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季德钼矿床是继舒兰福安堡大型钼矿评价后新发现的又一处大型钼矿床。季德钼矿床产于吉林省中部大面积分布的晚印支期、燕山期花岗岩区域内。本文较详细地论述了季德大型钼矿床的地质特征。通过参加该矿的预查-普查-详查-勘探的全过程,论述了季德钼矿床的勘查过程及工作方法。通过在本区十余年地质工作的亲身体验,总结其矿床发现过程的经验与教训,对指导今后同类型矿产的地质找矿、勘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吉林省中部大面积分布的晚印支期、燕山期花岗岩区域内,新发现舒兰福安堡中型钼矿后,2006年以来,笔者参加了又一大型钼矿床——舒兰季德屯钼矿床的找矿—普查—详查—勘探的全过程,至2008年底已提交储量20余万吨。目前,又一轮外围普查—勘探工作在南区展开,初步确定,钼矿资源量合计约40万t,其规模在吉林省排第二位,仅次于吉林大黑山钼矿床。该矿的找矿过程有很好的借鉴作用;矿床的开发利用将对舒兰市这一座资源枯竭城市的未来发展、经济振兴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石盘钼矿是近年来在豫西钼多金属成矿带上发现的一个中型钼矿床。矿体产于燕山期合峪花岗岩体内外接触带,特别是岩体周边同期不同次的岩体侵入区域、岩体顶面的凸起部位是矿体赋存的有利部位。文章在讨论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矿床成因及控矿因素、区域找矿潜力及找矿标志进行了探讨,指出了该类矿床的进一步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4.
刚果(金)是世界上铜钴储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南部加丹加省是大型、超大型铜钴矿的矿集区。前人曾在该成矿带开展过较多物探工作,勘探成果颇多,但随着物探技术迅猛发展,大量先进仪器投入使用,勘查成效不一。为优化物探找矿方法,对已知铜矿进行了部分物探方法试验,并在外围找矿中发现了一个铜氧化矿体和一个原生硫化物铜矿体,取得了一定的找矿效果,希望对该区以后勘查工作有点参考。  相似文献   

5.
杨德学  刘月东  杨光勇 《云南地质》2011,30(4):398-400,397
复杂的矿体空间分布影响矿山生产和找矿勘探。总结里农矿段控矿因素,重点分析主要矿体空间分布规律及地质背景,进一步指明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6.
朱建华 《中国地质》2007,34(2):342-346
辽宁大杨树沟钼矿位于华北地台北缘燕山台褶带辽西台陷与山海关台拱结合部,八家子—杨家杖子多金属成矿带西段,是近年通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查证发现的一处大型富钼矿床。矿体全部赋存在燕山期细粒花岗岩体内,两者具有密切的时空关系和成因联系。矿体形态为脉状,向深部盲矿体增多,构成密集的矿束。找矿勘查工作经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加密测量,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地质测量和工程验证3个阶段。它的发现说明地质工作程度很高的东部地区仍然具有比较大的资源潜力,区域地球化学异常在矿产勘查中具有重要的向导作用。新一轮重要矿产资源勘查,应首先对成矿区带地球化学异常进行二次开发筛选,按循序渐进的查证工作原则,提高异常查证的工作质量,是多快好省的找矿方法。  相似文献   

7.
云南会泽麒麟厂铅锌矿床八号矿体的发现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在大量综合分析研究和会泽铅锌矿长期勘探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控矿构造等规律的深入研究,在成矿理论和找矿实践上取得新进展。在成矿理论认识上,提出主要的成矿构造体系,构造控矿型式及控矿构造模式及矿床成矿模式,明确指出麒麟厂矿床主矿体向SW向侧伏的规律,在找矿实践上,应用构造地球化学找矿方法,提出矿体定位靶位为1571中段44-62一勘探线间深部。通过工种验证,发现八号隐伏矿体。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沙坡岭钼矿区地质特征的论述,对其成矿的环境和条件进行了探讨,初步认为该区矿体具有斑岩型钼矿特征,并提出了该区钼矿床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9.
千鹅冲钼矿床是新近发现的一特大型钼矿床。产于桐柏—商城断裂带的北侧,矿体受断裂和隐伏花岗岩体控制。通过对矿床成矿地质条件、矿化及蚀变特征分析,认为该矿床为斑岩型钼矿,燕山期花岗斑岩为其成矿母岩。  相似文献   

10.
黔西南泥堡金矿床大型隐伏金矿体地质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禄林 《地质与勘探》2014,50(4):689-699
泥堡金矿区Ⅲ号金矿体是近年来发现的受断裂控制的大型隐伏矿体,是泥堡金矿区找矿勘探工作的重大突破。该矿体受F1断层控制,其容矿岩石为蚀变沉凝灰岩。蚀变沉凝灰岩普遍发育粘土化、碳酸盐化,而与金矿化密切关联的蚀变类型为黄铁矿化、硅化,次为毒砂化。对泥堡金矿床产出特征进行分析发现,Ⅲ号矿体明显受构造(F1断层)、地层(P3l2)和岩性(蚀变沉凝灰岩)控制。结合矿床赋矿岩石、矿物组合和控矿因素分析,认为泥堡金矿的形成与晚二叠世沉积火山凝灰质密切相关,F1断层活动及燕山期热水(液)作用是Ⅲ号金矿体成矿的关键。通过对比分析,认为区域上车榔—泥堡—三道沟—潘家庄一线是寻找类似金矿体(断控型)的重要区域,龙潭组二段及蚀变沉凝灰岩是重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1.
福建武夷山坪地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傅树超 《福建地质》2005,24(3):125-133
坪地钼矿位于福建武夷山五夫镇境内,由坪地、上西坑、东坑3个钼矿段组成.控矿地质条件有下元古界大金山组变质岩、晚侏罗世中细粒钾长花岗岩和南北向断裂构造.成矿可分为3个阶段,中高温热液成矿阶段形成坪地钼矿段,中温热液成矿阶段形成上西坑钼矿段.通过综合资料分析,表明坪地钼矿床成因类型属岩浆热液充填交代型钼矿床,成矿时代为晚侏罗世.  相似文献   

12.
卢大超  付友山 《世界地质》2010,29(3):450-458
描述了吉林舒兰季德钼矿的矿床地质特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条件及选矿试验结果。以该钼矿为例,系统讨论了三维矿产资源评价软件MICROMINE 11.03版的工作原理及流程,并对该矿床进行了资源量估算和验证。采用距离反比加权法进行资源储量估算,获得矿石量31374.14万t,钼金属量245096t,其中,111b+122b矿石量占总矿石储量的80.99%,钼金属量占总资源储量的81.08%;露天开采设计利用资源储量占总矿石储量的91.64%,钼金属量占总资源储量的91.99%。地质块段法和三角网多边形估算法检验结果表明,用三维矿产资源评价软件MICROMINE中距离反比加权法进行资源量估算,方法合理,相对误差较小,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3.
The Huangsha-Tieshanlong quartz-vein tungsten polymetallic ore deposit, located in the northern Pangushan-Tieshanlong tungsten ore field in eastern Ganxian-Yudu prospecting areas of the Yushan metallogenic belt, is a well-known tungsten deposit in southern Jiangxi province, China. SHRIMP-determined dating of zircons from the Tieshanlong granite yields ages of 168.1±2.1 Ma (n=11, MSWD=1.3). Rhenium and osmium isotopic dating of molybdenite from the Huangsha quartz-vein tungsten deposit determined by ICP-MS yields a weighted average ages of 153±3 Ma and model ages of 150.2±2.1 Ma – 155.4±2.3 Ma. The age of the Huangsha tungsten deposit is 10 to 15 Ma later than the Tieshanlong granite, which shows that there might have been another early Late Jurassic magmatic activity between 150 and 160 Ma, a process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tungsten mineralization in this area. The Tieshanlong granite, the Huangsha tungsten deposit and the Pangushan-Tieshanlong ore field were all formed around 150–170 Ma, belonging to products of a Mesozoic second large-scale mineralization. According to the collected molybdenite Re-Os dating results in southern Jiangxi province, the timescale of the associated molybdenum mineralization is 2–6 Ma in the tungsten deposit and the timescale of independent molybdenum mineralization is 1–4 Ma, implying the complexity of tungsten mineralization. Times of molybdenum mineralization ar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Yanshanian, which includes three stages of 133~135 Ma, 150–162 Ma, and 166–170 Ma, respectively. The 150–162 Ma-stage is in accordance with ages of large-scale W-Sn mineralization, which is mainly molybdenum mineralization characterized by associated molybdenum mineralization with development of an even greater-intensity independent molybdenum mineralization. Independent molybdenum mineralization occurred before and after large-scale W-Sn mineralization, which indicates that favorable prospecting period for molybdenum may be in Cretaceous and early late Jurassic.  相似文献   

14.
广东大宝山矿田船肚矽卡岩型钨钼铜矿床受船肚花岗闪长岩体接触带的控制,按空间展布分为北矿带和南矿带。浅部钻探和坑道揭露显示:北矿带裂隙密集,由石英网脉型、构造破碎带型及少量矽卡岩型铜钼矿组成;南矿带为矽卡岩型钨钼矿。蚀变特征和矿化类型及成岩成矿年龄表明,该钼钨矿床是与燕山期花岗闪长岩浆活动有关的中高温热液充填交代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于花岗闪长岩。通过对有利的赋矿围岩分析、控矿构造解析和与大宝山矿区的控矿要素对比分析,认为船肚岩体是沿着寒武系(顶板)与泥盆系(底板)之间的推覆构造侵入的,靠近花岗闪长岩的内接触带是石英网脉型辉钼矿的有利找矿部位,而云英岩化则是有效的找矿标志。在深部和外围矽卡岩带是船肚矿区南、北矿带探寻矽卡岩型钼钨矿体最具潜力的部位。船肚北矿带次英安斑岩体内部、与斑岩体相连通的成矿前断裂带中和构造虚脱部位、块状和似层状矿体外围的断层、裂隙、节理连通部位及层间滑动虚脱部位都是下一步铜多金属矿找矿的有利部位。文章认为船肚矿区深部存在隐伏铜钼多金属矿体的潜力较大,是大宝山多金属矿田找矿突破的重点地段和重要接替资源区域。  相似文献   

15.
陕西省镇安县桂林沟斑岩型钼矿床位于南秦岭多金属成矿带内,其成矿围岩主要为细粒花岗岩、钾长花岗岩和蚀变的粗粒花岗岩。本文通过对桂林沟斑岩型钼矿床中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以及围岩中锆石U-Pb年代学研究,旨在探讨成矿成岩的关系及其构造意义。结果表明,6件辉钼矿的Re-Os同位素年龄在195.9~198.5Ma之间,加权平均年龄为197.2±1.3Ma,表明桂林沟钼矿形成于早侏罗世。围岩细粒花岗岩、钾长花岗岩和粗粒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99±1.4Ma、201±3.1Ma和198±11Ma,这说明其成岩和成矿年龄基本一致。值得注意的的是,桂林沟钼矿床的形成年龄不同于前人已报导的秦岭钼矿的三个主要成矿期,即238~213Ma、145~126Ma和116~110Ma,其稍晚于第一成矿期。200~190Ma可能代表了秦岭成矿带一期尚未认识的重要成矿事件,对于南秦岭找矿具有重要意义。该期钼矿形成于秦岭印支期碰撞之后,是在造山带垮塌引起的岩浆-热液事件过程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16.
吉林敦化大石河钼矿床成因与辉钼矿Re-Os 同位素测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石河钼矿床是近年来在小兴安岭-张广才岭钼成矿带南缘新发现的一个大型钼矿床。深部矿体产于似斑状花岗闪长岩体顶部,呈细脉浸染型; 近地表矿体主要呈含辉钼矿石英脉,赋存于浅变质岩中。钼矿化受隐爆角砾岩筒及构造裂隙控制,矿化与蚀变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属斑岩型钼矿床。对采自矿区浅部矿体中的5 件辉钼矿样品进行了Re-Os 同位素测年,获得模式年龄( 182. 1 ± 2. 7) ~ ( 191. 9 ± 2. 6) Ma,加权平均年龄( 186. 7 ± 5. 0) Ma,MSWD 值为11. 8,表明大石河钼矿形成于燕山早期。结合近年来小兴安岭-张广才岭钼成矿带上所获得的成岩成矿年龄数据,认为160 ~ 190 Ma 是该钼成矿带的钼矿成矿作用的集中期。辉钼矿样品中Re 含量为3. 549 ~ 4. 362 μg·g - 1,指示成矿物质为壳源。综合分析认为,大石河钼矿床为该区燕山早期大规模成矿事件的产物,形成于古亚洲构造域和环太平洋构造域叠加和转换期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7.
河南汝阳地区竹园沟钼矿地质特征、成矿时代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凡  罗照华  卢欣祥  陈必河  杨宗峰 《地质通报》2010,29(11):1704-1711
位于东秦岭钼成矿带内的河南汝阳钼铅锌多金属矿田是国内近几年发现的大型矿床集中区,区内发育东沟超大型斑岩钼矿床、竹园沟大型钼矿床和老代仗沟、西灶沟、王坪西沟等大型铅锌矿床。介绍了竹园沟大型钼矿床的地质特征,并利用Re-Os同位素定年方法对竹园沟钼矿体中的辉钼矿进行了成矿年代的测定,获得辉钼矿同位素的模式年龄为(122.2±2.3~119.6±2.2)Ma,平均为120.9Ma±2.3Ma。该成矿年龄显示竹园沟钼矿的成矿时代与汝阳南部其他钼铅锌等多金属矿床的形成时代相近,表明汝阳南部钼铅锌多金属成矿带成岩成矿年龄(120~110Ma)的一致性,均形成于统一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即中生代晚期中国东部岩石圈大规模伸展时期的板内拉张环境。  相似文献   

18.
豫西洛宁沙坡岭钼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东秦岭钼矿带东段,是新近发现的赋存于太古宙太华群变质岩中的细脉浸染型钼矿床。本文对其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初步测定了1个辉钼矿样品的Re-Os同位素年龄,获得模式年龄为126.8±1.7Ma,表明沙坡岭钼矿形成于燕山期,接近金堆城、雷门沟钼矿的形成时代,Re同位素含量显示其地幔来源的特征。沙坡岭钼矿形成机制错综复杂,有待进一步研究,特别是深部钻孔工程验证工作,对于验证深部是否隐伏着与成矿相关的斑岩体、储量更大的斑岩型钼矿有着重要作用,找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9.
黄凡  罗照华  卢欣祥  陈必河  杨宗峰 《地质通报》2010,29(10):1704-1711
位于东秦岭钼成矿带内的河南汝阳钼铅锌多金属矿田是国内近几年发现的大型矿床集中区,区内发育东沟超大型斑岩钼矿床、竹园沟大型钼矿床和老代仗沟、西灶沟、王坪西沟等大型铅锌矿床。介绍了竹园沟大型钼矿床的地质特征,并利用Re-Os同位素定年方法对竹园沟钼矿体中的辉钼矿进行了成矿年代的测定,获得辉钼矿同位素的模式年龄为(122.2±2.3~119.6±2.2)Ma,平均为120.9 Ma±2.3Ma。该成矿年龄显示竹园沟钼矿的成矿时代与汝阳南部其他钼铅锌等多金属矿床的形成时代相近,表明汝阳南部钼铅锌多金属成矿带成岩成矿年龄(120~110Ma)的一致性,均形成于统一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即中生代晚期中国东部岩石圈大规模伸展时期的板内拉张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