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空间拓扑关系描述是空间关系的主要内容,是与人类的认知概念一致的,在空间数据查询与挖掘等方面有重要应用.很多学者研究了不带空洞的面对象间的拓扑关系,但对于带空洞的面对象间的拓扑关系研究甚少.首先回顾了现有模型,并指出了各模型的优缺点,然后根据简单面对象的8种基本空间拓扑关系,对带多个空洞的面对象的拓扑关系进行了层次组合分...  相似文献   

2.
Oracle数据库是海量空间数据存储和查询的首选数据库之一,其对面向对象技术的支持和扩展为对象-关系空间数据库的实现奠定了坚持基础。这里详细介绍了Oracle数据库的对象类型、对象类型方法和其对继承、多态这两个面向对象核心概念的支持,并在Oracle92中参照OpenGIS矢量几何对象模型,扩展了空间数据类型和空间函数。并基于这些空间数据类型和空间函数构建了空间数据表,进行了空间查询试验。  相似文献   

3.
Oracle数据库空间数据类型和空间函数扩展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racle数据库是海量空间数据存储和查询的首选数据库之一,其对面向对象技术的支持和扩展为对象-关系空间数据库的实现奠定了坚持基础.这里详细介绍了Oracle数据库的对象类型、对象类型方法和其对继承、多态这两个面向对象核心概念的支持,并在Oracle92中参照OpenGIS矢量几何对象模型,扩展了空间数据类型和空间函数.并基于这些空间数据类型和空间函数构建了空间数据表,进行了空间查询试验.  相似文献   

4.
空间拓扑关系描述是空间关系的主要内容,是与人类的认知概念一致的,在空间数据查询与挖掘等方面有重要应用。很多学者研究了不带空洞的面对象间的拓扑关系,但对于带空洞的面对象间的拓扑关系研究甚少。首先回顾了现有模型,并指出了各模型的优缺点,然后根据简单面对象的8种基本空间拓扑关系,对带多个空洞的面对象的拓扑关系进行了层次组合分析,提出了一种能描述带多个空洞的复杂面对象间的拓扑关系的层次组合模型。该模型能描述带多个空洞的复杂面对象间的所有拓扑关系,而且不因面对象中空洞的编号顺序不同导致模型所描述的结果不同,同时也弥补了4-4ID模型只能描述带一个空洞的面对象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空间选择率估计是空间数据库查询优化的核心问题之一。现有空间直方图方法打破了空间面对象的完整性,难以实现精确拓扑谓词的选择率估计和空间直方图的查询推演。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累计环形桶(annular bucket,AB)直方图,简称为累计AB直方图。该方法通过建立容纳空间面对象的"环形桶",保留了空间面对象的整体性,可以实现基于最小外接矩形(minimum bounding rectangle,MBR)顶点位置的精确拓扑关系查询和空间推演。介绍了累计AB直方图的生成方法及其面向空间关系谓词的选择率估算方法,并以土地利用数据为例,检验了累计AB直方图选择率估计的准确性,讨论了该方法的效率和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6.
城镇用地扩张与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之间存在空间上的关联性与冲突性,为探究城镇扩张适宜性与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耦合关系,本文以武汉市为例,在2001、2007和2014年3期ETM遥感影像解译的基础上,结合武汉市高程、坡度、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与变更调查数据、道路交通网络数据等构建武汉市土地利用时空数据库。从自然环境因素与区位条件因素两大方面构建城镇扩张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GIS空间分析获取武汉市城镇扩张适宜性分布特征,采用最小阻力模型(MCR)构建武汉市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从空间分布特征与时间演变特征两个维度研究城镇扩张系统与景观生态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7.
空间数据库是通过建立并执行空间完整性约束来维护目标及其间关系的精确性、正确性、有效性。空间完整性约束包括对几何结构冲突、属性冲突及空间关系冲突约束,其中,空间关系冲突是指目标间的拓扑、方向及度量关系应符合空间完整性约束。在地籍数据库中,空间对象拓扑关系约束是为防止任意对象及其目标间的拓扑关系冲突,避免造成数据库对实体及其之间关系的表达错误,导致自身几何结构和对象间拓扑关系错误等,从而破坏了空间数据库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8.
在对VRGIS的研究基础上,将虚拟空间地理实体抽象为空间几何对象,用BR-TIN剖分方法提取空间几何对象的几何要素,将空间几何对象的几何特征、属性特征等信息进行封装,在空间数据库中进行存储管理,并在数据库中建立关系表和几何对象间的空间关系,最后以桂林理工大学的数据为例,对VR时空数据进行可视化,验证基于VR的时空数据组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带孔洞面域间的拓扑关系的组合推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波  李大军  邹时林  阮见 《测绘学报》2011,40(2):262-267
空间对象间拓扑关系是GIS中空间要素间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关系之一,是进行空间查询和分析的基础,因而空间对象间拓扑关系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对拓扑关系模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简单对象间拓扑关系方面,而对于带空洞的复杂面域间的空间拓扑关系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因而对它的进一步研究具有较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在文献[11]的基础上,根据点集拓扑学理论,对带孔面域进行了定义。通过分析简单对象间拓扑关系的演变过程,提出一种能描述带一个孔的面域间的空间拓扑关系的方法,并用该方法详细推导了带一个孔的面域间有意义的拓扑关系。通过实验验证,证明该方法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对提高GIS对现实世界的建模和分析能力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土地利用现状图的数字化是建立土地利用数据库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图斑作为土地利用现状图的主要要素,其矢量化方法的优化与否不仅关系着整个数据采集的进程,而且还将影响到土地信息系统的稳定与否。文章针对传统的图斑矢量化引起的面域交叉、对象撕裂等问题研究提出了基于弧段的图斑矢量化方法,并通过线状地物与图斑的叠合分析,建立线状地物...  相似文献   

11.
田洪军  张继贤  刘正军  税小兵 《测绘科学》2007,32(5):168-169,184
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地理信息系统是实现空间数据动态更新和分析的主要技术手段。本文分析了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更新模式、土地利用图中图斑的特点以及图斑对象的更新模型,结合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更新中的GIS空间分析方法,给出了土地利用动态变更中的图斑模型,采用VB+MapObjects进行了组件式GIS二次开发实现。经过实际数据的检验,证明了程序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可靠性和较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通过将网格法用于DLG空间要素综合的数学计算过程的研究,提出DLG要素综合的一种新方法——网格综合法。通过对点、线、面要素网格综合法的系统分析,重点论述线、面典型空间要素的网格综合法的理论和方法,并提出数学模型,为空间要素自动地综合提出一种有效的技术途径,这在各级地理信息空间数据采集和建库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将网格法用于DLG空间要素综合的数学计算过程的研究,提出DLG要素综合的一种新方法——网格综合法。通过对点、线、面要素网格综合法的系统分析,重点论述线、面典型空间要素的网格综合法的理论和方法,并提出数学模型,为空间要素自动地综合提出一种有效的技术途径,这在各级地理信息空间数据采集和建库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Recent technical advances in remote sensing data capture and spatial resolution lead to a widening gap between increasing data availability on the one hand and insufficient methodology for semi-automated image data processing and interpretation on the other hand. At the interface of GIS and remote sensing, object-based image analysis methodologies are one possible approach to close this gap. With this, methods from either side are integrated to use both the capabilities of information extraction from image data and the power to perform spatial analysis on derived polygon data. However, dealing with image objects from various sources and in different scales implies combining data with inconsistent boundaries. A landscape interpretation support tool (LIST) is introduced which seeks to investigate and quantify spatial relationships among image objects stemming from different sources by using the concept of spatial coincidence. Moreover, considering different categories of object fate, LIST enables a change categorization for each polygon of a time series of classifications. The application of LIST is illustrated by two case-studies, using Landsat TM and ETM as well as CIR aerial photographs: the first showing how the tool is used to perform object quantification and change analysis; the latter demonstrating how superior aggregation capabilities of the human brain can be combined with the fine spatial segment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Possible fields of application are identified and limitations of the approach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土地利用信息领域由认知差异和语义描述引起的歧义,本文以本体为理论基础,建立了土地利用信息本体逻辑结构,同时以广西临桂新区"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土地利用信息为载体构建土地利用信息领域本体,对该领域的各类本体进行语义形式化表达,实现了语义互操作。最后用Oracle Spatial对信息本体进行组织存储,为土地资源信息的无缝共享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空间信息语义网格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在分析本体和网格技术的基础上,针对空间信息系统对信息语义的特殊要求,提出了空间信息语义网格的概念,并用本体构造了空间信息语义网格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17.
克服双重约束的面目标位置聚类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余莉  甘淑  袁希平  李佳田 《测绘学报》2016,45(10):1250-1259
面目标的聚集模式识别是空间聚类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但因多边形几何信息和空间障碍阻隔的双重约束,目标的位置相似性难以快速而准确地计算。扩展点目标多尺度聚类方法,通过构建面目标的强度函数计算目标与邻近目标的位置聚集程度,提出了有效作用于双重约束下的面目标位置聚类法,并以判断相邻尺度下同一面目标类的强度函数阈值相等作为算法的收敛条件。经试验分析与比较发现,算法无须自定义参数,能够识别密度不均、任意形状分布,以及"桥"链接的面目标集群,同时能够准确判断障碍约束对面目标簇的阻隔和划分。  相似文献   

18.
从度量几何学的观点,建立多尺度空间实体等距同构模型。将多尺度空间实体分别看作刚性图形和弹性图形,利用等距同构不变性的概念,构建多尺度空间实体几何相似性图形距离和拓扑相似性图形距离。通过统一几何和拓扑相似性图形距离,构成一个二元集值距离,作为多尺度空间实体相似性的评价指标。通过对不同复杂性的面状和线状空间实体多尺度表达图形的几何和拓扑相似性度量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同时顾及多尺度空间实体几何和拓扑结构的改变,且符合空间实体的多尺度抽象规律。  相似文献   

19.
空间物体描述是GIS的基本任务之一,而空间物体的分类是空间物体描述的基础。理想的空间物体分类模型不但应具有完备描述(构造)各种空间物体的能力,而且应能够揭示基本的空间关系,有助于空间分析的规范化系统化。本文在分析空间概念模型和现有的几种空间物体分类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空间物体分类的基本原则,给出了新的空间物体分类模型:简单点、复合点、简单线、有向简单线、复合线、有向复合线、多边形,并说明了以这类基本物体类型构造复杂物体的一般性方法。  相似文献   

20.
通过遥感影像与基准年数据对比获得变化信息是目前地表覆盖数据增量更新的主要变化数据来源,但现有方法不能直接更新地表覆盖矢量数据。本文设计了一种包含变化对象的空间位置和类型信息的地表覆盖增量数据模型,发展了一种引入面/面二维交细分类型的地表覆盖矢量数据增量更新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基于目标整体交、差结果的欧拉数的E-WID层次拓扑关系模型区,分析了地表覆盖矢量数据更新中的14种二维交细分拓扑关系类型;然后根据这些二维交细分类型,设计了9条自动更新处理规则。最后开发了一套基于根据二维交细分类型处理规则的地表覆盖数据增量更新原型系统,并用实际数据验证了其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