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AEZ/GIS的福建土地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芬 《福建地理》2002,17(3):11-13,18
本文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农业生态区法(AEZ)对福建主要大田作物进行适宜性评价。为制定土地利用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2.
面向对象技术在GIS数据库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何新东  陈曦 《干旱区地理》2001,24(4):371-375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GIS的地理数据库是这些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论述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概念的基础上,讨论了现有的空间数据模型在表现地理对象方面的优缺点,提出应用面向对象技术来解决地理对象在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中的表示和存储,最后,对GIS数据库开发的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农业生态区法(AEZ)对福建主要大田作物进行适宜性评价,为制定土地利用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4.
移动计算环境中的地理信息系统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结合使得移动计算成为当今一主流计算,基于移动计算的地理信息系统就是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移动地理信息系统是GIS产业发展的一个新亮点。该文叙述了移动GIS的形成、发展及特点,讨论了移动GIS的关键技术及移动GIS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GIS支持下区域土地资源分等评价--以安徽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大农业的角度出发,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论述了区域土地资源分等评价的方法和步骤.以安徽省为例,选择9个评价因素,在GIS支持下,用限制因素指数和模型进行土地分等评价,从而对研究方法作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人口地理信息系统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处理人口数据的一门新技术,它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人口信息化管理水平。文章从GIS组件技术角度出发,介绍了人口统计指标和GIS模型的建立,探讨了构建人口统计地理信息系统方法与过程,实现了人口地理信息与人口属性信息的功能集成。实践表明,使用GIS组件技术开发人口统计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通过GIS的空间分析手段表达一个区域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分布关系和分布规律,结合专业模型,进行分析和评价,找出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规律和发展趋势,为有关部门管理和决策提供数据分析支持。  相似文献   

7.
佛山市旅游信息系统开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罗平  陈同庆  黄耀丽  何素芳 《热带地理》2002,22(2):181-184,191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和多媒体集成的旅游信息系统开发模式可以融合GIS软件和多媒体软件二者的优点,在实践应用中有巨大的推广应用价值。文中从理论上探讨了GIS库中多媒体信息的链接和表达问题,以关系数据库为核心,把多媒体文件名信息存储在信息系统属库,依靠多媒体字段实现多媒体数据与地理信息系统图形和属性的关联,实现查询的基本概念。以此思路,佛山科技学院GIS技术实验室利用VB进行GIS和多媒体二次开发,成功地完成了佛山旅游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开发。  相似文献   

8.
定性地理信息系统(Qualitativ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一个相对较新的专业术语,注重多方面综合描述事物的发展、实践和思想演变,其关注的是定性研究或定性数据与GIS的集成;它是对1990s提出的GIS对主体表现的缺失、对主观能动性的忽视,以及基于实证主义的认识论等批判浪潮的响应,是将GIS立足于一些激进的认识论上,更多地与定量的技术、空间科学结合起来。它打破了GIS传统上只能处理定量数据的观点。本文通过回顾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讨论了公众参与式地理信息系统、女性主义地理信息系统与批判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范式,梳理了定性地理信息系统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讨论了定性地理信息系统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优势,并提出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9.
借助现代计算机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以MAPINFO为基本地理信息系统平台,MAPBASIC为模型开发工具,ACCESS为后台数据库,POWERBUILDER为综合集成工具,在对现有大量泥炭资源信息进行处理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中国泥炭资源地理信息系统(China Peat GIS)。该系统提供的泥炭资源GIS数据信息、多媒体信息、各种文本信息对于泥炭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相关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樊风雷  王云鹏 《热带地理》2004,24(2):155-159
从研究地理信息系统开发模式和普及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开发地理信息系统的几种成功模式,在此基础上利用Map Objects控件和VB高级编程语言开发了中国矿情地理信息系统。该系统不仅实现了图像叠加、空间分析、地图打印等基本的GIS功能,而且还实现了矿产资源的评价分析功能。这些功能的实现旨在为研究中国的矿产资源提供必要的分析和评价手段,同时在中国铜矿的地质分布、成矿条件、成矿机理、时空分布等方面的实践研究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应用系统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了浦城县地理信息系统,分析了信息系统的结构、功能及信息管理过程,并在系统的支持下对浦城县农业发展战略进行决策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分析意见,开辟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2.
运用信息技术、GIS技术、遥感技术,结合六盘水喀斯特山区特色农业资源特点,对其主要特色农业产业的种植现状、适宜性评价、产业规划布局进行了地图的显示、查询、管理、分析和统计.实现了对产业规划布局的科学性、合理性,对特色产业进行了可视化、数字化、动态化管理,有助于加快六盘水数字农业建设,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GIS及其在三高农业规划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伟强  邹春洋 《热带地理》1997,17(4):354-358
本文简要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本概念及功能,并尝试把PC ARC/INFO应用于三高农业规划。通过实例应用,认为GIS在三高农业规划及管理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GIS应用开发方法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术界有多种GIS开发方法,但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场合和优缺点。该文总结常见的软件开发方法和GIS实施文献,讨论GIS开发管理框架并展望该领域的研究方向。建议GIS、信息系统、管理科学等领域的学者进行协作,通过一定规模的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进行GIS项目案例研究,总结中国GIS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积累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撰写适合中国组织、管理与文化背景的GIS开发指南。  相似文献   

15.
地理信息系统是对信息进行管理和分析的技术手段 ,为科研作更好的服务 ,本文简单介绍了中国科学院盐亭紫色土农业生态试验站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及应用。  相似文献   

16.
格网技术对GIS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格网技术作为新一代的Web技术,必将深刻影响GIS的发展。格网计算为数据密集型空间分析提供了资源支持。数据格网为海量空间数据分布式存储、管理、传输、分析提供了一体化的解决方法。格网技术为VRGIS实时场景渲染和海量场景数据存储以及GIS互操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格网中的智能体组件动态组装应用软件将对GIS应用开发方式产生重大影响。通过建立空间信息格网可以实现中国GIS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7.
“面向区域”的GIS控件的设计与使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正江 《地理研究》2003,22(2):227-236
本文提出了一个“面向区域”GIS控件的概念———即以特定的地理区域为对象,将基础地理信息连同有关的GIS功能操作融合为一个可重用的程序模块,以Microsoft的COM(即“组件对象模型”)技术为基础,组织为“GIS化”的ActiveX控件。这种GIS控件,将面向对象技术中的“对象”扩展到了整个特定的地理区域空间,其核心思想是不仅封装了GIS的数据模型,必要的功能操作,而且封装了所有的基础地理信息。由于省去了对空间数据的处理,因而这种GIS控件可被广大非GIS专业的信息系统开发者灵活、简便地用于各种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的GIS功能扩充,也可用于构建一般的地理信息系统,因而有利于GIS技术应用的普及。文章最后给出了有关陕西省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8.
北江流域是广东省重要的水域之一,随着GIS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手段和技术正面临着各种挑战.针对当前北江流域的管理现状,在系统分析、设计和开发的实践基础上,从各种技术的实现上多方面探讨地理信息系统、网络技术在水资源管理中的结合与应用问题,为应用系统从传统的单机或Intranet向Internet的跨越积累了经验,同时为水资源管理向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套较好方案.  相似文献   

19.
尼玛扎西 《地理研究》2000,19(4):407-141
运用农牧业经济的指标,结合自然生态因子,运用GIS技术对西藏食物生产系统进行区划。结果分为农区、半农半牧区、牧区和农林牧区四个分区。并详述了4个分区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Forest fires are widely recognized as one of the most critical events in global change. Successful fire management depends on effective fire prevention, detection, and presuppression, having an adequate fire suppression capability, and consideration of fire ecology relationships.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s (GIS) provide tools to create, transform, and combine georeferenced variables. In Portugal, as in many other countries, it is mandatory that all the municipalities produce forest fire risk maps on an annual basis, following the rules of the Portuguese Forest Authority, a governmental association. This article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a research project aimed at producing forest fire risk maps in a GIS open source environment in Portugal. The requirements of an open source application are better quality, higher reliability, more flexibility, lower cost, and an end to predatory vendor lock-in. Three different open source desktop GIS software projects were evaluated: Quantum GIS (QGIS), generalitat valenciana, Sistema d'Informacio Geografica, and Kosmo.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skills and experience of the authors, the main advantage of QGIS relies on the easiness and quickness in developing new plug-ins, using Python language. Therefore, this project was developed in QGIS platform and the interface was created in Python. This application incorporates seven procedures under a single toolbar. The production of the forest fire risk map comprises several steps and the production of several maps: probability, susceptibility, hazard, vulnerability, economic value, potential loss, and finally the forest fire risk map. The forest fire risk map comprises five classes: very low risk (dark green), low risk (green), medium risk (yellow), high risk (orange), and very high risk (red). This application was tested in three different municipal governments of the Norwest zone of Portugal. This applica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grouping in a unique toolbar all the procedures needed to produce forest fire risk maps and is free for the institution/user. Beyond being an open source application, this application may be faster and easier when compared with the GIS proprietary solutions that usually comprise several steps and the use of different software extensions. This work presents several contributions for the area of the GIS open source applications to forest fire risk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