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放核废物对环境与人体都有极大的危害性,如何有效地处置将制约着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目前,高放核废物安全处置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其难点在于如何使高防核废物与人类生存环境充分、彻底、可靠地隔离,且隔离时间至少要达上万年,在科学、技术和工程方面还面临一系列重大挑战.高放核废物深地质处置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即在地表以下数百米深的地方建造一个处置库,以限制核素在数万年内不会迁移进入地表生物圈.目前甘肃北山戈壁沙漠地带是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的预选区.  相似文献   

2.
核电作为一种经济、安全、清洁的能源越来越被世人所接受,且发展迅速。至1986年底,世界上已有434座核电反应堆在运行,还有近百座核电反应堆在建设中。随着核电的发展,核电站产生的放射性废物不断增加,安全地处置放射性废物已成为世界各国环境学家和  相似文献   

3.
据1987年8月底前统计,全世界已有407座核电机组在26个国家和地区运行,总装机容量达3×10~8Kw,占全世界总发电量的16%以上。因此,核废物的管理成为当务之急。 核废物管理包括处理和处置两部分。处理指针对处置方案所采取的分离、焚烧、压缩、固化、包装、运输等一系列环节;处置是为处理好的核废物选择、  相似文献   

4.
雅卡山核废物处置场的区域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了雅卡山高放核废物处置核废物处置场区域稳定性研究的某些成果,包括应用地震历史对处置场所在盆岭区的地震性性的研究成果和对处置库相关的地面设施场地活动性断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5.
凡有核设施的国家都会产生核废物.由于核废物具有一定的毒性,所以国际上对核废物的地质分量研究极为关注,这也是第28届国际地质大会讨论的热点之一.本文就是根据这次大会的有关论文编写的,并按下列6部分作了简要的介绍:核废物地质处置研究概况,处置库场地预选,预选场地的水文地质研究,核素迁移,场地的特性评价和安全评价.文中侧重介绍了核废物地质分量研究中的一些新思想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类似物研究和矿物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璋如 《矿物学报》2001,21(3):341-344
本文叙述了核废物地质处置研究领域中涉及天然和人为类似物研究中的一些矿物学问题。在自然界的天然玻璃、膨润土、晶质铀矿等分别作为高放废物玻璃固化体、高放废物处置库的缓冲/回填材料和乏燃料的天然类似物,考古遗址中的玻璃和青铜器文物作为人为类似物。通过这些天然非晶质结晶物质和人造制品的稳定性研究来预测未来10000-100000a间处置库中废物和缓冲/回填物质的变化,放射性核素迁移规律,为高放废物处置库的设计和建造提供重要科学依据,提高公众对高放废物安全处置的信心。  相似文献   

7.
放射性废物处置是当前严峻的环保问题之一,从经济、安全和高效角度出发,将极低放废物从中、低放废物中分离出来单独处置,对核废物的管理与处置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我国西南某极低放废物备选处置场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处置的相关技术方法,重点研究了屏障技术和环境安全评价方法及其应用。针对拟建在古泥石流体山区山顶上的处置场,选取核素90Sr作为处置对象,选用盆状屏障式处置库,估算产生的核素90Sr的总活度和比活度。选用筛分的颗粒d<1 mm的介质作为屏障材料,厚度为0.5 m,批试验结果显示上述材料对90Sr的吸附效果明显;模拟计算结果显示核素90Sr在50 a内被完全阻滞在包气带中,可以达到安全处置废物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核废物处置试验场环境地质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外核废物处理试验场有关环境地质研究现状与进展。据核废物的放射性不同,目前或未来处置的方式不一样:中-低放射性废物(ILW-LLW)一般采用浅层处置,多置于粘土层或沉积岩层中;高放射性废物(HLW)一般通过竖井或平巷处置于深部的花岗岩或岩盐中。根据母岩的类别不同,本文分花岗岩、岩盐、粘土及其它四部分,对不同的试验场的研究计划、内容、方法、进展等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9.
陆地中低放核废物地质处置的发展与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全球陆地中的中低放核废物处置的发展与现状,重点介绍近地表埋藏处置法,废矿井处置法和深岩硐地质处置法,并简要概述一些国家在陆地核废物处置领域内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一、核废物的特性及其危害 在核工业生产、核能利用、同位素应用和核物理研究试验中,都会产生放射性气体、液体和固体废物。按其放射性强度可分为高强度放射性废物(简称高放废物);中强度放射性废物(简称中放废物);低强度放射性废物(简称低放废物)三类,亦常称之为居里级、毫居里级和微居里级废物。从安全处置核废物的角度来看,它的主要特性是: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核废物在结晶岩和沉积岩中处置的可行性了对比。对比结果表明两种岩层都是可行的它们在核废物处置的可行性方面,既在相似性,又有差异性,各自也存在着不同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2.
沈珍瑶  程金茹 《地质通报》2002,21(3):163-165
基于“多重屏障原理”的深地质处置是国内外公认的处置高放射性核废物的合适方法,本文从处置库建造与运行对环境的影响及环境对处置库反作用两方面探讨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中涉及的有关环境问题,并指出为确保处置库的长期安全性,必须特别注重选址及多因素耦合作用研究。  相似文献   

13.
基于“多重屏障原理”的深地质处置是国内外公认的处置高放射性核废物的合适方法。本文从处置库建造与运行对环境的影响及环境对处置库反作用两方面探讨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中涉及的有关环境问题,并指出为确保处置库的长期安全性,必须特别注重选址及多因素耦合作用研究。  相似文献   

14.
刘月妙 《铀矿地质》2009,25(1):F0004-F0004
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废物地下处置专业委员会、中国核学会辐射防护分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核安全与辐射环境安全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香港大学、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东华理工大学、南京大学、南昌大学、江西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和同济大学等单位承办的“第2届废物地下处置研讨会”于2008年9月24日至27日在我国甘肃省敦煌市召开。  相似文献   

15.
中国高放废物处置库选址中灵敏地质特征的初步确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首先根据中国、瑞士和日本3国高放废物处置概念的相似性,建立中国第一处置库系统性能评价模型;然后通过对9个地质变量在8个事件中的灵敏度分析,初步确认出3个灵敏地质物征。此项研究对中国目前高放废物处置库选址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现代地质工作面临着资源和环境的双重任务,提出在铀矿地质工作中,加强核废物处置和核工业生态环境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在介绍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工程的基础上,指出了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工程地质工作的内容和研究范围,并强调了它在高放废物地质处置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核废物处置安全评价的地质类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闵茂中 《地质论评》1994,40(2):150-156
本文简要论述了利用天然地质类似物(或类比体),类比评价核废物处置系统的安全性能。地质类比研究是安全评价核废物处置系统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地质学科的新研究领域。目前已有的地质类比研究对象主要有火山玻璃,陨石玻璃,粘土矿物,铁陨石,铜矿床,铀矿床,含含Th和REE的铁矿床,天然核反应堆(一种特殊的铀矿床)和火成岩接触带等。最后对我国今后从事同类研究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核废物处置早已进入人们的视野,处置方法中吸附法是一种重要的废水处理方法,并且广泛应用于放射性废水处置和重金属离子处理中。分离提取铯主要由于:1近一个世纪核工业的迅速发展,导致大量放射性废物产生并排放到环境中,核废物处置已是目前世界各国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2水是污染物传播和扩散的重要途径之一,放射性物质一旦泄漏进入水体,将可能加快扩散速度、扩大影响范围。137Cs半衰期长、容易迁移和转移,是高放废液中主要的裂变产物,因此去除137Cs对放射性废  相似文献   

19.
世界各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最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沈珍瑶 《中国地质》2001,28(12):19-21
核废物的安全处理处置问题一直是困扰核工业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其中高放废物的处置尤为突出。对于高放废物的处置问题,目前国际上主要倾向采用深地质埋藏的方法,本文根据最新资料(截止2000年10月)介绍世界上各主要有核国家在此方面的研究进展。目前已经有3个候选高放废物处置库:芬兰的Olkiluto、美国的YuccaMountain与德国的Gorleben,但德国的Gorleben由于政治方面的原因从而存在问题[1]。俄罗斯:俄罗斯正在进行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库的选址工作,目前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场址调查工…  相似文献   

20.
放废物处置库性能评价是处置库选址乃至废物安全处置中的重要研究内容。针对这一研究内容,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于1998年5月11日邀请了加拿大多年从事高放废物处置的专家——陈田博士来院交流。他详细介绍了加拿大高放废物处置的研究进展,特别是关于处置库系统性能评价模式方面。目前,加拿大所采用的评价模式是SYVAC。,该模式应用概率系统变量分析方法对关闭后的处置库系统特征、事件和过程进行评价。该模式由3个子模式构成,即:处置库子模式,岩石圈子模式和生物圈子模式。处置库子模式模拟废物罐的腐蚀、核素从废物体中的释放以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