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天津将建中国最大海水淡化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雪 《海洋信息》2006,(2):26-27
近年来,海水淡化工程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国家海洋局天滓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在低温多效和压汽蒸馏方面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全面掌握了关键技术,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研究所已在山东青岛黄岛电厂进行日产3000吨淡化水的国家“十五”攻关重大示范工程。  相似文献   

2.
从波浪能和海水淡化技术的研究现状出发,指出了波浪能海水淡化技术未来发展的趋势。提出并设计了多点吸收式波浪能海水淡化装置,讨论了该装置的结构组成与运行原理,指出该种波浪能海水淡化技术能够大规模捕获波浪能,减少波浪能转化环节,提高波浪能的采集效率和淡化水产量。  相似文献   

3.
发展海水淡化产业,缓解淡水危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并论述了国内的水资源现状、海水淡化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和各种海水淡化技术的适应范围与发展趋势。分析了我国实现海水淡化产业化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提出了海水淡化技术的产业化对策。  相似文献   

4.
海岛是拓展海洋经济空间的重要基础,但是淡水资源短缺严重影响了海岛经济的发展及岛上居民的生活。文章介绍了海岛水资源分布情况及淡水供应方式;在深入分析海水淡化技术现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制约海水淡化技术在海岛大规模应用的系列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海岛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方向,介绍了海水淡化研究所在能量回收装置研发、可再生资源利用、远程监控、系列化产品研发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1 国外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现状1.1 直接法直接法是应用集热器将太阳光照变成热能,并直接加热海水。即通过蒸馏制得淡水的方法。其蒸馏装置可分为浅盘型(亦称顶棚型、水平型)、倾斜型和多效型3种。1.1.1 浅盘型它由盛水的浅盘和透明罩组  相似文献   

6.
我所“十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示范工程——青岛黄岛电厂 30 0 0 t/d蒸馏法海水淡化工程 ,于今年 1 0月 1 1日在青岛举行奠基仪式。该项工程采用的“低温蒸馏海水淡化技术”是目前国内惟一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水淡化技术 ,可以使吨水成本降至 5元以下 ,预计明年 1 0月投产出水。此项示范工程的实施 ,将为缓解沿海城市和地区淡水紧缺探索切实有效的途径 ,并标志着我所的海水淡化技术趋于成熟并走向示范工程的实施阶段“十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示范工程正式实施——黄岛电厂3000t/d蒸馏法海水淡化工程奠基仪式在青岛举行@唐琳虹…  相似文献   

7.
视点·观察     
《海洋世界》2006,(8):10-11
水是生命之源,是基础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水的持续利用,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保证,然而淡不资源紧缺已成为全球面临的一大危机。 水生态系统平衡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地下下冗,海水倒灌,地下水水质恶化,耕地盐渍化等后里,对环境造成极大危害,通过蓄水,跨流域调水,开发地下水等找施可以实现水资源的时空位移,但不能增加淡水资源总量,对生态互不干涉造成的影响也引起很大的争议。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水库,开发海水淡化技术,向海洋索取淡水来解决“水的危机”,一直是全球努力的方向。 海水淡化,亦称海水脱盐,是通过装置和设备除去海中盐分并获得淡水的工艺过程。概括地说,海水淡化的方法可分为蒸馏法和膜法。其中蒸馏法主要有:多级闪蒸(MSF)、低温多效(LT-MED)和压汽蒸馏(MVC)三种技术。前两种技术主要采用蒸汽作热源,多与电厂结合;压汽蒸馏技术是利用热泵蒸发技术,它仅使用电能,应用对象主要是没有热源的岛屿地区。膜法主要指反渗透(RO)技术,它利用半透膜,在压力下允许水透过而使盐分和杂质截留的技术。[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膜技术在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中的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主要论述了膜技术在海水淡化和海水综合利用中的新进展。包括各种新开发的反渗透海水淡化新技术,将淡化、制盐、电解和吸附相结合的海水综合利用新工艺,以及海水综合利用的资源和节能集成技术。为膜技术在海水淡化和海水综合利用等方面的应用提供借鉴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介绍了反渗透淡化海水技术,同时评述了目前国内外反渗透海水淡化用膜的研制及进展。表1。  相似文献   

10.
我国海水利用业发展现状与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我国及世界海水利用产业的发展现状,从海水淡化技术、海水冷却技术、海水脱硫技术、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海水热泵技术、海水灌溉技术等技术手段方面详细介绍了海水利用的相关技术,并分析了海水利用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以及海水利用的展望。  相似文献   

11.
反渗透膜技术于20世纪60年代取得突破性进展,促使反渗透海水淡化在近50年间高速发展,淡化产能自20世纪90年代起激增.海水反渗透(SWRO)淡化已成为目前投资最省、成本最低的利用海水制备饮用水的过程.文中主要对海水反渗透淡化的发展状况进行了介绍,如膜和组件的改进,关键设备高压泵和能量回收装置效率的提高,多种工艺过程的不断发展,包括预处理和后处理的新工艺,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和相应对策等.反渗透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其他膜分离技术的进步,并扩展其应用领域.预计在不久的将来,膜技术在海水淡化和水再利用、扩大和保护水资源、循环经济、清洁生产、改造传统产业、节能减排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会越来越显著.  相似文献   

12.
长海县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长海县第一、二期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的概况,给出了其工程投资及造水成本数据,同时介绍了獐子岛集装箱式海水淡化工程的情况,针对3个工程使用的3种不同的能量回收方式以及我国北方冬季水温偏低的特点,提出了我国发展反渗透海水淡化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海冰是低温条件下的海水冻结物,在我国渤海,每年冬季有4个月左右的结冰期,形成大范围的海冰。海冰具有灾害性,常对冬季海上运输及海洋生产构成危害,但因其含盐量较低,海冰还具有资源性,有可能以较低成本转化为淡水。自1995年以来,我国学者开展了渤海海冰淡化利用研究,在国家有关项目的大力支持下,已在海冰资源特性、资源量估算、海冰淡化技术和海冰水农业利用等方面均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进展。本文是对这些研究进展及尚需解决问题的综述。  相似文献   

14.
为促进我国海水淡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分析海水淡化工程对环境的影响,重点分析浓海水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研究结果表明:海水淡化工程在能耗、排污、用地、取水和噪音等方面对环境产生影响,尤其是海水淡化产生的浓海水,在温度、盐度、有机物和营养盐、重金属、酸度、余氯、溶解氧以及机械卷载效应等方面严重影响海洋生态环境和海洋生物,亟须高度关注和深入研究;随着我国海水淡化产能的增加,应完善海水淡化技术、优化浓海水排放和加快浓海水综合利用,同时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相似文献   

15.
核能在海水淡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采用核动力的海水淡化技术概念及其核能与海水淡化的结合方式,分析了各种结合方式的优缺点,指出采用核能进行大规模海水淡化将成为今后沿海地区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主要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6.
提出利用液态天然气(LNG)冷能实现海水冷冻淡化,针对LNG的储运工艺,开展海水在超低温环境下的过冷度、结晶、脱盐等机理研究。试验测试了海水在电导率为20~40 mS/cm、冷冻温度为-30~-80℃冷冻条件下,制冰率、制冰速率、脱盐率等性能指标,并分析了影响各性能指标的因素,得出了超低温工况下系统最优过程参数。该研究结果为基于LNG冷能实现海水冷冻淡化的工程设计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基础和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7.
内蒙孪井灌区土壤盐分运移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孪井灌区典型地段包气带土层可溶盐分在灌溉前后的变化,分析了灌溉水和土壤水盐分动态特征,并在室内进行了不同类型土壤的淋滤试验。结果表明引黄灌溉是使土壤脱盐的过程,尤其是灌溉初期,土壤脱盐非常明显。灌溉洗盐与包气带岩性和灌水量有关,砂壤土较黏砂土易脱盐,土壤初始含盐量越大,灌溉量越大,土壤脱盐量就越大。  相似文献   

18.
淡水资源短缺和水源污染已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开源、节流、回用”是解决我国水问题的一个指导方针。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的建设,正在缓解淡水供需矛盾。文章在概述海水淡化产量与水价后,用国内外3个不同规模的实例描述反渗透海水淡化给水工程中的膜工艺设计与应用,给出海水淡化反渗透给水工程设计方案与淡化水厂的运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