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玻利维亚Tupiza、Cuprita盆山原镶嵌构造区特殊景观区,开展沟系次生晕测量—遥感—构造岩相学解译填图的综合方法试验研究和推广应用,结果显示:①遥感—构造岩相学解译填图单元,作为构造岩相学填图单位和沟系次生晕测量的工作底图,能快速识别工作区地形地物、地质和景观特征等,提高采样和综合地质填图的有效点率。②沟系次生晕采样层位以B层为主,采样粗加工粒度以-10~+60目效果最佳。③方法技术应用效果良好,显示该技术方法在安第斯盆山原镶嵌构造区特殊景观下为一种经济、高效、快速的综合评价技术方法组合,为中资企业境外投资风险控制提供有效勘查途径。  相似文献   

2.
青海东昆仑地区1∶50万化探次生晕扫面工作中,根据少量的采样点分析成果,快速掌握了该区Au及其他元素的矿化信息。通过进一步的化探次生晕逐级加密分解,在五龙沟地区圈定了1∶2.5万化探次生晕找矿靶区26处,证实了化探次生晕勘查技术方法是快速、有效、准确锁定最小勘查区范围的技术方法。对26处靶区大比例尺(1∶2 000)原生晕剖面定位,槽探工程控制揭露,坑、钻探工程走向和倾向追索控制,最终在五龙沟地区发现大型金矿床3处,中型金矿床3处,小型金矿床6处,累计金金属量近120t。进一步证实了化探次生晕勘查技术方法的有效性和觅金效果的显著性。  相似文献   

3.
王郁柏 《地质找矿论丛》2006,21(Z1):131-136
文章介绍了辽西某多金属矿区沟系次生晕测量的应用及效果,探讨了沟系次生晕测量中布点、采样、元素含量统计、异常图编制、异常解释和异常检查的方法与技术.工作成果证明,沟系次生晕测量是一种针对沟系发育、厚层覆盖地区的快速、经济和有效的化探方法,可迅速圈定矿化带、评价矿化带的含矿性.  相似文献   

4.
王郁柏 《地质找矿论丛》2006,21(10):131-136
文章介绍了辽西某多金属矿区沟系次生晕测量的应用及效果,探讨了沟系次生晕测量中布点、采样、元素含量统计、异常图编制、异常解释和异常检查的方法与技术。工作成果证明,沟系次生晕测量是一种针对沟系发育、厚层覆盖地区的快速、经济和有效的化探方法,可迅速圈定矿化带、评价矿化带的含矿性。  相似文献   

5.
泡塑埋入法找金应用效果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重点阐明了利用泡塑埋入法找金,从找矿机理和应用效果,均优于土壤测量法。该法能消除“粒金效应”,减少次生晕运移现象,对找隐伏矿体和盲矿体能强化异常,是解决次生晕运移、覆盖厚、找矿难的有效方法之一。在实际找矿应用中,该法具有简单、快速、成本低、找矿周期短、效率高、找矿效果好的特点,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找矿效果。该法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后,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1964年1月在西安举行了冶金系统首届化探工作座谈会,我国进行金属化探研究工作的科研单位及高等院校亦派人参加并作了报告.会上交流了历年来次生晕找矿、原生晕找矿以及化探分析等方面的工作方法和所获得的地质效果.讨论和制定了原生晕、次生晕工作的几项暂行规定.  相似文献   

7.
青海省都兰县沟里地区沟系次生晕找矿实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沟系次生晕测量是一种非正规网度的土壤地球化学找矿方法。在1/5万分散流一沟次生晕测量的基础上,放大到1/1.25万沟系生晕测量,通过对已知矿床的验证评价,证明该方法在地质找矿勘查中具有明显的找矿效果,为在沟里地区进一步开展化探异常检查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外来物覆盖区,特别是外来黄土覆盖的西北地区,开展化探次生晕找矿工作,如果只按照正规的测网进行取样,往往因采不到由基岩风化所形成的B、C层残坡积物,而得不到较好效果。为了能使化探工作在这类地区起到应有作用,我们进行了次生晕随机取样方法试验,获得较好成果。  相似文献   

9.
成矿区(带)异常评价选择的基本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点研究了成矿区(带)中分散流异常选择5的基本条件,缩小找矿范围,加快评价速度,提高找成功率。介绍了对筛选出的分散流异常进行沟系次生晕为重点的方法评价,提出了沟系次生晕异常浓集中心的异常判别原则,以便判别矿致异常,确定找矿靶位,取得 了的地质找矿效果 。  相似文献   

10.
自1965年以来,我们在辽东地区几个金的成矿带上,以Au为直接指示元素,以Cu、Pb、Ag、As为辅助元素,用分散流、次生晕、原生晕等手段与地质相配合,进行了地球化学找矿工作.先后投入1/5千的30公里~2、1/万的200公里~2、1/2.5万的1200公里~2的次生晕工作和1/2.5万的400公里~2的分散流工作.由试验、试睑性生产到大面积投产,都取得了一定的地质效果.并对金在表生环境中的变化,不同类型金矿床中次生晕成晕特征,异常推断解释和评价方法,以及金的直接指示作用等,有了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重点阐明了泡塑埋入法找金的机理和应用效果,与土壤测量法相比,该法能消除“粒金效应”,对找隐伏矿体和盲矿体能强化异常,是解决次生晕运移、厚覆盖区找矿的有效方法之一。该法具有简单、快速、成本低、找矿效果好的特点,实际应用中均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找矿效果,并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某矿区经过几年的铜、镍次生晕工作,虽取得了大量资料及一些地质效果,但有些问题仍未完全解决,例如:许多基性-超基性岩体地表浸有铜、镍次生晕的原因,合理的工作方法,以及铜、镍次生晕在本区所能起的作用.我们针对这些问题在63年进行了初步研究.矿区位于稳定的地台和活动的准褶皱带交界处,基性-超基性岩体受二者之间的深大断裂的次一级断裂系统控制,侵入于前震旦系片麻岩中.岩体一般从超基性岩到基性岩相,分異良好.矿体赋存在超基性  相似文献   

13.
甘肃小柳沟铜钨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宽太 《矿产与地质》2004,18(4):323-328
阐述了小柳沟铜钨多金属矿床的区域地质和区域地球化学概况,并分析了该区的成矿地质条件及地球化学演化特征。在研究了1:10万分散流普查结果的基础上,采用1:2.5万沟系次生晕普查方法,获得了Cu、Mo、Ag、Pb、Zn等元素综合异常,通过验证表明,Cu、Mo异常的浓集中心与铜钼矿体位置一致。又通过原生晕普查,分析了各元素的岩石地球化学分布特征。同时证实了沟系次生晕与原生晕具有同样的找矿效果。因而,提出相关的地质、地球化学找矿(分散流、沟系次生晕、原生晕)标志。  相似文献   

14.
广西资源县云头界钨矿异常区多被表土覆盖,局部出露钨矿化。据钨重砂矿物化学性质较稳定,风化剥蚀后迁移距离较近,而异常区表土覆盖不厚的特点,采用次生晕化探方法对云头界钨矿异常区1.4km2开展化探扫面找矿。根据8条化探剖面线共575个样品分析结果,圈出了6个钨异常区,在其中4个钨异常区施工槽探工程,都发现对应的石英脉型钨矿体。这揭示了该区矿体与次生晕异常的分布具有非常一致的对应关系。次生晕化探异常表明,该矿主矿脉沿走向长度超过1km,矿床规模可望达到中型。常规次生晕法在云头界钨矿异常区找矿效果明显,这对华南风化土层覆盖区钨矿找矿工作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本区是依据地质、构造等成矿有利条件,开展斑岩型铜钼矿床的找矿工作时,进行的大面积化探次生晕普查和局部详查.因而,获得了几十个不同组合类型的化探次生晕异常.经勘探验证,发现了斑岩钼(铜)矿.一发现异常的化探方法及技术  相似文献   

16.
物化探方法在金矿找矿评价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随着找隐伏矿工作的开展,它的作用更加明显。目前,根据中小比例尺重磁资料可以做矿田预测,利用中大比例尺重磁资料可以预测矿床赋存的地段。电法、磁法和次生晕已成为金矿找矿评价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方法。夹皮沟金矿从1965年就开展了磁法和次生晕万分之一比例尺的扫面工作,并在矿化的小范围内开展了联合剖面法扫面,同时进行了激电方法有效性试验。实践证明,在硫化物石英脉型金矿上呈现“两高一低一边”综合物化探异常。“两高”是指激电异常和次生晕异常,“一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在国外次生晕工作中的两个问题,即景观地球化学在次生晕中的应用及非残坡积物覆盖层次生晕的研究.一、景观地球化学在次生晕中的应用(一)所谓景观地球化学,即研究地壳表面各种介质中(土壤、水、植物、各种堆积物),元素的分配、分布规律及存在形式,并阐明其原因.根据气候、土壤类型、植被、水文、地形及地貌、岩性、元素存在形式及迁移形式等因素,划分为各种景观单元及各种亚类.次生晕的控制因素和不同单元景观的控制因素基本是相同的,或者说:一定的景观单元和亚类,应该具有一定成因类型和发育规律的次生晕,以  相似文献   

18.
分散流和次生晕是化探普查的两种主要方法,所采的样品是经过长期表生风化作用的产物,它包括了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由于各种矿物(元素)地球化学性质的不同,以及由气候、植被、酸度、地形、地表堆积物来源等所制约和组成的景观地球化学条件的不同,各种元素的富集介质、层位、粒度、主要载体、存在状态、元素行为等都不同,因而必须有相适应的工作方法和分析手段,才能取得最清晰的、所需要的地球化学异常.从六十年代开始,许多国家相继开展了景观地球化学的研究,研究相应条件下各种次生异常的发育特征,确定相应的工作方法,扩大了化探工作领域,提高了找矿效果.如加拿大,六十年代中期开始结合本国冰碛物和湖泊发育的特点,研究了次生异常的发育特征和机制,制订了  相似文献   

19.
稳健协同克立格因子分析及其在化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余先川  王世称 《地球科学》1998,23(2):171-174
稳健协同克立格因子分析集稳健统计、协同克立格和因子分析的优点于一体,可同时研究多个变量不同方向的结构差异及变化性,用该方法研究次生晕指示的结构特征可在一定程度反映原生晕的特征,揭示其深层次信息.对团结沟金矿区次生晕分析表明:在矿产预测中矿床原生晕组合标志并不适用于次生晕及分散流的研究,本方法对大(中)比例尺次生晕、分散流与原生晕的信息转换和关联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20.
1968年,我分队在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推动下,在收集分析前人资料的基础上,利用化探次生晕对太平铅锌矿点进行了评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根据实地踏勘和成矿地质条件分析,开展了2.4平方公里(测网100×20米)的次生晕工作,圈出两个铅异常.在其中的一个低值异常区经过井探验证,发现了铅锌矿体.现将化探次生晕找广效果概述如下.一、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图1)1.地质概况本区处于尖峰岭穹窿、九嶷山穹窿和香花蛉穹窿之间的挤压脆弱带中,属新-嘉-兰锑汞铅锌矿带的南端,南北断裂带与北西西断裂带的交叉部位.区内生露地层见表1,未见火成岩活动,褶皱、断裂构造亦不发育.本区见两组断裂:一组为逆断层或逆掩断层,走向北西-南东,倾向北东,向南东收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