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工程设计时,重力式泥石流拦挡坝稳定性验算多采用验算软件进行验算,但其验算理论方法及验算过程并不易掌握。为了能更好地掌握验算理论知识和步骤,根据《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提出的重力式泥石流拦挡坝稳定性验算公式和坝体受力情况分析进行手动验算,并从工程实例出发,采用江西漂塘钨业有限公司漂塘矿区猪斗窝至漂塘河泥石流治理工程中某一处重力式拦挡坝,假定满库工况下陈述其演算方法和过程。该验算方法适用于重力式拦挡坝每种工况运行状态,但仅适用于泥石流物源以矿山废石等粗颗粒为主的物质。为推动防治泥石流工程设计方法和技术论证方法不断进步,为国家在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取得良好的成效,应大力推广该验算方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基坑降水中渗流破坏归类及抗突涌验算公式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杨建民  郑刚 《岩土力学》2009,30(1):261-264
基坑降水工程中的渗流引发一种体积力即渗流力,尤其当坑底下覆承压含水层时可能引发以下渗流破坏现象如流砂、管涌、坑底突涌安全等,需要进行安全验算。以力的性质将安全验算分为2种判别标准:一种为面积力安全验算,另一种为体积力安全验算。对于抗突涌安全验算公式,在目前规范公式的基础上考虑了被浮托土块侧面抗剪强度安全储备的发挥,并结合天津市区内典型地铁车站基坑几何性状和取值极为保守的土性参数进行验算,结果表明抗剪强度可发挥至少1/4以上抗突涌贡献,对于基坑下呈透镜体状分布局部承压砂层,发挥作用更大。如考虑抗剪强度发挥减少井孔数量,既可节约工程费用,又可减少钻孔处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3.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分析了软弱下卧层强度验算中存在的问题 ,并对不同情况下软弱下卧层强度验算方法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一些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4.
逆作法施工中地下连续墙入土深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振长  谢雄耀  黄宏伟 《岩土力学》2005,26(7):1104-1108
基坑工程中围护结构入土深度,一般是由坑底抗隆起稳定性决定,现行规范规定推荐的圆弧滑动法的验算方法只是针对一般情况,特别是柔性围护结构。考虑逆作法施工的特点及其他一些有利因素的影响,提出修正的圆弧滑动法以适合刚性围护结构的抗隆起验算。并通过一个工程实例的设计验算,对逆作工况下地下连续墙入土深度进行一定的探讨和优化。  相似文献   

5.
将破裂面以外的土体视为具有随深度成正比增长的地基系数的弹性介质 ,采用变形协调法 ,求出给定安全系数条件下墙体和锚板的变位及拉筋的拉力 ,将墙体的抗倾、抗滑验算转化为对拉筋的抗拉强度验算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影响挡土墙抗倾覆稳定性问题的深入分析 ,提出了一种引入挡土墙主动土压力分项系数进行挡土墙抗倾覆稳定性验算的新方法。该方法将挡土墙的地基承载力验算与抗倾覆稳定性验算合并 ,概念清晰且计算结果可靠 ,并能与现行《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 0 0 68— 2 0 0 1 )及《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 0 0 0 9— 2 0 0 1 )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7.
粤赣高速公路k35高边坡加固效果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志怀  李国维  王思敬  王永年 《岩土力学》2008,29(10):2783-2788
粤赣高速公路k35高边坡设计方案中,选用全、强风化变质砂岩的强度参数,Janbu法和M-P法计算的安全系数均超过1.20,边坡处于稳定状态。然而,该坡的监测结果显示,强降雨后该坡的变形急剧增加,坡体处于非稳定变形状态,和设计计算结果不符。因此,文中结合边坡监测资料,重新选取计算参数,对该坡稳定性进行验算,Janbu法和M-P法验算的安全系数均小于1.05,边坡处于非稳定状态。以验算结果为依据,对该坡进行补强加固设计,并验算补强后的安全系数Fs。补强后,监测结果显示坡体变形速率迅速回落,边坡处于稳定变形状态。监测结果验证了补强加固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李荣年  滕延京 《岩土力学》2012,33(Z1):151-155
各国规范对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的冲剪验算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对基础剪切模式的界定、计算公式等方面有较大不同,由此对计算结果也产生影响。针对中国规范GB50007[1]、美国规范ACI318[2]、欧洲规范EN1992[3]的设计要求,对影响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冲剪破坏的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不同工况的4个算例对各国规范冲剪验算的基础底板厚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各国规范在抗剪强度取值、验算条件、冲切锥体形状、底板纵筋配筋率影响、验算截面位置等方面的规定存在一定差异,反映出各国规范在基础冲剪影响因素方面存在不同考虑以及对基础冲剪破坏机理认识上的差异,这些差异使冲剪计算方法不同,也使得由此计算所得到的基础底板厚度有所不同。通过分析,建议对我国规范在基础底板冲剪验算截面的位置、纵筋配筋率,以及基底反力分布对冲剪承载力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试验研究,进一步完善基础冲剪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结合工程实例,计算单桩承载力和验算复合基桩。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信合嘉园小区所建3栋高层住宅楼的工程地质条件、基础方案、软弱下卧层验算、复合地基承载力验算、地震液化检验、沉降量与倾斜验算、基坑开挖和基坑降水方案。该工程中夯扩灌注桩复合地基在箱基下形成似筏板基础,桩身未穿过可液化层,但通过挤密效应消除了地层液化,大大缩短了桩长和降低了地基处理成本。该项岩土工程不仅填补了河北省任丘地区高层建筑勘察设计的空白,而且说明了夯扩灌注桩对挖掘浅层可液化地层的地基的潜力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司得勇 《地质与勘探》2014,50(Z1):1388-1392
本文分析了地质实验室在测量设备期间核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依据测量设备定义及评审准则要求,明确了期间核查对象。提出了符合地质实验室特点的期间核查方法,其内容包括核查标准和测量参数的选择、核查时机和频次的确定、核查结果的评价方法。文中所提出的期间核查评价方法—控制图法,经济、简便易行,直观地监控测量设备校准状态。确保了测量结果的准确度、精密度能够满足质量规范要求和评审准则要求。本文对地质实验室正确、有效地开展期间核查工作,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数据质量检查是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项目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项复杂的过程,应该贯穿数据的输入和空间数据库建立的每一个环节,检查技术方法和手段也一直进行更新。该文以1∶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为例,列举了建库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多种的检查方法和手段,对于不同内容使用不同的检查方法进行探讨,通过人工检查及软件检查2种方式来确保入库数据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泥石流拦挡坝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拦挡坝设防高度决定着库容,因此确定合理的设防高度在拦挡坝的设计中极为重要。在坝址确定的情况下提高拦挡坝的设防高度可以加大库容,增强防治工程的抗灾能力,但其泄洪能力会受到影响,因此拦挡坝的库容与其泄洪能力是矛盾的。既有设计理论中泥石流峰值流量按照全流域面积汇水输沙总量计算,该理论认为每个拦挡坝的设计洪峰流量是相同的,而实质上对于流域面积大的泥石流沟,设置在上游、中游及下游的拦挡坝由于汇水面积的差异而导致泥石流峰值流量相差较大,本文作者提出了按有效汇流面积计算泥石流峰值流量的优化设计方法,用该方法设计的拦挡坝的溢流断面面积较小,从而达到提高设防高度,增大库容,提高拦挡坝的容灾能力。  相似文献   

14.
区域化探异常快速检查评价工作若干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要做好区域化探异常检查评价工作,提高找矿效果,首先要从众多异常中筛选出有找矿意义的异常,崦后开展初查与细查。通过理论与多年实践,提出了快速开展异常检查评价工作的方法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5.
在目前地质、矿产勘查项目成果验收时大多注重项目的纸质文字报告、设计(或工作方案)、数表、图件等成果,往往忽视了成果中非常重要的内容——电子数据.本文第2节在给出电子数据的定义后,表述了电子数据的格式.第3节论述了电子数据的验收内容.第4节则叙述了电子数据的验收程序.需要强调的是,电子数据是项目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地勘项目成果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电子数据的验收结论也是整个成果评审的一个重要依据.只有电子数据按相关标准、规范验收并妥善归档后,地勘项目成果验收才能真正宣告结束.地勘项目成果才能得到长期、安全的保存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量取脉冲标定波形的幅度与周期是数字地震台网的一项日常工作。采用人机结合方式量取脉冲标定波形不仅每天要投入大量的时间 ,而量取的过程中会引入较大的人为误差。为此 ,我们开发脉冲标定波形处理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对脉冲标定波形的计算机自动量取、脉冲变化曲线的自动绘制等功能  相似文献   

17.
Zhang  Zeyu  Chai  Junrui  Li  Zhanbin  Xu  Zengguang  Yuan  Shuilong 《Natural Hazards》2022,111(2):1401-1419

Check dam systems are extensively utilized on the Loess Plateau. Howeve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eck dam system is restrained due to the failure hazard. To investigate the failure process of the check dam system and the corresponding effect, a hydrodynamic simulation was conducted in this study based on the failure of a typical check dam system, which occurred on 15 July 2012. The simulation was regarded as satisfactory based on verification with observed data of the peak discharge at the outlet of the catchment (NSE?=?0.61, R2?=?0.83), breaches of damaged check dams (relative error?<?20%) and maximum water depths in the front of 2 check dams (relative error of ? 13.4% and?+?4%). The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eries failure in the tributary ditch did not cause the stack of peak discharges, and the peak flood discharge at the outlet of the catchment in this failure increased 20% compared to the status without dam-break and decreased 87% compared to the status without check dam.

  相似文献   

18.
孙云波 《云南地质》2003,22(3):326-328
以灰岩地区砼灌注桩两个抽芯工程为例,介绍灰岩地区砼灌注桩抽芯检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为砼灌注桩抽芯检查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9.
This report uses the intermediate disturbance hypothesis to assess the influence of constructing a check dam on river environment. HEC-HMS and HEC-RAS programs were used to generate hydraulic parameters such as flow discharge, water depth, velocity, water surface width and sediment discharge. Indicators of hydrologic alteration (IHA) and indicator of habitat alteration (IHabA)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flow and habitat conditions before and after check dam construction. The range of variability approach was used to calculate the degree of hydrologic alteration for each IHA, degree of habitat alteration and overall alteration for IHabA. Variability of river habitats before and after check dam construction was contrasted. Alteration became larger the closer to the dam body. An assessment method for check dam construction is offered which does not require ecological investigation data and combines ecology concepts and hydraulics.  相似文献   

20.
莺歌地分散流异常查证工作表明,在植被覆盖区采用低密度网格土壤测量和野外X荧光测量相结合的方法,完全可以达到异常查证目的,可大致查明异常源位置、性质和规模,是一种快速、简单、经济、有效的异常查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