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基于移动学习的理念,以HTML+CSS+Java Script为前端,PHP+My SQL+Apache作为后台,Windows作为运载平台,对测绘专业知识测试系统进行了设计,并详细阐述了填空题、单选题、学生信息和测试信息等系统数据表的设计,最后对系统的主要模块如登陆与注册模块、个人中心模块、教师编辑试题模块、编辑测试模块、学生自测模块的实现进行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2.
依托移动互联网技术、智能移动终端技术和移动GIS开发技术,结合RS、GIS和GPS等先进技术,设计了可实时采集、操作简便、性能高效的时空信息调查智能移动终端系统,为智慧城市、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库、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供准确及时的时空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3.
基于移动终端的遥感监测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土资源部全天候遥感监测试点工作需要,利用智能移动终端便携、高性能、移动定位的特性,设计开发了基于i OS移动终端的遥感监测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能够直接进行外业数据采集,去除传统数据核查中制作工作底图、打印工作底图、手工记录属性数据等环节,在外业核查现场将图形或属性数据信息录入智能移动终端,随时可以将采集的数据上传,实现了在移动终端上"电子地图、数据采集、数据上传"的一体化作业模式,充分体现了"智能化、移动化、云端化、个性化"的设计理念,极大地提高了全天候遥感监测数据核查工作的工作效率,减少了工作量。  相似文献   

4.
随着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信息化程度的日益提高,数字测绘成果的外业检查迫切需要采用信息化的手段提高工作效率.本文将移动GIS技术应用于数字测绘成果检查,并对其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开发了数字测绘成果巡查系统,该系统借助移动终端系统和GIS技术,方便外业进行数字化检查,有效提高了数字测绘成果外业检查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短短几年间智能移动终端的极大流行,将我们的生活快速推进到智能移动网络时代,也为基于桌面系统以及服务器的网络GIS应用,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天地。本文通过分析智能移动终端的发展阐述了移动应用服务的发展潜力,并介绍了移动应用的现状、种类、应用需求和技术构成。  相似文献   

6.
张伟  梁寒冬  王海江 《东北测绘》2014,(2):171-172,176
随着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和移动用户量的不断扩大,移动互联网正飞速发展。建立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规划信息系统将会成为推进规划数据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围绕城市规划工作者的日常工作需求,论述了基于iPad移动平台的规划信息系统的特点、开发方法等,并描述了系统开发中的数据模块、开发模块、终端应用模块等环节,完成了系统实例开发,详解了规划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7.
随着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和移动用户量的不断扩大,移动互联网正飞速发展。建立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规划信息系统将会成为推进规划数据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围绕城市规划工作者的日常工作需求,论述了基于iPad移动平台的规划信息系统的特点、开发方法等,并描述了系统开发中的数据模块、开发模块、终端应用模块等环节,完成了系统实例开发,详解了规划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8.
通过了解测绘部门对大比例尺地形图编辑软件的需求和测绘工作特点,基于AutoCAD软件的VBA技术,开发了包含符号编辑模块、数据预处理模块、数据编辑模块、数据检查模块和图廓整饰模块等系统模块组成的大比例尺地形图编辑系统,实现了大比例尺地形图数据编辑的流程化作业,该系统简单实用、针对性强,能提高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9.
基于iPad的移动外业信息采集系统研究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阐述对未来省级基础测绘外业信息采集系统平台建设的一些思考,明确提出未来省级基础测绘中外业信息采集工作应该是内外一体、协同交互的。基于上述思路,基于iPad终端试验并构建出一套移动外业信息采集系统平台,较好地验证了移动外业信息采集系统平台建设的一些思路和想法。  相似文献   

10.
基于.NET的移动GIS设计与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论述目前国内外移动GIS发展状况以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移动设备上基于.NET的GIS开发方案,采用面向对象方法以高内聚低耦合的原则对系统模块进行设计,实现系统开发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最后,以E博士TT588掌上电脑作为移动终端,基于.NET平台和VS2005开发移动GIS原型系统,以应用实例证实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测绘外业作业环境恶劣、安全风险较高等现状,结合外业车辆和人员安全监管工作的实际需要,提出了一种基于北斗二代系统的移动智能安全监管系统,文中给出了系统的设计思路、系统的架构设计,并介绍了系统的关键技术。系统通过北斗二代终端设备实现在Android智能手机上对车辆和人员进行实时监管,建立了按院管车、以车管人的外业生产安全监管机制,实现了车辆与人员管理的实时化、可控化、智能化,为人财物的安全管理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科技支撑手段。  相似文献   

12.
测绘科技发展已进入一个相对关键的时期,需要从战略层面来考虑如何推动其未来发展。基于对测绘科技发展历史的系统回顾,深刻剖析了测绘科技发展的一般规律,即所处的科学范畴、应用需求、新技术发展是影响和决定测绘科技发展方向的三大关键因素。这一规律是研究确定未来测绘科技发展战略思路的基本遵循。基于此,在重点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趋势及其对测绘科技发展已有影响的基础上,阐述了人工智能与大地测量、地理信息数据获取、地理信息数据处理与应用等技术融合发展下的未来智能化测绘科技发展趋势,提出了传统的野外测量将逐渐被无人驾驶飞机、汽车、轮船以及卫星等智能化的机器所替代的设想,以及实现这一设想需要解决的系列难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全国测绘资料档案管理系统SMIS的主要功能、设计思想与实现方法。重点叙述了SMIS的系统结构,测绘资料档案综合数据库的设计,测绘资料档案多途经检索与提供、图形及数据交换接口程序的实现原理。文中还提出了一种新的索引地图检索方法,该方法适用于任何具有地理分布特征的信息管理领域。  相似文献   

14.
运用Visual Studio2005、ProjectWise、SDK、MDL等多种开发工具在ProjectWise平台二次开发出一套完整的测绘工程项目文档管理系统,其主要目标是为测绘单位实现文档管理目录结构的建立、成果的智能查询和参考、与任务登记系统及档案管理系统接口的实现三个方面,实现了文档的建立、检查、审核、归档等流转过程的控制以及查询、统计、调阅、修改、批注等其他功能。为测绘工程项目文档管理大大提高了效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罗亮 《地理空间信息》2011,9(2):81-83,86
海岛礁测绘工程是国家测绘局"十一五"期间的5个重要项目之一,GPS近景交会定位模块是卫星快速定位信息采集系统的一部分.该技术可完成对海岛礁特殊地形的测绘任务,对困难海岸线的测绘提出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开展了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依托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电子地图制作。本文介绍了利用Adobe Illustrator进行人工精编的优势,着重说明了电子地图制作流程及相关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7.
工程测绘系统的研究可以概括为外业测量的傻瓜化、内业数据处理的自动化和成果报表的标准化三个方面。由工程测量数据采集、工程测量数据处理以及工程测量数据管理三个子系统构成的工程测绘系统是上海市测绘院针对工程测绘领域进行的一次技术革新。本文首先介绍了工程测绘系统的研发背景与研究内容,随后结合三个子系统分步阐述了工程测绘系统所涉及的一系列关键技术,最后对系统特色与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完善的数据采集子系统,全方位的内业数据处理子系统和基于局域网的数据管理子系统可以有效摒弃工程测绘外业与内业之间的二次操作带来的质量控制隐患,推进工程测量体系化、标准化生产流程,实现简便、适用、高效的工程测量数据的采集、处理和管理。  相似文献   

18.
LD2000 System with 3S and Multi—sensor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car-borne road information collecting and updating system (LD2000) developed by Wuhan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This system is capable of collecting road network information and creating digital road network effectively by means of GPS,GIS and multi-sensor integration.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LD 2000 system are also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技术进步的基本理论出发,结合测绘生产单位的实际情况,研究和探讨如何在测绘系统内建立测绘技术进步指标体系的一些框架内容。希望对测绘管理和规划部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