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斗系统创新发展与前景预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谭述森 《测绘学报》2017,46(10):1284-1289
随着旺盛的卫星应用社会需求及航天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天基无线电系统相互交叉融合已成趋势。北斗系统从两颗卫星起步,以快速定位报告(RDSS)与短报文通信(MSS)业务为特色建成中国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随后,用8年时间构建了RNSS连续导航与RDSS定位报告相结合的北斗技术体制,完成了亚太地区覆盖。通过有效的卫星无线电频率兼容设计与国际协调,北斗系统是世界上第一个被国际电信联盟(ITU)规则认可的RNSS、RDSS、MSS三大业务相结合的卫星无线电系统。本文阐述了北斗系统在创新超越理念下的三大业务、四大功能的发展历程、技术体制、主要特点及前景预测。  相似文献   

2.
2000年10月,我国第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升空,中国开启了建设自主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一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宏伟工程。经过10多年的努力拼搏,2012年底,北斗导航卫星系统正式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提供连续无源定位、导航、授时等服务,并对外公布北斗系统空间信号接口控制文件,掀起了北斗应用的热潮。2013年成为北斗规模化和产业化应用的元年,以北斗系统为核心应用引领的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逐步形成,“北斗特色”为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注入了强大的创新和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5月12日,最新一期的《导航定位学报》(2014年第2期)作为《北斗系统专辑》正式出版发行。这是《导航定位学报》自去年创刊后又一个主动服务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和科技创新的重要举措。《北斗系统专辑》以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所涉及的关键技术为主线,内容涵盖卫星导航信号体制及兼容与互操作、原子钟技术与时频系统、精密定轨与精密定位、接收机测试评估技术、组合导航与导航  相似文献   

4.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西安导航技术研究所)成立于1961年,是我国从事专业无线电导航技术研究的大型骨干研究所,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台GPS卫星导航接收机。三十多年来,二十所设计、研发和生产了多种型号的卫星导航用户设备和应用系统,产品广泛应用于陆、海、空、天及水下平台。近年来,二十所承担了北斗运控系统的建设任务,其中北斗地面运控系统测量接收机、北斗地面运控系统测量站已开始装站使用,承担的北斗兼容型、抗干扰和高动态等三型接收机多星座多频率多模式接  相似文献   

5.
为做好长三角卫星导航定位基准服务系统的互联互通,跨区域融合三省一市北斗地基增强系统资源,提升北斗位置服务支撑保障能力,本文研究了轻量化惰性格网和地理围栏技术,统一了跨区域差分数据格式,设计了区域一体化的北斗位置应用服务模型。通过浙江省卫星导航定位基准服务“政务一朵云”发布验证了轻量化惰性格网的高效性,并结合太湖西岸的跨区漫游实例验证了相关服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应用与产业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的GPS和俄罗斯的GLONASS先后投入运行,建立了全球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应用新的里程碑,是二十世纪世界科学技术领域的重大成果之一,它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引起世人观注。我国为适应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发展需要,也自行研制了“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并已经完成系统建设,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也在蕴酿之中。卫星导航定位  相似文献   

7.
广义卫星无线电定位报告原理及其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谭述森 《测绘学报》2009,38(1):0-11
从全球定位及位置报告方案出发,提出基于卫星无线定位(RDSS)原理的快速三星高精度定位及位置报告原理、工程方案设计,分析了实时性、精度等主要指标,展现了该原理在全球快速救援以及动态用户跟踪的应用前景。采用Ru=RiS-RiSu矢量方程,完整表达了广义RDSS定位及位置报告原理,包含了以用户为测量及定位中心和用户外已知点为测量及定位中心的两种情况,将两种定位方式结合,就完成了位置报告。广义RDSS差分定位概念,将只具有单向伪距观测量的RNSS卫星纳入三星定位方程,实现了和GPS等卫星的兼容应用。为此,介绍了构成上述原理的CRDSS卫星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RDSS短报文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下简称北斗系统)的特色服务,实现了用户报文通信和位置报告。北斗系统早期的位置报告基于双星RDSS观测值,其精度受限于数字高程数据的精度。从BDS-2开始,北斗系统发展了融合RNSS和RDSS体制的位置报告方法,其基于北斗RDSS体制,将用户接收机的观测数据向中心站进行回传,并在中心站实现精密位置的解算和报告,提升了服务覆盖范围和定位精度。本文介绍了北斗精密定位报告系统采用的中心站处理算法,并采用分布于中国不同区域的50个北斗观测站数据对系统性能进行评估。分析了RDSS入站频度、用户站与监测站的基线长度等因素对用户定位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北斗分区综合改正数的精密单点定位的精度最优,其在2 min响应时间内的平面和高程精度(RMS)分别为0.51 m和0.94 m。北斗精密定位报告精度与基线长度相关性较小,在仅采用BDS-2数据的情况下,定位精度下降可达1倍以上,而在相同时长情况下,提高RDSS入站申请频度对定位性能不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
<正>北斗导航开启了中国自主卫星导航事业,拓展了卫星导航的深度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其导航、定位、授时及短文通信于一体,成为国际上别具特色的卫星导航系统,也成为中国测绘与导航发展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10.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一代试验卫星星座由2颗高轨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IGSO)和3颗中轨地球轨道卫星(MEO)组成,2016年2月全部发射入轨,其任务是验证北斗系统从目前区域导航定位授时服务走向全球服务的新技术体制设计及指标性能。导航卫星星载原子钟是最重要载荷之一,负责星上时间频率基准信号维持和产生。本文利用星地双向时频传递设备观测的星地钟差数据,评估了试验星配置的新型高精度铷钟和被动型氢钟的实际性能,定量比较了相对于北斗区域系统卫星钟的性能提升。结果表明,新一代试验星与北斗区域系统卫星钟差预报精度相比较有较大提高,IGSO卫星短期预报误差从0.65 ns减小到0.30 ns,MEO卫星短期预报误差从0.78 ns减小到0.32 ns,IGSO/MEO卫星中期预报误差均从2.50 ns减小到约1.50 ns.时频系统是新一代试验系统地面运控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北斗新一代试验系统时间频率信号产生和维持。本文利用试验系统与UTC(BSNC)之间的比对数据,评估了新一代试验系统时间的实际性能,定量比较了相对于北斗区域系统时间的性能提升。结果表明,新一代试验系统时间相对于北斗区域系统时间性能有较大提高,万秒稳和天稳较北斗区域系统提高约半个数量级。时频体制是新一代试验系统的重要技术体制设计之一。本文利用中心节点与末节点的双向时间测量数据,评估了新一代试验系统末节点时频信号的实际性能。结果表明,中心节点与末节点之间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时差最大为0.23 ns.   相似文献   

11.
《全球定位系统》2021,(4):I0001-I0004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单位会员、个人会员、专业(工作)委员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领域有关单位: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定于2021年9月在河南郑州召开中国北斗应用大会暨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第十届年会(以下简称“北斗应用大会暨年会”),期间举办北斗融合应用成果博览会,充分展示以北斗为核心的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新技术、新产品,创新应用成果和应用方案,“十三五”优秀科技成果,以及北斗科普成果等。为做好博览会招展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2.
北斗三号导航定位技术体制与服务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北斗三号系统的星座设计、服务类型、导航信号体制、时空基准以及轨道确定与时间同步机制等技术体制,分析提出了评估北斗三号导航定位服务性能的指标体系,指标涵盖时空基准、空间信号质量、空间信号精度和服务性能4个方面,综合利用全球数据资源对北斗三号基本系统的导航定位服务性能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各信号分量有效功率比偏差优于0.25dB,S曲线过零点偏差(SCB)优于0.3ns,满足设计要求;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当前全球位置精度因子(PDOP)可用性优于85.0%,空间信号测距误差0.48m(RMS),空间信号连续性99.99%,空间信号可用性99.78%,UTC偏差误差优于19.1ns(95%),均满足系统服务性能规范承诺的指标。相对于北斗二号而言,北斗三号在覆盖能力、空间信号精度、空间信号可用性、空间信号连续性等方面均有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3.
提出基于GLONASS卫星导航和北斗无源卫星导航系统的卫星组合导航模式,针对组合导航模式中存在的地球模型、坐标系、系统时间等不一致进行分析,并建立北斗无源导航系统与GLONASS系统之间的系统时差数学模型,再根据坐标转换与统一,运用最小二乘的方法进行用户位置定位解算,并通过实际飞行数据进行验证,证明这种组合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基于北斗导航卫星的伪卫星技术在区域定位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籍利平 《测绘科学》2002,27(4):53-56
借鉴差分 GPS导航定位的原理 ,阐述了在北斗导航卫星支持下的伪卫星技术 ,探讨了其定位原理、系统配置、技术设计、信号结构、天线安装和使用条件等。实现区域快速无源导航定位 ,需要至少四个伪卫星站提供的导航信号。伪卫星定位导航具有自主、隐蔽、经济等特性 ,在区域定位中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5.
卫星导航信号体系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卫星导航当前面临导航信号测量性能提高、应用环境更加苛刻、导航频段频谱资源紧张等需求,合理的信号体制和各类标准的相辅相成是卫星导航系统持续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该文在梳理和分析国内外公开的卫星导航信号体制的基础上,研究了卫星导航信号的载波频率、调制方式、信道编码、导航电文等关键组成要素,简要剖析了各组成要素对系统兼容性、互操作性、码跟踪捕获性能、抗干扰性、抗多径及用户终端成本等方面的影响,开展了卫星导航信号设计的需求分析,设计提出了一种卫星导航信号设计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16.
公安信息化过程中,通过北斗定位、导航地图和无线通信等技术,对公安领域的位置信息、空间信息和业务数据进行有效整合和资源共享,可以大大提升侦查办案过程中综合调度和扁平化指挥的能力。利用北斗定位既能保证位置信息的安全和可靠,又能在3G通信信号无法覆盖的地方,通过北斗双向短报文功能进行定位数据和现场文字信息的实时传输,实现定位和通信的无缝覆盖。本文采用位置云技术体系中的"云+端"模型,设计了符合公安安全接入要求的多级信息交换网络体系,实现了矢量、遥感、PGIS、三维和街景等多模式地图融合,并通过SOA服务接口整合公安大情报、警务综合平台和情报研判系统,最终形成了公安专有云体系;最后结合广西公安实际案例总结建设成果和应用效果,以证明北斗和"云+端"技术确实符合公安的多级指挥业务需求,在公安行业应用的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7.
对全球导航卫星的信号体制进行了专利检索分析,综合考虑信号调制、多路复用等技术,分别以导航卫星的信号调制方式、信号生成方式、信号编码方式为检索领域,对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申请专利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检索。在初检基础上,以空间段、星上技术为依据进行复检并深入分析,指出该领域未来发展方向。为我国未来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信号体制的设计提出知识产权规避措施和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8.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卫星发射及系统组成情况,阐述了双星导航定位的原理,并概略回顾了国内外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9.
选取重庆市5个基准站开展了基于北斗的卫星导航定位服务系统升级改造,融合了BDS、GPS、GLONASS多星多频数据,提高了定位精度;同时,用户公共观测卫星数量明显提升,缩短了用户初始化时间,提高了作业效率,提升了重庆市现代测绘基准体系信息化应用服务水平,为下一步全市全面开展北斗卫星导航定位服务系统改造升级提供了经验。测试结果表明,改造后的系统可有效解决山地城市局部地区卫星定位困难的问题,改造后的三星网络RTK平面精度为3 cm,空间三维坐标精度优于5 cm,RTK的精度水平、全天可用性和可靠性均能满足工程测绘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位置报告系统存在覆盖范围有限以及"城市峡谷"和"南山效应"等不足,提出了基于"北斗二号"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位置报告系统。通过广义卫星无线电测定业务,充分利用现有各卫星导航系统的卫星资源,来构建位置报告系统。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位置报告系统相比,该系统拓展了覆盖范围、改善了星座构型、提高了安全保密性能并克服了高仰角情况下的"城市峡谷"和"南山效应",能够较好地满足当前军民用户对位置报告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