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对1990~2003年期间,广西14次热带气旋特大暴雨过程进行850hPa低空急流的合成分析,结果指出:广西热带气旋特大暴雨的产生伴随着中南半岛西南急流的增强,西南急流是暴雨增幅的主要水汽和能量输送系统。另外,结合大尺度环流系统的分析给出广西热带气旋特大暴雨的概念模式。  相似文献   

2.
低空急流对广西热带气旋特大暴雨的影响及概念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对1990~2003年期间,广西14次热带气旋特大暴雨过程进行850hPa低空急流的合成分析,结果指出:广西热带气旋特大暴雨的产生伴随着中南半岛西南急流的增强,西南急流是暴雨增幅的主要水汽和能量输送系统。另外,结合大尺度环流系统的分析给出广西热带气旋特大暴雨的概念模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1993年影响广西的热带气旋有关特征作了分析,表明该年影响广西的热带气旋具有个数多,深入内陆持续时间长、特大暴雨发生频繁等特点;对有关灾情及防台减灾获得的效益作了简述;探9302号台风登陆前夕次生云团暴发性发展和登陆,对台风定位和桂南特大暴雨形成的影响,提出这是预报讨了广西热带气旋特大暴雨的一个值得重视的着眼点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广西特大暴雨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71~2001年发生在广西的特大暴雨和特大暴雨天气过程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环流形势特点作一较系统的分析,得出广西特大暴雨的月际分布具有明显的"单峰型";多发区域在沿海地区;造成广西特大暴雨的影响系统主要是热带气旋或热带低压系统。  相似文献   

5.
广西特大暴雨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对1971-2001年发生在广西的特大暴雨和特大暴雨天气过程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环流形势特点作一较系统的分析,得出广西特大暴雨的月际分布具有明显的“单蜂型”,多发区域在沿海地区,造成广西特大暴雨的影响系统主要是热带气旋或热带低压系统。  相似文献   

6.
热带气旋与河北特大暴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寿全  魏文秀 《气象》1995,21(7):34-37
利用1965-1994年资料统计表明,约有70%左右的河北特大暴雨与西太平洋热带气旋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综合归纳了热带气旋影响的河北特大暴雨的三种类型,并对其中快速发展型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利用1949~2010年广西88个气象观测站的降水资料和1961~2010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影响广西热带气旋的数量、路径及其影响广西暴雨的特征,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广西大范围暴雨物理量环境场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影响广西热带气旋个数有显著的减少趋势,并存在着明显的2a、4a和10a周期振荡信号,年日最多暴雨站数有增多的趋势。热带气旋影响下沿海地区发生暴雨的可能性最大,桂北山区最小。热带气旋从沿海地区登陆进入广西,造成广西各站发生暴雨概率最高,其次为从梧州、玉林进入广西的路径,最少的为热带气旋在北部湾西行进入越南。热带气旋的中低层环流中心一般为强降水区域,中心滞留时间越长降雨量越大,极大风速始终位于台风前进方向的右侧,大范围暴雨区域位于急流的左侧。在热带气旋影响日最多暴雨站数发生时中低层风速及高度场在近30年的变化特征:广西的东北面存在一个呈西北-东南向的风速增高带,西南面为风速减弱带;西北面为高度场减弱区,黄海一带为一个显著增强区。  相似文献   

8.
华南热带气旋特大暴雨的统计特征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利用1960-1989年《台军年鉴》资料,从时特大暴雨、日特大暴雨、过程特大暴雨三方面统计分析了华南热带气旋特大暴雨的基本特征。并采用相对落区分布图的方法分析了不同时段、不同地区、不同路径华南热带气旋时特大暴雨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西重大水旱灾害回顾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简略描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西气象灾害情况,较为详细地分析了造成广西严重灾害的暴雨洪涝、干旱、热带气旋的分布特征及灾害损失情况。结果显示,1994年气象灾害直接经济损失最大;1994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暴雨洪涝灾害最严重的一年,其它特大暴雨洪涝发生在1996、1998、2001年和2005年;特大干旱损失最严重的是2003年;出现热带气旋最多的年份是1994年,2001年的灾损最严重。  相似文献   

10.
简略描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西气象灾害情况,较为详细地分析了造成广西严重灾害的暴雨洪涝、干旱、热带气旋的分布特征及灾害损失情况。结果显示,1994年气象灾害直接经济损失最大;1994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暴雨洪涝灾害最严重的一年,其它特大暴雨洪涝发生在1996、1998、2001年和2005年;特大干旱损失最严重的是2003年;出现热带气旋最多的年份是1994年,2001年的灾损最严重。  相似文献   

11.
第1期·天气分析与预报·引起广西西风系统特大暴雨的低空急流分析……………………………………李菁,黄明策,姚才,等(1)低空急流对广西热带气旋特大暴雨的影响及概念模式………………………………黄明策,姚才,李菁(5)华南登陆热带气旋衰减特征统计分析…………………………………………………卢伟萍,姚才,黄明策(10)2004年7月广西一次大范围暴雨的诊断分析………………………………………卢伟萍,李菁,赵芳(13)·气候分析·青藏高原积雪对广西气候影响的过程和物理机制分析…………………………李秀存,覃志年,苏志,等(17)广西气温对青藏高原…  相似文献   

12.
广西近50年暴雨日数变化的小波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廖雪萍  覃卫坚  唐炳莉  丘平珠 《气象》2007,33(12):39-45
利用1951—2005年广西降水资料,使用Morlet小波分析方法分析了暴雨和大暴雨日数的年际变化,结果表明均具有明显的周期变化规律特征,都存在着2、4、8、14年周期振荡信号,其中2年周期振荡信号最强,其次为4,8,14年,各周期信号分布的时间区域略有差异。广西暴雨日数变化总趋势为逐渐增多,在1990年代进入高峰期。影响广西暴雨发生的主要天气系统为热带气旋、西南低涡、低空急流、高空槽,其中热带气旋、西南低涡是广西特大暴雨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27年共71个热带气旋暴雨个例的陆地路径进行了分类和统计对比分析,并对登陆热带气旋路径改变的环流特征以及有无热带气旋暴雨提出了诊断判据,为预报广西热带气旋暴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1959—1992年8月份广西重大降雨的时空分布,重大暴雨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的特征做了统计分析。表明8月份我区暴雨分布的严重不均一性,桂东南暴雨的多发性,以及桂西山区暴雨中心的离散性;热带气旋异常暴雨和西南低槽持续暴雨是形成我区8月份特大洪涝灾害的最主要影响系统。分析结果对促进我区8月份重大暴雨的预报服务工作也许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1959—1992年8月份广西重大降雨的时空分布,重大暴雨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的特征做了统计分析。表明8月份我区暴雨分布的严重不均一性,桂东南暴雨的多发性,以及桂西山区暴雨中心的离散性;热带气旋异常暴雨和西南低槽持续暴雨是形成我区8月份特大洪涝灾害的最主要影响系统。分析结果对促进我区8月份重大暴雨的预报服务工作也许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6.
以2001-2008年问进入广西影响区域界线的24个热带气旋对防城港市造成的影响作对比分析,找出几类天气与热带气旋的中心强度、位置和移动路径的关系,并探讨防城港市出现台风暴雨和强风天气与热带气旋进入广西影响线后时间先后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登陆粤西的热带气旋降水特征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利用1949~2000年《热带气旋年鉴》资料,对51年来登陆粤西的热带气旋在陆地维持时间、不同强度的降水之间的分布、相同量级强降水的分布等进行统计分析,揭示登陆粤西热带气旋降水分布实况和特征。结果表明,登陆粤西的热带气旋在登陆后的维持时间和其造成陆地强降水范围成正相关的关系;热带气旋造成不同强度(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的降水在其路径左右侧分布,雨强越大,出现的几率越少;热带气旋登陆后造成的暴雨量级降水在热带气旋路径右侧比左侧产生的几率更大;而大暴雨、特大暴雨落在路径左侧的可能性比落在右侧的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7106,8309,8517,8609四个登陆热带气旋造成广西境内突发性特大暴雨的中尺度能量系统进行分析,揭示出暴雨发生的前一天对流层下半部存在一个Tσ中尺度位势不稳定能量系统。这个系统在垂直结构上700hPa层附近有一明显的低能区叠加在850hPa层以下的高能区上,具有比较强的对流不稳定性、能够产生和贮存丰富的不稳定能量。当和热带气旋环流结合时,便能产生强烈的对流运动,造成强的暴雨.  相似文献   

19.
从统计的角度分析了广西的热带气旋陆地路径与暴雨的关系。本文则从逻辑的角度用泛布尔代数工具对事实进行再分析。所得结果可看作[1]的结论的补充。也可为预报广西热带气旋暴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从统计的角度分析了广西的热带气旋陆地路径与暴雨的关系。本文则从逻辑的角度用泛布尔代数工具对事实进行再分析。所得结果可看作[1]的结论的补充。也可为预报广西热带气旋暴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