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唐丽云  王鑫  邱培勇  金龙 《岩土力学》2020,41(10):3225-3235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多年冻土加速退化,冻土区土石混合体边坡稳定性问题日益突出。为探究不同含水率和碎石含量对土石混合体冻融交界面剪切强度的影响。开展土石混合体冻融交界面直剪试验,得出含水率(21%、24%、27%、30%)和含石率(0%、10%、20%、30%、35%、40%)对土石混合体冻融交界面抗剪强度变化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含水率对土石混合体冻融交界面强度的影响可分为快速下降和缓慢下降两个阶段。当含水率从21%增加到27%的过程中,土石混合体冻融交界面强度下降迅速。当含水率从27%增加到30%的过程中,界面抗剪强度继续下降,但下降速率减慢,即含水率对界面强度影响的阈值在27%左右。随着碎石含量增加,界面抗剪强度一直处于增长趋势。当含石率为10%的交界面强度相比不含石的交界面强度有明显增加,最大增长幅度为33%。当含石率大于30%时,土体抗剪强度增长迅速,即含石率对界面强度影响的阈值在30%左右。当含石率一定时,交界面处摩擦角随着含水率增加逐渐减小,在含水率达到27%后变化缓慢,而交界面黏聚力在含水率达到27%前快速减小后趋于缓慢下降。当含水率一定时,随着含石率增加,交界面摩擦角一直处于增长,尤其在含石率超过30%后增长迅速。当含石率从0%增加到30%的过程中,黏聚力先有小幅度下降后处于平缓增长趋势,在含石率超过30%后迅速增加而后又趋于平缓。  相似文献   

2.
土壤样品中有机磷农药的加速溶剂萃取-气相色谱测定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饶竹  何淼  陈巍  李松  刘艳 《岩矿测试》2010,29(5):503-507
建立加速溶剂萃取提取土壤样品中13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经Carb柱净化、Rtx-OPP2大口径毛细管柱分离、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器检测。方法仪器检出限在0.67~1.50ng/mL,线性范围在0.67~600ng/mL,相关系数在0.9994~0.9999。模拟土壤样品和实际土壤样品基体加标回收率分别在54.3%~106%和60.7%~133%,方法精密度(RSD,n=5)在2.2%~9.9%。方法简便、灵敏,适用于土壤样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在研究新疆金山金矿床物质组分的过程中,通过对矿石矿物进行反光显微镜下观察与电子探针分析,发现了Cu-Zn合金矿物。与国内外已发现的Cu-Zn合金矿物相比,所发现的Cu-Zn合金矿物中Cu含量(81.35%~85.36%,平均83.75%)较高,Zn含量(6.08%~10.10%,平均为7.39%)较低,并含少量的Sn(4.13%~6.75%,平均为5.23%)、Ni(0.88%~1.38%,平均为1.05%),属于为α相Cu-Zn合金矿物。Cu-Zn合金矿物在自然界极为罕见,其生成条件也很独特。结合金山金矿成矿特征和形成条件,作者认为该Cu-Zn合金矿物是在热液成矿晚阶段(第Ⅳ阶段)强还原条件下的缺氧、缺硫环境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4.
针对合肥市水资源现状,分析合肥市水资源特点。结合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要求,采用相应的定额,预测分析了各行业需水量和供水量,对合肥市2015和2020年的水资源供需平衡进行了二次分析。结果表明:在一次平衡方案下,到2015年,合肥市仅在95%特枯年份下缺水,缺水度为19.16%,水资源基本能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至2020年,合肥市在不同保证率年份下均有缺水,其中,50%频率平水年份的缺水度为3.1%,75%枯水年份的缺水度为4.34%,95%特枯年份缺水度为13.09%,表明未来合肥市水资源紧缺将会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在二次平衡方案下,合肥市仅在2015年和2020年95%特枯年份下有少量缺水,缺水度分别为7.6%和10.21%。最后提出相应的建议,为保证合肥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地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酸碱滴定法测定天然石膏中的碳酸盐(无水碳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用溴百里酚蓝—酚红作指示剂,酸碱滴定法测定天然石膏中碳酸盐的方法。在确定了试验条件的基础上,对石膏国家一级标准物质GBW03109a和GBE03110分析,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08%、1.05%;分析3个天然石膏样品,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47%、1.67%和0.25%;对试样进行加标回收,回收率在95.53%~97.02%之间;方法检出限为0.15%。表明用该方法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6.
陈宇龙  张宇宁 《岩土力学》2016,37(2):507-516
利用空心圆柱扭剪仪对含非塑性细粒的饱和砂土进行单调加载和循环扭剪试验,研究了不同细粒含量饱和砂土的液化特性。试验结果表明:(1)最大孔隙比与最小孔隙比均随着细粒含量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分别在20%和40%时达到最小。(2)细粒含量从0%增加到20%,体积应变逐渐增加;细粒含量从20%增加到40%时,体积应变逐渐减小;之后随着细粒含量从40%增加到60%,体积应变再次增大;细粒含量超过60%以后,体积应变再次递减。(3)随着细粒含量的增加,土样的峰值强度随之降低,应力-应变关系从应变硬化特征发展为理想的弹塑性。相变角在细粒含量为30%时达到最小值。(4)细粒含量越大,达到液化所需的循环次数越小,液化时的应变越小。(5)抗液化强度曲线与抗液化应力比的变化趋势一致,在小于界限细粒含量(30%)时,随着细粒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在界限细粒含量附近(30%~50%)时,随着细粒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在细粒含量增加到60%时出现明显的骤减,之后再次随着细粒含量的增加而增大。界限细粒含量在40%左右。  相似文献   

7.
深水水道是深水环境下的油气储集的重要场所。当前,深水水道的沉积构型及级次划分已有诸多报道,但对于单一水道分类研究较少。现有主流分类方案主要依据水道侵蚀能力,然而受地震分辨率及露头完整度影响,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较大局限性。基于全球26个野外露头和西非尼日尔三角洲Akpo油田X油藏的钻井岩心资料,对不同重力流相类型进行流态学解释,将水道内部岩相简化为高密度浊流相(HTL)、低密度浊流相(LTL)以及碎屑流相(CL);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重力流相在水道内部占比,划分出9种单一水道类型:高密度浊流单一充填水道(HTL 70%)、低密度浊流单一充填水道(LTL 75%)、碎屑流单一充填水道(CL 60%)、块状砂质混合充填水道(HTL=40%~70%、LTL=40%~20%、CL30%)、含砾砂质混合充填水道(HTL=40%~70%、LTL30%、CL=15%~50%)、层状砂质混合充填水道(HTL=5%~60%、LTL=40%~75%、CL20%)、夹碎屑砂质混合充填水道(HTL 40%、LTL=40%~75%、CL=20%~40%)、等相混合充填水道(HTL=20%~40%、LTL=20%~40%、CL=20%~40%)、含砂砾质混合充填水道(HTL50%、LTL60%、CL=40%~60%)。根据野外露头及划分方案在深水油田实际应用,综合分析认为不同类型水道在垂向分布具有一定规律,即碎屑流相充填的水道往往发育在水道体系底部,高密度浊流相充填的水道类型靠近水道中下部,而低密度浊流相充填的水道主要位于水道体系中上部。方案根据不同重力流相充填的百分比,对不同水道类型进行了明确定义,具有更好的适用性与可操控性,同时对于深水水道储集层预测及储集层质量评价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徐正明  薛强  赵颖 《岩土力学》2011,32(6):1713-1718
采用水玻璃、生石灰和絮状木质纤维作为污泥改性剂对城市污泥改性后,在不同养护龄期和不同改性剂配比下对改性污泥复合材料开展三轴固结不排水力学强度和破坏特征试验研究。改性剂设置3种配比5%、10%和15%,在相同围压下,养护5 d改性污泥复合材料破坏强度相对于原污泥相应地提高到1.25~1.426、1.12~1.33、1.2~1.5;养护10 d分别提高到1.33~1.45、1.154~1.35、1.56~1.67,改性剂配比5%和10%试验比15%硬化速度较快。养护10 d改性污泥在主应力差为20 kPa时,初始切线模量发生很大的突变,并且10%和15% 组有3%~5%应变延时期。养护10 d时5%和10%配比的试样内摩擦角 值大于15%配比的试样,而黏聚力 值明显小于15%配比的试样。基于Konder应力-应变双曲线方程,利用主应力差渐近值作为归一化因子,建立改性污泥在三轴固结不排水条件下的主应力差-应变关系方程  相似文献   

9.
深圳湾浅海相淤泥固结变形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深圳—香港西部通道填海及地基处理中,主固结沉降采用压缩模量Es计算的结果比实测沉降量小30%左右,采用压缩指数Cc计算的结果比较符合实际。淤泥的沉降比在20%~32%,总平均值达到26%,超过以往15%~20%的经验值。淤泥在满载一定时间后沉降速率下降缓慢,在达到0 5mm d左右时,各项指标就满足设计要求,因而卸载时的沉降速率标准定为0 5mm d。  相似文献   

10.
微肥“酥梨宝”研制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对砀山酥梨产区进行土壤缺素状况调查的基础上 ,通过新技术生产试验 ,确定增加酥梨品质糖份和提高酥梨产量的微肥“酥梨宝”的科学配方 ,制定有效实用的“酥梨宝”微肥的具体施肥措施。新技术试验表明 ,30年以上的老龄树 ,糖份增加0 5%~1 6% ,平均增糖1 14 % ,平均增幅10% ,产量平均提高25% ;20年以下的新龄树 ,糖份平均增加0 5 %左右 ,平均增幅5 % ,产量平均提高13%。在试验组样品测试过程中 ,发现多组样品糖份含量达到砀山酥梨历史上的较高水平(15%~16 %)。  相似文献   

11.
甘肃西成铅锌矿田属世界级特大型铅锌矿,经过多年开发建设,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铅锌生产基地。文章在分析地质构造背景的基础上,提出加强该铅锌矿田探、采、选、冶等环节新方法、新技术的研究,提高资源利用率。通过技术层面分析,使厂坝、李家沟、小厂坝3个矿区在保有铅锌资源储量670万t的基础上实现翻番,同时,实现采矿贫化率低于10%、选矿铅回收率提高5%、锌回收率提高4%;有效利用6%~8%的氧化锌矿石,降低冶炼能耗30%、增加金属回收率,体现循环经济和绿色矿业科学理念,并指出了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云南金矿带划分及成矿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薛步高 《云南地质》2008,27(3):261-277
云南岩金矿床可划分9条成矿带(区),金矿储量占全省岩金上表总储量96.42%,有充分代表性。金沙江-哀牢山富碱斑岩金矿带,包括北衙(大型)、金厂箐(中型)、小水井(大型)、长安(大型)等金矿,上表储量66.06t,远景储量240t。首次将小水井、长安金矿列为富碱斑岩型金矿床。广南-富宁矿集区,包括老寨湾(大型)、那能(中型)、堂上(中型)等金矿,上表储量35.889t,工程控制储量达82.549t。P3β^1、P3β^2、P3l等层位赋存玄武岩型金矿;D1、T1、T2层位赋存卡林型金矿,成因与岩浆活动有关,为燕山期中-低(主)温热液矿床,属扬子地块西南缘低温成矿区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两种典型碳酸盐岩红土风化剖面的物理化学特征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通过对贵州遵义和平坝两种典型碳酸盐岩风化剖面的系统采样,在室内进行了岩土工程上常用的13项物理指标的测试和12项常量化学元素的全分析,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它们在风化剖面上的分布及变化特征。指出土层孔隙率(孔隙比)由表层土到深处由高到低的变化,导致岩(土)层透水率逐渐降低和含水量的增加,是土层物理性质及相关力学性质变化的主因; 表层土以粘土粒组为主,到靠近基岩附近变为以粉土粒组为主,说明后期红土化作用可使土粒变细; 靠近岩石界面土层的粒径与组成石灰岩和白云岩矿物颗粒大小相当,这可能是地下水溶蚀- 交代矿物颗粒继承发育的结果; 通过分析界面各层(基岩- 溶滤层- 杂色粘土层)化学成分的变化可以看出,由岩石到土层可溶性组分( CaO、MgO)大量的被水溶蚀带走,成土元素( SiO2、Al2O3、Fe2O3 等)呈突跃式增加,而且两类岩石溶蚀成土的初期阶段(由岩石到溶滤层)可溶元素被溶蚀及成土元素的积累有很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14.
秦大军 《地质与资源》1997,6(3):161-170
太行山北段多金属矿床有3个金属元素富集带:1.中心(铜)钼矿带,形成斑岩型矿床;2.过渡带铁-铜、银-铜、铁和锌成矿带,形成矽卡岩型矿床;3.外带铅-锌-银带,形成脉状矿床.这种分带出现于多个矿区,但不同矿区显示出独特变化.一般以其中一个矿带最发育,其它两矿带次之,但有时也有两矿带相对发育.围绕花岗岩的金属元素区域分布,流体包裹体温度测定及H、O和S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岩浆热液与冷的大气降水(含少量源于围岩的CO2和H2S)之间的混合作用可以解释金属元素沉淀及时空分带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使用氟化物取代锌盐-EDTA滴定法,与电位滴定、光谱分析等手段在铝土矿、合金中铝含量测定,设备要求低,环境友好,分析方便易行,准确度和精密度上达到国家行业要求,有不可取代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我国斜发沸石、丝光沸石的阳离子类型和硅铝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大量样品数据,提出划分沸石离子类型的主、次阳离子原则和单离子类型原则。进而对我国几十个矿点的大量随机样品进行分类,结果形成Ca、K、Na三个系列,K-Ca.Ca-K等12种离子类型。同时弄清了我国沸石的特点是以各种Ca型为主,以各种K型居其次。  相似文献   

17.
刘铁庚 《沉积学报》1990,8(3):93-102
本文根据对世界上20多个国家和我国21个省碳酸盐岩石化学全分析数据的统计和换算结果,发现岩浆碳酸岩与沉积碳酸盐岩之间常量元素的一般含量无显著不同,但采用两组或逐步判别分析的方法,仍能将岩浆碳酸岩与沉积碳酸盐岩很好的区分开。判别效率可达90%以上。将这一方法应用到白云”鄂博矿区的“白云岩”和灰岩,90%以上的“白云岩”样品判为岩浆碳酸岩,灰岩的样品全部判为沉积碳酸盐岩,与它们的地质产状和地球化学特征一致。  相似文献   

18.
刘铁庚 《沉积学报》1990,8(2):43-50
本文根据对世界上20多个国家和我国21个省碳酸盐岩石化学全分析数据的统计和换算结果,发现岩浆碳酸岩与沉积碳酸盐岩之间常量元素的一般含量无显著不同,但采用两组或逐步判别分析的方法,仍能将岩浆碳酸岩与沉积碳酸盐岩很好的区分开。判别效率可达90%以上。将这一方法应用到白云”鄂博矿区的“白云岩”和灰岩,90%以上的“白云岩”样品判为岩浆碳酸岩,灰岩的样品全部判为沉积碳酸盐岩,与它们的地质产状和地球化学特征一致。  相似文献   

19.
以鄂尔多斯东缘A区块为例,通过岩石物理正演分析,论证了储层岩石物理参数的敏感性,确定利用纵波阻抗与纵横波速度比参数进行储层的识别。在此基础上进行正演模拟,研究了地震的极限分辨率及不同厚度砂体的地震响应特征,确定了运用叠前地质统计学反演为核心的储层预测技术对该研究区太原组进行储层预测研究,以解决该区储层薄、横向变化快、单一岩石物理参数无法区分岩性等问题。地质统计学反演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的预测厚度大于3 m的储层。对比研究区内11口测井解释厚度与储层反演厚度表明,储层反演预测厚度平均误差为7.5%,其中5口盲井的平均误差为10.2%,一口新钻井的砂体厚度预测误差为1.73%,为该区的井位部署提供了可靠的资料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新疆乌什北山填图试点项目充分发挥遥感技术的先导作用,探索1:50000高山峡谷区填图方法。不同分辨率遥感数据在岩性、构造解译等方面的差异表明多源遥感数据综合解译能有效提高解译程度。研究认为同一遥感数据最佳波段组合图像、Landsat-8和Worldview-2数据协同图像增强了对岩性和构造识别的能力。高光谱遥感矿物填图和岩性分类、基于ASTER热红外遥感数据的岩石化学成分填图等是高山峡谷区填图有效技术方法。利用ETM和ASTER数据开展矿化蚀变信息提取,结果表明ASTER较ETM数据在铁染异常、羟基异常等提取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分析认为多元信息综合预测是区域找矿的重要途径。根据乌什北山地质地貌特征,选择其中有效技术方法或技术方法组合开展1:50000地质填图,结果显示在减少剖面测制和路线地质调查数量的同时,达到了填图精度,并取得了若干重要研究成果,为区域构造演化和成矿规律分析总结提供了资料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