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沿海地区耕地分布格局及其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0年、2000年和2010年的遥感解译土地利用数据提取耕地数据,运用耕地集中度指数、核密度计算等方法分析江苏沿海地区耕地资源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1990-2010年,江苏沿海地区耕地面积所占比重较高,但呈逐年降低趋势,耕地数量逐年减少.耕地类型以平原水田、平原旱地两类为主,呈整体交错分布、部分集聚的分布格局;②从耕地分布状况来看,呈中部、南部高,北部略低的分布特征,耕地分布较集中,且在时间序列上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耕地区域变化差异性不明显;③从耕地核密度分布状况来看,密度高值区呈现扩散趋势,密度低值区呈集聚趋势,且在进一步增强.耕地整体呈中西部、西南部耕地分布稀疏,中东部、北部分布密集的空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2.
选取安徽省2001年、2004年、2007年、2011年和2014年A级旅游景区为研究样本,系统分析全省近13年来A级旅游景区演变特征;运用最邻近点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基尼系数、洛伦兹曲线和热点分析,探讨其空间分布类型、集中程度和均衡程度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2001年以来安徽省A级景区总量逐年上升,其中3A级和4A级旅游景区增加数量最多;A级旅游景区主要集中在皖中和皖南地区,整体上呈现"少—多—多"的格局;2007年以后,景区等级结构逐步形成以4A、3A、2A中间等级旅游景区为主,两端高级和初级旅游景区较少的纺锤型结构,趋于相对稳定、合理;全省A级景区空间分布类型从随机分布趋于聚集分布,同时地理集中指数表明各个时期在各地市分布愈加集中,基尼系数表明在三大地理区域中分布愈加集中不均衡,全省A级景区在2004—2014年十年间逐渐由景点分散和热点区域集聚不明显演变为以黄山市和合肥市为核心的多极热点区域。  相似文献   

3.
基于GIS的北京市治安案件空间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地在复杂城市环境中预防犯罪,本文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空间统计方法和环境犯罪学原理,对北京市几类典型治安案件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基于区域面的治安案件空间分布具有不均衡的特点,特别是按街道分布的治安案件热点区域集中在二环以外;具体的治安案件热点区域主要集中在中关村商务区、六里桥和木樨园客运站等少数地段;空间区位分析结果则证明了诈骗与扒窃类治安案件在二环以内的区域比例异常偏高,而抢劫与盗窃案件则主要分布在二环以外区域。  相似文献   

4.
以武汉市行政区和街道为研究单元,以道路密度为主要指标,通过GIS的叠加分析、空间插值分析等空间分析功能,同时结合全局自相关和局部自相关分析,对武汉市道路密度的空间分布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汉口道路最为稠密,武昌最低,道路集中分布在硚口区、江汉区和江岸区的东南缘。武汉市道路密度全局Moran's I=0.418 2,空间集聚特征显著;局部Moran散点图显示其道路空间差异性和集聚性明显。道路网呈现出3条主结构线:一条在汉口沿汉江、长江分布,呈片状连续分布;一条在武昌西北部沿长江沿岸呈串珠状分布;一条在武昌区南部,呈小片状间断分布。武汉道路密度与人口分布有高度的正相关关系,但与各区的GDP水平关系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张家旗  刘晏男 《北京测绘》2021,35(9):1230-1234
基于携程网口碑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空间分析方法,分析郑州市住宿业空间分布格局特征.结果发现:郑州市住宿业空间分布呈现出多核心态势,集聚特征明显;随着同道路距离的增加,各类型住宿业数量都呈现出减少的趋势;人口密度较低时住宿业分布多而分散,人口密度较高时住宿业分布多而集中,经济密度越高,各类型住宿业分布数量越多;服务、环境、设施、卫生评分中及以下的住宿业商家主要分布在管城回族区、金水区、中原区和惠济区.  相似文献   

6.
赵玲  吴良林  莫建飞 《地理空间信息》2011,9(1):103-105,120
以都安瑶族自治县为例,利用DEM数据、土地利用现状图,以及野外实际调查资料,通过建立基于高程的地貌分区、叠加分析,分析了研究区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特征及与地形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分布具有强烈的区域差异性,各地貌分区区域的土地利用组合不同,同一土地利用类型在不同高程区域的分布存在差异;随海拔高程增加,居民地...  相似文献   

7.
土地利用变化空间格局演变特征是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前提和基础。以黑龙江省绥芬河市为研究区,以2010年、2014年、2016年三期土地利用数据库为基础,利用GIS技术手段,基于景观指数法、核密度分析法分析研究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幅度趋于减小趋势,且变化均发生在斑块密度高和斑块边缘地区,土地利用的整体空间格局趋于稳定;耕地分布密度大,均匀分布在研究区内,而建设用地分布密度小,主要集中分布在"十"字型的横向部位,呈现出中部多、四周少的空间分布特点。研究成果可以为土地利用规划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为县域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城市无障碍设施在区域空间中往往呈现聚集分布的特征,通常利用核密度估计方法分析总体空间分布形态,研究区域空间分布的数量差异,探测分布热点;同时通过分析无障碍设施空间自相关性特征,反映无障碍设施服务的聚集特点。将空间分析方法引入到无障碍环境评估当中,可以优化无障碍环境发展空间。结果表明,北京市核心区无障碍设施总体呈现出“多核分布”的态势。无障碍设施的总体分布存在空间差异性,局部无障碍设施空间分布存在聚集特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统计数据无法准确、客观地测量区域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并展现地理分布差异的问题,该文提出利用DMSP/OLS卫星数据稳定夜间灯光数据和能源消费数据,模拟区域碳排放空间分布,揭示区域碳排放分布特征和规律。以河南省为研究区的分析结果表明:1995—2012年河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总量逐年增加,郑州、洛阳和新乡市的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年均增长较快,三门峡、济源市的碳排放量增长较慢;2012年各地区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高于1995年,18年间地均碳排放强度均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布差异规律,主要集中在郑州、洛阳和安阳市区域内。基于夜间灯光数据模拟区域能源消费碳排放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该数据能比较可靠地反映区域能源消费碳排放的时空动态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
一种遥感影像核变化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的遥感影像核变化检测方法。该方法是将原始空间不同时相的输入矢量通过核函数非线性映射到高维特征空间,然后在高维特征空间中通过传统变化检测方法处理得到新的输入矢量,最后通过半监督的单类支持向量机算法对新的输入矢量构造变化区域与非变化区域的最优分割超平面。试验证实,本文的核变化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11.
以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和Landsat-8影像为数据源,通过CART算法将Landsat-8影像分为人工表面地类和非人工表面地类,为非人工表面地类对应的夜间灯光区域赋值0,将人工表面地类对应到夜间灯光区域,并求取各个县级行政区域内的灯光值总和,结合廊坊市的电力消费统计数据建立夜间灯光总量与电力消费量之间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根据模型生成廊坊市500 m格网大小的电力消费空间分布图。研究结果表明:模拟的各县电力消费量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较小,相对误差最大为0.03%,这说明夜间灯光结合Landsat-8土地利用分类方法模拟的县级电力消费量的精度较高。全局Moran's I指数为0.63,表明廊坊市电力消费在空间分布上呈现较显著的聚集性;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廊坊市的电力消费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2.
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住建部批准的403个中国特色小镇为研究样本,采用最邻近指数、地理集中指数、空间基尼系数、不平衡指数、核密度、空间自相关、局域关联指数等数理方法和空间分析手段,对特色小镇空间分布类型、空间均衡性、空间密度特征以及空间关联特征进行研究,并运用ArcGIS和SPSS分析驱动机制对其影响程度.研究表明:1...  相似文献   

13.
以粤港澳大湾区为研究区域,使用空间分析方法对该区域内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特征进行研究,计算得到最邻近指数为0.857 456,地理集中指数为35.923,基尼系数为0.920 8,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旅游景区在空间上呈凝聚型分布,呈现出明显的不均衡性。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县域范围内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对其土地利用及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十分必要。本文以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为研究区,以ArcGIS为分析平台,利用2011年该区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运用计量地理模型探讨其土地利用总体组合类型、土地利用综合程度及各地类的区位意义,以表征各乡镇土地利用的数量特征,进而分析其空间格局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的数量特征总体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各地类中耕地和园地的区位意义较为突出;空间格局的总体特征表现为各地类斑块的形状总体较为复杂,其中耕地、林地的形状较规则且分布集中连片,为该区域的景观基质,园地、城镇用地和草地的分布最为离散。  相似文献   

15.
使用GRACE卫星星载GPS观测数据进行非差几何定轨,与JPL发布约化动力学轨道进行对比,轨道精度为厘米级。详细地分析了GRACE卫星几何轨道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以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由于HDOP、可见卫星数和GPS监测站分布的影响,GRACE卫星几何轨道的空间分布呈现出3个特征:1)定轨精度在陆地区域优于海洋区域;2)整体精度分布呈现出低纬部分精度低于高纬度部分;3)北纬60°区域精度较北极区域更高。  相似文献   

16.
本文应用Zipf法则和探索性空间分析(ESDA)技术,并结合传统的统计学方法,分别对浙江省的城市规模分布和城市化水平的发展速度进行了定量分析,揭示了不同时期浙江省城市规模的分布情况以及城市化水平的发展状况。结果表明,浙江省内不同区域城市规模分布差异明显,浙北和浙东南地区城市规模集中性强、城市首位度高、城市化水平发展迅速,而浙西南地区城市规模分布和城市化水平的发展都较平稳、城市首位度低,显示出了明显的整体两极分化、区域空间收敛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顾及城乡差异的大区域人口密度估算——以山东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现有大区域人口密度估算结果大多是在千米级尺度上,仅能宏观地反映城乡人口分布的范围,无法准确地刻画城乡人口空间分布的细节特征。本文将首套30m全球地表覆盖数据(GlobeLand30)引入城乡人口密度估算中,基于实现城乡划分的GlobeLand30人造地表数据,在城镇区域运用夜间灯光强度与人口的相关性将城镇人口细划到30m尺度上来估算城镇人口密度;在乡村区域引入样方估算的方法修正乡村居民地面积以估算乡村人口密度。以山东省为试验区的研究表明,本文方法无论在城乡居民地刻画还是人口空间分布的表达上均优于参考数据,所使用的GlobeLand30的全球性也保证了该方法推广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研究结合重庆市主城区2011-2017年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相关地形图、规划资料及交通专题资料信息等,提取城市路网和城市建设用地数据,基于GIS操作平台,采用空间核密度方法分析主城区城市路网时空演变特征,探索城市路网空间分布规律,以街道(镇)为研究单元分析城市道路与城市用地扩张之间的耦合关系,为合理规划交通道路布局,促进城市扩张与道路网络的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主城区城市路网分布具有空间不均衡性特征,路网演变有明显的方向性,以东西两翼带状区域变化为主,路网密度变化集中在低密度区。与城市用地扩张相关性研究中发现,城市路网是城市扩张的主要驱动力之一,路网中密度区域对城市扩张的驱动效应最明显。  相似文献   

19.
基于GIS的区域投资环境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余源 /作者 胡 鹏伍新木 /导师摘要 :区域投资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资本在运营过程中的增值 ,是投资环境研究的核心问题。任何区域投资环境的研究都必须要落实到其分析评价问题上。区域投资环境空间差异性的普遍存在导致了投资流向的空间差异特征格局。有效地、准确地、客观地分析评价区域投资环境以反映这种空间差异性是问题的关键。传统评价分析模型方法存在三方面的固有缺陷 :一是只注重区际对比 ,而忽视区域内部的差异性研究 ;二是大多只注重综合性评价 ,而忽视了针对具体投资者、具体产业…  相似文献   

20.
能源是人类活动的基础,其开发和有效利用以及人均消费量是生产技术和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尤其是能源环境的安全问题.研究区域为少数民族自治区,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地处中南区域西部,矿产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其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国家经济飞速发展,在“一带一路”的指导方针下能源安全问题日益显著,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从能源供应、能源需求、能源环境3个方面,分析研究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能源资源环境状况,对整个自治区能源供给进行分析,明确广西壮族自治区能源安全评价要素的发展状态;接着运用综合比较法,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能源状况,从能源资源保障能力、能源生产供应能力、能源市场获取能力、能源应急调控能力和环境安全控制能力5个方面,运用熵值法对研究区域能源安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影响研究区域能源环境的因素主要是能源消费环境的转变;最后,通过对研究结果的分析,根据国家层面的现实因素,提出改善研究区域能源环境的应对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