3):98-104
结合广东省防震减灾工作实际,针对依法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强化法制观念,提高法制化管理水平;坚持依法行政,加强防震减灾行政执法工作;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认真履行管理职责,提高防震减灾管理能力和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防震减灾工作汇报会侧记1994年1月10日,广东省防震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8951工程办”)在省地震局召开了省防震减灾工作汇报会。参加会议的有省政府、省军区、国家地震局、省89511程办、省地震局领导等16人。领导小组组长、省委常委、...  相似文献   

10.
邹波  王雄健 《华南地震》2007,27(4):95-98
为探讨新形势下在校学生防震减灾教育的新模式,广东省阳江市开展了防震减灾教育"四个一"进校园活动,介绍了该活动的主要做法和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1.
韩黎珍 《华南地震》1999,19(3):85-9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结合广东省的特点,提出了本省防震减灾对策的指导思想和战略方针,并从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防御以及地震应急系统等方面,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措施方案。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地震形势分析与防震减灾对策研讨暨1996年度地震趋势会商会召开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华南特别是广东省地震形势的认识,广东省地震局、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广东省8951办公室、广东省地震学会于1995年11月23—24日在广州联合召开了广东省地震形势分析...  相似文献   

13.
《国际地震动态》2006,(11):34-34
北京“十一五”防震减灾发展规划提出,将建综合性防震减灾中心。  相似文献   

14.
邹波 《华南地震》2001,21(4):73-77
介绍了广东省阳江市和潮州市在机关、街道、乡镇、学校、企事业单位配置专职或兼职防震减灾助理员,建立防震减灾助理员工作体制的具体做法和社会效果.为探索新形势下开展群测群防工作的新模式、新时期群测群防工作思路做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5.
地震卫星和卫星地震应用系统建设已写入了<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航天发展"十一五"规划>、<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十一五"规划>等多项重要规划中.根据防震减灾业务发展对空间对地观测技术的需求,卫星地震应用系统总体包括几个部分.  相似文献   

16.
邹波 《华南地震》1999,19(4):82-87
防震减灾的四个环节,包括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工作和实现全省防震减灾十年目标的任务,最终实施都得依赖市,县地地震工作机构的落实。根据广东省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以有震情特点,介绍了近两个来地方防震减灾工作的思路与实践,为今后的工作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左开挺  袁杰 《华南地震》1997,17(4):90-96
按照防震减灾十年目标的要求,结合广东省实际,本文就制定我省防震减灾十年目标实施纲要的指导思想,实现减灾目标的重点地区,基本任务和初步步骤,以及应用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等对策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浅谈城市发展与防震减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加强防震减灾规划,加强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加强地震应急救援能力以及增强公众防震减灾意识等4个方面的分析,揭示了城市发展与防震减灾的关系,强调了建设地震安全社区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公共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能,而向社会提供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也是地震部门的核心职责。广东省地震局探索向社会提供地震安全公共服务已有近十年的时间,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但是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供给的水平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存在哪些瓶颈性的问题导致了公共服务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差距,如何提升防震减灾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不断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防震减灾公共服务需求,是要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重新认识珠江三角洲的经济战略地位,确定珠江三角洲的震情和震害特点,调整广东省防震减灾的战略重点,提出了实现战略重点的三项保证措施,并根据珠江三角洲的实际情况,重点考虑工程防震和抗震,中心城市防震建设,地震速报及防震减灾宣传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