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省级风景名胜区──龙岩龙硿洞张建焱,伍恒发(龙岩市教师进修学校,龙岩市第一中学)龙洞位于龙岩市雁石镇东部的龙康村,离市区48公里,为一天然石灰岩溶洞。其洞腔结构复杂,有大小十多个支洞,主洞长约1000米,最宽处50-60米,整个洞腔面积达15000平...  相似文献   

2.
燕子洞贵州省中部惠水县羡塘乡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中心,该乡有溶洞12629个,被称为“万洞之乡”。其境内摆郎河源头有个燕子洞,洞口直径垂直高度215m,洞内栖息有国内最大种群的白腰雨燕,被誉为“天下第一高洞,人间最大燕群”。春末到冬初,洞内燕子最多可达上百万只,整日飞进飞出  相似文献   

3.
发育于中寒武统厚层状鲕状灰岩和薄层泥质灰岩中的河北临城崆山白云洞是一个上下三层 ,总长 50 0m、面积 4 2 0 0m2 的小型旅游洞穴。洞内碳酸钙景观极其丰富 ,尤其是石幔、卷曲石、石葡萄。白云洞老洞积石已发生了强烈的风化 ,洞积石已变得疏松 ,易折断和掉块。在老洞积石强烈风化处或在风化洞积石上 ,发育了新的洞积石。在白云洞所在的崆山山脊上保留了三十万年前形成的大型石笋基群和洞穴石葡萄、石瘤和钙板等。根据洞穴中的裂隙网和迷宫洞道、洞穴太湖石、地下湖及地下水补排特征 ,作者认为白云洞是喀斯特地下水对石灰岩泡蚀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河北临城白云洞洞积石形成与风化现象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发育于中寒武纺厚层状鲕状灰岩和薄层泥质灰岩中的河北临城崆山白云洞是一个上下三层,总长500m、面积4200m^2的小型旅游洞穴。洞内碳酸钙景观极其丰富,其是石幔、卷曲石、石葡萄。白云洞老洞积石发生了强烈的风化,洞积石已变得疏松,易折断和掉块。在老洞积石强烈风化处或在风化洞积石上,发育了新的洞积石。在白云洞所在的崆山山脊上保留了三十万年前形成的大型石笋基群和洞穴石葡萄、石瘤和钙板等。根据洞穴中的裂隙  相似文献   

5.
以广东汕头礐石地区景区内各类花岗岩地貌为研究对象,利用地表调查和洞穴调查,在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礐石地区花岗岩的地貌特征、成因及形成年代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礐石山由燕山晚期花岗岩构成,于中更新世晚期之前就受风化作用;礐石花岗岩石节理的性质和礐石地区高温多雨的热带季风气候下产生的风化作用,是形成礐石花岗岩地貌的基本因素;礐石地区花岗岩山体主要分为石蛋山、峰林山、馒头山3种类型;洞穴可划分石核洞,崩塌洞穴,裂隙洞和龛4类。  相似文献   

6.
九华山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青阳县境内,李白诗云:“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绣出九芙蓉。”“九华”一名自此而出,沿用至今。九华山素有“九十九峰”之称,“佛国仙境”之美誉,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奇峰峭石,洞幽潭碧,风光旖旎。这里保存了灿烂的宗教文化,民居式佛寺建筑在中国的佛寺建筑中更是独树一帜。九华山风景,以天台、天柱、莲花、独秀、芙蓉等最为雄伟,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又因其九大主峰形似莲花,此地又是佛教圣地,而被誉为“莲花佛国”。九华山历史悠久。公元前110年,这里就有道家活动,曾被道家视为“第三十九福地”。…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名》2010,(1):44-44
“此地曾传尝胆事,我来犹忆卧薪人”,这是明代刘宗周游湘湖老虎洞时留下的对联。老虎洞山在湘湖的西北面,它比越王城山高近百米,山上有个仅能容一人之身的山洞,洞口有巨石似虎牙,故称“老虎洞”,山也因洞而得名。有关老虎洞山有许多种传说,两千多年前越王勾践曾在此卧薪尝胆是其中的一则。  相似文献   

8.
《中国地名》2010,(1):35-35
虎啸岩位于二曲溪南,怪石崔嵬,流水迂回,是一个独具泉石天趣的佳境。“虎溪灵洞”4个大字高勒于岩上。“虎啸”之声,来自岩上的一个巨洞,山风穿过洞口,便发出怒吼,声传空谷,震撼群山。虎啸岩有“极目皆图画”的美称,是一条新兴的旅游热线。  相似文献   

9.
本溪水洞     
本溪水洞位于辽宁省东部山区本溪县境内,与沈阳、鞍山、丹东、辽阳等城市毗邻。交通方便,四通八达。 2002年3月,被国家建设部与国家旅游局评为AAAA名胜风景区, 并通过了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本溪水洞深邃宽阔。洞口在太子河岸畔,坐南朝北,依山傍水。洞口像一坐天然的凯旋门,宽28米,高20米,呈半月形。洞口的“额头”是宛如刀削的悬崖峭壁,上面刻有薄一波手书“本溪水洞”四个大字。水洞地下暗河全长5800米,现在已开发 2800米,面积为3.6万平方米,容积为36万立方米,最开阔处高 38米,宽50米,长80米。水洞之水是从溶洞尽头一座“大厅”的四壁和地下渗流喷涌而出,汇成长河,缓缓外流。河道曲折蜿蜒,“三峡”、“九弯”清澈见底,故名九曲银河。银河两侧石笋林立,千姿百态;洞顶穹隆钟乳高悬,神趣盎然。本溪水洞被誉为“北国一宝”、“天上奇观”、“亚洲一绝”、“世界罕见”。洞中百余处景点,各具特色,四季如春, 常年对中外游客开放。  相似文献   

10.
天目山区植物资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天目山(附图)在浙江西北,西起浙皖边境的清凉峰,呈南西-北东向、经西天目山、东天目山,由莫干山到湖州逐渐倾伏于太湖平原,全山长约130公里,宽约20—40公里。 这里植物资源丰富,素有树木“高、大、古、稀”,“天目千重秀,林木十里深”之称,被誉为“天然植物园”而受到中外植物学者的关注。现已将该山地的四个地区开辟为自  相似文献   

11.
彭雪开 《中国地名》2014,(10):71-73
花垣,亦称花园、花园寨。作为军事、行政区划地名,历有崇山、永绥、元里、花垣之称,皆有历史文化依源。今依次作初步考释。 崇山,何以为名?崇,《说文》:“崇,嵬高也。”段玉裁注:“嵬高”为“山大而高”。古文中“崧”、“嵩”通“崇”。《释山》、《毛传》皆曰:“山大而高曰崧”。古今文中有近20种释义,其本义指山大而高。山,《说文》:“山,有石而高。”王筠旬读:“无石曰丘,有石曰山。”《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古今文中有数种释义,其本义指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今有学者认为:此崇山当指今湖南凤凰县西部和贵州省松挑苗族自治县东部边境的腊尔山。这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2.
祖国大陆东南,闽江由西北向东南直奔福州,然后折向东北注人东海。福州是闽江下游的富饶盆地,南北长约40千米,东西宽约36千米,面积1500多平方千米。四周为海拔600─1000米的山峰包围,闽江穿城而过。“城在山之中,山在城之内”,是福州城市的重要地理特色之一。福州是一座有着2200年的历史文化名城。唐开元十三年门25年)因州城西北有福山,便取名为福州。福州别名“三卅’,它的主要标志是乌山、于山、屏山的鼎立耸峙。福州有句民谚:“三山藏,三山现,三山看不见,”那是说福州旧城区,除了于山、乌山和屏山三座“看得见”的山之外…  相似文献   

13.
皖南花山石窟群开凿年代地衣测年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在花山石窟地区古代桥梁、桥垛、牌坊、墓碑、古民居、古房基和石窟洞壁洞口量测出的96个黄绿地图衣最人内切圆直径,测定出花山石窟主要开采年代为距今515~370年即明代中晚期(公元1477~1632年间),石窟岩性与周边地区古建筑岩性的比较以及史料记载和石窟中遗留的古代瓷器残片年代均能证明这一点。鉴于石窟地衣量测工作主要在石窟洞口进行,由此推测石窟深处开采时代可能延续至清代。  相似文献   

14.
刊中报     
三楚极观木兰山木兰山位于武汉市北部,距武汉港50公里,最高峰海拔582.1米,是大别山南麓的高峰之一。群峰攒簇、沟壑纵横、景色秀丽、林木茂盛、古木参天,石、洞、林连成一体,构成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卷,有“木兰耸翠”之美誉,被明代诗人屠达誉为“西陵最胜,盖三楚之极观”。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十二载,屡立战功,汉文帝封其为“考烈将军”,木兰辞而不受,回归故里──黄陂大城潭,侍奉双亲,寿九十而终,葬于山北。后人感其懿烈,为其建祠、立庙、树坊,先后启建了“木兰殿”、“木兰将军祠”、“木兰将军坊”,山也因其而…  相似文献   

15.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游罗浮山时所吟的一首诗,将我引到了罗浮山。 罗浮山是我国十大名山之一,素有“岭南第一山”之称,位于广东省博罗县北35公里,与龙门、增城两县接壤,方圆260多平方公里,有大小山峰400余座。罗浮山又是道教名山,被誉为十大洞天之第七洞天第三十四福地。 我们是在正月初二,顶着霏霏细雨由深圳去游罗浮山的,约行2个小时,进入山水绮丽、风光优美的罗浮山。罗浮山山门立于两山夹峙之中,  相似文献   

16.
沂源溶洞群位于山东省沂源县县城西北13公里、海拔1108.3米的鲁山南麓石灰岩山体中。在以千人洞为中心周围5平方公里范围内,分布着40余个天然洞穴,形成一个神奇的地下世界,被地质专家称之为“北国第一溶洞群”。在这些洞穴内不仅发现了距今约40~50万年前中更新世的猿人化石,还发现了旧石器文化遗址,因此,又被考古学家称为“沂源猿人溶洞群”。1985年以来,先后开发建设  相似文献   

17.
《山海经》地域之谜《山海经》书中记载了约40个“国家”、众多的历史人物、550座山、300条水道,以及各种草木鱼虫鸟兽矿产。它所描写的地域在哪里呢?一种观点是:《山海经》写的是巴蜀地区,或者由巴蜀推而广及荆楚地区,此说以蒙文通为代表。一种观点是:所涉...  相似文献   

18.
陇西盆地最老的风成黄土沉积——兰州烟洞沟剖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俊杰  钟巍 《地理科学》1996,16(4):365-369
沉积于兰州黄河北岸山足面之上的烟洞沟风成黄土,剖面厚约120m,据磁性地层学研究,该剖面包括B/M界线、后贾拉米洛、贾拉米洛、考伯、奥尔都维、吉尔萨等事件,结合沉积速率推算,剖面底界的年代约为1.7MaB.P.。  相似文献   

19.
反登罗汉峰     
被誉为"国门名山"、"凤凰故乡"的凤凰山位于辽宁凤城市东南郊外,距辽宁省丹东市约50公里,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凤凰山素以"雄,险。幽、奇、秀"著称,早在清道光咸丰年间,就与千山、医工闾山、药山并列为奉天(今辽宁省)四大名山。而凤凰山之险尤其令人惊心动魄,正可谓"别来几度梦中看,梦觉尚心寒"。罗汉峰就是凤凰山著名的险峰之正为其险,加之被手上的拎包、脚下的皮鞋等外物所累,我竟然从通玄洞、通虚洞、观音阁等三个角度、三条路线三次登山而不成。三次半途而废、望山兴叹竟一度使我产生了弃山而去的草率念头。但转念一想,既…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旅游景观的美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省地处中原,气候资源的南北过渡性,地质构造的地域差异性,地貌类型的复杂多样性,孕育了河南丰富的旅游资源。自然景观千姿百态,人文景观时代蝉联,既有峰、石、谷、洞、瀑、溪、泉、林等大自然天斧神工的绝妙佳作,也有窟、寺、塔、陵、亭、台、楼、阁等后人巧夺天工的历史陈迹。旅游景观分布以“两山”为依托,以“两河”为纽带。这些景观既有体现自然美的韵律美、新奇美和意蕴美,又有体现人文美的艺术美和社会美、自然美、人文美的彼此交织,完美结合,便赢得了河南省旅游资源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