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勘查区呈规模巨大的造山带和断块形式展布,区内有老王寨超大型金矿、墨江金厂金矿、双沟金矿等,哀牢山断裂与九甲—墨江断裂间的脆—韧性剪切带控制金矿床分布。  相似文献   

2.
丁家林-太阳坪金矿带与丁家林-太阳坪脆-韧性剪切带同位分布、同能源作用、同步生成,是脆-韧性剪切变形形成的石英脉型金矿,总体走向NE,主要由丁家林和太阳坪2个金矿床组成,分石英单脉、单脉密集带、复脉带3个亚型。丁家林以含Au石英复脉为主,太阳坪以含Au石英单脉为主;成矿物质来源于富含Si质的志留系黄坪组,成矿流体主要是构造水;内生成矿作用分脆.韧性剪切变形-构造分异热液期和韧-脆性剪切变形-构造分异热液期,与2期脆-韧性剪切变形相对应,第2期为主成矿期。其成矿机理是脆-韧性剪切变形动力成岩成矿。  相似文献   

3.
丁家林-太阳坪脆-韧性剪切带处于扬子地台、秦岭及松潘-甘孜褶皱带的结合部,出露长度大于10 km,走向40~50°,以密集的褶曲带、劈理带、石英脉带单独或组合出现为标志.主要经历了2期变形,第1期脆-韧性剪切变形分2个阶段.S1阶段茂县群地体发生低级变质并形成千枚理S1,分异石英脉q1;S2阶段分异q2并发生金矿化,形成S2.第2期韧-脆性剪切变形发育韧-脆性断层S3,分异q3,并发育擦痕和阶步及强烈金矿化.晚期韧-脆性剪切作用叠加在早期脆-韧性剪切变形之上.丁家林-太阳坪金矿带的2期内生成矿作用与变形作用同步进行,其控、容矿构造为脆-韧性剪切变形组构.  相似文献   

4.
小北湖韧性剪切带分布于敦密断裂北侧泥盆纪地层中,为逆冲推覆韧性剪切带,发育各种糜棱岩、叶理和线理构造及显微构造,其变形机制为简单剪切变形,属低温韧--脆型剪切带。  相似文献   

5.
对金厂峪金矿的主要控矿因素进行了调查和分析,认为脆-韧性剪切带控制了矿床形成的宏观范围,韧性剪切带控制含金石英复脉带的产出部位,工业金矿体产于韧性剪切带中蚀变较强部位,在此基础上,指出了进一步寻找矿山接替资源的主要找矿方向,并对其资源潜力进行了概略预测.  相似文献   

6.
金厂峪大型金矿赋存在燕山早期剪切带内,走向北北东,倾角70—80°,由糜棱岩化斜长角闪岩、初糜凌岩、糜凌岩组成。矿体为复脉和单脉两种,以后者为主。含金复脉形成于韧性转向脆性的过渡环境。晚期构造作用、再生岩浆作用,使剪切带内的金再一次富集而形成含金单脉。金厂峪金矿床是较典型的韧—脆性剪变质带型金矿床。1.韧性剪切带的宏观特征野外呈狭长带状产出,宽度360米,走向延长6000米,6条大小不等的剪切变质带分布于五厂组斜长角闪岩类中。从剪切带边缘到中心,变形强度总体上  相似文献   

7.
吉风宝  戚学祥  常裕林  张超  赵宇浩  韦诚 《岩石学报》2015,31(12):3713-3724
澜沧江构造带是青藏高原东南缘保山-羌塘地块与兰坪-思茅地块之间的大型走滑剪切带。构造地质学、岩石学和40Ar-39Ar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构造带中段剪切带内部存在早期斜向挤出和晚期水平走滑的两期线理及早期指示右行韧性剪切变形、后期指示左行脆韧性剪切变形的构造指向。糜棱岩中石英晶格优选方位以中温(450~600℃)柱面a轴底面滑移系为主,叠加中低温(300~550℃)底面a轴滑移系;剪切带内云母片岩和花岗质糜棱岩中黑云母40Ar-39Ar坪年龄和等时线年龄都分布于15~17Ma,反映剪切带隆升过程中脆韧性左行剪切变形阶段的时代。结合前人成果进行分析认为新生代早期保山地块和兰坪-思茅地块向南南东挤出的同时沿澜沧江构造带中段发生大规模右行斜向走滑韧性剪切作用,后期保山地块南部沿北东向畹町和南汀河左行断裂带相对中北段向北东运动,致使隆升到中上构造层次的韧性剪切带发生左行脆韧性变形。  相似文献   

8.
曹洁  程建新  邱斌  杨兴科 《新疆地质》2006,24(2):141-145
通过对新疆红石金矿区韧性剪切变形特征的研究,金矿化带的分布明显受韧性剪切带的控制,所有的金矿体及金矿化体均赋存于秋格明塔什-黄山韧性剪切带的不同部位,其变形期次可划分为3期,即韧性剪切变形、脆-韧性剪切变形和脆性剪切变形,其中脆-韧性剪切变形阶段是最有利的成矿阶段.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二甲地区视电阻率中间梯度法、视电阻率联剖法、静电α卡、重力测量等地球物理异常特征的分析,探讨二甲地区寻找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的最佳物探方法组合,追索圈定戈枕韧性剪切带的分布范围及产状,总结了该区地球物理异常特征与控矿构造带的关系,进而为该区新一轮的地质找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铧厂沟金矿床区域韧性剪切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次对铧厂沟金矿床区域韧性剪切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根据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显微构造分析 ,区内发育一条较大区域韧性剪切带 ,无论沿走向还是顺倾向均呈舒缓波状 ,强变形带和弱变形域呈镶嵌形式。区域韧性剪切带经历了右行—左行—右行多期 (次 )活动 ,剪切方位也多次变化 ;早期形成温度约 5 0 0℃ ,以右行剪切为主 ,古应力值大于 0 .0 75GPa。控矿韧脆性剪切带是区域韧性剪切带演化的产物 ,最终形成脆性断裂。区域韧性剪切作用控制矿床、矿带的分布 ,并使部分金从矿源层分溢出来 ,产生第一阶段金的富集。次级韧脆性剪切带 (控矿剪切带 )控制富矿体的分布。因此 ,铧厂沟金矿床可称为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另外 ,中 -下泥盆统三河口群第一岩段第一岩层 (D1 -2 SH1a)部分原岩有明显海底热水同沉积特征 ;在矿床之西万家山—张家山应注意寻找硅化石英粗糜棱岩型金矿石。  相似文献   

11.
东天山金矿带区域成矿规律解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康古尔塔格金矿带是东疆近年发现的重要成矿带之一,产出于东天山造山带,受控于觉罗塔格晚古生代俯冲-碰撞带和大型韧性剪切带,属于阿ˉ雅岛弧北缘金成矿系列,分为5类金矿,金铜铁具水平分带,成矿时代为海西中晚期,韧剪变形演化中晚期脆-韧性变形转换带是金主要控矿和成矿构造,剖析了金矿分布规律,建立了预测模式。  相似文献   

12.
湖南西部钨锑金矿床赋存于雪峰弧形构造带之前寒武系浅变质岩系中,受到韧-脆性剪切构造控制,具有明显的地层层位效应。区域变质和动力变形过程中,大规模深层次的韧性剪切变形促使矿源层中的Au活化迁移,连同SiO2,K等活性组分和岩石中的H2O一起形成含金动力变质热液,当其进入伸展型脆韧性剪切带及其剥离构造带、张扭性断裂带时,形成充填交代型含金石英脉型和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研究表明,矿床具有特定的元素共生组合,矿脉(体)沿倾向延伸大且普遍具有侧伏成矿现象,沿控矿构造方向侵入的长英质脉岩带与成矿有一定的联系;载金的硫(砷)化物以富集轻硫同位素为特点,氧化-还原反应是金成矿的主要化学机制等特征性成矿标志。矿床广泛发育中低温热液蚀变,黄铁矿、毒砂矿物和As元素是找金的标型矿物和指示元素。矿床成因主要属于受韧-脆性脆剪切带控制的变质热液型金矿。  相似文献   

13.
剪切带型金矿是一种重要的金矿类型.韧性-超韧性深层次剪切变形是促使Au元素活化分异、形成动力变质含金热液的过程,中浅层次的韧脆性、脆性剪切变形区是Au元素聚集成矿部位.韧脆性剪切带的不同变形层次及其构造岩类型决定了剪切带型金矿床的矿化类型.剪切带型金矿床往往具有成矿时代滞后、空间规模差异、物源指示差异、韧性变形强度与Au元素含量反相关等异常特征.长期演化的造山带附近及边缘是寻找大型剪切带型金矿床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4.
山西右玉金矿主要产于韧(脆)性剪切带强变形域,由新太古界集宁岩群片麻岩和新太古-古元古代变质石榴花岗岩等构成的含矿岩系。矿床严格受剪切带构造控制,剪切构造既是有利的导矿构造,也是良好的容矿构造。受五台、吕梁期以及后期多期次、多级区域构造活动影响,金的成矿作用也伴随剪切构造带经历了从韧性、脆-韧性到脆性的构造演化叠加过程。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变质热液,金的成矿作用主要分为四个阶段,黄铁矿为金的主要伴随金属矿物,对金矿化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研究认为矿床成因是与脆-韧性剪切带构造密切相关的变质-热液型金矿床。本次研究提出找矿方向,为矿区及外围进一步开展金矿地质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根据大量野外调查和室内显微构造研究,滩间山金矿田韧性剪切带特征可概括为以下几点:本区发育区域韧性剪切和控矿韧性剪切带,并以NW、NE向为主;NE向区域韧性剪切带是NW向区域韧性剪切的扭折带;控矿韧性剪切带在区域韧性剪切带基础上发育而成,经历了多期(次)活动,最终生成脆性断裂,韧性剪切带是金矿形成富集的重要因素之一,成矿作用随剪切带的多期(次)活动同步演化,形成多阶段矿化富集,脆韧性和韧脆性剪切变形  相似文献   

16.
山东蒙阴县埠洼金矿与韧性剪切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埠洼金矿受NW向台上-盘东沟韧性剪切带的控制,矿体产于剪切带中南部的英云质超糜岩中,矿体呈右行侧列式分布,成矿体用与韧性剪切变形变质导致的动力分异作用密切相关,赋矿空间为韧-脆性剪切作用形成的扩容带,是在韧性剪切基础上形成的金矿床。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山区铁路隧道穿越脆韧性剪切带(断裂带)及与其次生的韧性剪切带时设计及施工围岩分级问题。从几何、小构造、运动形迹、组构特征、构造岩、糜棱岩、同变形变质及机械作用等方面探讨韧性剪切带特征,从宏观、微观、野外研究及测试、施工类比总结其围岩分级,对比韧性剪切带(脆韧性及韧脆性)与节理密集带内岩体的工程性质及工程设计的围岩分级的异同。确定了山区隧道通过韧性剪切带时应单独研究这种无明显破裂面围岩带的分级评价因素、评价结论和围岩分级原则,设计和施工需特别注意。可供构造带复杂山区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8.
煎茶岭韧性剪切带的厘定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室内(超)显微构造观测和构造岩石组构分析等方法厘定了煎茶岭地区北西西向和北东向两条韧性剪切带,前者出露于研究区的北部,后者出露于研究区的南部,两者交汇于煎茶岭,无论沿走向还是顺倾向均呈舒缓波状。韧性剪切带内发育糜棱岩系列、构造片岩、荚片构造、S-C面理、旋转碎斑系、A型褶皱、亚颗粒、位错弓弯、位错列、位错网等宏观和(超)显微构造特征,结合构造岩中石英光轴优选方位型式等证明两韧性剪切带呈共轭产出,至少经历了三期活动:中元古代晚期,北西西向脆韧性剪切带为压扭性右行剪切,北东向脆韧性剪切带为压扭性左行剪切,σ1≈282°∠24°,古应力值约59.1MPa;加里东期,前者为张扭性右行剪切,后者为张扭性左行剪切,σ1≈344°∠78°,古应力值约86.5MPa,超基性岩体以岩墙扩展式侵入到韧性剪切带内,预测北东向韧性剪切带深部还存在一定规模的超基性岩体,是今后寻找与超基性岩有关矿产的重要靶区;海西期,随着脆性程度进一步增加,北西西向韧脆性剪切带经历了压扭性左行剪切,北东向韧脆性剪切带经历了压扭性右行剪切,σ1≈120°∠20°,古应力值约116.3MPa,花岗斑岩体以气球膨胀式侵位。韧性剪切带对金镍矿有重要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小秦岭东部控矿韧性剪切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魏刚锋 《河南地质》1997,15(2):108-115,T001
根据大量外地质调查和室内分析研究,小秦岭东部控矿韧性剪切带的构造特征可概括为以下几点:(1)依据应力矿物塑性有的差异,区内出露早期、晚期脆性性控矿剪切带及韧脆性矿剪切带;(2)早期脆韧空矿剪切带形成温度高于500℃,古应力值大于100MPa,剪工凤右行逆冲主为,变质作用达高绿片岩相;(3)晚期脆韧性控矿剪切带生成温度低于500℃,古应力值在70-50MPa之间,既有右行剪切,又有左行剪切,变质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王军 《地质找矿论丛》2005,20(Z1):33-35
根据北山南带韧性剪切带地质特征和金矿(化)地质特征,探讨了韧性剪切带对金矿化的控制作用、金矿成因机制及金矿找矿方向,提出含金变质岩系、中低温韧-脆性剪切变质和中酸性花岗岩的三体一位找矿标志,韧性剪切带对金矿床(点)的形态、规模及分布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