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二篇文章的作者出席了1984年6月24~30日在挪威吕恩举行的第14届国际数学地球物理大会,对这次大会的概况、大会宣读论文的主要内容以及历史沿革作了概述。大会宣读的88篇论文涉及了当前地球物理界关心的许多重要问题,包括:地球磁学、地幔对流、重力学和低频地震学、岩石层过程、随时间变化的地球物理过程、流变性和地震活动性、地震波、地震震源、地球层面摄影术等九个问题。这次大会还安排时间专门讨论了着眼于未来二十年的新的全球地震台网的科学计划。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第31届国际地质大会学科和专题命题情况,统计了大会收到的论文和摘要数并将各命题重新排序,将位于前12位的学科和前5位的专题命题进一步列出重点讨论题目和摘要数,通过与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命题的比较,试图大致了解国际地球科学研究的热点和趋势;通过上述分析和了解,就地球科学与可持续发展阐述了笔者的认识,提出了地球科学基础性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3.
1979年7月16—22日在美国夏威夷召开了一次有关板内火山和海底火山活动的国际科学讨论会。这个讨论会是由国际火山学与地球内部化学协会、美国夏威夷大学地球物理系等5个单位联合主办的。讨论会的目的是从板块构造的观点出发,共同使用夏威夷野外观测结果,检验并解释板块内部及海底火山活动的资料。会议共分为七个专题,即(1)板内火山活动。(2)沿中洋脊的海底火山。(3)板内火山的地球化学和岩石学过程。(4)海洋磁异常的起源及应用。(5)夏威夷岛的起源。(6)岩浆能量的研究。(7)夏威夷活火山的研究。世界一些著名的火山学家和地震学家,如下鹤大辅、安芸敬一、伊顿等人均参加了这次讨论会,并宣读了有关论文。现根据这次讨论会出版的论文摘要,选译如下:  相似文献   

4.
地球动力学专题学术报告会是在1980年巴黎召开的第26届国际地质大会期间于7月15日至16日举行的。会议由黑尔斯(L.Hales)和鲁塞尔(R.D.Russel)主持。共宣读论文23篇,其中13篇主要讨论地球动力学问题,10篇讨论世界各主要造山带的演化问题。欧美学者多强调岩石圈的水平运动,而苏联学者则强调垂直运动。主要内容包括大陆开裂、地幔物质重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除对这次于1984年6月5—10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的会议概况外,着重综述了青藏高原的演化与隆起机制以及青藏高原的地球物理研究工作。这次国际讨论会显示出过去几年在喜马拉雅地区的地质及地球物理研究方面均取得了一些结果,对一些关键性问题提出了新见解。来自中、法、美、英、澳、加、日、意、联邦德国、印、菲、土等十余个国家的400多名地质学家及地球物理学家参加了这次讨论会。大会刊印出280篇左右的论文摘要,在大会和分组会上报告了170余篇论文。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和地震科学联合基金会于1992年1月4日—7日在河北省保定市联合召开了“非线性科学在地球物理学中的应用研讨会”.来自地震、有关院校及中国科学院系统的22个单位,56名代表参加了会议.33篇论文报告分别在大会和分组会议上进行了交流. 这次讨论会的特点是:(1)会议所涉及的是当今国内、国外地球科学研究中的热点,报  相似文献   

7.
第29届国际地震学和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IASPEI)大会于1997年8月18日至28日在希腊沙洛尼卡市举行,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余位学者出席了大会.中国国家地震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矿产部和大专院校31名地球科学工作者参加了大会.大会收到论文摘要约1500篇,共设46个专题.有关构造物理学共有464篇摘要(占会议全部摘要的32%),主要课题有:大陆地壳和岩石图模型,俯冲带,地球的结构与演化,岩石圈构造、地球动力学过程和各向异性,深俯冲板片的结构和动力学,活动构造地区的地热、地震构造和地震活动性,大陆及海洋岩石圈的热状…  相似文献   

8.
197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十九届大会通过决议,决定召开一次国际地震予报的科学及社会方面的跨科性科学讨论会。为了准务这次会议,决定在巴黎的教科文组织总部先召开一次专家予备会议。今年4月由教科文组织地球科学部发出通知,正式邀请中国派二名代表参加。我国代表一行三人受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委派,于7月22日出发前往巴黎参加了这次专家予备会议。  相似文献   

9.
从第29届IASPEI大会看国际地震预测研究动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29届IASPEI大会于1997年8月18~28日在希腊塞萨洛尼基召开,来自世界62个国家的1050人出席了这次大会。提交大会的论文共1411篇,其中口头报告716篇,张贴报告695篇。该文根据提交大会的有关论文,介绍了国际地震预测研究情况与研究动向。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于1980年7月3~9日在苏州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263人,列席15人。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顾功叙、翁文波、付承义、方俊等出席了大会。会上选举了理事69名,常务理事18名,顾功叙继续当选为理事长。大会收到学术论文341篇,汇编了论文摘要,其中在会上报告并讨论的论文共141篇。这  相似文献   

11.
钱家栋  陈琪福  傅征祥  李丽  吕培岭 《地震》2000,20(2):94-100
第 2 2届 IUGG(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联合会 )大会于 1 999年 7月 1 9日至 7月 3 0日在英国伯明翰大学举行。其中关于地震预测和地震灾害的研究 ,与以往几届大会一样 ,是地学界关注的几个热点问题之一 ,有关内容被安排在 IASPEI(地震学和地球内部物理联合会 )会场以及 IASPEI与其他协会联合举办的学术专题中 ,本文汇总了这些会场的有关地震预测研究的基本情况。1 概述  第 2 2届 IUGG会议上 ,IASPEI会场共有 8个子专题 (ST1 -ST7和 SW1 ) ,其中有关地震预测研究主要集中在 ST1和 SW1中 ,它们的主题分别是“震源的性质和…  相似文献   

12.
197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十九届大会通过决议,决定召开一次国际间地震预报的科学及社会方面的跨科性科学讨论会。为了准备这次会议,决定在巴黎的教科文组织总部先召开一次专家预备会议。今年4月由教科文组织地球科学部发出通知,正式邀请中国派二名代表参加。我国代表一行三人受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委派,于7月22日出  相似文献   

13.
第九届世界地震工程会议于1988年8月2日到9日在日本东京和京都举行。参加会议的各国代表约600人左右,向大会提交了1300多篇论文。这次大会的主要学术专题是:1.地震灾害;2.地震活动性与地震危害性;3.地面运动与局部效应;  相似文献   

14.
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 (I UGG)第 2 3届IUGG大会于 6月 2 9日至 7月 1 1日在日本札幌举行。大会以“行星地球的现状”为主题 ,强调对地球系统过程的多学科综合研究和新技术在地球物理科学中的应用。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过程、人类活动对大气层的影响、地球发电机模型和地球磁场、卫星观测在地球重力场测量中的应用、地球过程的可预测性、地球物理灾害和可持续发展、地球内部的结构和动力学等重要的科学问题成为大会关注的焦点。IUGG所属的国际大地测量学协会(IAG)、国际地磁学与高空物理学协会 (I AGA)、国际水文科学协会 …  相似文献   

15.
深部过程与大陆裂谷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9月9日至13日在中国四川省成都市举行。这次会议是受国际岩石圈委员会委托和支持下召开的。中国岩石圈委员会主席团主席陈宗基教授、程裕祺教授、马杏垣教授和刘东生教授曾召集多次会议,成立了组织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进行筹备·会议由陈宗基教授和F.C.Froidevaux教授(法国)主持召集。参加这次会议有14个国家55名外国学者和150余名中国学者。会议期间的大会报告、小会报告及张贴的论文约130余篇。其中,中国地球科学工作者在多年对裂谷、断陷、盆地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论文77篇,包括了中国的攀西裂谷、汾渭地堑、东部郯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主持的“地震研究中的模糊数学方法国际讨论会”于1985年9月3—6日在北京举行。这是模糊数学用于地震研究方面的首次国际性学术会议。来自中、美、日、民主德国和新西兰等国的52个单位90名代表出席了这次讨论会。会议交流了大约70篇论文,其中在大会上宣读了52篇,宣读的论文包括以下五个专题:1.综述报告;2.模糊数学在地震工程与土木工程中的应用;3.模糊数学在地震危险性估计和地震预报中的应用;4.应用模糊数学;5.相关研究。本文除对这次讨论会概况和各专题分别扼要介绍外,并述及在讨论会的闭幕式上,代表们一致通过了会议程序委员会包括三项建议的倡议书。代表们一致认为,本次会议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会前编印了会议的部分论文的论文集,现正在编辑续集,不日将由地震出版社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17.
由土耳其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国家委员会主办的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IASPEI)第二十五届大会将于一九八九年八月二十一日至九月一日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市举行。这次大会的主要议题涉及到以下十五个方面:1.IASPEI的科学水平。2.活动边缘的细结构和过程。  相似文献   

18.
《国际地震动态》2012,(8):36-37
中国地震学会第14次学术大会,于2012年6月25日至28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召开。大会收到论文325篇,经评审,从中遴选了307篇汇编出版了中国地震学会第14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专题。来自全国各地不同科技系统的420余名代表参加了这次大会。  相似文献   

19.
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学联合会(IUGG)是地球科学的世界性学术团体,这个组织的宗旨是促进和协调关于地球及其空间环境的物理、化学和数学研究,并将研究成果用于社会需要。IUGG全体大会每四年举行一次,1987年8月9日至22日在加拿大温哥华市举行了第十九届大会。来自世界各国的4000多名科学家参加了会议,我国派出了以叶笃正为团长,包括大地测量、固体地球物理、大气科学、地磁与高空物理、海洋科学等学科的多名科学家组成的代表团参加了大会的学术活动。  相似文献   

20.
国际大湖研究协会(IAGLR)第36届会议于1993年6月4—10日在美国威斯康星州举行。大会由圣诺伯特(St. Robert)学院主办,威斯康星州格林湾(Green Bay)大学和格林湾城市废水管理局协办。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中国、希腊等国近300名学者出席了会议。大会收到论文231篇,内容涉及大湖的基础科学、大湖的污染和管理等方面,反映了世界大湖研究的最新动态,代表当今世界大湖研究的最高水平。大湖,是指位于美国和加拿大境内的淡水湖群——休伦湖、苏必利尔湖、伊利湖、安大略湖和密执安湖。会议共分19个专题:1.密执安湖和安大略湖的营养物质迁移和生产力;2.污染物的积累和影响;3.污染物在水体和生物群中的分布;4.伊利湖的地质及地球物理学研究;5.格林湾的物质平衡;6.“拯救大湖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