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日,二六四大队核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电动助力车节能器经试制成功后.已投人批量生产。预计到2010年,产销量可达100万套。电动车节能器是核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于2009年6月在广东中山机械装备与五金模具展销会上和某台资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后的研制成果,经市场投放、信息反馈等多项检验,该产品的客户反应良好。  相似文献   

2.
氧化矽同质多像之多在矿物学上是著称的。从本世纪20年代以来,许多矿物学、岩石学、无机化学以及矽酸监工艺学笔籍中都记载了氧化矽可以形成复杂的九种物相。按照索斯曼的命名这九种物相是:低温石英、高温石英;低温鳞石英、低高温鳞石英、高高温鳞石英;低温方英石,高温方英石;玻质氧化矽及液相氧化矽。  相似文献   

3.
湘东南地区燕山早期与花岗岩体相关的矿床总体可分为中高温的钨锡多金属和中低温的铅锌多金属两类矿床组合。结合岩石大地构造学研究成果和区域构造演化背景,分别对两类矿床组合的温度条件以及矿床、构造、岩浆岩之间的相关性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两类矿床组合形成的构造-岩浆动力学机制:①茶郴断裂南东隆起区和断裂北西拗陷区内的局部隆起地带岩石圈厚度较大,由于更强烈的岩石圈拆沉引发更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形成规模较大的中深成岩体,提供长时间高温条件,造成W、Sn等亲花岗岩元素的高程度、大规模富集,从而导致中高温的钨锡多金属矿床的形成。②茶郴断裂北西拗陷区因岩石圈较薄,岩石圈拆沉及其引起的热扰动作用较弱,产生小规模岩浆活动,因而缺乏W、Sn等元素的大规模富集,而Pb、Zn、Cu等元素则源源不断地运移到地表,加之缺乏长时间高温条件,导致大规模的中低温铅锌多金属矿床的形成,而中高温的钨锡多金属矿床缺乏。上述不同构造背景下的岩浆-成矿过程的差异,导致湘东南钨锡多金属和铅锌多金属两类矿床组合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邹俊 《地质与勘探》2023,59(6):1282-1292
川西地区地热资源丰富,康定地区由中谷至老榆林一线,发育有多个高温地热田。通过对川西地区重磁资料和地质构造背景的分析,总结川西地区地热的分布特征,重点应用宽频大地电磁测深、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剖面及钻井资料,对研究区不同深度和尺度的地热要素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大量地热点发育在断裂附近,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布相关性。在鲜水河断裂带下方的部分熔融体为本区高温地热田提供了主要热源。老榆林地热田主要受南北向深大断裂的次级构造和与之交错的东西向断裂构造控制,断裂破碎带构成热储,是深部热水上涌的通道。本文探讨了川西康定地区多尺度地球物理结构,高温地热资源的形成和分布与多要素耦合密切相关,构建出本区三维的地热地质模型。川西康定地区具有良好的高温地热水形成条件,通过地热资源开发,可促进川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高温目标在短波红外发射辐射的方向性,建立多角度观测物理模型;以燃烧竹炭作为小面元高温目标,在暗室条件下使用ASD FieldSpec3光谱仪对高温目标的辐射亮度进行多角度观测和分析。仅使用一台光谱仪无法同时获取多个角度的观测数据,且以不同角度观测时,高温目标温度发生明显改变,本文采用一种自定义的降温模型计算多角度观测的参比辐射亮度,并提出一个概念-辐射亮度比(多角度辐射亮度/参比辐射亮度),用以消除高温目标降温的影响。结果表明,降温模型精度很高,辐射亮度比这一概念很好地刻画了高温目标在短波红外辐射的方向性,余弦函数、傅里叶级数均可实现对辐射亮度比随角度变化的高精度拟合。  相似文献   

6.
北大别经历了三叠纪高温超高压变质作用和多阶段折返历史,因而榴辉岩中广泛发育多期减压结构,极少保留早期的超高压变质记录,这为它们不同变质阶段的温度条件估算带来了巨大困难。然而,目前流行的微量元素温度计为北大别榴辉岩的峰期及之后的退变质阶段温度的确定提供了可能性。根据锆石中Ti和金红石中Zr温度计,结合传统矿物对温度计的计算数据,获得了北大别榴辉岩中多阶段高温(>900 ℃)条件的数据,证明研究区经历了从超高压榴辉岩相→石英榴辉岩相→高压麻粒岩相阶段的高温变质过程。并且,北大别经历了折返初期(207±4 Ma)的减压熔融和碰撞后燕山期(约130 Ma)的加热熔融作用。长时间的高温变质作用与多期部分熔融也许正是北大别长期难以发现柯石英和有关超高压变质证据等的重要原因。因此,这些成果有助于甄别北大别的岩石成因和演化过程以及大别山多岩片差异折返模型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河南省母山钼矿地质特征的研究,提出大别山地区钼多金属矿床具有从中心向外由高温矿床到中低温矿床依次展布的各自独立的内成矿带、中间成矿带、外成矿带分布特征,从而构成“卫星式“环带状分布的成矿系列格局.将这一规律用于指导综合找矿,一可以在已知中高温热液矿床的外围注重寻找中低温热液矿床,二可以从已发现的中低温热液矿床的环带状或弧状分布的格局来预测中高温热液矿床的位置,以期发现隐伏盲矿.  相似文献   

8.
钒(Ⅴ)是一个变价元素,其赋存状态和地球化学性质对环境的氧化还原条件非常敏感,因此Ⅴ同位素可以作为一个新的地球化学示踪剂来制约高温地质过程氧化还原条件的变化。随着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MC-ICP-MS)的发展,Ⅴ同位素的分析精度不断提高,高温地质过程的Ⅴ同位素分馏能够被分辨出来,使得Ⅴ同位素的高温地球化学研究得以开展。本文对地幔和大洋玄武岩的Ⅴ同位素组成进行了总结,综述了Ⅴ同位素在蚀变过程、部分熔融和分离结晶重要地质过程的分馏行为,对比了硅酸盐全地球与陨石之间Ⅴ同位素组成的差异,并探讨了高温Ⅴ同位素地球化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高温冻结砂土温度界限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高温冻土力学特性与融土相近,对其研究越来越多,然而迄今并没有一个广为接受的基于力学指标的明确定义。以冻结饱和标准砂为研究对象,利用三轴剪切试验和侧限压缩试验获得黏聚力、割线变形模量和压缩指数等力学指标,通过分析这些指标随温度变化的规律,试图从力学特性的角度对于高温冻结砂土给出一个明确的温度界限。研究发现,冻结砂土在-1.0℃到-0.5℃之间,黏聚力、割线变形模量和压缩指数等力学指标发生突变,因此,将-1.0℃定义为高温冻结砂土的温度界限,对涉及高温冻土的工程建设和维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达  吴淦国  陈金水  谢承涛 《矿床地质》1998,17(Z3):591-594
通过对中甲锡多金属矿床围岩地层含矿性、稀上元素、微量元素、流体包裹体、稳定同位素的研究以及矿化时代的厘定,可以得出中甲锡多金属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燕山早期的黑云母花岗岩及其后期分异的石英斑岩体,部分来源于奥陶系罗峰溪群变质石英砂岩;成矿热液早期以岩浆水为主,后期有外来水的参人;Re- Os同位素测年结果表明锡多金属矿床成矿年龄为193x l06~195×106 a,属燕山早期阶段成矿;锡多金属成矿历经高温-中高温热液交代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1.
近期的变质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表明,北大别整体经历了高温超高压变质作用和多阶段折返历史,因而表现为广泛发育的多期减压结构和极少保留早期的超高压变质记录。北大别榴辉岩以高温变质作用以及折返期间因麻粒岩相和角闪岩相退变质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多期后成合晶为显著特征。石榴子石中伴有放射状胀裂纹的单晶和多晶石英包体指示早期柯石英的转变结果,这已被锆石中发现的柯石英残晶所证实。结合北大别北部榴辉岩和片麻岩中发现的金刚石等超高压证据以及三叠纪变质记录,由此证明北大别整体经历过深俯冲和印支期超高压变质作用。北大别榴辉岩的多阶段高温条件主要来自石榴子石-绿辉石矿物对温度计、单斜辉石中紫苏辉石+石英针状矿物出熔体以及金红石中较高的Zr含量和变质锆石中较高的Ti含量等得出的温度证据。此外,多期后成合晶以及石榴子石和单斜辉石等矿物中成分分带的存在,证明该区榴辉岩经历了一个多阶段、快速折返过程;而不同变质阶段的温度、压力和形成时代,却反映该区榴辉岩经历了长时间的高温变质演化与缓慢冷却过程。长时间的高温变质作用与缓慢冷却过程也许正是北大别长期难以发现柯石英和有关超高压记录的重要原因。因此,这些成果为大别山三个不同超高压岩片的差异折返模型的建立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2.
硅灰石属偏硅酸钙矿物(CaSiO_3),早在三十年代初已被美国开采利用,而正式大量利用是始于六十年代.随着对硅灰石矿研究的提高和利用领域的扩大,目前这种新型的非金属矿产已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近些年来,硅灰石的产销量有着显著的增长,如在  相似文献   

13.
一种检测煤田地表热异常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田自燃导致严重资源浪费,同时又引起大气污染、地表坍塌等灾害,遥感已成为检测煤火的一种重要途径.研究时采用MNF变换、多阈值密度分割、差值法提取煤火高温火点与普通热异常信息,并结合GIS定量分析.研究发现差值法适合提取高温火点信息,MNF变换可以很好的去除太阳辐射对地面温度的影像,并且能够很好地提取普通热异常信息,多阈值密度分割可以确定较高的亮温区域,三种方法综合运用就可以较准确的圈定煤火热异常区域,从而有效的监测地下煤火情况.  相似文献   

14.
孙德瑜  段家能 《云南地质》2007,26(1):112-117
焦石硐铁铜矿产于燕山期花岗斑岩下盘的矽卡岩带中。对矿床成因进行探讨,认为该矿床属陆相次火山-热液高温至中温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5.
福建上杭县紫金山金铜矿床与平和县大望山银多金属矿均为火山一次火山中高温热液Au、Ag矿床。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母山钼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邱顺才 《矿产与地质》2006,20(4):403-408
通过对河南省母山钼矿地质特征的研究,提出大别山地区钼多金属矿床具有从中心向外由高温矿床到中低温矿床依次展布的各自独立的内成矿带、中间成矿带、外成矿带分布特征,从而构成“卫星式”环带状分布的成矿系列格局。将这一规律用于指导综合找矿,一可以在已知中高温热液矿床的外围注重寻找中低温热液矿床,二可以从已发现的中低温热液矿床的环带状或弧状分布的格局来预测中高温热液矿床的位置,以期发现隐伏盲矿。  相似文献   

17.
土耳其高温地热钻井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温地热资源具有分布广泛、清洁环保的特点,世界各国都在加大高温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土耳其ECOLOG公司Geo2E地热发电项目高温地热钻井实施过程中,针对区块高温地热钻井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难点,从井身结构设计、钻井提速、抗高温钻井液、安全钻井技术等方面着手,进行相关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现场应用效果良好。该地区高温地热钻井成功经验能够为我国高温地热开发钻井施工提供有效借鉴,促进我国高温地热资源的经济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栾川福家村钼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及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初步探讨了矿床成因机理。研究认为,矿床成因属与燕山期岩浆活动密切相关的高温-中低温热液型钼铜铅锌铁多金属矿床,提出了该区主要找矿标志和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9.
铬(Cr)属于氧化还原敏感元素,在岩浆过程中是一种中度相容和轻度亲铁元素。Cr在硅酸盐地球中主要有三种价态:Cr2+、Cr3+和Cr6+。Cr存在于不同来源的矿物和岩石中,其氧化还原状态和同位素组成可以为其成因、氧化还原条件和相关成矿历史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近年来,铬同位素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现代环境、古环境、行星的演化以及高温地质过程等领域中,而高温地质过程中储库的铬同位素及其分馏机理研究是其他工作的基础。尤其是随着质谱技术的发展,Cr同位素在高温环境中的分馏机制及行为也引起了更多的关注。本文主要介绍不同储库的Cr同位素组成及高温岩浆过程中Cr同位素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20.
漕涧锡多金属矿床属混合岩化-高温热液矿床,矿体赋存于混合岩内构造裂隙中,矿床(体)的展布与区域构造相一致。由多期成矿作用、迁移、富集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